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
關于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
音樂欣賞教學的一般過程大家都熟悉或常用的是:
1. 導入:引入教學的階段。導入要自然,要充分發揮音樂本身的魅力。不可過多地用非音樂的形式代替音樂。(比如圖片、文字、故事等)
2. 帶著問題聽音樂:每一次聽音樂都要有目的地聆聽,帶著問題聽音樂,如音樂的情緒、音樂的風格、音樂的構成等。
3. 感受音樂:提倡完整的欣賞音樂,如果篇幅較長可以分段欣賞。
4. 探索 音樂:這是教學的中心部分,引導學生探索音樂的內部結構,首先要引導學生參與,不能以教師的感受代替學生的感受。
( 1 )分段欣賞(感受情緒、記憶主題、分析音樂要素、聯想與想象)
( 2 )完整欣賞(分辨音樂結構、加深記憶主題)
5. 復聽音樂:這是鞏固、加深記憶的階段。
6. 感悟音樂:感悟音樂是深入感受音樂的階段,可介紹作者、創作背景及相關文化,升華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
7. 表現音樂:用外化的手段表現對音樂的感悟、感受。
以上只是一般的教學過程,切不可以形成教學的框框,應根據教學實際所需創新,以最優化的教學過程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