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與莼菜》教案設計
《藕與莼菜》教案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故鄉的風物最讓人牽記的莫過于小時候吃過的東西了,葉圣陶先生是我們熟悉的作家,他對故鄉的懷念也寄托于兩樣他兒時吃過得的東西——藕與莼菜,在離開故鄉的日子里,只要想到吃到他們,就勾起他們的故鄉情。
本文借用的寫作手法在散文中被稱為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二、初讀課文
1、讀文詞語積累:
雪藕 濯 待價而沽 欣羨 稻穗 濡濕 歡愉 抑郁 憧憬 蟄伏 渾凝
2、圈劃文中描寫藕與莼菜的句子。
3、故鄉的藕與“這里”的藕有何區別?與鄰舍送我的藕又有何區別?
故鄉的藕多而普通,潔白而鮮嫩;“這里“的藕被奉為“珍品”,并非普通百姓所能購買到的。故鄉的藕潔白鮮嫩無渣,鄰舍送的藕被滿銹斑,決無鮮嫩之感。
4、故鄉的莼菜有怎樣的特點?
“本身沒有味道”,“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足另人心醉”
5、摘出文中由藕過渡到莼菜的語句。說說文中藕與莼菜的共同點。
“因為想起藕,又聯想到莼菜。”兩者都是故鄉特有的風物,并且都有特殊的風味。
三、再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作者所想的是故鄉的藕和莼菜,為什么還要寫身處異地所接觸的藕與莼菜?
(1) 將故鄉的藕與莼菜與自己所處異地的藕與莼菜進行對比,襯托出故鄉藕與莼菜的鮮嫩美味。
(2) 為點明藕、莼菜牽動思鄉之情作鋪墊。
2、文中哪里直接表達了作者睹物思鄉,濃濃的鄉情?
(1)讀最后兩節。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傧騺聿粦俟枢l的我,想到這里,覺得故鄉可愛極了。作者是真的“不戀故鄉”嗎?
②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么會起這么深濃的情緒?作者是否真的“不明白”?
、燮┤缬H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戀戀?怎得不懷念?但是僅僅為了愛故鄉嗎?作者戀戀的到底是什么?
。3)這兩節從內容上看,是作者直抒胸臆,十分直白地說:“覺得故鄉可愛極了”,并指出故鄉是我“所戀的”;所以,可將它看作是對前文描述的升華。從表達上看,文字委婉曲折,進退收縱,幾經吞吐,給人以紆回百折、變幻多端而不離其宗之感,從而解開了“向來不戀故鄉的我,想到這里,覺得故鄉可愛極了”之謎,也剖析了藕與莼菜同懷鄉之情的內在聯系。行文中多次設問,或激發興趣或疑問,或轉圜內容,或引人入勝,值得玩味、體察。這樣的收綰全篇,既引領讀者更上層樓,觀無限風光,又余韻繚繞,發人遐思。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要積累的詞語,對生詞要注音和解釋。
2、寫一段100自由的文字,寫寫你喜愛的故鄉的“物”,在描寫中傳達出你對故鄉的情感。
課后小結
葉圣陶在“這里上!睉涯罟枢l蘇州“鮮嫩的”、“清淡甘美”的藕和“無味之味”的莼菜,普通的蔬菜因為帶著思念和向往而成為治療精神饑渴的美食,文本首段“健康的美的風姿”、“大口地嚼著解渴”等詞句無不強調著故鄉人生活的質樸自然,第二段中“豪華公子碩腹巨賈”、“幫閑茶房”、“善價而沽”這些詞則折射出作者對上海世風的一種批判和鄙視。身處一個與自己精神氣質格格不入的城市,一種最常見的蔬菜都會掀起內心巨大的波瀾,都會帶來遙不可及的失落和傷感,但作者又是克制的,“所戀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故鄉”委婉地表達了內心故鄉的特質和故鄉的所在,對故鄉的忠誠成為他堅守自己價值的一桿標尺。同學們心靈的標尺是什么呢?
【《藕與莼菜》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
《平面向量》教案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