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教學設計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14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2、難點:
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教學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趣味讀話,提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到哪些好地方?學生回憶旅游過的名勝古跡。
2、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去旅游,一起去欣賞那里的奇石。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正確讀字,隨文識字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課文中生字很多,邊讀邊畫下來,對照下面的拼音把音讀準,自由反復練讀。
2、課文比較長,大家想辦法把它讀正確對待、讀流利。學生練讀,教師巡視指導,讓學生選擇各種方式練讀:
⑴自由讀。
⑵伙伴(同桌)對讀,互相正音。
⑶小組合作讀。
(這里要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書,讀得正確、流利。)
3、誰能把自己讀得最好的一段來展示一下?指名讀,幫助正音,重點是:
⑴前鼻音的字:神、盤、琴、彈、巖。
⑵后鼻音的字:省、峰、當、狀。
⑶變輕聲的字:“胳膊”的“膊(bo)”。
⑷多音字:“天都峰”的“都(du)”。
4、自己再大聲地把課文連起來讀一遍,還有不會讀的地方,可請教老師。大聲讀,要求讀正確、流暢。
5、課文中的生字大都能隨課文讀正確了,下面我們來想想辦法記住它們:
(課件出示生字。)
⑴識字交流:
①自由識字。
②小組識字。
③匯報識字,選出代表,帶領大家認讀。
④交流識字方法。
⑤全班認讀生字詞語。
⑵歸類:
胳膊脖
⑶比較:
區巨
三、生字書寫,鞏固識字
1、出示要書寫的生字:尤其區巨
2、指名認讀。
3、觀察比較,說說書寫要注意的地方。
4、范寫:“區”和“巨”的筆順,最后一筆都一樣。
5、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鞏固識字
1、出示字謎:
⑴橫山上面三根劃。(當)
⑵山邊站著一個人。(仙)
2、用卡片組織學生認讀生字、詞語。
二、創設情境,感情積累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塊黃山奇石,請大家欣賞。
(課件展示與二、三、四、五段相配套的圖片。)
2、圖文對照,請你讀讀課文,找出這幾塊奇石的名字叫什么?
3、你最喜歡哪塊奇石?請你找出有關的段落,讀讀課文,看看圖片,看誰能把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讀出來。自由練讀--個別展示--體會情感。
⑴邊看圖邊讀課文,說說你喜歡哪塊石頭?為什么喜歡?你覺得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同位交換意見。)
⑵指導學習“猴子觀海”一段,過渡:
很多同學都喜歡“猴……”這塊石頭,現在讓我們先欣賞這塊神奇有趣的石頭吧。
①示圖,指名讀,邊聽邊思考:
你認為這塊石頭奇在哪?課文中哪些詞語用得好?哪些句子寫得好?
②理解:
陡峭翻滾。
③朗讀背誦小結:
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外形像猴子的石頭,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是多么神奇而有趣!
⑶下面我們繼續欣賞其它三塊石頭,匯報:
①仙桃石:
把一塊大石頭比作大桃子、很形象逼實,一個“飛”一個“落”就把仙桃寫活了,說不定還是孫悟空偷吃仙桃時掉下來的一個桃子呢!
②仙人指路:
A、(動作演示)怎樣指?
B、板書詞語:
站伸指
C、用形象的比喻描寫了“仙人指路”的動作,神態非常生動、有情趣。
③金雞叫天都:
A、你覺得哪些詞、句寫得好。
B、這只雄雞是怎樣叫的?(動作演示。)
板書:
伸著對著啼叫
C、這幾個詞形象地寫出雄雞啼叫的情景,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真是奇妙了。
4、小結:
剛才我們欣賞了四塊奇石,你覺得它們奇在什么地方?(形狀奇怪有趣,能引起別人的想像。)老師給你們配上一段音樂,一起來讀一讀。全班有感情地配音齊讀2~5段。
5、一塊塊奇石,真是有趣。把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6、過渡:
在黃山像這樣有趣的石頭多得數不清,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呢?
三、發揮想像,拓展延伸
1、同學們,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很多,它們奇形怪狀、姿態各異。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2、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再挑一塊說一說:
⑴自由想像練說。
⑵小組交流。
⑶班級交流,每組選一位同學到班上介紹。
3、同學們的想像真豐富。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到現在還沒有取名,等同學們有機會去欣賞發現并給它們起名呀!
4、展示交流搜集材料。同學們課前搜集了不少有關黃山的資料,展示一下,讓大家一起分享。
四、生字書寫,鞏固識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4個生字:
它安塊站
2、指名認讀。
3、想想怎么記?看看怎么寫?
4、范寫:“安”這個字很難擺穩,最后一橫要長,練習書寫。
5、巡視指導。
【教學反思】
本文的篇幅較長,第一次出現的字有28個,這給學生的朗讀、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由于地理環境和生活經歷的限制,本課所描繪的黃山的美、怪石的神奇、作者的感情,對于一個剛進入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理解、領會也有一定的難度,需要運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在圖文并茂的情境中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
【《黃山奇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搭石》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3篇)07-19
《石壕吏》教學反思(精選12篇)05-2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