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秒》的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第五冊的第五單元是《時、分、秒》,教材分兩個內容,一是秒的認識,二是時間的計算。秒的認識倒還不難,對于時間的計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在進行類似于“3時等于多少分”“5分等于多少秒”的換算時,由于還沒有學習整十數乘一位數,學生還不會計算60×3、60×5。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用連加的方法進行計算,并注意出題時數據不要太大。此外,我覺得還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先教學第六單元中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內容,再教學第五單元,這樣,學生可以靈活地運用連加和乘法這兩種方法進行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
時間的計算是在學生認識了時、分、秒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學習了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可以加深時間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培養時間觀念。計算經過時間是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教材以看圖講故事的形式引入,讓學生在熟悉的事情中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較簡單的經過時間。為今后學習較復雜的經過時間打下基礎。
學習例2時,我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了數格子和列式計算兩種方法。這是課前有所預設的,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完例2,我做了進一步的拓展,出示了這樣一道題:一堂課從8:50開始,到9:30結束,這堂課上了多長時間?學生在計算中發現9:30—8:50,30分鐘不夠減50分鐘,我引導學生結合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使學生明白:30分鐘不夠減50分鐘,要向9時借1時作60分(借1當60),60分與30分合起來是90分,90分減50分是40分。然后學生完成了相應的練習,如:少兒節目從5:20到6:00播出,播出了多長時間?那么5:00至6:05播出呢?這樣在層層深入的教學中,使學生水到渠成地將這個知識點學懂了。
練習部分的設計,我盡量地做到習題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雖然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從具體情況看,學生的參與面還是不夠,也就是應該讓大部分的同學都有練習的機會。所以,練習的形式應該更多樣,如出現一些開放題,即與3:10分相差40分鐘,會是什么時刻呢?學生既可以往前算得2:30分,也可以往后算得3:50分,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活學活用,而且還可以有效地訓練思維,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
【《時、分、秒》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24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3-19
《時、分的認識》教案(通用10篇)02-16
《橋》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精選03-13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0篇)02-29
認識百分數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9
三年下冊數學《分一分(二)》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11
《牛和鵝》第一課時教學反思及評價03-01
大班數學《一分鐘》教學反思(精選10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