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下冊《讓家鄉環境更美好》教學設計
四年級品德下冊《讓家鄉環境更美好》教學設計
篇一:四年級品德下冊《讓家鄉環境更美好》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玉門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
3、能在與伙伴的合作交流中分享合作的成果,有勇氣嘗試具有挑戰性的活動。
4、培養學生觀察、了解社會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板書課題。
1、播放《敦煌美麗風光圖片》。
2、師:同學們,這是老師的家鄉—敦煌,敦煌是飛天的故鄉,自然風光優美,名勝古跡更是美不勝收,有神奇的鳴沙山、美麗的月牙泉、奇特的雅丹地貌、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歷史古城陽關、玉門關……每年吸引著上百萬國內外的游客參觀游覽。你們覺得我的家鄉怎么樣?(生:美。)
3、今天,我來到鐵人的故鄉玉門,看到同學們的家鄉也很美,老師很喜歡這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玉門,走進我們的家鄉,去感受它的美麗。
(二)新授。
1、活動一:感受家鄉的美麗。
(1)播放《玉門風光》,引導學生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激發他們的自豪感。
(2)師:通過短片,你能不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夸一下自己的家鄉?(美麗、發展速度快……)
(3)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玉門是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2003年,因石油資源枯竭而從老城區搬遷到這里,十多年來,玉門人民秉承鐵人王進喜的愛國、奉獻精神,用智慧與心血建成了美麗的玉門新城,我們家鄉的環境變美了,但往日的油田空城時刻警示著我們:保護家鄉環境,刻不容緩。
2、活動二:家鄉環境亮黃牌。
(1)小調查:玉門新城城市環境問題
我們的家鄉存在哪些環境污染問題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課前老師布置了一項關于“家鄉環境問題調查”,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調查表,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2)調查結果發布會。
目的是讓學生把調查結果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充分交流,從而深刻了解部分環境污染現狀產生的原因及目前環境污染的程度,為下一步更有效地保護環境奠定基礎。
(3)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介紹,你有什么體會?從學生內心深處引發思考。
3、活動三:家鄉的環保行動
(1)政府采取措施,治理家鄉的環境。
師:如今,玉門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2)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家鄉的環保不僅要靠政府,同樣要靠你、我、他,面對家鄉的環保問題,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3)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在卡片上寫出自己在保護家鄉環境方面的做法或建議,張貼在黑板上展示交流。
以上兩個環節重在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政府和人民在保護環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欲望。“我為家鄉環保提建議”側重指導學生動腦筋想出好的保護環境的辦法,并鼓勵他們對一些好的做法加以實施,真正參與到環保的行列中來。
(4)欣賞公益廣告劇《垃圾要分類處理》。
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垃圾的處理方法,從而從自身做起,減少垃圾污染。
(5)快板:《我是環保小衛士》.
(6)播放新城新貌的幻燈,引導學生感受到家鄉的環境越來越美,從而體會到家鄉的建設,家鄉的環境保護需要每一個玉門人的努力和奉獻。
4、活動四:出示圖片,學生用手勢快速判斷哪些是愛護家鄉環境的做法。
5、活動五:校長、班主任關于熱愛家鄉、保護環境方面的真情寄語。
(1)通過這個活動,目的是從正面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自覺保護家鄉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師:看到同學們為了家鄉的環境變得更美,獻言獻策,我們的校長和你們的班主任老師也想對大家說幾句話。
(三)對學生進行評價并總結本次活動。
篇二:四年級品德下冊《讓家鄉環境更美好》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在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的狀況也在逐年加劇,而且環境污染也已成為全球化的話題。如何保護環境已成為目前國家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跨世紀的一代青少年,更應該從小擔負起保護環境的重任。本課主要通過學生課前對家鄉環境的調查,了解家鄉的空氣污染、土地干旱、水污染、垃圾污染、沙塵暴等環境問題,明白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威脅人類生存。
課文共3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創設情景,以海鷗家族招聘環保小衛士為線索,帶領學生主要從昆明的垃圾污染和水污染問題入手,從學生的視角出發,結合身邊的垃圾污染問題,滇池水污染、東川牛奶河事件等,發現身邊破壞環境的行為,了解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危害,通過課前找資料、結合生活經驗和教師的介紹,簡單了解政府采取的相關治理措施,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呼吁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來保護環境,讓家鄉的環境更美好!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學會調查身邊的環境問題,知道垃圾污染、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政府采取的治理措施。
2、學會設計環保標語,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觀察、了解社會的能力,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自主調查了解家鄉的環境問題,深刻認識垃圾污染和水污染等環境問題的危害性,學會設計環保標語,提高環保意識,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四、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實踐調查家鄉環境問題,深入了解垃圾污染和水污染的危害以及治理措施。深刻認識環保的重要性,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珍惜資源。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3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感受家鄉環境美與丑的鮮明對比,揭示課題。
1、導入:同學們,我們美麗的昆明,四季如春,故有“春城”的美稱。讓我們跟隨著畫面一起游覽彩云之南,魅力春城。
(1)課件出示圖片,師簡介圖片內容
在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有一個美麗而神秘的湖——滇池。它養育了世世代代的昆明兒女,也吸引了遠道而來的“小天使”紅嘴鷗。西山是文物古跡、名勝風光的風景名勝區。
(2)請學生來介紹。
(3)昆明世博園、圓通山櫻花節、云南民族村、還有野生動物園。看到這么多美麗的風景,你能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夸一夸家鄉嗎?
①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家鄉環境,板書:家鄉環境
②出示對比圖: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2、揭示課題:
美麗的環境讓我們心情舒暢,骯臟的環境讓我們難以忍受。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讓家鄉環境更美好》一課,了解家鄉的環境問題,打開書67頁。
先讓學生欣賞家鄉美景,在老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鄉美景,更能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再出示骯臟環境的對比圖,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對比,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這樣導入課題,更能抓住學生的心,刺激學生的感官。
(二)活動二:家鄉環境亮黃牌。
1、了解家鄉環境問題,引發學生內心的深思。
(1)伴隨著家鄉的發展,我們生活的環境卻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我們來聽聽小天使紅嘴鷗是怎么說的?
(2)出示圖片,播放錄音:小朋友們好!我是紅嘴鷗,我們海鷗家族每年都到昆明來做客,但是我們發現,近幾年,昆明的天沒有以前藍了,空氣沒有以前新鮮了,水也沒有以前清了。所以保護家鄉的環境刻不容緩,海鷗家族決定招聘一批環保小衛士來保護家鄉的環境,你們愿意嗎?
2、交流課前調查情況,發現家鄉環境問題。
播放錄音:要做一名優秀的環保小衛士,首先要了解家鄉環境存在的問題。
【四年級品德下冊《讓家鄉環境更美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設計02-22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關于家鄉的橋的教學設計03-19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四年級下冊《連減的簡便計算》優秀教學設計02-28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Is this your pencil》優秀教學設計03-14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方程》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08-08
關于家鄉美的音樂教學設計(通用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