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精選2017
寓言故事,無論人們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揮斧如風】
戰國時,有一個叫惠施的人,他是當時一位有名的哲學家。惠施和莊子是好朋友,但在哲學上他們又是一對觀點不同的對手。莊子與惠施經常在一起討論切磋學問。他們在互相爭論研討中不斷深化、提高各自的學識。特別是莊子,從惠施那里受到很多啟發。后來惠施死了,莊子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才智過人、博古通今,能與自己交心、駁難、使自己受益匪淺的朋友了。因此,莊子感到十分痛惜。
一天,莊子給一個朋友送葬,路過惠施的墓地,傷感之情油然而生。為了緬懷這位曲高和寡不同凡響的朋友,他回過頭去給同行的人講了一個故事:
在楚國的都城郢地,有這樣一個泥水匠。有一次,他在自己的鼻尖上涂抹了一層像蒼蠅翅膀一樣又薄又小的白灰,然后請自己的朋友、一位姓石的木匠用斧子將鼻尖上的白灰砍下來。石木匠點頭答應了。只見他毫不猶豫地飛快掄起斧頭,一陣風似地向前揮去,一眨眼工夫就削掉了泥水匠鼻尖上的白灰。看起來,石木匠揮斧好像十分隨意,但他卻絲毫沒有傷著泥水匠的鼻子;泥水匠呢,接受揮來的斧子也算是不要命的,可他卻穩穩當當地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心不跳,泰然自若。倒是旁邊的人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后來,這件事被宋元君知道了。宋元君十分佩服這位木匠的高超技藝,便派人把他找了去。宋元君對姓石的木匠說:“你能不能再做一次給我看看?”
木匠搖搖頭說:“小人的確曾經為朋友用斧頭砍削過鼻尖上的`白灰。但是現在不行了,因為我的這位好朋友現在已不在人世了,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跟我配合默契的人了。”
莊子講完了故事,十分傷感地看著惠施的墳墓,長嘆了一口氣,然后自言自語地說:“自從惠施先生去世以后,我也失去了與我配合的人,直到現在,我再也沒有能夠找到一位與我進行辯論的人了!”
莊子和石木匠的感受向我們表明,高深的學問和精湛技藝的產生,依賴于一定的外界環境;紅花雖好,還要靠綠葉扶持。一個人如果不注意從周圍的人和事中吸取營養,他的智慧和技巧是難以得到發揮和施展的。
【梓慶制鐻】
梓慶是古代一位木匠,他擅長砍削木頭制造一種樂器,那時人們稱這種樂器為鐻(ju)。
梓慶做的鐻,看到的人都驚嘆不已,認為是鬼斧神工。魯國的君王聞聽此事后,召見梓慶問:“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
“我是個工匠,談不上什么技法。”梓慶回答說:“我只有體會,在做鐻時,從來不分心,而且實行齋戒,潔身自好,摒除雜念。齋戒到第3天,不敢想到慶功、封官、俸祿;第5天,不把別人對自己的非議、褒貶放在心上;第7天,我已經進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時,心中早已不存在晉見君主的奢望,給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賞賜,也不懼怕懲罰。”
梓慶在把外界的干擾全部排除之后,進入山林中,觀察樹木的質地,精心選取自然形態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個完整的鐻已經成竹在胸,這個時候才開始動手加工制作。
“否則,我不會去做!”梓慶向魯王詳細介紹制鐻過程后,繼續說:“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結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譽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這個緣故。”
這個寓言教育人們,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須執著、專一、忘我。梓慶制鐻雖然有些過分夸大精神作用,但是強調干事業摒除雜念、精神專注是非常重要的。
【國王的三個心愿】
有一位國王,最近一病不起。縱使他一生占領了很多土地,擁有數不清的金銀珠寶,還是難逃一死。
這一天,他將所有大臣集中到自己病榻前,他說:“不久,我將離開這個世界。我有三個心愿。第一個愿望是,靈棺必須由我的醫生親自運送。”國王大喘了口氣,繼續說,“第二,送葬時,通往墓園的道路要撒滿國庫里的金子、銀子和寶石。”他裹了裹毛毯,休息了片刻,又說,“最后一個愿望:落葬時,一定要把我的雙手放在靈棺外面。”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原由。最終,國王最信賴倚重的將軍吻了吻他的.手,說:“陛下,我們一定遵照您的旨令,但您能告訴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國王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想要世人都明白三個道理。首先,讓醫生運送靈棺,是要大家學會珍愛生命。因為,醫生不能治療所有疾病。面對死亡,他們也常常無能為力;第二,是為了告訴人們,我花費一生去追求財富,但很多時候是在浪費時間;第三,希望人們明白:我是空著手來到這個世界的,最后我仍然空著手離開。”說完,國王閉上眼睛,永遠停止了呼吸。
【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寓言故事精選01-25
經典寓言故事10-01
寓言故事10-01
經典寓言故事01-06
《寓言故事》作文07-16
新寓言故事07-07
★寓言故事作文07-16
哲理寓言故事10-26
長城的寓言故事05-24
美丑寓言故事精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