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傳教案設計參考
管仲列傳教案設計參考
《管仲列傳》教案
一、品味佳段(朗讀)
從內容(寫了那些內容)、感情(表達什么感情)、語言(語言表達有何特點)、傳記寫作幾個角度賞析課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鮑子也”)。
從內容上看,是管仲對自己與鮑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顧,從經商、謀事、出仕、作戰、事君五個方面寫鮑叔牙對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強調了鮑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從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仲十分動情,飽含著對鮑叔牙的感激,洋溢著對真摯友情的禮贊。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難能可貴。
從語言上看,連用五個句式相近的句子,組成一組排比,列敘自己在不同領域與鮑叔牙交往的事實,真切而又有層次感地展現了二人的友誼和感情,熱情地贊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個“知”字的重復出現,更加凸顯鮑叔真為管仲之知音。
從傳記寫作上看,司馬遷用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對上段“鮑叔知其賢”“鮑叔終善遇之”內容的具體印證,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為其后來任政相齊時的“順民心”、善于從實際情況出發處理問題打下了堅實的人生閱歷基礎。
二、思考、拓展(討論法)
1、從這篇傳記看,管仲從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觀)
主觀因素:
有“上下相親”“順民心”的施政指導思想;
有“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的施政才能。
客觀因素
1、朋友知己之情。
《管仲列傳》中所闡揚的“知己”主題,呈現在友朋相知。管鮑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系。(成語)
2、君臣知遇之恩。
《管仲列傳》中所闡揚的“知己”主題,呈現在君臣之間的遇合。
風云際會——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時會;也比喻君臣際遇。 (成語)
2、 《管仲列傳》中可以窺探到司馬遷的怎樣的感情?
司馬遷詳敘管仲與鮑叔的交游情誼、點染鮑叔與管仲能知能用,以此禮贊友朋相知的知己之情。
無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個人感喟,使得司馬遷為管仲立傳時,對于齊桓公任人唯賢,不覺神往。
3、 你心目中的管仲是一個怎樣的人?如果他是現代社會中的一個人他能算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管仲列傳教案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04-20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支教總結范文參考03-20
演講教學設計參考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