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認清自己的小故事(精選7篇)
導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特長,同時也有不擅長的地方,那么我們就要認清自己,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位置。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 1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并看好它
19世紀美國著名的作家馬克〃吐溫寫了很多文章。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后被讀者搶購一空,他萌生了發財的念頭。心想與其讓這些出版商、書販子賺錢不如自己寫書、自己出版、自己賣書。于是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兩年內變成百萬富翁。這個念頭一出現馬上就付諸行動。這位大作家搖身一變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大書商。然而,還不到兩年,由于自己不具備經商的技能和素質便債臺高筑,難以維持下去。不僅書商沒有做好,就連自己的主業寫作也被荒廢了。眼看著放在不同籃子里的雞蛋一個一個被打碎了,馬克〃吐溫果斷放棄了書商的生意,回頭專心致志地搞起了他的文學創作,一番努力終于取得了成功。
馬克〃吐溫在回顧他走過的路時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名言在告誡人們要分散風險、實施多元化策略時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這個籃子被打翻了,你就可能一無所獲了,這對于某些人或事來說是對的。但對于我來說還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然而認真地看好這個籃子是再合適不過的。
【啟示】:每個人的智力、愛好、興趣、水平各不相同。有的適合經商,有的.適合于文學的創作,有的適合于從政,有的適合于科研,有的適合于做工等等。別人在這個方面可能有特長,你可能在另個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只有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取得成功。不管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還是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怎樣做最好,關鍵是要看是否適合自己,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 2
2011年,對于今年57歲的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來說,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國紐約市將一條新建馬路命名為“馬友友路(Yo—YoMaWay)”,總統奧巴馬還親自為他戴上了象征著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勛章!
馬友友的父母都是畢業留美的華人,在華而街做經濟研究員。從馬友友一出生,父母就為馬友友設計好了人生路線:做一位出色的經濟人!馬友友還沒有學會講話,他們就已經開始教認數字,所以馬友友最先學會說的話并不是“爸爸媽媽”,而是“一二三……”,兩歲時,他的父母就開始教他算術。馬友友在一種受命式的努力中,機械地過完了自己的童年。讀小學的時候,馬友友是學校的“數學之星”,在許多數學競賽中奪了大獎,馬友友的父母、老師和同學都為他而開心,但馬友友自己卻覺得,這絲毫沒有樂趣可言。
有一個傍晚,天色不太好,馬友友在放學路上怕被雨淋,就從一條非常偏靜的小路上往家里跑,在一幢老房子院子外面,他聽到了一種極為美妙的音樂,那流水一般優美的旋律很快吸引住了馬友友。他停住腳步往院子里面看去,只見一位老人正在拉大提琴,那位老人拉提琴的神情無比陶醉,身體隨著音樂而輕輕晃動,眼前的畫面不禁讓馬友友輕嘆了一聲:“如果我能奏出這么美妙的音樂該多好啊!”就在這一瞬間,馬友友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并不是數學,而是音樂!
沒多久,那位老人發現了馬友友,他走過來把馬友友請進了院子,在演奏了許多美妙的曲子之后,還為馬友友講了許多關于音樂的動人故事,這一切,都使馬友友完全迷戀上了音樂。那時候的美國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和補習班、興趣班,而馬友友的父母則把馬友友放在了一個數學培訓班里,可是馬友友興趣并不在這里,他時常“逃學”,溜到老人那里去聽音樂,學拉大提琴。結果不難想像,他的數學成績在下降,很快,他的父母也發現了這些問題,于是把馬友友叫到身邊來說:“以前的事情,只要你改正就行了,以后,你一定要用心學好數學!”
“為什么一定要學習數學?”馬友友反抗說,“我并不喜歡數學!”
“你只有學好數學,才能和我們一樣做一位出色的經濟師,甚至可以比我們更出色,成為一位偉大的數學家!”馬友友的父母告訴他說。
“為什么一定要和你們走同一條路呢?我覺得音樂是最能讓我開心的東西,而且我認為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得更好,那樣我會更開心!”馬友友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自己來把握方向,絕不能讓他人來操縱,哪怕是父母。
從那以后,馬友友就經常去那位老人那里學習音樂,不久后,他的父母終于被他的堅持打動了,替他在一個音樂培訓班里報了名。任何人一旦做起真正是自己喜歡的事情,進步都是特別快的,到中學畢業的時候,馬友友就在曼哈頓得了全市學生音樂會的一等獎,并前往哈佛大學就讀。也就在這些時候,他的'音樂名聲逐漸大了起來,許多重要的交響樂團以及包括鋼琴家伊曼紐爾?艾克斯在內的音樂大師都向他發來邀請,與他一起演奏和表演。
在之后的多年里,馬友友在音樂路上探索不斷、一路向前,多次受到白宮邀請演奏音樂,而且還多次獲得“唐大衛獎”和“格萊美獎”,成了一位名震國際的音樂大師!2006年,馬友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2011年2月15日,馬友友德國總理默克爾、美國前總統老布什、“股神”巴菲特一起,接受了由美國總統奧巴馬新自頒發并戴上的象征著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勛章。
當晚,戴上總統自由勛章后的馬友友無比感慨地說:“自己的人生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我們自己,行走在自己鋪設的人生軌跡上,一定是最開心最能取得成就的!”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 3
跟許多大學生一樣,美國青年喬·麥庫姆斯大學畢業后,也同樣面臨找工作的問題。大學剛畢業,喬·麥庫姆斯便跟幾位同學一起,加入了找工作的大軍。
第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在看了喬·麥庫姆斯的簡歷,與他進行了簡短交流后,便許諾給他月薪2000美元。這在30年前的美國,可是一般白領想也別想的高薪。但喬·麥庫姆斯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同伴都不解,對于一個沒有任何職場經驗、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能拿到這么高的薪水,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喬·麥庫姆斯說,正因為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任何職場經驗,所以我不能拿這么高的薪水。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我的簡歷有問題,我欺騙他們說,自己是高級工程師。第二種是他們是騙子的公司。現在我明確地知道,自己沒有欺騙他們,所以我確定,他們是一家騙子的公司。
不久,喬·麥庫姆斯便從報紙上得知,那確實是一家騙子的公司。那家公司之所以給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開出高薪,正是看上了他們沒有任何職場經驗,他們幼稚地成了公司的幫兇,公司事發,他們也自然受到了牽連。
后來,有同伴問喬·麥庫姆斯,他是怎么知道那是一家騙子的公司。喬·麥庫姆斯說,事實上,我也不清楚他們就是騙子的公司,我只不過是認清了我自己而已。
還有一家公司,一個經理人將喬·麥庫姆斯拉到一邊,小聲說,只要你給我5萬美元,我保你一年之內坐上主管的位置。那是一家著名的大公司,能夠在那里當一名職員,已經是非常榮幸的事了,何況是當主管?
但喬·麥庫姆斯再次拒絕了。后來,喬·麥庫姆斯居然在一家小公司當了名勤雜工。不少人不理解,為什么他這么好的機會不抓住,偏偏要去一家小公司當勤雜工。但喬·麥庫姆斯卻絲毫不覺得惋惜。果然,不久后,那個經理人被開除并收監,一起被開除收監的,還有那些賄賂經理人的人。
又有人不解地問喬·麥庫姆斯,究竟他是怎么知道那又是一個陷阱,并且成功地逃過這個劫難的。喬·麥庫姆斯說,我也不知道那是一個陷阱,我只不過是看懂了那個人不是好人而已。正是因為喬·麥庫姆斯始終能夠認清自己、看懂他人,所以后來他的事業一步一個腳印,并最終上榜美國富豪榜前400名。
認清自己,看懂他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身處局外,人們很容易便能分辨出來,可是一旦身臨其境,特別是面對誘惑時,很多人都無法做到不高估自己,不被他人帶金的面具所迷惑。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 4
魯迅為什么棄醫從文?當然是為了拿起文藝的武器,喚醒國民,療救國民精神上的創傷,最著名、最流行的觀點是魯迅受了幻燈片事件的刺激。這種說法固然不錯,但是除了這個原因,還有沒有其它的因素在影響著魯迅呢?
我們先從魯迅到仙臺學醫的經歷說起。魯迅1902年1月被保送官費留學。此前的他沒有接觸過醫學,至少是對西醫一無所知。少年時,為治父病,他和中醫打過多年的交道。魯迅那個時代的留學,與現在有些學生出國不一樣。當初他不是為了學醫而留學,而是為了留學而學醫。這兩者是有區別的,一是有準備有目的地去求學,一是為了在國外學習一種知識技能。至少可以這么說,當初魯迅到日本還沒有抱定要學醫的決心。
同年的3月魯迅到了日本,先入弘文書院補學日語。1904年9月免試免費轉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仙臺醫專地處偏僻鄉下,遠離東京300公里,是一所二流學校。魯迅選中這里,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對一些留日學生俗不可耐做派的厭煩,希望獨自過一種別樣的生活;另一個原因可能他看中的是這里沒有中國學生。至于選擇學醫的原因,他自己解釋說:“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吶喊?自序》)此時的魯迅非彼時的魯迅,他的理想很現實,很平常,那就是學一門知識,掌握一門手藝,將來當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即使是這個愿望,也談不上多強烈,多迫切,在當初確定專業的問題上,魯迅還處于一個彷徨期,多變期,自己是不是適合學醫,學醫是不是一個最好的出路,他顯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仙臺魯迅感到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是藤野先生,他在《藤野先生》回憶道:“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學生對老師的印象總會強過老師對學生。藤野在聽說魯迅去世半年后,寫過一篇《謹憶周樹人君》的文章,其中提到:“周君上課時雖然非常認真地記筆記,可是從他入學時還不能充分地聽、說日語的.情況來看,學習上大概很吃力。在我的記憶中周君不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周君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總共只學習了一年,以后就看不到他了,現在回憶起來好像當初周君學醫就不是他內心的真正目標。”
作為一個日本人,相信藤野先生的記憶完全是憑著當老師的直覺,不可能摻雜著別的因素。魯迅棄醫從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志趣并不完全在學醫上,也就是說他在確立專業時沒有考慮成熟。
我們再來看看魯迅當年的學習成績。魯迅當年的同班同學小林茂雄,保存了一份魯迅在1905年春季升級考試的“成績報告單”,單上所列各科成績如下:解剖59.3,組織72.7,生理63.3,倫理83,德文60,化學60,物理60.7門功課平均分65.5,在142人中名列第68名。而唯一不及格的解剖學,正是藤野教的。客觀地講,在一百多名同學中名列中等,應該說成績還是不錯的。須知,魯迅當時學習上最大的障礙是語言,老師授課、所用教材肯定都是日文,即使他非常認真努力,筆記仍有“漏記、記錯的地方”,學習仍感比較吃力。如果換了一個混文憑的學生,這種中等成績完全可以說得過去,但是作為魯迅能接受嗎?在一所二流學校得到二流成績,這不能不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醫學是他最感興趣的嗎?是最有出路的嗎?他已經26歲了,一百年以前的26歲,他還能在學業無望的醫學專業上再耽誤時間嗎?放棄學醫而從事自己最感興趣的文藝,這是最明智的選擇。學醫無望是他決定棄醫從文的直接誘因。
在仙臺醫專,當時只有魯迅一個中國留學生,身邊極少朋友,處處受到排擠,其苦悶和孤獨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上面這種成績,仍然引起一些日本同學的嫉妒。他們翻檢他的筆記、寫匿名信,語含譏諷,懷疑成績是因為藤野漏題給他。在這種遭受歧視和屈辱的環境中,魯迅自然憤恨難忍,他本是一個內心抑郁敏感自尊的青年,又遠離家鄉,孤身在外,沒有同胞朋友,日語水平不及同學,年齡又偏大,學習成績中等,處處受到排擠,對環境的不適應是他放棄學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從魯迅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的氣質性格、知識結構、興趣愛好更偏重于文藝。
對魯迅來說,及時調整專業,發揮所長,舍醫學之短,揚文藝之長,根據自己的興趣,棄醫從文,是再好不過的選擇。這種選擇有當時當地自身客觀的現實原因,不僅僅單純是為了實現文藝救國的理想。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 5
他出生于德國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鞋匠,從小到大,他穿的鞋子都是父親親手打造的。父親做鞋的技術十分精湛,做出來的鞋子不僅舒適耐穿,而且新穎別致,他穿在腳上,總能引來小朋友們羨慕的目光。小時候,父親一直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他曾暗暗發誓,長大以后也要做一名像父親那樣的鞋匠。
可是,隨著他一天天長大,父親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開始一點兒一點兒地泯滅。特別是當他進入中學后,發現同學的父親不是政府官員、富商,就是律師、醫生時,他心中僅存的那點兒自豪感隨之蕩然無存。他感到十分自卑,從來不去父親工作的地方玩,也從不讓父親到學校來找到,每每有同學問起他父親是做什么的時候,他要么撒謊,要么吱吱唔唔地跑開。
有一次,他與一位同學鬧了矛盾,那位同學不知從什么地方打聽到他的父親是一位鞋匠,于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指著他的鼻尖大聲地罵道:“一個臭鞋匠的兒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后少在我的面前裝腔作勢。”那一刻,他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傷害,真恨不得能找一條地縫鉆下去。
這本來只是同學的一句戲言,而他卻當了真,并把所有的罪過都歸結到了父親的.身上。那天晚上,他回到家里,憤怒地朝父親吼叫道:“你為什么不是政府官員,為什么不是富商,為什么不是律師,為什么不是醫生……社會上那么多種職業,你為什么偏偏選擇做鞋匠呢?”
聽了他的哭訴,父親沒有生氣,而是極力地寬慰他說:“孩子,鞋匠怎么了,我們不偷不搶,靠自己的雙手吃飯,有什么好自卑的?再說,無論是總統,還是平民百姓,只要他在這個世上生活,就得穿鞋。如果沒有我們這些鞋匠,那些嘲笑你的人就只能光著腳丫在大街上行走了。你可別小看做鞋這項工作,如果你做好了,大家都喜歡穿你的鞋子,那么你將成為本世紀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你務必記住,無論什么時候,別人可以看輕你,但你自己絕不能看輕自己。”
聽了父親的回答,他的眼前不覺一亮,是啊!全世界有60多億人口,如果有一億人穿自己做的鞋子,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從那以后,他不再自卑,開始跟著父親認真地學習做鞋的技術,并且還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發明了七百多種與運動相關的專利產品,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雙運動鞋,第一雙冰鞋,第一雙多釘扣鞋,第一雙膠鑄足球釘鞋……當別人再次問起他父親是做什么工作的時候,他總是理直氣壯地說:“我父親是一位了不起的鞋匠。”
多年后,他成了世界上一個響當當的風云人物,他的產品成了專業運動員和普通市民追捧的時尚,他就是風靡全球的體育用品制造商阿迪達斯(adidas)的創始人阿道夫·達斯勒(Adolf Adi Dassler)。從創業至今,阿迪達斯一直是行業的領跑者,產品遠銷世界150多個國家,每年的營業額達到幾十億美元,而這個奇跡的創造者就是一名鞋匠的兒子。
阿道夫·達斯勒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的出生,也不要小瞧任何一種看似不起眼的職業,只要從實際出發,抓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理想有多遠大,你腳下的路就有多長。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 6
世界上有一個人,離你最近也最遠;世界上有一個人,與你最親也最疏;世界上有一個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記…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小和尚想跟老和尚學書法,老和尚說,從“我”字練起吧,并給小和尚提供了幾個前輩和名家們的“我”字帖。
小和尚練了一個上午的“我”字之后,揀自己比較滿意的一個“我”字,拿去讓師父指點。老和尚斜了一眼說:太潦草了,接著練。
小和尚接著練了一個星期,自己也記不清究竟練了多少個“我”字了。便又揀幾個自己滿意的字,拿去讓師父看。老和尚隨手翻了翻那幾個字,一邊背過身去一邊輕聲說:太漂浮了,接著練。
小和尚沉住氣,接著練了半年,基本上能把前輩和名家們的幾個“我”字臨摹得惟妙惟了,便又拿去,請教師父。老和尚靜靜地看了一陣那幾個字,拍拍小和尚的.肩膀說:有長進,有出息,不過,還得接著練,因為你還沒掌握“我”字的要領。
受到認可和鼓勵之后,小和尚終于靜下心來,揣摩著師父的開導,一遍遍、一天天地練下去。半年之后,小和尚又來找師父了。這次他只拿來一個“我”字,不過,這個“我”字再不是泛寫和臨摹了,每個筆畫都是異樣的一種新寫法。很顯然,小和尚熟能生巧地練就、獨創了一種書法新體。
老和尚終于滿意地笑了,他意味深長地對小和尚說:你終于寫出自己的“我”、找到“自我”了。
無論寫字還是做人,唯獨一個“我”字,最難把握、最難出新。從某種意上說,認清了自我,也就找到了通往世界的路。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 7
長頸鹿蓋了一座高大挺拔的豪宅,森林里的動物紛紛去參觀,個個都“這房子,真氣派!”山雞見狀,非常羨慕,連忙回家,將自己的房屋拆掉,費盡力氣修了與長勁鹿同樣高大氣派的房屋,以為這樣自己就會變成鳳凰。
房子蓋好后,所有的'動物都前來祝賀。當大家參觀時,山雞很是得意。
冬天到了,山雞住在自己冰冷的家中,縮成一團。不過,只要有人來看房,它便裝作一幅輕松愉悅的樣子。
這時山雀了,見屋內很冷,便勸道“不要總為別人活,要為自己活,愛慕虛榮,最吃苦的是自己!”
山雞非但不聽,反而振振有詞地教育山雀:“山雀畢竟是山雀,你總跳不出自己的圈子,目光短淺,怎么能成大事,應當不斷追求卓越!”
天氣一天天變冷,山雞一天天挨凍,但它只要一想到別人的贊美,便又無怨無悔,最終凍死在贊美聲中。
別人的贊美固然可以增長信心,但總是活在贊美中,甚至為了贊美而生存,難免會失去自己。為虛榮和名利所累,會給人生增添許多不必要的負擔,也更容易從中迷失自己。認清自己,為真實而話,才能建立起自己真正的榮譽。
【認清自己的小故事】相關文章:
認清自己作文03-31
認清自己的作文04-14
認清自己名言250句11-27
在追求中認清自己作文01-23
認清自己作文(精選16篇)01-06
認清自己作文(精選22篇)02-12
(集合)認清自己作文7篇04-20
(精華)在追求中認清自己作文03-23
認清自己作文范例【15篇】11-28
認清自己的位置作文(通用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