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故事:眼界
導語:一個人與一個時代的結合,很大程度取決于眼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則相關的哲理故事,歡迎查閱。
人生哲理故事:眼界
有一位非洲的酋長去英倫三島觀光,回來后,別人問那里的情形怎樣,酋長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說英語,連小孩子也在說。”酋長說的并沒有錯,他所注意的只是這些,其他的或許被忽略了。
這就是眼界。
正像鷹即使高翔萬里,看到的也只是地上的兔子;而金龜子眼里只有草原上的'糞球。
眼界決定了價值取向。站得高,看得遠,是民間對于豪杰人物的贊譽。事實上,豪杰人物即使逼仄于別人的屋檐之下,心胸照樣懷抱天下。劉備種菜的時候,不是被曹丞相窺破了英雄真相嗎?
有一次,哲學家池田大作問歷史學家湯因比:“如果您可以選擇出生的時間和地點,您怎么選?”湯因比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愿意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歐亞大陸的交匯點。那時古埃及文明、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在這一區域匯聚并擴散到全球,親歷其問,可以準確地觀察到各種文明形態對世界的影響。
湯因比不愧是大師,眼界超越古今,凝注于歷史的蒼茫之處。
斯諾問毛澤東:“如果您卸去領袖重任,想去做哪些事情?”毛澤東不假思索地回答:“騎馬沿黃河流域考察。”毛澤東為祖國興衰奔走,但內心深處仍有詩人情愫,蹈李白步履,觀黃龍東去,謀劃天下利害。他的眼界廣闊、深遠,又具有瀟灑風采。
有眼界的人,成功的幾率更大。一個人與一個時代的結合,很大程度取決于眼界。打開了眼界,自然就打開了心胸。看一個人,不妨先看一看他的眼界。
【人生哲理故事:眼界】相關文章:
松下的眼界名人故事06-01
開了眼界的年輕人童話故事05-31
眼界_550字01-26
關于眼界的作文08-26
經典人生哲理故事09-26
人生哲理故事08-11
人生哲理的故事11-22
人生哲理故事精選08-07
眼界作文500字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