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九冊《送報紙的少年》優秀教學設計
湘教版第九冊《送報紙的少年》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捷”“聊” “靦” “腆” “鞠” “躬”6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對比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送報少年的懂事、向上、能吃苦的品質。
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少年懂事、向上、能吃苦的品質。
難點:了解對比的寫作手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準備:
收集有自強精神的人物故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我們的成長經歷往往會影響到我們的一聲。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度過我們的少年時代?是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是從小自立自強、懂得感恩?讀完課文《送報的少年》后,或許你會有許多啟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認讀生字;畫出生字,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
(2)交流自學情況。
(3)理清文章脈絡。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讀課文,思考:你對兩位少年有何印象?你從文中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你了解這種手法嗎?
2.(1)感受送報少年樂觀向上,懂事,能吃苦的品質。
A. 自讀,畫出相關語句,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想。
B.交流體會。
(2)作者的兒子給你留下的印象。
A. 自讀,找出相關語句,概括出給你的印象。
B. 交流體會
(3) 理解對比的寫作方法。
A. 再讀以上重點語句,體會對比的寫法。
B.交流討論這種對比寫法的好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交流討論; 兒子可能有些什么心事呢?
2.開展“爸爸媽媽我能行”的主題活動,每個同學行動起來,做好自己的事情,培養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
五、課堂小結
通過兩個少年的對比,幫助我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讓我們受益終身。你感悟到了嗎?總結一下。
板書設計
懂事 陽光少年 向上
能吃苦
兒子有了心事
【第九冊《送報紙的少年》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少年閏土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1-11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精選11篇)11-24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租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02-10
燕子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28
《鉛筆有多長》優秀教學設計02-15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遨游漢字王國》優秀教學設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