《喚醒沉睡的天才》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喚醒沉睡的天才》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將用一句話,兩個小故事,開始這本書的讀后感分享。讀書之際,被一位同事瞅見,他拿著這本書問我:如何喚醒沉睡的天才?
我沉思了一下回答:首先相信他們是天才
他緊接著問:還有嗎?
我又陷入沉思,問自己:如果說還有,那是什么?
之后脫口而出: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天才
教練其實就是幫助激發客戶的潛能,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可以的,自己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內在資源。教練的過程就是幫助他們創建覺察,去除內心的干擾(小妖),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天才,這也是埃里克森教練的5大原則之一。
這也是做教練的價值觀和原則,相信每個人都是ok的,他們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所有資源,當下的選擇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每個行為都有一個正面意愿。教練的過程不是“發明”的過程,而是幫助大家“發現”的過程。
在教練的過程中,我也始終秉承著這樣的原則,相信他們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通過全息傾聽和強有力的提問,啟發他們自己一步步找到答案。
這段短短的對話讓我聯想到這本書的序言——教練的本質,教練的本質是什么?教練的實質就是讓他們相信自己就是天才,不斷地給他們賦能,激發他們的無限潛能,并最終成為天才,幫助他們找到內在的那份力量,樹立起堅定的信念,描繪出自己人生的愿景和藍圖,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這就是一句話: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天才。
我在給公司的管理者做教練,有幾位已經堅持了近3個月。在跟大家做階段性review的時候,他們基本都提到了,現在面對問題時,也會進行自我教練,自我對話。這些都是我看到的令人很欣喜的事情,他們已經把“漁”拿走,從而會收獲更多的“魚”。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有兩位客戶。
故事一:其中一位,我問他這段時間教練他的收獲是什么?他說“原來遇到問題的時候,會認為是無解的,所以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很多問題就不會去深入思考,甚至有逃避的成分。通過教練后來發現,其實任何問題都是有解的,這些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腦子里,教練的過程就是幫助自己去發現它們。”聽到這句話,我深感欣慰,在短短的3個月的教練過程中,我看到了“他已經相信自己就是天才”,在慢慢的被教練喚醒,最終是他自己將自己喚醒,給他人提供教練最大的成就感是未來他們自我教練!
故事二:這位管理者是一位產品經理,之前做教練的時候,我問過她一個問題: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你認為他是一位非常棒的產品經理?他有什么特征讓你這樣認為?
當近期她遇到了困惑時,她自己就開始自我教練。她會運用類似的提問方式問自己“在自己的身邊,有沒有誰他也面對跟自己類似的情境嗎?他是怎么做的?”這樣她會在身邊去觀察,去發現,去總結,她也慢慢掌握了一些教練的思維和套路,幫助自己不斷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這就是那2個小故事。
這本書,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瑪麗蓮寫道:對于讀這本書的你做了一些假設,假設你是一位終身學習者,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在專業領域方面,你希望致力于創造性地整合關于自我發展的最佳資源,以便激發自己集合他人的最佳水平!這句話跟我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我獲得了身份的認同。是的,我就是一位終身學習者,我希望能夠不斷地成長,用盡一生來學習,并幫助到他人。在價值層面非常的認同,所以讀下去的興趣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有幾個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
1、喚醒他人之前先要喚醒自己心中沉睡的天才。書的第一章就提到這一點。我非常喜歡下面這幾個問題,當我順著這些問題捫心自問的時候,發現帶給我很強的力量感。
“在給他人做教練之前,你自己是否對當前的生活滿意?
你是否擁有一個富足的,蓬勃的人生?
你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是否每時每刻都有內心的覺醒?
你是否每天都在有意識地渡過每一天?
你是否能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你是否以自己的方式充分享受著你的人生?”
如果生活是一場游戲,那么作為教練的你玩得如何?
你是否可以練達的生活?
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做到友善和真誠?
無論外部發生什么,你是否都能保持內心的平和和幸福?
句句鏗鏘有力,如果你自己無法做到這樣,如果大部分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我們首先需要喚醒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記得上教練課程的第一天,結束時黃學焦院長給我們分享了他的體會,他說成為教練,是一個不斷修煉自我的過程,教練只能給比自己能量低的人去教練。我越來越能體會這句話的含義,之后跟很多其他教練伙伴交流,大家對于這一點都非常認同。教練像一面鏡子,教練的過程是在幫助對方照鏡子,如果鏡子是污濁的,模糊的,那么你很難給他人照鏡子。
我自己在這5年的時間也經歷了一段學習的心路歷程,在20xx年底學習了教練之后比較興奮,類似一個學習了如何做手術的醫生,帶著這種興奮,同時又有一份“無知者無畏”的勇氣,給身邊一些人做教練。但是我發現,我走得不是很深入,比較容易停留在“術”的層面,教練對話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去啟發客戶找到做法,創建的覺察很少。客戶總體還是有被賦能感,但是我個人的體會是不夠深入。
這時我不再急于去給更多人做教練,而是修煉自己。練習正念,學習情商,并講授情商的課程。學習積極心理學,閱讀哲學和佛教相關的書籍。自我不斷反思,進行自我教練,我發現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遇到問題探索得更加深入。
當我自己修煉得更加成熟,遇事更加淡定從容,內觀更加深入,內在穩定性更強的時候,我發現教練的狀態和效果會更好。
所以說,一名優秀的教練,一定是先喚醒自己,擁有喚醒他人的力量。
2、關于三腦的工作原理:第二章就本能腦,情緒腦和大腦皮層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闡釋各自的功能和工作模式。
1)本能腦是爬蟲都有的腦,是在1億年前形成的,它主要是保證身體安全,當一旦它判斷有危險的時候,會本能地阻礙改變的發生。
2)情緒腦是哺乳動物都有的腦,形成于5000萬年前,情緒會產生于此。情緒腦會把過去學到的東西和當下體會的東西結合起來,但不會想到將來和長遠的結果,它也喜歡讓事物保持原樣,另外它考慮問題沒有灰色地帶,只有黑白,對錯之分。
3)大腦皮層是人類獨有的,形成于250萬年前,大腦皮層有一個很強的功能,就是可以進行視覺化。大腦皮層的前額葉可以讓人類在參與某項活動前,先在頭腦中排練,這種排練會帶給人很多力量。很多事情都是經過二次創造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以終為始也提到這一點),先在頭腦中創造,然后再發生在現實。比如一位演奏家在正式演奏前,都會在心里先排練;我們普通人也是一樣,當我們在正式演講前,我們都會在心中做一次排練。包括我自己,每次正式講課之前,我都會在腦海里先預演一遍,創建未來將要發生的畫面感,會更有信心。
簡單總結一下:本能腦指出保持身體安全的方法,情緒腦提供情緒上的支持,大腦皮層則規劃愿景。
了解了大腦的工作原理對于教練的意義是什么呢?
一是為教練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二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用于教練對話。
這也就是為什么,在教練過程中,教練經常會把客戶帶向未來他希望實現的那個畫面,先幫助他在頭腦里進行創造,當他身處未來的理想畫面,就會被賦能,潛意識也會暗示他,這是可以實現的,這樣就會給他帶來很多的信心。
3、4個計劃問題。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長期和短期的計劃。我們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可當做一個計劃。是不是曾經有一個目標,一個夢想,一個渴望,最終被實現了。那個這個轉化過程是怎樣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想想。20xx年年初,春節剛回來的一個晚上,我給自己做了一次教練。列出了20xx年的心愿清單,之前在朋友圈也分享了。比如一次婺源旅行,買蠶絲被,買蜜蠟手鏈和玉鐲等7,8項,后來大部分都實現了。內心就是這樣在有夢想,去實施夢想,夢想實現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富足。
這個過程有點像PDCA,在做計劃階段,先找到意義和價值,找到去執行的動力;在實施階段要想得很細致,找到最佳的方案,保證計劃按質按量達成;在執行過程中,不斷review和check,回顧,優化,糾偏,最后達成的時候,要總結,復盤。
教練一般會圍繞著4個問題展開的。
第一個階段:激勵
這個階段就是明確方向,看到意義和價值的階段,也就是賦能。
經常問的問題是:你想要什么?那是什么樣子?它為什么對于你特別重要?如果實現了,你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帶著這份清晰的愿景,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實施
常問的問題是:怎樣才能達到目標?有哪幾種方法?需要采取什么行動?需要什么資源?
第三個階段:價值整合
這個階段是對行動進行評估,總結階段性獲得的成果,同時復盤遇到的挫折帶來的反思,加強繼續前行的.動力。找到新的解決辦法,把計劃推進到下一個階段,讓它變得更有意義。
常問的問題是:這個計劃真的值得嗎?它的價值在哪里?為什么它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新的東西是什么?我現在走的方向是我想走的嗎?我怎樣才能走得更遠?
第四個階段:完成和滿足
當達到目標時,會有成就感和滿足感,會覺得很開心。
常問自己的問題是: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東西是我以前不知道而現在知道的?我怎么知道我得到了最好的結果?這個成就還有什么深層意義?
4、改變的公式。其實改變是很難發生的,比如舊有的習慣,限制性信念,缺乏技能,嘗試了幾次后的挫敗感,對自己產生懷疑,失去信心;對于失敗的恐懼等,都在阻礙改變的發生。所以,我們要不斷去克服這些障礙,這是非常需要勇氣,毅力和堅持的。
書中提到貝克哈德公式。
DX V X FS > RC
D(dissatisfaction):對現狀的不滿
V(vision):愿景,對未來的期待
FS(firststep):第一步積極行動
RC(resistancetochange):對改變的抗拒
所以改變在什么時候會發生呢?是對現狀足夠不滿,并且對未來充滿期待,愿意采取第一步行動,在三者之乘的力量大于抗拒的力量時,不斷堅持,不斷進行心理建設,改變才會發生。
教練的價值就是陪伴客戶不斷增強改變的意愿,明確內在的愿景和價值觀,促進客戶采取第一步行動計劃,克服來自內心的那些“小妖”,對夢想的恐懼:我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嗎?有“受害者認同”:我沒有能力,我是個女的,我學歷不高,我做不到;有對激怒他人的恐懼:我所處的環境不允許,不支持我做到;有對沖突的恐懼:如果我這樣做了,他人會不高興或者不認同,我就不做了。
教練可以讓客戶走出小妖思維,情緒幻覺,限制性信念,活力十足地朝著完成重要的計劃前進。
5、創造持續的幸福:書在最后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獲得幸福,擁有幸福。有一個實驗,對很多幸福的人進行跟蹤訪談,結果發現,幸福的人可以在生活中許多方面找到幸福。幸福的人養成了一個重要的習慣,每天去注意四個讓自己感到幸福的意識區域,這四個關鍵領域是:身體、情感、意愿和靈性。可以把四個領域稱為四個幸福商數。
智商(IQ)、個商(MeQ)、情商(EQ)、群商(WeQ)
真正的幸福是一種選擇,已經逝去我們已經無法把握,未來還在遠方,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現在,所以我們選擇當下就獲得幸福。當個人內在幸福與外界連接,與周圍每個人和每件事連接在一起,才會找到更大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英雄,我們用自己完美的方式,達成了身心幸福鮮活的傳承!
我們是生命的奇跡,是自己的榮耀!我們選擇獲得自己所有的快樂和幸福。我們要感恩,要感謝這份幸運!
這就是我讀完《喚醒沉睡的天才》的一些收獲,分享給大家。在教練的路上,我每天都有新的收獲,新的領悟,對于自己,包括對于他人,大家共同成長!
【《喚醒沉睡的天才》讀后感】相關文章:
喚醒沉睡的心經典美文11-01
鳶都喚醒沉睡的夢想散文02-02
喚醒沉睡的傳統作文800字-高一作文01-23
是誰喚醒了他那顆沉睡的心經典勵志故事08-18
張愛玲天才夢讀后感11-12
張愛玲《天才夢》讀后感06-24
喚醒心靈的鑰匙01-18
沉睡的孤獨天使_550字01-21
沉睡的世界作文2000字01-17
喚醒生命的花朵作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