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大森林》教學設計
《快樂的大森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練習八的第13、14題。
教材分析:
快樂的大森林是教材第六單元中的內容。從本單元開始,教材安排了大量的這種用數學的內容,如教材第47頁金色的秋天、第51頁美麗的小湖。在這些內容中,教材通過具體畫面創設恰當的情境,用大括號}表示總數(或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問號?表示所要求的問題,讓學生自己選擇恰當的計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問題。所不同的是,教材第58頁快樂的大森林其內容是:1.用同一情境圖反映兩個不同的數學問題,以利于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2.例題與習題選用什么計算方法去解決問題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這樣的要求既有現實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戰性。3.題中的某些已知數量不通過數去得出,而且直接告訴已知量,以有利于學生通過分析數量間的關系而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習完蘑菇圖與小鹿圖后,我巧妙地設計了一幅符合孩子們實際的生活情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培養了他們初步的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法的意義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創設情境,培養和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算理,能根據已知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式并計算。
4.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5.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方面的教育。
6.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集體的智慧,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帶1盒、小黑板1塊、主題圖、附屬實物卡片1套。
教學設計:
一、創設精境,引新設疑
1.激情引新。
請聽!誰知道這是什么地方?(聽音樂、看動畫---大森林)
提問:你聽見、看見過的大森林是什么樣子的?
這節課,讓我們趕快出發,一同走向快樂的大森林吧!(揭示課題:快樂的大森林)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一開始我采用聽音樂、看動畫的形式,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與自己所喜愛的小動物──人類的好朋友,一起走進快樂的大森林,為后面的學習做了心理準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2.激情設疑。(出示主題圖:大森林)出示森林畫面。
(1)觀察 快樂的大森林。都有些什么?(小鹿、小猴、小河)
(2)你們有什么感想?
(3)學生交流。(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大森林里可真美、我們要保護大森林,熱愛小動物。)
二、合作探究,體驗發現
1.主動探究,體驗加法的含義。
(1)仔細觀察(動態的蘑菇園),通過觀察,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桌交流。左邊有6個蘑菇我是一個一個看出來的。左邊蘑菇上面寫著6個,所以根本不用數,一看就知道了。
(3)你還知道些什么?幫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幾個呢?說說是怎么想的?
2.小組合作,體驗減法的含義。
(1)請大家注意觀察(出示:小鹿圖)你看到些什么?請說給你的同座聽。
(2)同桌交流。
(3)根據這幅畫,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
請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組討論。
討論時請注意:一個人說的時候,其他人要認真聽,等他說完了,別人再說。
小組同學思考,互相討論。教師行間巡視、傾聽,并與之交流,適時啟發。
[設計意圖:學習需要合作,但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合作需要具體指導。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需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一點點地逐步培養。這里教師對學生在合作時應如何傾聽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從小養成傾聽別人的好習慣,傾聽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
(4)匯報結果,嘗試小結。
組1: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幾只?
組2:有9只小鹿,6只小鹿在休息,請問幾只小鹿在跳舞?
(5)列算式解答,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與學生實際貼近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有話可說。盡管學生的敘述達不到數學上的邏輯簡捷程度,但這是學生們從生活情境得來的實例,也是學生盼以要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加法、減法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體驗與理解。]
(6)小結:通過解決我們提出的這兩個問題,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著重啟發,引導學生理解: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3.聯系生活,整體感知,加深理解。
(1)根據小鹿圖,大家不僅自己提出了問題,而且還自己解決了問題。為表示祝賀,爸爸特意買了4個桃子,媽媽買來5個桃子。請根據他們各自買來桃子的個數,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同桌小聲商量,最后全班交流。
(2)試著舉出幾個生活中像這樣加、減的例子。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教科書第58頁做一做。
2.第63頁的第13、14題。
要求:互說圖意,獨立填空。此刻,教師要行間巡視,輔導學困生。然后,指名匯報,并結合學生回答,教師電腦演示,集體訂正。
提問:第14題是兩幅企鵝圖,為什么第一幅是用減法計算,而第二幅卻是加法計算呢?
四、小結收獲,滲透聯系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這些知識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教學反思:
9-6=3這一算式的得來實質上是進行逆向思維的過程,那么,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必須能夠了解并結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創設符合其水平的思維情境和條件,創造性地駕馭、使用教材這一知識的載體,從而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快樂的大森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言活動小樹的快樂教學設計03-19
《別董大》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14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