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作文3篇【優(yōu)】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的作文 篇1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嗎?不知道吧!我告訴你們自己喜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人們來迎接中秋節(jié)有的孩子們拿愛的燈來看月亮,有的在家里燒烤。
我和媽媽在伯父家里樓頂賞月,一上來月亮真圓,像一輪玉盤嵌在黑色的天幕中。星星閃閃發(fā)光像孩子們的眼睛,我們把月餅、茶、椅子搬上賞月,我們把報紙鋪成一個正方形中間空著一個小正方形放著月餅、茶壺。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喝茶聊天,我們玩的有說有笑。姐姐們照月亮看見,忽然有一個小圓形在夜空動來動去,我就得。很奇怪。我聽姐姐們說:“是孔明燈,你們見過嗎?”我是第一次看見的,向小孩子放風箏那種形狀,但是它不用人來放,只要在孔明燈里面點火,它就可以在空飄來飄去,但是里面的顏色金燦燦的多么好看啊!還有人說孔明燈可以許愿保平安。還有姐姐們講笑話說:“冰箱里有兩條香腸,有一個就說“很冷呀”另一個又說:“你怎么會說話的。”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因為自己都可以說話,有問人家會不會說話。接下來,我們還猜謎語,說說或談談自己發(fā)生哪些笑話,你說我的,我說你的`,大家越說越開心,我們還玩照影子,姐姐們那著高科技手機照影子,當照相機一樣。大姐姐把頭發(fā)分成兩半兩手拿著,照下來我覺得像“豬八戒”的大耳朵,而媽媽覺得像一頂“大帽子”多好玩呀!一陣清風又吹過來。
今年的中秋之夜,我們都很難忘啊!
中秋的作文 篇2
中秋,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農歷的八月十五。
往年的中秋,我一般都是在吃月餅、賞月中度過的,而今年,我過的中秋卻別有一番味道。以前過中秋,月餅都是去店里買的,今年的月餅卻是我自己做。
這是初中的第一次班會課,很特別,李老師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要做一個月餅,聽到這個好消息,同學們都拍手叫好。
我們要做的是冰皮月餅,先在盆里放入冰皮月餅粉,倒入沸水,不斷地用鏟子拌勻,放涼,經過我們充分揉搓,揉成了一個光滑的面團,活像一個白娃娃。經過抽簽,我們抽到了胡蘿卜色,當我們加入一點兒顏色后,面團就變成彩色的'啦,分成幾份,我們每人一份再揉勻。
這次做冰皮月餅的餡是紅豆沙,當我們把那一個個小小的面團揉圓后再把它壓扁,隨后把紅豆沙揉成一個小球。之后,我們再在壓扁的面皮上放進一個紅豆沙餡小球,當把紅豆沙塞進白白的面皮里,可就遇到麻煩了,這紅豆沙的小球可愛搗亂了,總是把它的小腦袋探出來。結果,用模具壓出來的月餅,卻是一半是紅一半是白。因為我們的胡蘿卜粉放的不是很多,怕粘,又加了許多熟粉,色彩就不那么明顯,但看著自己親手做的月餅,心里甭提多美啦!
這一次李老師組織的做月餅活動,大家都十分積極,并且特別開心,想不到自己竟然能做成月餅。
別樣的中秋,多了一份別樣的情懷!
中秋的作文 篇3
整日茫茫然的我,一走進超市便被各種月餅的促銷所提醒,中秋快到了!走進中秋的記憶往往都是兒時的回憶來的最為清晰。
記得我還小的時候,中秋沒有春節(jié)來的這么濃烈,但也就是這種不那么濃烈的感覺讓人那么回味。月餅是中秋的主題,在現(xiàn)在它的象征性取代了它的食用性,記得兒時的我們都是吃一種里面是“青紅絲”外面是酥皮的月餅,現(xiàn)在這種油面蛋黃餡的不要說吃,就是聽都沒有聽過。家境好的小朋友能吃上油面皮豆沙餡的月餅就已是讓人羨煞不已了!而今的人們都講究健康,月餅因熱量太高,一般都是分小塊切開了吃,兒時的我們都是大把的攥在手中大口的咬,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可能感覺中秋吃月餅是最大的美味了!吃上幾塊月餅,喝上幾口涼水,一股腦的和玩伴跑出家門,在電線桿上支起的路燈下撒丫子的“甩鞋”,一直玩到中秋的明月升上中天,灰頭土臉的回家睡覺,這也許就是我們這代人兒時對中秋最完整的記憶了。這種記憶就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感覺,恬淡的讓人安逸!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秋的美好也只是停留在兒時的記憶中了,現(xiàn)在的`中秋對我來說,更大的意義就是——團圓!提上幾盒月餅配上一盒好茶,邁著急切的步伐,向著家的方向出發(fā),父母已備好了一桌好菜,席間與父親的對酌又成為了我中年對中秋的記憶,小孩在席間的東溜西逛和不時冒出的“稚語”,惹的全家開懷大笑!一切都充斥著家的溫馨!吃什么已不在重要,但“中秋”那“家”的符號卻更加的凸顯。
又是一年中秋日,珍饈美酒團席間。月滿大地鋪銀裝,來年還是席間人!
【中秋的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時節(jié)話中秋作文07-24
中秋作文02-10
中秋作文(經典)11-21
(精選)中秋作文11-22
[精選]中秋的作文11-09
中秋的作文(經典)11-18
中秋的作文06-12
(經典)中秋作文12-08
中秋的作文06-13
中秋的作文【經典】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