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下冊北師大版數學《分數乘法(三)》教學反思
五年下冊北師大版數學《分數乘法(三)》教學反思
一、為什么分子相成、分母相乘。
應該說,讓學生結合圖形理解為什么分母相乘是直觀的,從課堂的1/5來看,學生現有5份中的1份,現在1/5的1/2就是把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 份,那么要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相當于是把每一份都分成2份,5×2就是10,5×4就是20。那么為什么是分子相乘呢?在自己再次修改之后進行教學的時候,發現2/5×2/3為什么分子是2×2,其實第一個2表示是有2豎,第二個2表示是有2行,2×2就是2/5×2/3涂出的部分。
二、如何從分數乘整數到分數乘分數。
分數乘整數有幾個數的幾分之幾和幾個幾分之幾相加兩種意義,到底哪一種意義可以遷移到分數成分當中來呢?1/5的1/2,感覺好像是一個數的幾分之幾?那么是否可以從這里入手,那么時候可以從3的1/2遷移到1/5的1/2呢?感覺不是非常的好,不利于分數圖形的理解。那么情景圖中的1/5×3理解成3個1/5,那么1/5×1/2就可以理解成1/2個1/5。比較之后,最終我選擇了1/5的3倍來理解,1/5的1/2。進行遷移。
三、給學生一個自主的機會。
練一練在第2小題完成之后,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分數相乘的積一定小于每一個乘數嗎?在教學中,兩個班,一個班一帶而過,一個班花大力氣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先思考,再從這道題目當中找出有哪幾道題是小于的,那幾道題目不是的?再讓學生觀察為什么有的是,有的不是?不是的原因是什么?觀察發現當乘大于1的數的時候,就是大于另一個乘數了。這時候引導學生以前有沒有這樣的結論,小數當中也是如此,讓學生把新知建構到舊知當中。
比較兩次不同的教學過程,關于時間與效率兩者之間的矛盾,該如何有效地進行處理,的確是一個值得去探究的問題。
【五年下冊數學《分數乘法(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五年下冊數學《分數乘法(二)》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07-04
數學《表內乘法二》教學反思02-02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03-19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0
《2、3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02-26
高三數學教學反思103-19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3-20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