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憶》的教學設計
《童年的回憶》的教學設計
教材說明:本次席作的題目是“童年的回憶”,是命題作文。要求寫的內容融還是比較寬法的,只要是自己小時候親身經歷過得有趣的事都可以寫,細做的提示和要求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兩段文字,二是一幅插圖.
第一段文字時強調這次習作的范圍是“同年都有許多值得會議的事”,要求回憶之后,寫一件事,重點是有趣的事。
第二段文字是交待本次習作中帶你要把有趣的地方作為重點,些具體。而且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是自己感到有趣在哪里。
插圖是小同學在釣魚、畫畫、捉蝴蝶,目的是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告訴同學都可以選擇哪些事來寫,可以寫圖上的內容,也可以寫圖上沒有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寫生動。
2、突出一個“趣”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現個性化,內容要真實。
3、培養學生感受童年的歡樂和情趣。
教學重、難點:
1、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把有趣的地方作為重點,些具體,寫生動。
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引出話題。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你也許曾經在小溪邊垂釣,也許在公園里觀察不捉蝴蝶,也許你在大自然中描繪過美麗的圖畫……今天,老師就與同學們一起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情,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
2、明確要求,指導寫作。
(1) 讀題目,明確本次習作為命題作文。
(2) 指名地習作要求,思考這次習作給我們提出了幾點要求。
板書:
童年的回憶
寫事(會議經過)——時間、地點、活動的經過、結果。
抓重點(趣)寫自己內心地感受。
3、 構思寫作,口頭敘述。
(1) 拿出你童年時的照片或者玩具,回憶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情,講給小組內的同學們聽。
(2) 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講給全班聽,展開評價,注意評價依據應圍繞板書內容。(學生可以把“趣事”完整敘述,也可以選擇精彩部分講給大家聽。)
4、 動筆寫,教師巡視。
(1) 學生把自己剛才的構思內容寫下來。
(2) 在教師巡視中,對于極少數習作方面存在問題的同學適時降低要求,可以先寫出“趣事”的重點部分,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就行。
5、 朗讀欣賞、評比獎勵。
(1) 寫完找學生在全班朗讀,引導學生展開評議,注意圍繞重點進行評價。主要找出優點,可以婉轉提出不足。
(2) 學生自己修改,在查漏補缺中完善自己的作文。
| 第二課時
一、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學生完成習作草稿后,各自朗讀一遍,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議修改。
二、文后指導。
1、結合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以表揚為主,哪怕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好詞語用得好,都要進行表揚,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2、出示兩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賞,學習寫法。
一篇帶有共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作文中出現的共性問題。
三、修改作文。
四、謄寫作文。
【《童年的回憶》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