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通用8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1
這么美好的書名,這么美的兩個人,卻經(jīng)歷了那么不美的事情。有幾個瞬間我總覺得陳念和小北的結(jié)合,就像兩個無助的人彼此抱團取暖,看到最后,他們不單單是取暖,更生出了一團不熄的火,一團猛烈的愛與信任之火,撫慰了我心中那抹痛。
每次看到這樣的書,看到那些校園霸凌我都好氣,我開啟質(zhì)疑那些所謂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究竟保護了誰?犯錯的人得到最大的寬恕,可是那些受害者呢,他們的傷痛如何彌補?說他們犯罪的人格還未定型,可是懵懂時惡,犯起錯來,比成年人還要喪心病狂,觸目驚心啊。就像前段期間的新聞,大連10歲的小女孩被14歲的鄰居殘忍殺害,對尸體的處理毫無孩子的悲憫,結(jié)果卻只是收容三年。一句只是孩子真的就能讓人釋懷嗎?只是孩子就能免責嗎?那比他還小的孩子又要怎樣才能讓人釋懷呢?憑什么他們要付出傷害和生命的代價讓別人學(xué)會是非和成長呢?還有那些一味包庇自家孩子的父母,雖然從情感上可以理解,可為什么不能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呢?現(xiàn)在旁觀的角度上看,這樣的父愛母愛也讓人憤怒和惡心。
感覺書中的人名也帶著點諷刺,那么惡毒的“未來”,那么弱小的“成年”,還有那個有點無奈的“正義”。
我覺得好在他們在各自快要淪落的時候遇到彼此,如果不是陳念,那一天小北也許會用他身上的到做出一些遺憾的事情如果不是小北的守護,陳念未必會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念去面對她的生活和未來。他們陪伴著堅定地走過最不堪的時光,像鄭易說的,希望他們未來好好的。希望小北哥趕快出獄,希望陳念趕快長大,希望他們在未來可以互相守護。
陳念也想在一夜之間老去,逃離這個弱肉強食的斗獸場。可逃不出的青春,總是步履蹣跚。小奸小惡,遍地都是。證據(jù),卻不是到處都有。對犯錯的孩子選擇寬容,這是社會的善意。可當孩子傷害孩子,大人該怎么辦?
那被傷害的孩子呢?為什么他們的苦痛最終只能成為別的孩子成長的踏腳石;成為他們浪子回頭的標識?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2
沒想到,我終究還是被《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給感動的哭了。
“我喜歡一個人,想給他一個好的結(jié)局。”
好一個北望今心啊。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非常的東野圭吾,非常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但《少》又比東野圭吾細膩,文筆和情感刻畫都優(yōu)于東野圭吾。
我從未想過《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會是一本推理書,我覺得這本書為數(shù)不多的推理反而非常的精彩。
讀完書,我確實被這兩個少年感動到,確實被北野感動到,我想只有少年才能做到如此——自制、奉獻。
也只有少年才能做到如此——忠誠、信任。
他們是彼此生命里的光。
然而合上書頁,我卻寧愿他們從未需要過這道光,我寧愿他們永遠生活在陽光下,而非黑夜里!
陳念與北野,他們兩個就像生活在《千與千尋》魔法世界一樣,那里沒有呵護,只有無盡的錘煉。
我寧愿他們不需要一夕長大,我寧愿他們不認識,我多希望陳念和北野有一個正常的家庭,不用富貴,哪怕只是溫飽,但一家人在一起,安樂溫暖,就夠了。
這兩個少年,缺得只是一個正常的家啊!
可是,因為家成了奢望,他們便成了彼此的光,相互守候著、治愈著。
可是他們真的能彼此治愈嗎?
陳念說過:你們都看不見嗎?
胡小蝶說過:你們都看不見嗎?
鄭易一次又一次對陳念說對不起——成年人的對不起啊,意思大約就是我沒辦法了……
所以,我們這些成年人啊,這些大人啊,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我們真的看不見嗎?被欺負或者欺負人,我們看不見嗎?
我們只能跟受害者說對不起嗎?
讓孩子保護孩子,這是我們這個世界最大的惡意和懦弱!
如果沒有北野,陳念會不會是下一個胡小蝶?
如果沒有雨衣狂魔,那么北野就會成為魏萊的終結(jié)者吧。讓一個少年,承擔起除暴安良的責任,然后承受法律的制裁,這便是這個成人世界能為孩子們做的嗎?
不!不是的!
正如北野希望陳念不要對這世界失望一樣,我亦不一樣孩子們對這世界失望。
魏萊她們的校園暴力,早已經(jīng)升級成了尋釁滋事、故意傷害、強制猥褻,她們是在犯罪,而受害者卻因為不再信任成年人不再信任警察,而不再向大人們求救了。
比校園暴力更可怕的是我們大人一次一次對壞孩子的寬容,以及一次又一次慣常的抹稀泥!
讓壞孩子越來越壞的是我們大人,讓受欺負的孩子不敢再出聲求救的是我們大人,我們這些大人,可以讓這個世界按部就班的運轉(zhuǎn),卻教不好壞孩子也保護不了受欺負的孩子。我們哪里還算什么大人!
魏萊的結(jié)果竟然是雨衣狂魔,而非接受審判,可笑可笑!連作者也對這世界是失望的吧——不然干嘛寄希望于惡魔?又或者干嘛寄希望于北野的個人犧牲?
不!不是的!我們本來可以審判魏萊的,我們本來可以保護陳念的,只不過我們假裝這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
大人們吶!別再抹稀泥了。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還有一個不寫之寫,就是階層!
陳念是底層,而北野不是,北野有錢的大伯和姑姑。
魏萊是渣生,陳念是好生。陳念可以通過考試實現(xiàn)自己的階層上升,而魏萊不行,所以魏萊是一個泥坑,屬于拉一個下來不虧,拉兩個賺一個的那種。
魏萊是典型的“垃圾人”屬性,惡心人是輕的,把人拉下水對她也沒壞處,反正她也不能更差了。
所以,如果從根源上防止《少》里的悲劇,我們這些大人需要給魏萊一個有光的出口,不能讓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在泥坑里已經(jīng)沒有未來了,差生好生都需要一個有光的通道,有未來有奔頭有希望的通道。再有就是陳念,陳念母親遠走溫州打工,這類單身母親,需要給她提供就近的就業(yè)崗位,母女分離看似是一家之難,但難為母親,便是在難為我們的未來!還有北野,他和魏萊是一個層次的,也是看不到光的。北野和魏萊的區(qū)別是北野的受歧視是人格侮辱。不知為何,我們對少年們打打鬧鬧的事情總是寬容的,卻對一個人的出身總是喜歡咀嚼而后要狠狠踩上一腳的。就好像一個人自己壞,我們便可以原諒,而如果是他爸爸壞,我們不原諒的不是他爸爸,而會是這個孩子。所以,在“去標簽化”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是而想,我們這些大人需要首先自己寬容、需要悲憫。不然,我們做不到“去標簽化”,做不到善待弱勢母親,做不到給渣生的人生道路點亮一盞燈!
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只好寬容渣生亂來,無視母女分離,再踩一踩壞人的兒子!
可笑可笑!
一哭!
嘆嘆!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3
最近爆出的太原師范學(xué)院的事情,看這本書感觸很深。
我只是開個玩笑啊,我們只是小打小鬧,同學(xué)之間沒必要生氣。很多時候,我們開始對這個世界失望,不只是施暴者還有老師家人的漠不關(guān)心和同學(xué)朋友的漠視。也許你沒有遇見過校園欺凌,也許你經(jīng)歷過,看完這本書感覺很難受,雖然不是受害者,可是想想那么多不好的事情,有一天你也成了受害者,你該怎么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遇見一個北野可以時時刻刻的保護你,更多的時候,我們更像是曾好,不斷的妥協(xié),敗給了生活,這樣真的好嗎,施暴者永遠都不會清醒,他們只會繼續(xù)折磨這更多的人,然而旁觀者也更讓人驚悚,剛看前面得部分,胡小蝶臨死之前說過的一句話,她們在欺負我,你們看不見嗎?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看不見,只是習(xí)慣性假裝看不見。想起初中課本上,魯迅先生痛罵國人冷漠,麻木不仁。在今天,沒有戰(zhàn)爭的時代,國人依舊麻木不仁,為什么,因為法律他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無憂無慮的長大。
但是,我們也不該不相信法律,畢竟他是唯一拯救的方法。希望每個在成長的少年都能快樂到晚長大,都有保護你的人。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4
看到大佬的劇照,特意過來看小說的,一口氣讀完,凌晨一點半,腦袋懵懵的,上一次看小說流眼淚已經(jīng)是上初中時候的事了,看完心里有些沉悶,所以緩了緩才來寫書評。他們的青春有些不同尋常,孤獨、痛苦、報復(fù)、忍受欺凌、面對冷漠和死亡,這些字眼并不怎么美好,但慶幸的是,他們遇到了彼此,她是光,點亮了他原本黑暗的世界,而他為了守護這道光,甘愿為之付出一切。她,善良平靜,柔弱卻又堅強,讓人心生憐惜,他懂她,她愛他,他們相互依靠彼此堅守,我不知該如何形容他們之間的情感,那么純粹冷靜執(zhí)著。然而這種情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書的時候一直把大佬帶入情景,就更心疼這個十八歲的少年了,這次對他也是一種挑戰(zhàn),但愿大佬能夠突破自己完成挑戰(zhàn),也超級期待電影上映!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5
迎著時代的微風,青春本該是操場上奔跑的我們。今天,我翻開《少年的你,如此美麗》這本書,心里五味雜陳。愿我們的悲傷不會逆流成河,愿每個生命都會被世界溫柔以待。
這本書內(nèi)容真實,是當今校園暴力這個熱點話題的縮影。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學(xué)校本該是寧靜無爭的樂園,但誰的拳頭意外沉重砸向了雙目,又是誰的笑聲不懷好意斷送了前途。而糾纏過后,說聲“對不起”其實就一兩秒功夫,但由衷的“沒關(guān)系”卻一生都念不出。書中最后以施暴者魏萊的死和受欺凌的陳念被捕入獄為結(jié)局。這充滿血腥的結(jié)尾值得引起全社會的沉思。
近年來校園暴力的不良現(xiàn)象越來越走進公眾視野,上傳到網(wǎng)絡(luò)的相關(guān)視頻也讓我們觸目驚心。我們不禁發(fā)問:是什么讓本該謙和有禮的少年會對同學(xué)大打出手?而隨著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讓社會成為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主角,搖身一變成網(wǎng)紅。就在某些“非主流”的視頻影響下,一些無知少年也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強者”。于是他們把矛頭指向朝夕相處的同學(xué),把對其拳打腳踢的視頻發(fā)布到網(wǎng)上,為的是能起到“威懾”他人的作用,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但是,弱勢群體的吶喊不該被旁觀者褻瀆,每個人的青春都不能被世界辜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釀成校園暴力,不只是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一方面,家長應(yīng)多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不能光給予物質(zhì)生活的滿足,更要注重精神思想的修養(yǎng)。許多受欺凌的同學(xué)如果能有家長的陪伴,那他們可能就不會感到孤立無助,選擇保持沉默。而弱勢群體的步步忍讓,就恰恰助長了這些施暴者的歪風邪氣。另一方面,公安機關(guān)應(yīng)嚴格把關(guān)網(wǎng)絡(luò)視頻的質(zhì)量,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的視頻一律采取下架的措施。相關(guān)部門也需要就校園暴力事件建立更為嚴厲的法律條文,同時校方也應(yīng)加大開展法律宣傳工作的力度。希望經(jīng)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能讓施暴者望而卻步。
路在腳下,夢在遠方。武漢的櫻花都開了,春天真的來了。愿春風吹走陰霾,花香感染未來。我們的青春不應(yīng)該到此結(jié)束。讓我們一起攜手抵制校園暴力的發(fā)生,還青春以寧靜,美好。
愿所有少年不再孤獨,愿所有青春微笑不哭。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6
鑒于我過目即忘的記憶力,最近又重刷了一遍《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一直都很喜歡玖月晞的文,現(xiàn)代,又切入某個熱點,結(jié)合得很完美。盡管她自己說梗都是那幾個都用爛了,但架不住框架結(jié)構(gòu)好、文筆犀利又不乏溫情,所以無論短文長文都讓人欲罷不能。
這本文簡單來講就是校園霸凌引起的血案,是作者沉重的深思。女主陳念學(xué)習(xí)好,這護身符也抵擋不了被霸凌。她的思想,從開始的懦弱隱藏——向警察說出真相,隱忍糾結(jié)痛苦,到被報復(fù)——誤傷狠毒霸凌人,開始懷疑人性、痛恨社會,到最后鄭警官不放棄、努力還原事實,她心底那點希望才沒被澆滅。
在高三復(fù)習(xí)那幾個月發(fā)生這一連串的事,對女主(任何人)來說都是黑洞,生活全都亂了套,幸而還有男主北野。男主身世悲慘,比女主更缺乏家庭關(guān)愛,但有主見有思想,用他不一樣的方式讓她放松,給她溫情,用他強大的內(nèi)心、縝密的心思保護她。
玖月晞的人物都刻畫得很真實,不是神一樣的存在,都有缺點,都很互補。這樣的校園霸凌是有新聞出現(xiàn)過的,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身為母親,我希望孩子能遠離霸凌,能尋求幫助,也能真正幫助到他們,讓他們對生命對生活對人性保留希望。
即便是幼兒園,也會有小朋友說的“欺負”:誰天天踩我,誰讓誰不和我玩……最怕的`是孩子連續(xù)哭著好幾天不想去幼兒園,不是分離焦慮,就要想方設(shè)法才能撬出真正原因,家有敏感孩子的更加操碎了心。除卻外部因素,需要培養(yǎng)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和強大的內(nèi)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要讓自己的孩子霸凌別人。家庭關(guān)愛但不溺愛,有規(guī)矩有原則,確保孩子不走上歪路。沒有哪個家長愿意到老師那喝茶,不論孩子是主動方還被動方,不是送到學(xué)校有老師教就沒事了,需要在家庭教育上花很多很多心思。
陳念是北野的希望,北野是陳念的希望,因為希望一直在,所以他們能夠在岔路口迷失又走回希望之路。希望家庭也是孩子的希望,像文案寫的——在漆黑的夜里,開出一朵潔白的花。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7
北望今心,陳年不移,南望北野,經(jīng)久不徒。
讀完這本書已是凌晨,一片死寂,耳朵里的耳機還奏著電影中高考時,那欣欣向榮又潛于黑暗的旋律。
文靜優(yōu)秀的高中生陳念與街頭的小混混北野,因為一場校園霸凌事件,兩個格格不入的人走在了一起,成為對方的救贖,北野是陳念的保護傘,陳念是北野生命里的光,就像海葵和地衣,共生關(guān)系,不可缺失。
但少年的生活永遠暗潮涌動,北野為兄弟大康頂了罪,用入獄換了陳念平靜的生活,如他所說,他只是想給她一個好的結(jié)局,僅此而已,不似電影的圓滿,陳念坐著火車再看那熟悉屋頂,蛋黃般的日落,潸然淚下。
“我想要的,不過是一個護我周全,免我惶苦的人,在我長大之前,不對這個世界感到害怕,僅此而已”。少年的世界仿佛很小,也許只有兩個人,也許只有一家人,我們必須捍衛(wèi)這個世界不被損壞,而唯一途徑似乎是尋到通往成人世界的大門,因為少年覺得大人應(yīng)該擁有更強大的力量,高考完就即將變成大人了,卻沒有一節(jié)課教育他們?nèi)绾巫兂纱笕恕?/p>
書中最能反映的,就是校園暴力的可怕,也是如今社會一種法律盲點,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問題,這也是最無力的問題,因為犯罪對象是未成年人,法律總是對未成年人網(wǎng)開一面的,給他們悔過機會,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權(quán)利,可存在的空白是,不是所有施暴者都會接受,這沒有對被施暴者負起責任,施暴者可能變本加厲,因為法律并不能實質(zhì)性的懲罰他們,就像陳念與魏萊。
陳念有小北的庇護也沒有幸免于難,那么世界上無數(shù)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人,他們可能連庇護所都沒有,所能依靠的只是法律,中國的法律也沒有讓人失望,那些人默默付出,負重前行,盡力填補了這些空白,我也希望,中國的法律能在不久的將來,能讓未成年人勇敢的面對校園暴力。
我們生活在陰溝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少年們的生活像樹上的柑橘,苦是一定的,甜也有。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在相信中國法律的同時,也要不斷給自己勇氣,逆風翻盤才是我們的榮光。
愿少年的你能體驗世間的所有酸甜苦辣,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自在獨行。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 篇8
最近第39屆金像獎結(jié)果已經(jīng)公布,電影“少年的你”橫掃金像,那就來談?wù)勥@部改編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的小說吧。
談到小說,抄襲融梗的爭議絕對無可避免。看完原著后的感受,小說里的兩個主人公北野和陳念,至于作者是不是抄襲了小說“白夜行”以及“嫌疑人x的獻身”,我畢竟不是法官,沒法下定論。但你要說作者沒有看過這兩部小說的話,我不敢茍同,實在是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設(shè)定與“白夜行”太“相似”了,而作案后頂罪的手法又與“嫌疑人”幾乎“相同”。
在“白夜行”里,男主人公亮司活在黑暗中,女主人公雪穗則活在光明里,而在現(xiàn)實中兩人卻沒有任何交集,但卻會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交流。至于交流的內(nèi)容基本都是雪穗需要亮司去“解決”掉的人事物,幾乎都是違法的事情,所以亮司只能活在黑暗里然后充當著雪穗的劊子手,而雪穗則沒有一絲污點的活在光明下。小說“白夜行”的最后一直行走在黑暗里的亮司終于站在光明下,但那也是為了讓雪穗能夠擺脫被警察懷疑,所以在警察面前招認了一切,并最終身亡。而雪穗在亮司死的那一刻依然以一個陌生人的身份和面無表情來回答了警察的疑問。小說中反復(fù)提到亮司和雪穗就是一種共生關(guān)系,而亮司對雪穗的感情也帶著一種贖罪式的復(fù)雜與深沉。
而“嫌疑人x”中,女主人公靖子和女兒出于自保殺了自己的前夫,因為動靜太大被住在母女二人隔壁的數(shù)學(xué)天才石神察覺。石神是一個對生命沒有眷戀的人,在遇到靖子母女之前已經(jīng)決定要自殺,但靖子母女的出現(xiàn),給他的生活帶了生的美好與希望,而這種美好成為了石神近乎信仰一般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石神做了一個巧妙的設(shè)計幫女主人公頂罪。設(shè)計的核心點就在于用了另一個死者代替了被靖子所殺的前夫,以此來幫靖子母女制造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因此盡管警察不斷的懷疑靖子,卻始終沒有直接證據(jù)。不僅如此,石神還設(shè)計引導(dǎo)警察找出自己就是兇手的證據(jù)以此來幫靖子母女洗脫嫌疑。然而故事的結(jié)局卻是靖子最終抵不過自己良心的譴責而選擇了自首,這一舉動直接導(dǎo)致了石神的所有計劃全部失敗。
在“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中,男主人公北野他的人生羞恥而齷齪,沒有未來沒有希望,忽然一個純潔而干凈的人出現(xiàn)了,她身上的美好因為一個吻照進了北野的心里,而這個人就是女主人公陳念。所以北野想要去保護這種干凈,當做珍寶一樣小心翼翼的愛護著。可是陳念卻因為校園暴力被欺凌,當然陳念不是沒有尋求過幫助,她最開始讓老師送她上學(xué)放學(xué),老師做了一段日子后就不管了。接著她去找了警察鄭易,警察也接送了她一段時間,但是警察經(jīng)常要辦案,所以中途也退出了。由于陳念的母親常年在外,所以最后陳念只能去找北野,北野就這樣成為了陳念的守護者。偶然的一天,北野去接陳念的路上遲了,結(jié)果陳念被人凌辱并錄下了視頻,這就導(dǎo)致了后來陳念在要回自己的視頻無果下,憤而殺了霸凌她的罪魁禍首魏萊。小說的最后是北野替陳念承擔了罪責,并坐牢7年。但是很可惜,犯案的過程并沒有寫好,所以證陳念的不在場證明直接被作者忽略了。
這么一看人物設(shè)定與“白夜行”幾乎一模一樣,你守護我,然后你幫我頂罪。但是在“白夜行”的基礎(chǔ)上,又摻雜了“嫌疑人”的犯案手法,就是你犯下的所有罪行,結(jié)果查出來兇手卻是我。所以從法律條例上來說的話“少年的你”又構(gòu)不成抄襲。因此,晉江網(wǎng)發(fā)明了一個新詞匯叫“融梗”,也就是說作者把“白夜行”和“嫌疑人”這兩部小說的核心內(nèi)容雜糅在了一起,組成了一本新的小說。前一部的核心設(shè)定是“共生關(guān)系”的糾纏,而后一部的核心設(shè)定則是“障眼法”。所以最后,少年的你“橫空出世”,帶著校園霸凌的標簽,又摻雜了懸疑推理的元素,而且還有兩個讓人無比心疼男女主人公,悲慘的身世營造了悲憫的氛圍背景。
只不過在“少年的你”中犯案手法實在是與正經(jīng)的推理小說差得太遠,估計作者也知道這么寫實在是太容易被看出與“嫌疑人”相同了,所以小說中沒有使用“嫌疑人”里最關(guān)鍵的一步,用一個“新死者”來代替“舊死者”。因此導(dǎo)致“少年的你”中描述頂替作案部分的bug太明顯,光是陳念的不在場證明就根本無法自圓其說,這就像是對推理作家東野圭吾先生的一場拙劣的模仿。
“少年的你”是一部言情小說卻又像是推理小說,然而又跟推理小說相差甚遠,更別說書里對于地理背景的描述更是bug一大推。比如故事的發(fā)生地點作者寫位于“香港”,但是里面所有的描述都幾乎是內(nèi)地。讓人產(chǎn)生一種分裂感。
想想看,從兩個精致的玉器上面各自掰了最好的一部分,然后組合在一起,卻在外面套了一層廉價的塑料殼子,結(jié)果兩個玉器無法彼此融合,而塑料的殼子也讓這兩個玉器失去了價值。
可是這樣一場“模仿”卻還能被拍成電影,并在這次的金像獎上大獲成功,看到“最佳編劇獎”一欄時,真的是替東野圭吾先生不值啊!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12-20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讀后感600字02-10
細節(jié)讓你如此美麗散文04-28
你讓我如此美麗作文11-15
是你讓我如此美麗作文09-08
希望,你是如此美麗 - 小學(xué)07-26
你讓世界如此美麗心情日記10-04
月光下的你如此美麗作文09-30
秋天你如此的美麗想象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