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家長讀后感
首先很感謝老師和我們家長一起分享《指南》,3―6歲的兒童,無論是從心理和身體發(fā)育都是幼兒的關鍵期,接受能力,模仿能力極強,除了幼兒園老師的教育和引導外,家長的言行也給孩子提供了學習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脾氣和個人習慣也有較大的影響,通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我認為《指南》給我們家長教育孩子提供了尺子,衡量孩子進步的標準不能盲目片面,應該綜合全面,下面是我個人對3―6歲孩子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和諧、詳和的家庭環(huán)境是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往往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有小吵小鬧,鬧小矛盾的時候,有的家長不注意影響,直接當著孩子面爭吵,或者隨便就講一些不文明的語言,這或多或少都給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我和孩子的媽媽有一次爭吵沒注意到孩子,可對孩子的感觸很大,后來跟外公,外婆及老師都有提起過,說明孩子對事物或一些現(xiàn)象是認知能力很強的,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影響。
二、杜絕長輩對孩子的溺愛,要不斷提醒長輩對孩子的愛要適可,不能盲目
城市的發(fā)展,我們年青人生活節(jié)奏加快,閑暇時間少,孩子還要靠我們父輩來帶,他們是吃苦的一代,所以對待孫輩就比較嬌慣,助長了孩子的倔強脾氣。在這一點上,孩子還是要以我們自己帶為主,多花點時間精力,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交流,要正確引導孩子,不能孩子要什么就買什么,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要適度。要同孩子好好溝通,講道理給他聽,不能讓孩子產(chǎn)生我要什么爺爺,奶奶就會給我買什么,我要玩什么,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去玩什么的不健康心理。
三、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孩子從小就是一張白紙,大人怎樣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呢?我認為應該從小事做起,要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孩子玩玩具,弄得到處都是,不玩了也不收拾,這時,我們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要有始有終,玩完玩具要自己收拾好,擺放整齊。有時孩子寫寫畫畫,一定要讓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家長要注意從小事開始引導孩子,只有這樣自己以身作則才能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從而使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的童年是天真的,活潑的。要讓孩子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是需要家長,老師密切配合和艱辛付出的。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家長讀后感】相關文章:
3到6歲的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心得07-02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讀后感(精選3篇)03-20
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讀后感05-06
家長《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學習心得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