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一年級成長作文匯總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成長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1
在成長的道路上,嘗試是人生的必修課,比如:嘗試著做飯;嘗試著舉手發言;嘗試著自己克服困難;嘗試著改掉壞習慣;嘗試著寬容待人;嘗試著參加比賽……每一次嘗試都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會有所收獲。在嘗試中,我們的智慧得到增長,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我們要勇于嘗試。
嘗試著炒菜——我第一次嘗試炒菜,就濺一身油漬,菜很咸,也炒糊了。雖然我失敗了,但我從中學到了炒菜時應當站遠一點,放矮一點,少放一點鹽,第二次炒菜顯然比第一次要好。
嘗試著舉手發言——上課時,老師提出的問題,我有自己的見解,就舉了手發言,雖然我沒有完全回答正確,但我收獲了正確答案,更收獲了一份勇氣和自信。
嘗試著克服困難——我一道數學題做不起,同學叫我抄他的答案,我很糾結,但我還是回絕了他。我自己理清頭緒,終于算出了答案,雖然不太準確,如果我是動了腦子的,即使我自己算的就是錯了,那都是我自己的。
嘗試著參加比賽——我參加了運動會的長跑比賽,雖然我沒有得到第一,但我還是堅持跑完所有賽程,我收獲了一份堅持,永不放棄。
嘗試著寬容待人——我一早來到座位時,我的桌子上全是水,還有幾粒米飯,我想應該是住校生在我的座位上吃了飯吧,我的書全弄濕了。我問是誰干的?后來一個人站起來連忙說對不起,我心想:沒什么啦!人家都道歉了,書又沒壞,曬干就是了。我低著頭擦拭著桌子上的水喝飯粒,那位同學也過來幫忙了。我嘗試著寬容待人,別人也善待了我。
在嘗試中,我收獲了友誼,收獲了堅持、自信和勇氣。雖然每次嘗試不是都成功,但是,我在嘗試中漸漸長大了。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2
也許時光老人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守候著,期待著我們變成足夠勇敢,擔當一面的人。當我們跨過童年的幼稚,站在初中生活的尾巴回望,猛然發現竟是多年光陰流逝,而我卻停滯不前,尚未脫離稚嫩,不再是當初那個毛頭毛腦的小孩子了,不再是當初那個懵懵懂懂的小子了,在逐漸成長的腳印里,我是應該拾起自己的擔當了。
或許是父母鬢邊銀絲,提醒我曾接受他們生活中樸實平淡的關懷;或許是眼見同學們的勤奮團結,或許是親朋好友的親切問候,我不得不承認,時光的強大。慢慢地我也學會了克制自己耐心地解答問題,努力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明白了自己擔當的所在。
面臨著成長的沖擊,中考的挑戰,我不得不承認生活的緊迫,擔當的沉重。我開始埋頭學習,早上五六點起床,背英語單詞,然后吃飯進行語文早讀,開始規律而又充實的一天。每當夜深困倦時候,我也會問問自己到底在努力什么,心中就像懸著大石頭。可是在收到不斷上升的成績,父母開心的笑臉,心中也如釋重負時,我頓悟了。我在為自己和家人的將來努力,我學會了做出擔當,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我的身上寄托著父母半輩子的希望,承擔著自己的未來,這是我的擔當。我將會帶著自己的擔當走向未來的方向,走向一種名為希望,走出一片不一樣的天空。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我們需要明白自己的擔當,并足夠堅定地去承擔它,給我們的生活帶去不同的色彩,暮年時,在流年中回首,我們會發現我們已經出色地成為了一個有擔當的人了。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3
在我成長的歲月中,發生過過許許多多的事情。大多都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在記憶的長河中。但有一件事卻深深地印在我腦海里,它就像天上最引人注意、最燦爛的一顆行星。
記得那一天,我和小姨、媽媽去看電影。電影院在第九樓,我們打算乘坐透明的電梯上去。我一聽到“透明電梯”這個詞后,嚇得兩腿發軟,“撲通”一聲坐在地上不肯起來,我可是有恐高癥的啊!我握緊拳頭全身直冒冷汗,小心臟也開始“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好像要從我的嘴里蹦出來似的。任憑媽媽好說歹說,我就是不肯起來,堅持要走樓梯。無奈之下,媽媽和小姨只好把我從地上硬生生地拽進了升降電梯里。我想脫離媽媽的魔掌,可來不及了,電梯門已經關上,馬上就要啟動了。這時,媽媽對我說:“握好旁邊的扶手,注意安全。”“這玻璃會不會破呀?電梯上升下降速度是不是很快呀?我會不會掉下去呀?”我瑟瑟發抖地問個不停。
媽媽還沒開始說話,電梯就已經啟動了。電梯剛啟動我的心也跟著緊張起來,感覺整個人輕飄飄的,我趕緊蹲了下來。過了一會兒,我試著睜開眼睛,啊,下面的人像螞蟻一樣真有趣。想要看看外面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我慢慢地站起來,天上白云好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在嬉戲,地上高高的樓房矗立著,好像一個堅定的士兵守護著馬路。不知不覺中我們已到達了目的地,而我卻不感覺到害怕了,我非常高興,因為我戰勝了恐懼。
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記憶長河中,永遠的散發著它燦爛的、引人注意的光芒。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4
今天,我試著種蒜苗。我準備了一個碗,碗里盛滿清水。我拿出一瓣蒜泡進水里,發現蒜漂浮在水上。現在的蒜上下都是光禿禿的。
第二天,我把蒜拿出來,它的上面沒有變化。我把它翻過來,咦!下面長出了像肉刺一樣的須。真神奇!
第三天,蒜只是下面的須長長了一點點。
第四天,我去廚房看蒜,發現了意想不到的事。蒜長出了綠綠的芽,綠芽竟然把它的外套撐破了。我量了一下,綠芽是兩公分長,蒜的須也更密了一些。
第六天,蒜的綠芽從一個分成兩個了。這時蒜苗就像拼音里面的r。蒜下面的須也長了很多。
第七天,蒜苗已經長到10公分長了。看著蒜苗,我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因為它只需要喝水和曬曬太陽就長大了。
第八天,蒜苗又長長了,媽媽說:蒜苗可以吃了。但是,我不舍得,媽媽又說,把它剪下來,它還可以長出來呢。原來,蒜苗跟壁虎的尾巴一樣呀,還能再次長出。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5
每個人的成長路途未必一帆風順,風順浪靜時渡洋之舟也不一定是滿舟。我們每個人在成長路上必須要經歷一番苦難,如同一顆樹苗經過風雨沐浴后,獲取充沛的能量。
當第一聲啼哭響起時,母親極度疲倦的臉綻開了燦爛的.笑容。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還一無所知的我度過了純潔如白云的幼兒時期。
時間飛逝,我們背上裝滿文具盒和父母期待的小書包,邁進小學的校門。當我們戴上鮮艷的紅領巾時,心里是無比的自豪和喜悅。六年的時光將我們的稚嫩抹去不少,成長了不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互幫互助。在不舍的淚水中,我們揮手告別母校,帶著些許好奇進入了初中的門檻。那時的自己儼然可以說是一個小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初中生活沒有小學學習那般單純、快樂。不知不覺有著許許多多的壓力,同時也面臨著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中考。然而中考中我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進了三門職業中專。我開始了令人憧憬的高中生活,剛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好不習慣這里的生活。慢慢地我體會到了職校生活是那般的豐富多彩。我們總能看到那些在實訓室里忙碌的身影,總能聽到操場上那些嬉笑的聲音……。短短的七天軍訓,也讓我們受益匪淺,回想起軍訓生活,是多么的快樂!豐富多彩的職校生活還在慢慢地繼續著。
走過了十八年的春夏秋冬,見證花開花落。成長是一串串小腳印,留在人生這個美麗的沙灘上。
成長是一個音符,踩在鋼琴的黑白鍵上,當回放時傳出悠揚悅耳的琴聲。成長是如此美妙,驀然回首,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6
周老師布置給我們一個作業,觀察小花或小樹的成長。我選擇“風信子”,因為風信子沒有毒,又很好看,又很好養,水培和土培都行。余奕廷媽媽幫我網購了一株幼苗,那時它還很小,埋在泥土里,看不見,就像在媽媽肚子里的小寶寶一樣。因為它需要養分和水分才能長大,我把它放在裝有水的罐子里,它的根可以從水里汲取水分。我把風信子放在窗戶邊,它就可以享受到陽光。
四五天以后,嫩嫩的芽就從土里冒出來了。芽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高,根一天比一天粗。我每天吃早餐總是看著它,希望它能早點開花。
三天前,也就是買回來半個多月以后,當我放學回家的時候,我驚喜地發現我的風信子終于開花了。花是藍色的,在碧綠葉片的襯托下,藍色的花顯得格外神氣。仔細一看,這朵花是有很多小花組成的,小花有六個花瓣,微微張開著,可以看到里面有黃色的花蕊。藍色的花朵和黃色的花蕊組合在一起,顯得非常的清新高雅。湊近一點,就能聞到它的清香。看著這么美麗的花,聞著淡淡的香味,感覺心曠神怡。
從風信子的成長過程,我聯想到了我自己。風信子能開出這么美麗的花,是因為我給它水和陽光。我能夠成長,是因為爸爸媽媽養育我,老師教導我,還有我自己的努力。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7
小時候,趴著自己愉快長大;真真大長大了,卻巴不得自己能回到童年。這恐怕是每個人的切身體會。睿智的老人卻認為,人的一生無論哪個階段,只要有意義就是好的。
我漸漸地長大,發現長大后的現實與兒時的憧憬竟相差那么懸殊。各種各樣的壓力,讓我陷入童年的懷念和對成長的恐懼。
當時我沒有細想,可我在一次追憶童年時,我忽然有新的感悟。
人的少年時期浪漫而富有詩意,因此像詩歌;中年為生計操勞,生活
相平淡的故事,因此以小說作比,老年人飽經風霜,已經將人生看的很透,像一片充滿哲理,而人的一生,跌宕起伏,挫折坎坷,則像喜劇。
當我們那成熟與童稚相比時,便如同將一部小說同一首詩歌比較,難道這兩種文學體裁是可比的。誰能說【紅樓夢】和【神曲】哪個寫得好。如此相比,便如演出‘關公戰秦瓊’一樣荒謬。
其實成長是中立的,喜悅和憂傷不是成長帶來的。為成長而唉聲嘆氣的人們,只要改變一下看法,在改變一下做法,把每一天安排有意義你就會感到你所期待的快樂。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8
孩子、學著讓自己長大一點吧、不要每天嘻嘻哈哈的傻笑,不要一天下來什么事都不做、不要什么都依賴于父母,如果現在的你還在養成依賴的習慣、當他們老了的時候、動不了的時候、你依靠誰呢?學會成成吧!孩子!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容易、我們應該學會體諒父母、體諒他人,每當我走在街上的時候、看著路上行人的穿著打扮是很時髦的衣裳、而自己呢、一身上下都高攀不起,這不是家里窮、也不是生活的不好、只是、我還是個學生、沒有必要偶去穿那么時尚的衣服褲子、我想要的、我會自己努力給自己。
成長是什么?有人說成長是這一秒我哭了、下一秒我會繼續的微笑著,還有人說成長是今天跌倒了、明天還可以爬起來;無論你們是什么樣的成長、只要有變化的就稱之為成長,也許自己不會感覺到、就好比每當他人看到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更懂禮貌了、這也是成長、也許這些小細節不會太多的人去關注、但是只要你表現的夠出眾、也許你就會成為別人眼中崇拜的焦點、無論做什么事、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從一個很小的細節去關注你、這時的你就應該要表現的出眾一點,表現出與眾不同的一面展現給大家。
成長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有人說成長是一面鏡子、每當你覺得他人做好比自己要好時、就會跟著去學、然而這時、別人就成為了你眼中中的一面鏡子、生活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面不一樣的鏡子、有的鏡子是積極向上的、有的是鼓勵我們的,還有的則是那些極端的、我們應該要積極向上,應該知道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當你做了不該做的事后、你會有想不到的懲罰。
成長是快樂的、也是苦惱的、當我們面對懲罰的時候、我們總逃避、不想面對、然而這是一種錯誤的選擇、無論是懲罰還是鼓勵、我們都應該勇于面對、在懲罰面前、我們可以領略到很多自己沒有的東西,鼓勵應該是一種獎賞、可以使我們的內心增強自信感、有了自信、我們做什么事、都應該是很認真的對待。
成長無處不在、在生活中的很多例子中、我們隨時可見,或許是一個剛滿四五歲的小朋友、在我身邊就有過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天早晨,媽媽帶著女兒去上幼稚園、在車上我看見他們用語言交流著媽媽說;你自己坐上位子來、媽媽不抱你。這時小朋友就憑著自己的努力不一會、終于爬上了座位,后來小朋友很端正的坐著、一動不動的看著媽媽、這時,媽媽就問;等下我們去接爸爸好不好?這時、小朋友沒有做聲,媽媽就問;你怎么不說話了’
實際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只要你用心觀察、并且用心去感受他們、其實在他們身上、你仿佛可以看見自己成長的影子、也許會有很多的不一樣、但還是會有所相同之處的。
成長是無止境的、或許成長對于一個剛長大的孩子而言、成長是他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之喲啊我們不斷地成長,就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讓我們快樂的成長吧!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9
四年前的8月31號,我懷著無限的憧憬迎來了我們班里的60個可愛的寶貝。從那時起,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引領這些孩子走進閱讀,沐浴書香,讓孩子在縷縷書香的陪伴下茁壯成長。因為我深信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那句話: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這句話時時激勵著我,提醒著我,讓我在孩子的閱讀路上永不停息。于是在以后的教學中,我積極引領孩子們閱讀讓我們班的許多孩子都踏上了書香之路。
在短短的三年半的時間里,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共讀繪本30多本,圖書40多本,因為繪本比較貴,所以,我和孩子們共讀的繪本全部來自我們的書柜,書香班級獎勵的圖書中繪本有二十多本,獎勵給我自己的圖書中也有三本,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主要是我講孩子們聽,到了二年級,因為孩子認字比較多,所以有的就由學生來講。為了培養孩子自己獨立讀書的能力,在孩子學完拼音以后,我就要求孩子們每天都讀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要求孩子至少讀上三遍,第一遍的要求讀下來就行;第二遍讀完后,能說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第三遍讀完后,能說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也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第二天預備后唱兩首歌,背幾首古詩后,讓兩個孩子上臺為大家講他昨天閱讀的故事,每天有四個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機會。孩子們熱情高漲,在家里讀書越來越認真。
寒假中,我有開始訓練孩子們整本書的閱讀,為了不讓孩子畏懼閱讀,我在給孩子推薦圖書上也下了一番的功夫,我推薦的兩本書是《笨狼的故事》和《木偶奇遇記》,推薦這兩本書的理由我專門寫了博文《多讀書 讀好書”的啟示》 ,結果證明我推薦的這兩本書非常適合當時我們班孩子的閱讀水平和認知規律,于是孩子們都是興趣盎然中完成了這兩本書的閱讀,之后,孩子們讀了笨狼的一系列書(《笨狼的學習生活》、《笨狼旅行記》、《笨狼和他的爸爸媽媽》、《笨狼和聰明兔》),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呀,當然閱讀這兩本書之后我在班里舉行了別開生面的讀書交流會,我也寫了博文《精彩紛呈的讀書收獲會 》,從此以后孩子們更愛閱讀,于是我又先后為孩子們推薦了《小豬唏哩呼嚕》、《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笨狼旅行記》、《一百條裙子》《安徒生童話》、《綠野仙蹤》、《昆蟲記》《人鴉》、《愛的教育》、《小海蒂》、《夏洛的網》、《媽媽走了》、《小水精》《狼王夢》和《湯姆叔叔的小屋》《蘋果樹上的外婆》、《笑貓日記》、《火鞋和風鞋》等等,每次為孩子們推薦圖書,我都會在很自然、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充分激發起來以后,水到渠成為孩子們推薦,為孩子們推薦的每本圖書的過程,我都寫成了博文。(《做好孩子讀書的向導》《推薦圖書我有高招——做好孩子讀書的向導》)孩子們每讀完一本書,我都會開展讀書會,每次讀書會我都會精心的準備,準備的過程和開展的過程我也都寫錯了博文。(《“多讀書 讀好書”的啟示 》《精彩紛呈的讀書收獲會 》《用“真心”來籌備第二屆讀書收獲會》 《精彩的第二屆讀書會》《書海拾貝——用真心去發現 用愛心來籌備 》《精彩紛呈的第三屆讀書會》《用“真心”來籌備第四屆讀書收獲會》《精彩紛呈的第四屆讀書收獲會 》《用“愛心”來籌備第五屆讀書收獲會》《精心準備第六屆讀書交流會 》)孩子們在我的引領下共讀了這些讀書,并且我要求孩子們在讀完以后要讀后感。
上學期,我和我孩子們共讀了《彼得潘》、《特別女生撒哈拉》、《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魯濱遜漂流記》,因為孩子已經上了四年級了,所以我要求每天孩子不再是每天只讀一章,而是兩章,要求他們必須做到,邊讀邊劃出好詞好句,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一定要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及時解決,并在旁邊做批注,加深印象,并且每星期要求寫兩次摘抄,每次要求摘抄10個好詞,5個好句,后面要簡單地寫出感悟。每讀完一本書,都要開展讀書交流會,每次讀書會都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他們可以暢所欲言,收獲可是是方方面面的,可以是好詞佳句,可以是故事的啟示等等。這樣就很好的照顧到了好、中、差,每類孩子他們都有收獲,他們是平等的閱讀者,極大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的興趣,并且我要求孩子們每次讀完一本書必須寫出不少于350字的讀后感。有時一本書看完了,我只要兩天沒有推薦新的讀書,準會有學生或家長提醒我:李老師,該推薦圖書了。
我推薦的圖書有時候就不能滿足那些閱讀水平高一點的孩子的閱讀要求,于是,我就又很好地利用我們班的圖書柜,圖書柜中的書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學校配置的,一部分是學生捐贈的,(這些還是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捐的,大約捐有30多本),一部分是我們班在四屆書香班級活動中的獲獎圖書,(因為我們班在第五屆、第六屆中獲書香班級優秀獎,在第七屆和第八屆中獲書香班級特別獎。共獲獎品書達1600元圖書。)每天中午孩子們來學以后最快最好完成午后作業的孩子是要得到獎勵的,所謂的獎勵就是可以優先借書,因為還書、借書的孩子比較多,借書時間又比較集中就20分鐘的時間,這樣就很容易擁擠,一擁擠就會發出聲音,為了保證在借書的時候不擁擠,不影響其他孩子正常的寫作業,一般由我兩位班長同時負責,一人負責還書,一人負責借書。還書的排成一隊,借書的也排成一隊。這樣無論是借還是還都會快一些。這個獎勵的“政策”實施之后,有的孩子為了能借到自己喜歡的書,竟然總是偷偷地把午飯后的作業帶到家中做,以便一到學校就能擁有借書的資格,雖然我很不提倡孩子把無法后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能完成的作業帶到家中,但我的內心還是很高興的,這不恰好表明說明這些孩子是多么地愛看書。每每他們借到自己喜歡的讀書之后就會津津有味地去讀,午飯后的30分鐘時間里,我們班的孩子要么在認真地寫午后作業,要么就在認認真真地讀書。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借書,這說明這些孩子除了完成每天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外,還能閱讀一整本書,有時候我就很納悶,孩子哪里來得時間。但是,他們確確實實讀完了。然后我就經常夸贊這些愛讀書的孩子,于是那些被動讀書的孩子也越來越主動了,就連我們的學習上很困難的幾個學困生也總是問我:“李老師,我可以借書嗎?”盡管他們每周甚至是兩周才能夠把他借閱的圖書讀完,但我真的很為他們驕傲,因為他們也是愛閱讀的孩子。于是在我的班里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大好讀書的好局面,你爭我搶唯恐借不到好書,所以孩子們都能快速高質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午飯后作業。
盡管寒假這個假期時間短,事又多,但我覺得孩子們在假期里孩子充分的時間去閱讀的,即將放假的時候,我根據我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他們現有的閱讀水平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秘密花園》和《德國,一群老鼠的童話》,臘月二十二學生到校后我就把這兩本書推薦了給了他們,并要求務必在假期完成這兩本書的閱讀,每天除了寫作業、走親訪友必須讀不少于一個小時的書,讀書時要集中精力,做到不動筆墨不看書,邊讀書邊在書上劃出好詞好句,在有感受、有想法的地方做批注,每讀完一本書,要寫出不少于350字的讀后感,并把讀書后發送到班級博客中與大家交流,在交流中提高、進步。并把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書香班級獲得的贈書進行讀書漂流,每人在放假的時候都借一本,看完后和住得近的孩子交換閱讀,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讀書的快樂。 開學后我們又開展了讀書會《精彩紛呈的讀書會 》
本學期一開學,我就帶領著孩子讀《雷鋒的故事》一書,讀完后,在雷鋒日那天又帶領著孩子們到學校外進行快樂的彎彎腰撿垃圾活動,把雷鋒精神落到實處,效果很好,很多孩子把當天的活動寫成了博文,之后又重溫了《夏洛的網》,《夏洛的網》這本書我們以前看過,但當時看得比較快,并且也沒有開讀書會,更沒有讓孩子們寫讀后感,于是,我就讓孩子們把這本書找出來重讀,這次讀要求讀書的速度,每天讀40頁,讀完后,進行了簡單的讀書交流,然后就讓孩子們寫讀后的感受或續寫,在他們的博文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孩子都對這本書進行了續寫,也有個別的孩子還為這本書的作者寫了信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本學期,我將把這些書——《時代廣場的蟋蟀》、《波麗安娜》、《青鳥》、《文身狗》、《跑豬嚕嚕》推薦給孩子們,下周我將推薦的是《跑豬嚕嚕》這本書。
我堅信蘇霍姆林斯基曾的那句話: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在接下的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和我的一群孩子們繼續徜徉在書海之中,讓縷縷書香陪伴孩子們快樂地成長。
一年級成長作文 篇10
20xx年9日17日兩個小蘑菇菌包來到了我家。我在想:“這個長得丑丑的東西怎么會長出蘑菇呢?它們會長得什么樣呢?”我開始每天給它們澆水,是用一個小噴壺噴的。每天放學回家和起床都會去觀察它們。過了幾天,其中的一個小蘑菇菌包居然發芽了,我太開心了。不過,一開始的樣子,白白的,像小小的珍珠一樣。每天去看都會長大一點。它長呀長呀,長得飛快,檸檬黃的可漂亮了。外婆說:“要把小蘑菇放陽臺上去曬。”媽媽說:“小蘑菇喜歡陰涼的地方。”終于有一天,它長成了大蘑菇,它的樣子像一朵朵牽牛花一樣,一層一層很好看。蘑菇越來越大,可以吃了,我就用剪刀把它采摘下來,讓外婆做了包菜炒蘑菇。香香的,甜甜的,非常美味,主要還是因為是自己種的,特別好吃。
但是,還有一個蘑菇包一直沒有動靜。我都有點泄氣了。又過了好多天,我放學回家看見小蘑菇居然長出來了,是很小很小的傘。原來,我沒有把塑料膜拿掉,它長得慢了。這個蘑菇的種類和另外一個不一樣的,這個是灰色的,形狀像圓圓的小球,幾天以后,我又收獲了蘑菇美食。
種植小蘑菇真的很好玩,小蘑菇每天都給我驚喜,我還做了一本蘑菇日記,每天用相機拍下來,用照片、文字和圖畫來記錄生長過程和感受。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小朋友,你們也可以試一試哦。
【實用的一年級成長作文匯總十篇】相關文章:
成長的故事作文匯總十篇01-21
【實用】成長的故事作文400字十篇03-07
【實用】成長的故事作文300字十篇02-06
【實用】成長的故事作文600字十篇01-16
【實用】成長的煩惱作文600字十篇01-15
【實用】我成長的煩惱作文合集十篇12-24
【實用】成長的煩惱作文400字十篇12-12
【熱門】成長的故事作文匯總十篇03-13
【推薦】成長的故事作文匯總十篇03-01
我成長的故事作文匯總十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