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項目教學的高職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評價論文
基于項目教學的高職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評價論文
程序設計課程是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基礎必修課。這一類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理論知識龐雜零碎,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這幾年,我們的專業課教師不斷的在教學方法、教學平臺、教學思路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成果頗豐。但是,通過師生教學評價來提升學生實際程序設計能力的研究較少,缺乏一套系統的評價體系。
一、教學評價實施原則
教學評價的核心目標對教師來說應該是提高教學質量,順利地完成知識的傳授;對學生來說是輕松掌握課程技能,更方便與教師溝通,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我們的教學評價要從以往的注重了解最終效果和成效的“終結性評價”向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內容豐富的反饋信息,有助于及時反思和調整教學,能夠加強教學建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形成性評價”轉變。在實施于項目的教學活動中,合理的教學不僅是學生的學習狀況的試金石,更能夠讓學生反省學習中的不足,明確學習的方向。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出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建立一套在能夠真正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評價體系,將有利于增長職業類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對其終身發展和個性化發展將具有到深遠的意義。
二、各種教學評價方案的實施
(一)形成學業質量評價方案
我們以往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主要考察的是考試成績與平時作業,過程性評價重在考察學生學習的“內適質量”,即學生前段學習為后續學習的知識準備程度,是一種重積累的評價觀,學生的學習過程無法測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良性改變以及知識技能的增長過程難以評價。傳統的學生學習評價方式亟須改變,創建與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包含以下要點:
(1)評價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發展,包容學生的差異性,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均衡發展的平臺。
(2)評價不僅檢測學生獲得專業技能的成果,還要評價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容忽視。
(3)過程性評價、階段性評價與考核性評價有機結合,綜合評定學生專業成績,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習過程考察;階段評價檢測學生學習目標的到達度、從而判定教師的教學質量;考核性評價來測量學生專業技能掌握程度。
(4)充分發揮學生自我、同組伙伴及其他評價主體如教師在學業評價中的作用。
(二)完善課堂表現評價細則
課堂表現評價,是為了檢測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及實踐度,主要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1)明確了新職教課堂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價值觀和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價值取向。
(2)把課堂教學評價價值提到了新的高度。不同的評價機制貫穿了不同的教學理念、實行的不同的評價方式,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評價結果,評價工具的設計貫穿了過程教學評價理念。
(3)關注細則設計的可操作性及個性化。以可操作性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對個體差異實施人性化評價,讓評價更具有科學性和全面性。
(三)形成課程成長記錄手冊(實訓報告)
學生把平時的專業實訓報告制作成成長記錄手冊,從中體現學生對專業實訓的技能掌握及實訓反思,以及學生本人、同伴及任課教師對專業技能學習的評價。
三、實施形成性評價后的對課堂效果的提升
經過一年的實踐,我們看到了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也在學生身上看到了質的變化。
(一)學習方式的改變
評價方式與學生的每個學習環節環環相扣,學生認識到每一環節的重要性,專業學習更加注重過程,踏踏實實完成每一步,認真參與和思考每一個環節。
(二)課堂氛圍的轉變
課堂教學中學生愿意主動投入,充分感知學習的樂趣,從而改變教師一廂情愿的演講,而是師生良好的互動。
(三)學習能力的改變
基于學生改變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夠沉下心去主動鉆研,愿意獨立思考。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普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學生信心的改變
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差異,應該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逐步達到目標,這種評價方式突出了學生的縱向發展,特別有利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學習成果的改變
技能鑒定是計算機學科技能水平的測試手段,過程評價的最終目標也是希望學生專業能力的真正提高,實驗班12 計算機網絡1 班在通過在程序設計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并輔以合理的綜合評價體系的實踐中有了良好的技能成果。,與12 計算機網絡2班普通班和學生的成績對比明顯,圖示如下:
對于評價方式的改革,并不是要徹底顛覆拋棄傳統評價方法,一些傳統的評價方法,如書面作業與測驗,經過精心設計內容,仍然可以在評價實踐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種評價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不可能靠一張評價表解決課堂教學中的所有問題。結合具體任務的學習目標與性質,選擇合理的評價方法及其組合是我們今后研究的重點。
職教專業課程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制度尚未形成科學的體系,我們的改革不能盲目套用基礎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評價模式,不要單純追求指標體系的面面俱到,而要關注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發展,關注職校生自信心和創造力的培養,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的個性化發展與終身發展。
職業教育的有效教學不是僅僅依靠某幾個環節的完善就能夠順利實現,而是要建立一個綜合的全面的質量控制與保障體系,確保有效的教學管理監控、教學資源監控、教學實施過程監控、教學效果監控。教學評價應作為一條主線,貫穿教學質量保證的全過程,使得有效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各大要素相互聯系、互為因果共同構成有效教學的保障平臺,保證整個教學活動持續改進、有效運行。課題的研究雖然已經接近尾聲,我們對于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探索仍將繼續,希望對研究結果做出更深入的分析,進一步推廣我們的研究成果。
【基于項目教學的高職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評價論文】相關文章:
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3-20
工業設計表現技法課程教學革新論文03-10
音樂課程的教學反思03-20
《散落的鈔票》教學課程設計03-26
新的課程改革之教學反思03-20
《棗核》的課程教學反思(精選9篇)07-03
高中語文教學之導學案教學初探論文03-19
《不退位減》課程教學反思(通用7篇)09-24
物理課程教學工作計劃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