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
最近,我閱讀了沈石溪爺爺寫的一本書——《最后一頭戰象》。沈爺爺用細膩的筆觸,將我帶入了象的王國。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不知不覺中,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到大象體高三米,皮厚毛少,腿粗如柱。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以野果、野草等植物為食。它還是森林中的大力士,在自然界中少有天敵。
當老象預感到死亡來臨時,它會前往遙遠而又神秘的象冢,坦然地等待死神的到來。當老象逝去時,象群會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集體哀嚎的聲音會傳得很遠。它們還會垂著頭,流著淚,不吃也不喝,以寄托對逝者的哀思。
大象真是既重感情,又神秘的動物。
我以后要多向沈爺爺學習,多多觀察動物、保護動物,長大后成為一名動物保護者。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2
《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
最近家里的課外書我都看完了,我央求媽媽再幫我買幾本留十一期間看,媽媽思考了一下說這樣有點太浪費了。你不妨和小區里幾個熟悉的小朋友換書看,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好辦法,想到就立刻行動,到了好朋友家一看當時就傻了眼了,因為他看的都是關于動物的書。最后我選了一本書《最后一頭戰象》。
我原以為大象身體巨大脾氣肯定很暴躁,不容易和人相處。但是,在讀了這本書后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著人類的感情。
《最后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以前與日寇作戰的最后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后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向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后,嘎羧獨自上路。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因為那里埋著他的同伴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迎接死亡,它要永遠的陪著它的戰友們!
讀過這本書后,使我驚訝的是象竟有如此靈感,它都明白忠誠和職責是生命中最完美的東西,我深深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恒的友誼。。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不停地回蕩著……我萬萬沒想到我會從一頭大象身上學到做人的道理。
大自然中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所以我們要關愛野生動物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3
看完《最后一頭戰象》,被大象的精神所感動,為這個感人的故事而感到震撼。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需求而殺戮動物,生命都是平等的,人和動物也一樣。每年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跟隨老象找到象冢,搶奪象族埋藏多年的象牙;每年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食欲,殺戮野生動物導致物種滅絕,大自然的生態失衡;每年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輕松,而過度排放二氧化碳導致冰川融合,許多動物無家可歸;又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衣服而殺戮動物,奪取皮毛……
近些年來世界各地出現的新發傳染病,如H7N9禽流感以及目前的新冠病毒都和動物有關。這些病毒本來存在于自然界,野生動物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于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或者侵蝕野生動物棲息地,使得這些病毒與人類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危及公共衛生安全。
湖北疫情失去的那么多生命就是血的教訓,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也是給自己一條活路。保護動物,就是保護自己,動物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4
我們六年級上冊23課有篇叫《最后一頭戰象》的課文,作者是沈石溪。
梁老師建議我們去看,寒假回家后我就迫不急待的認認真真的讀了這篇文章,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寫了日寇侵占了緬甸,在戰斗中,戰象都陳亡了,在民工搬運戰象尸體時,發現了幸存的戰象,名叫嗄羧,過了二十幾后,它在臨死之前重新找到并披掛上象征身份的象鞍,走了一天一夜,來到戰友埋葬的地方——百象冢,在旁邊挖了一個坑,把自己埋在了那里。
在這篇文章里,嗄羧被村民治好傷后就在寨子里生活,它整天優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大象有靈性,在嗄羧快不行了的時候,它繞著寨子走了三匝,對救活它,收留它,并養活它的寨子表達了一種戀戀不舍的心情。全寨的男女老少也都擁到打谷場為嗄羧送別,許多人都泣不成聲,村長在它脖子上系了潔白的紗巾,在四條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送給它吃的,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涼水。說明它很難過,它知道自己要離開了,吃不下東西。
嗄羧是一頭很重情義的大象,它很想念和自己一塊戰斗的戰友,所以它把自己埋在了并肩作戰的戰友身邊,它是我們心中一位非常重情義重感情,而且品德高尚的戰斗英雄。
大象能做到這樣,我們人要做的更好。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5
讀了《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讓我真正認識了大象,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主人公嗄羧所感動。
故事講述了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一頭戰象嗄羧,因為預感自已的生命將到終點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吊戰場。它沒有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選擇了和曾經并肩戰斗過的同伴們葬在了一起。
這是一頭重情義的大象,整整二十六年過去了,它依然沒有忘記曾經的歲月,沒有忘記人們對它的照顧。臨走時,還繞著寨子走了三匝。對村寨的人們依依不舍,看了真讓人感動。一只動物竟然有如此的深情,難道不值得我們去贊揚,學習嗎?
經常從新聞中,我們看到有些人為了自已的利益,去殺害國家保護動物,有些稀有動物都瀕臨滅絕。我想對他們說:“停手吧,不要再傷害它們,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它們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它們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6
《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是擅長寫動物小說的沈石溪寫的。這本書里有滑稽的話語,有悲涼的環境;有貪婪的笑容,有失去的悲哀。
‘黑熊舞蹈家’這篇文章很長。和‘棕熊的故事’比起來,‘黑熊舞蹈家’更有趣一些。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兩只馬戲團的熊——阿寶、圓逑的故事。阿寶性格粗暴,演技高明;圓逑性格溫順,演技一般。換名字這個環節最有趣。圓逑崇拜阿寶這個名字,卻不敢得到這個名字;阿寶卻十分討厭圓逑這個名字,巴不得坐上去壓扁。可是,阿寶最后改掉了粗暴的壞性格,變成了一只溫柔+聰明的熊。這個故事最后句話是:夢,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海市蜃樓。
我讀到這一句話時,不禁贊嘆作者的詩意。這是多么生動啊!要是要我們說說夢是什么,頂多也是‘就是睡覺時看見的東西。’而作者寫的這一句是多么讓人賞心悅目啊!
這本書講了許多不同的故事。要是你先讀‘棕熊的故事’,再讀‘野豬囚犯’第22段,你會先痛哭流涕,然后破涕為笑。這本書的'故事不管是搞笑的還是悲哀的,程度都非常高。讓你哭出滿面淚水,讓你笑掉兩顆門牙。
這本書不知蘊含了多少含義,如果你想理解更多的東西,那么就去購買《最后一頭戰象》這本使你百看不厭的書吧!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7
今天,我讀了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最后一頭戰象》,文章中戰象嘎羧的故事讓我感到敬佩!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事的內容:
嘎羧是西雙版納傣族首領的象兵軍隊中的一員,在抗擊日寇的戰斗中八十多頭象兵幾乎全部犧牲了,嘎羧成為唯一僅存的一頭戰象。在傣族村民們的照顧下,它一直活到了五十多歲,比其他戰死的大象多活了26年! 嘎羧是一頭受人尊敬和照顧的戰象,它平時待人慷慨厚道。但是終于有一天,嘎羧變老了,在它生命的最后時刻它身披象鞍,告別了生活過的傣族村寨,經過爬山涉水,找尋到了自己曾經一起戰斗過的地方,緬懷過曾經激烈戰斗過的戰場后,它選擇了和自己的戰友們埋在了一起!
這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從沒想過大象竟然這么神奇,有和人一樣的思想感情。我以前覺得這種大型動物看上去有點傻笨,甚至有些恐怖,現在看來有些動物一點也不那么愚蠢和懦弱,相反,它們很友善、勇敢!我以后一定要善待動物、愛護動物,不戲弄和欺負他們!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8
最近我們讀書會讀了一本沈石溪的書,它的名字叫《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讓我記憶猶新、感觸頗深。沈石溪原名沈一鳴,動物小說大王,著作有《狼王夢》《第七條獵狗》《一只獵雕的遭遇》《紅奶牛》等。
這本書里面不僅講了象類的故事,還講了野豬、熊類的故事。象類故事中《最后一頭戰象》這篇故事令我印象深刻。這篇故事寫了1943年的戰場上一群象兵排山倒海般的撲向敵人,戰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擋,戰爭結束后,戰象全部中彈倒地。在民工搬運尸體時發現唯一活下的戰象---嘎羧。在好心村民的照顧下它治好了傷并跟村民們一起生活了下來。在作者插隊的第三年,嘎羧明顯衰老了,可是作者發現它居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惦記著要找到當年在戰場上披的象鞍。讀到這里時,我心里想到:嘎羧披上象鞍要干什么呢?繼續讀下去,我才知道嘎羧披上象鞍后,來到了那片它曾經與伙伴們并肩作戰的地方。
當我讀到文章最后:“它死了。它沒有到遙遠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挖了個坑,和曾經并肩戰斗過的同伴們葬在了一起。作為一頭老戰象,它找到了最好的歸宿。”這個段落時,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眼淚。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頭戰象擁有純潔、懷舊、忠誠的品德。讓我感受到動物的感情有時候比人類更細膩更豐富。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雖然是動物,但是它卻有人類沒有的高尚情懷。沈石溪有很多著作,大家來一起讀讀沈石溪的書吧,你會收獲很多!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9
象,在我的眼里是一種笨重而又龐大的動物。早動物界里可以說是沒有天敵的。
我以前很討厭大象,因為它很笨重,而且身體又大又臟,讓人感覺很惡心。可看了最后一頭戰象后,我對大象的感覺變了,我感受到大象是很有靈性的,它仿佛能聽的懂人類說的話。叫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大象還很英勇呢!以前,人們騎在大象的背上去打架,大象利用它們龐大的身軀,把敵人踩于腳下,因而或得戰象這個稱號。
象,哺乳綱,象科,稱大象。
大象體高約3米,毛少,腿大的像根柱子一樣。鼻子和嘴唇和在一起就變成了圓筒狀的鼻子了。鼻端有指狀突起一個或兩個。上顎門的牙齒又大又長,稱象牙。
最后一頭戰象里,最讓我崇拜的是它是那次戰爭里唯一活下來的一頭大象。每一頭象都有象冢,讓我最驚訝的是象一生下來并不知道象冢在哪里,可快要死之前,大象卻知道象冢在哪里。這讓我感覺到象的預感能力很強。
象,是人們的奴隸,為人們干體力活。可是人們還大量宰殺大象,這幾年,大象的數量迅速下降,已快要滅絕了。象為我們付出這么多,可是我們還要去殺它們,真是太不應該了。我們見到的很多象,都沒有了象牙,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人類把象的象牙割下來去賣。
在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本里讓我感受到了大象的親情,友情。大象太偉大了,它像清潔工一樣默默為我們吩咐,像警察叔叔一樣保護我們,像朋友一樣讓我們開心。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0
今天,我看了著名作家沈石溪寫的小說《最后一頭戰象》。在書里,他給我們講述了一頭叫嘎羧的老象在它生命中最后一段歷程。
嘎羧是一位讓人敬仰的戰斗英雄。年輕的時候,作為一個象兵,嘎羧參加過許多場戰斗。 1943 年,日本鬼子通過緬甸,企圖進攻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嘎羧等象兵們與鬼子在打洛江畔打了非常慘烈的一仗,這一仗,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嘎羧是唯一的死里逃生的幸存象兵。戰后,寨民們集中掩埋了戰死的大象,把嘎羧運回寨子,細心治好它的傷,并且在日后的幾十年里象對待功臣一樣尊敬和照顧它。
后來,嘎羧老了,生命到了盡頭。它翻出戰爭年代它作戰用的象鞍,讓人幫它披掛起來。它繞著寨子走了三圈,向常年照顧它的寨民們依依惜別。它走到埋葬其他戰象的地方,自己挖了一個坑,躺了進去。至死,它也沒有忘記過去和它一起戰斗過的伙伴,在天堂里,它要和伙伴們在一起。
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我覺得嘎羧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英雄。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1
當我將這篇《最后一頭戰象》讀完之后,我被大象驚人的懷念的強大力量給深深震撼住了,這頭大象的的故事在此就簡介地拉開了序幕——
老戰象嗄羧在曼廣弄寨生活了三十多年,受到了那邊的居民的敬佩和喜愛,也與我和專門飼養它的老頭波農丁結成了友情。而突然有一天,愈發衰老的嗄羧讓我和波農丁幫它拿打仗時用的象鞍,戴上之后,它就依依不舍地告別了當地的人民,踏上了去象冢的道路,也沒有發現我波農丁正在跟蹤它。幾天后,它就來到了掩埋戰友的地方——百象冢。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自己埋在了一個大坑里面。
我將這篇小說讀完之后,老戰象嗄羧的形象與懷念戰友不顧一切的品質留在了我的心中。我也開始后悔自己為什么不為一個好的結果而努力呢?我若以前就為一個好的結果而努力的話,我現在的成績就不會這樣了,但是現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從現在開始,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成為一個為將來,也是為現在的好的結果的人吧!
嗄羧為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為一個好的結果而努力的人,加油!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2
這是我們的小本語文課上面的課文,但是它還有我更深一層去讀的地方,課文中省略的部分,也很重要。
戰象嘎羧是唯一在抗日戰中幸存的那一頭戰象,當他預感到自己的死期將至時,帶上了自己曾經一起戰斗的象鞍,和自己曾經戰斗過的地方。然后自己靜悄悄的死去。
這種感覺我不是不知道,在我舅舅去世的那一年,我雖然沒有去,但是我從我媽媽的口中得知,舅舅一直不閉眼就是為了等我媽媽到來,看著自己的家人,外公、外婆、阿姨、媽媽、磊磊哥哥和舅母,這些都是他最親的親人,他看到這些人幸福健康的活著,很知足了,于是就去世了。
這和嘎羧的感覺是一樣的,只不過它的親人已經全部死去了,它只想回到自己留戀的地方,還有自己以前戰斗過的地方去。
就像一些老人當他意識到自己快要不行的時候,會去看自己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或者自己創業公作的地方,去感受回憶自己年輕時候所做的一切,這不知是回憶,而是感嘆時光的飛逝是有多么的快,人生有很多你想做的事情,可是這些事不能一一做完,你就得死去。這是非常遺憾的。然后老人會回到自己的家,落葉歸根,靜靜的回憶,等待死亡的到來。
戰象噶羧用自己的經歷讓我感覺到,人生該珍惜的東西太多了,不要等失去的時候再來感嘆,我就是這樣,跟舅舅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所以非常的悲傷,想要再見舅舅一面。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3
我非常喜歡看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所以在暑假我就讀一本他寫的《最后一頭戰象》。
我原以為象的性格溫順,是人們的伙伴,不過在讀了這本書后卻讓我感受到,動物的身上也有著人類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
《最后一頭戰象》講述的是:1969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時,見到了曾經與日寇作戰的最后一頭戰象———嘎羧,它已經有50歲了。沈石溪與它成為了好朋友。兩年后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非常有精神,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了一雙一直廢棄的象鞍,讓波農丁幫它穿上,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的跟在后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哪里埋了八十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德爾坑,黎明時它靜靜的躺在坑中和他的戰友永遠的聚在一起。
讀了這本書,我非常的感動,大象都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象、它們的友情有如此的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動人、更長久。象、讓我知道了我們應該拋去貪婪的想法,共同保護我們大自然中人類的好朋友—————大象。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4
說起象:我開始認為它只不過是一種有著健碩的身軀、耳大如扇、長著一對大門牙、發達而又有無窮力氣的長鼻、四肢粗壯的大型動物。總之,在我的映象中象和有情有義是相連不到一起來的,通過讀了我國著名動物大王沈石溪《最后一頭戰象》這本小說,我現在對象有了新的認識。
小說寫的是作者和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戰象嘎羧相處了兩年。因為通常大象的壽命只有六十多年,當嘎羧到了五十多歲的時候,自知生命已快到盡頭,便用自己的方式要求人們給它重新配上象鞍。然后來到和戰友一起打仗過的江畔緬懷往事,好像在回憶當年象群們英勇殺敵的情景,回憶完后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拋開一個坑,莊嚴的把自己埋葬的故事。說明嘎羧是一頭勇敢、善良、懷舊、忠誠,在戰場上不顧生命,死后也要跟兄弟們在一起的大象!
嘎羧臨走前戀戀不舍地繞養它二十多年的村子三圈,死時沒有到遙遠的神秘祖宗留下的象冢去,而是選擇了自己有意義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更顯示出它的行為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有人性!以至讓大家懷念它,這種重情重義的大象,值得我們的敬佩,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看了這篇動物小說,讓我知道大象是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外表雖然笨重,實際上它是最聰明、最勇敢、最忠誠、最有感情的。嘎羧的行為真的和人一樣,所以我們人類不能為了自己的貪婪而去肆意殺戮它們,相反應該善待它們,因為任何動物都是我們的朋友。作文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15
我看過許多小說,但我最喜歡的是沈石溪的小說《最后一頭戰象》。
以前我認為象很溫順,不可能打仗。近來我通過讀《最后一頭戰象》后才明白,象不但英勇善戰,還勢不可當。
《最后一頭戰象》講述的是:沈石溪爺爺到西雙版納插隊時,見到了最后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嘎羧。嘎羧在寨子里很受歡迎,它經常到各家各戶要串香蕉吃,到山里喝筒山泉,二十六年過去了,一天早晨,嘎羧不吃不喝,飼養它的波農丁知道嘎羧要走黃泉路了。第二天,嘎羧非常興奮,它向波農丁要回了象鞍,獨自去死亡的路上,嘎羧沒有去象冢,而是和自己的戰友死在了一起,黎明時,它安靜的躺在坑中。
讀了《最后一頭戰象》,我覺得很感人,因為象也有自己的感情,人為什么不能像它一樣?有好多毒惡的人隱藏在我們身邊,有的人對父母不孝,有的人不愛護小朋友,有的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茍活在自我當中。如果人和動物相比,有些人是那么陰險,如果比美德動物更勝一籌。我們要向動物學習,學習它們崇高的精神。以后要孝敬父母,熱愛小朋友,其實人的本性很善良,只是有的人為了貪欲失去了自我。
我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動物,和動物和諧相處!
簡評:小作者從課文的研讀出發,認識了動物的益處,聯系生活中該抨擊的人之丑惡嘴臉,在對比中激起向善的漣漪,呼吁加強環保。
【小學四年級推薦《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相關文章: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課件09-19
《最后一頭戰象》家學反思12-25
《最后一頭戰象》說課稿8篇11-05
《最后一頭戰象》說課稿及反思12-16
《最后一頭戰象》說課稿7篇12-16
最后一頭戰象句好段摘抄02-28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15篇12-27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15篇03-03
最后一頭戰象好詞好句4篇12-24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