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課后教學反思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課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課后教學反思 1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用自豪、敬佩的情緒演唱歌曲,表達對媽媽無限愛意。教學時,我首先安排了一個導入的環節,我請同學們說一說他們聽過或唱過哪些描寫媽媽歌曲,很多同學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我即興請學生演唱了幾句,大家都唱得很好,可以說這首歌曲己耳熟能詳了,但當我接著問:“還有別的歌曲嗎?”這時各個班的表現都不一樣了,有的班能說出很多,并能演唱,而有的卻鴉雀無聲。這時,我采用兩種不同的引導方式,對前者,我大大加以表揚,并鼓勵他們繼續保持對音樂的興趣和積累課外音樂的習慣。對后者,我則引導他們課后去多聽一些優秀的歌曲,并自己演唱了一些,推薦了一些,學生很歡迎。同時對一些同學,我還特別提出來表揚,如有的同學能說出閻維文唱的《母親》這首歌,問他是如何知道的,他說是每天中午吃飯,校園廣播臺都會播放這首歌,我贊揚他們真是一個有心人,同時也感到欣慰,因為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正深入人心,這些點滴的歌曲也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這節課我上了八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遍都加以改進,使得自己慢慢地理清了一條思路,摸索哪種方法是最有效的',教這一節課中,我覺得有些做法還是值得保留的,如
①用歌曲導入,并自己演唱,這樣既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又可增加師生之間的親近感。
②在導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問學生是否知道自己母親的生日,我發現不是所有學生都知道。針對這種情況,我對知道的同學大加贊賞,他們感覺很自豪,不知道的感覺很慚愧,以此來刺激一下學生的“情感神經”,并引導不知道的學生課后去問一問,關心一下自己的媽媽,心存一顆感恩之心,這個部分讓我感受到思想教育不要僅僅停留在“說教”的層次,而應該滲透在課堂的眾多的環節中,特別是特定的情景,讓學生自然地體驗到,這樣效果更好。
③在學生欣賞歌曲時,我提出了要聚精會神、靜靜地去聽,并適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反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學生膚淺地回答問題,理解音樂。
④第一遍學唱歌曲時,我要求學生輕聲地來演唱歌曲,并找出自己覺得困難的地方,這樣做避免了學生喊唱的不良習慣,同時引導了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學習的習慣。
⑤解決難點時,我采用讓好學生范唱和自己范唱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示范作用。
⑥引導學生解決“廚房是她的天下,獅子頭還有紅燒鴨”時,這句的節奏,前半句是附點節奏,如何讓學生唱準這個節奏,讓我突然有了一個“靈感”,以往的做法都是讓學生反復聽原唱,或教師范唱引導,那樣我覺得比較機械,學生的感受不是很深,我想媽媽在給我做菜的時候,一定是很高興的,在廚房應該是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媽媽愛“我”,我就用語言引導學生:“媽媽給我做菜時,心情怎樣?”生:“高興的!”我說:“是不是這樣?”我邊說邊模仿媽媽在廚房做菜的高興情景:一會兒切菜,一會兒燒菜,學生都哈哈大笑起來,很容易就掌握了小附點節奏的跳躍感。同時我又舉了一個不同附點的節奏,改成八分音符的節奏,讓學生感受,并說:“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媽媽干得有沒有剛才的媽媽起勁!”生說:“沒有!”師:“于是她們將來得到的回報是不一樣的!”對應第二段歌詞,第一個快樂愿意付出的媽媽得到了兒子很好的報答,而另一個媽媽則似乎沒有第一個媽媽幸運,因為當初她就是不愿意為兒子付出,我還模仿了一個冷漠的媽媽和冷漠的兒子,與前面一對母子進行對比,使學生更加理解了作曲家寫歌的巧妙之處。
⑦讓學生感受樂曲情緒變化后,我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來表現情緒的變化,用心去演唱歌曲的情感,當然,需要改進的有:
(1)語言的精煉、優美還要努力。
(2)拓展時能否更有深度。
(3)是不是可以在歌曲表現較成熟的情況,引導學生進行情景劇的創編,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想象力的開發,本課的一個環節引發我的思考:這個環節就是當我描述媽媽辛苦場景時,有的學生說:現在我上學不是媽媽送的,菜也不是媽媽燒的等等,使我想到現代社會競爭激勵,“媽媽”們很多都參與到這種競爭中,為了生活、家庭和孩子而辛苦地工作,必然很少有時間為孩子做那些“家庭工作”(接送、做飯、洗衣)。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媽媽與孩子們缺少一種情感的溝通,很多孩子變得很麻木,對自己的母親很冷漠,媽媽們辛辛苦苦原來也是為了家,為了自己的孩子們能生活得好一點,但孩子們卻不領情,而往往“媽媽”偶爾送她上一次學,偶爾給她送一件雨衣,偶爾為她做頓飯,她倒記得很清楚,這讓我感到,這有時候真是一種悲哀,而我又在想,也許孩子更多的時候缺失的并不是物質,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關愛,被人在乎。有時候其實孩子原本并不冷漠,我們的“媽媽”是否也可以偶爾為孩子做一點“精神關愛”、“感情投資”、“情感溝通”,讓母子之間的感情更加真摯,更加深入,更加和諧,其實只要我們“用心”, 一切皆有可能!
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課后教學反思 2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這首歌是歌頌神圣母愛的作品。歌曲以輕快流暢的音調和天真爛漫的童趣歌頌了偉大而平凡的母親。歌曲采用三段式結構,首尾呼應。我在安排教學時,充分地分析歌曲內涵,決定從“情”入手來貫穿教學,而這份情就是“母愛”。所以從一開頭導入,我就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說:“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問問同學們兩個問題,答對的可以獎勵一顆星!”學生馬上踴躍舉手,當我把問題拋出后,有一半的學生傻了,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也從來沒去關心過,我的問題是:“你知道你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的媽媽做什么工作,工作多長時間?”有些同學也能回答出來,我給與他們表揚,不能回答的'我適時加以引導,請同學回去補上這一課,讓學生感受媽媽的辛勞,激發學生從心底對媽媽的敬愛。緊接著,我有請學生說說能為媽媽分擔些什么?學生有的說幫媽媽做事,有的說幫媽媽敲敲酸疼的背,有的說好好學習,不讓媽媽擔心,有的說用歌聲為媽媽解乏等等。回答的很真切。
導入部分效果很好,為歌曲學唱做好了鋪墊。學唱歌曲中有一些感受,成功之處有:
1、采用對比法讓學生比較老師演唱的加了前半拍休止和不加前半拍休止兩個樂句“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噢噢,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歌曲的情緒有什么不一樣,哪種好?學生立刻感受到加了休止的更活潑一點,更親切一點,而且很好的解決了前半拍休止的難點。
2、中間的附點節奏,我在解決時用了對比法加音樂形象演示法,效果很好,學生的印象很深,我從歌詞出發,“廚房是她的天下,獅子頭還有紅燒鴨,樣樣他都精通不會假,這是我媽媽。”來引導:“媽媽為我們做事的時候,心情怎樣?”學生說:“很開心!”師:“那請你比較一下,加附點節奏和不加哪個更能表現媽媽開心的心情?”我開始邊唱邊表演,學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加附點節奏的好,而且覺得很有意思。
3、結尾的引導很成功,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力度為結尾加上,學生覺得結尾應唱得弱一點,對媽媽的愛是源源不斷的,是在心底的等等。
4、引導學生創編歌詞,改成了天下的老師都是一樣的,并在教師節那天唱給老師作為禮物。同時將這首歌曲原歌唱好送給媽媽做生日禮物或幫媽媽解乏或在母親節送給媽媽。
5、部分學生上臺領唱,邊唱邊表演動作,像歌星開演唱會一樣,氣氛很好,學生有了明星的感覺很自信,也有了很多的粉絲。需要改進的是在為歌曲配伴奏時應注意好好引導學生設計好,一要符合時值的要求,二要符合歌曲的意境,在伴奏之前應讓學生拍一拍節奏型,做到心中有數,避免敲亂,另外如用鋼琴伴奏已經合上的話,可試著用錄音加伴奏,訓練學生的綜合反應能力,也可以讓部分學生唱,部分學生演奏。結尾如老師在拓展唱一首閻維文的《母親》讓學生比較就更好了,亦可以拓寬學生視野,體會表達母愛的不同方式。
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課后教學反思 3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噢噢,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相信很多學生都會唱這首《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但有些人認為這首歌只是好聽,并沒有別的感覺;而有的人就想起了媽媽的勞累,不禁流下了淚水。而我,在每次唱起這首歌時,總是無端地想起媽媽的勞累。
是的,就是媽媽的勞累。在我們做作業時,會聽見廚房里的炒菜聲,那便是我們的媽媽。我們的媽媽,幾乎總是在這個時候做飯。我想,這就是“廚房是他的.天下,獅子頭還有紅燒鴨,樣樣她都精通不會假。”這句歌詞的來歷吧。
我們的媽媽,為了讓我們飽覽群書。必定會去上班,去賺錢,讓我們的知識更佳豐富。但我們一直沒有體會到,媽媽上班的勞累。就好比我的媽媽,前幾天才找到了工作。這份工作雖然早上8點就要上班,10點才下班,但媽媽為了我,還是堅持要做。“不管風吹雨打,不管星期和休假,我的媽媽從來不放假,工作為了家。”這句歌詞就肯定是寫我們的媽媽從來不放假,工作為了家。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噢噢,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我又唱起了《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雖然,我這一篇文章寫得非常短。但是,我們一定要在長大以后,來報答媽媽對我們的感恩之情!
【歌曲《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歌曲《我的好媽媽》教學反思10-10
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教學反思05-28
歌曲《海鷗》的教學反思10-27
《乘船》課后教學反思08-13
背影課后教學反思06-30
《蒲公英》課后教學反思10-24
兒童歌曲《劃船》教學反思07-05
歌曲小船的音樂教學反思06-30
《長江的開發》課后教學反思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