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發現》的教學設計
《春天里的發現》的教學設計
一、 說明版本:
《春天里的發現》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
二、 教材分析:
1訓練內容:《春天里的發現》是第三冊園地一安排的口語交際訓
題。
2訓練要求:本次訓練要求學生在過去感知春天的基礎上細心觀察,并展開想象,突出對春天一些現象的新發現。
3教學目標:
(1) 了解春天景色的特點,說出自己的發現和自己內心的感受。
(2)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樂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說出來與同學們互相交流,加強表達能力。
(3) 正確使用普通話,態度自然大方,樂于與人交談,養成在交
談中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4) 通過訓練,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訓練準備:教學錄音和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三、 設計理念:
1構建開放的課堂運行體系,教師準備(課件、錄音機),讓學生體
驗、感受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發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
2創設多個情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如通過歌曲,分組討論和合作交流,創設表達情景;通過組織學生走進校園,把課堂開到校園中去,讓學生親身體驗,創設一種生活情景。
四、 教學過程:
(一)聽歌曲,說春天:
1導入:我知道咱們班的同學都喜歡聽歌、唱歌。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旋律歡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同學們邊唱邊舞,進入情景。
3師生交流:同學們,歌曲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找春天呢?他們是怎樣找到春天的呢?
4生生交流:聽了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以同桌為小組交流,然后個別向全班匯報。
5教師小結,揭示課題:是啊,春天是多美好的,紅花開放,綠草如茵,黃鶯在春天里歌唱。小朋友就是根據這些,發現春天到了。今天,我們就一春天里的發現為題進行口語交際。
〔學生通過聽歌曲,知道了歌曲中的小朋友從紅花、綠草、黃鶯等景物中發現春天到了。學生知道了這些特點后,為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
二、看課件,談發現:
導語:春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春天的美景,相信大家會有好多新的發現,新的感受,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共同感受春天的快樂。
1播放描繪春天景物的課件:
金黃的迎春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飛來飛去的燕子
教師啟發:春天里的景色美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心靈去感受美好的春光,并把你的新發現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好嗎?
注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不同的感受。
如:欣賞了圖,我發現迎春花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像在報告春天
到了。
看著粉紅的桃花,我好像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感受到春天真美好。
我發現小蜜蜂在辛勤地勞動,知道春天來了。
我發現燕子飛來飛去,讓我感到春天到了。
我發現
〔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用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正如著名教育家劉佛新說的:我們要把創新的范圍看得廣一些,不要看得太神秘,只要有一點新思路、新意思、新觀念、新意圖、新做法,就可稱得上是創新。〕
三、自由談,贊春天:
1在春天里,你發現同學們最想去做什么?與小組里同學互相交流。
2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如春季運動會、春游、畫春天、
書簽、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珍惜時間等。
〔這一設計,學生能充分參與交際的情景,激發興趣,創設全體同學參與的條件激勵學生在多向互動的動態式活動中進行對話,發表獨特感受,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四、走進校園,說春天、畫春天、拍攝春天。
1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自由組合,欣賞校園的春天)
〔要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良好的情景氛圍是前提。所以我把學生帶出教室,走進校園,把春天的景色真實地再現于學生眼前,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2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你對校園春天贊美。(自由組合)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五、課外延伸(自選)
1向父母或鄰居的小朋友講講自己發現的春天的景色,以及發生在春天的事。
2收集有關春天的圖片、詩歌。
〔注意課內外的結合,課內向課外延伸。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凸現了語言表達的交際功能,強化了口語交際的實用功效。〕
【《春天里的發現》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