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冪的乘方》的教學設計
《冪的乘方》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掌握冪的乘方法則,并能夠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會進行簡單的冪的混合運算。
在推導法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與抽象的能力;在運用法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應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的能力。
讓學生通過參與探索過程,培養合作、探索問題的能力,以及質疑、獨立思考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
冪的乘方法則的運用。
難點
冪的乘方法則的推導以及冪的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表示什么意義? 表示什么意思呢?
2。 同底數冪乘法法則是什么,它是怎樣推導的?
通過討論,使學生正確讀出式子并理解式子所表達的運算,指出這種式子表達的是冪的乘方運算,怎樣進行冪的乘方運算呢?
二、新課講解
探究新知
1。 思考 :
①請根據 的意義計算出它的結果,并想一想每一步計算的依據是什么?
②你能說出 、 的意義嗎?
③請你計算 、 ,并想一想每一步計算的依據是什么?
(鼓勵學生站起來回答,培養學生數學表達的能力)
2。發現:
①從上面的計算中你發現了這幾道題的運算結果有什么共同之處嗎?從中你能發現運算的方法嗎?猜一猜 的結果是什么?
②驗證猜想,得出結論
= = = (,n都是正整數)
用語言敘述為: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三、、課堂練習
基礎練習
1。對比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和冪的乘方法則,你有好的方法來記憶嗎?
引導學生觀察兩種運算的共同點。冪的這兩種運算最終都轉化成了對指數的運算,其中冪的乘法轉化成了指數的加法,冪的乘方轉化成了指數的乘法,初一看兩個法則截然不同,但從轉化的角度來看,它們又有共同之處,那就是都將原來的冪的運算降了一級,乘法變了加法,乘方變了乘法。
2。自編兩道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混合運算題,并與同學交流計算過程與結果。
學生活動后,教師選取編的好的題向全班展示,提高學生的興趣。
3。 已知 ,求 的值。
逆向運用冪的運算性質,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由 ,我們不能求出,n的值,但我們可以從 入手,觀察到 ,從而可以通過整體代入來求解。
四、小結
師生共同回顧冪的運算法則,互相交流解答運算題的經驗,教師對課堂上學生掌握不夠牢固的知識進行辨析、強調與補充,學生也可以談一談個人的學習感受。
五、布置作業
1。P40第2題
2。自編兩道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混合運算題,并計算。
【《冪的乘方》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理數的乘方》教學設計02-1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