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的答題技巧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議論文的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說明文的類型:
事物、事理說明文(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對象和目的)。 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 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 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 。
2、說明文的語言:
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
3、說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個字,要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③.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④.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⑤.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⑧.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是:定義要求完整,而詮釋并不要求完整,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顛倒。
⑨.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⑩.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4、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 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總到分,外到內,前到后,左到右,整體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詞如介紹建筑物或實體)。 邏輯順序(先結果后原因,層層遞進,現象到本質,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淺入深,個別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時間順序則是說明事物發展、演變,例如介紹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于讀者理解。(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5、說明對象:
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6、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
“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并列式、遞進式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7、中心句:
出現的位置開頭或結尾,有時在句中。判斷,多為概括性較強的句子。敘述句、描寫句、闡釋句、疑問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體文章也如此。 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對策:
(1)思考該段說明的內容,不僅要注意主要的,還要注意次要的。
(2)緊扣表秩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還有”等詞語,參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進行概括。
8、說明語言
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 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類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 對策:答:
(1)不可以。
(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
(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
(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類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答:
(1)表態(刪還是不刪)。
(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 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量。
(3)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 性、周密性、科學性。
類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
類型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 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見考點:
1、對說明對象及說明特征理解。
2、對說明方法辨識與理解。
3、對說明順序的分析與理解。
4、對文章段落結構特點的分析。
5、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
6、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含義及其表達作用的評析。
7、對說明語言準確性的體會。
議論文答題格式
1.論證方法的作用
(1)舉例論證: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他證明得分論點,否則些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道理論證: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證明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論證: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的生動形象、顯淺易懂。
(4)對比論證: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5)引用論證: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能吸引讀者往下讀)
2.論據的作用?(道理論據/事實論據)
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他證明得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的作用
3.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1)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2)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3)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4)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5)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4.中心論點的識別:一是看題目,二是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斷,四看是否統帥全文,五看論據證明的論點。
5.議論文題目的作用分析:點明論題;交代論題;點明論題由頭。
6.議論文題目效果分析:
(1)點明文章論述內容,明確了文章論點。
(2)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提出了論點。
7.議論文開頭的作用有:
(1)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2)針對現實中某種現象(事例/觀點)
進行分析,然后提出論點(論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引用名言,提出論點/論題,同時,名言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4)由某個故事或事例引出論點/論題,同時,故事事例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5)擺出錯誤的論點和論題,為下文的批駁樹立靶子。
(6)用生動的比喻或故事引出論點,既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讀者接受。
8.(1)議論文中記敘的作用?敘述事件,能更好地為議論服務。
(2)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點明所描寫的人物,事件的意義,深化文章主題,起畫龍點睛作用。
9.議論文結尾的作用?
(1)深化了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強調了…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希望人們……)
(4)補充論證了……,使論證更嚴密
(5)總結全文,得出中心論點
(6)提出問題,發人深思
10.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常用句式:這個詞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11.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1〉修辭
(1)比喻:把xx比作xx,形象生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華,有力的論述了xx的論點,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
(2)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了力。
(3)引用: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時有力證明了…的論點。
引用名言:有力證明了…的論點
(4)反問:增強語氣,發人深思
(5)設問:啟發讀者思考,強調xxx觀點
〈2〉論證方法:詳見……1.論證方法的作用
〈3〉寫作手法
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合;以…論證方法為主(注意:要有具體的文句支持)
12.文段結構的作用?
〈1〉(1)引出下文/全文閱讀興趣 (2)總結上文/全文 (3)承上
啟下
〈2〉在文章開頭:開頭通過寫…的事例/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開頭通過引用……的奇聞趣事~吸引讀者往下讀,增強議論趣味。
13.論據能否去掉一個?
不能,作者從古今(中外、正反、不同身份)等角度論證的,去掉后不全面,缺乏代表性,使論證不充分嚴密。
14.論據能否互換?
不能,原因:
(1)結構上:與前文某些語句依次照應或有古今中外順序,互換后結構不嚴謹。
(2)內容上,此論據是為了證明……的觀點,不能證明另一段的觀點。
15.議論文中設問的作用?
(1)提醒注意,引發思考,突出某些內容,使文勢有變化、有波瀾。
(2)在結構上起著承接、過渡的作用,使文章結構緊密、條理清晰。
【議論文的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議論文答題技巧07-04
議論文題型答題技巧12-04
議論文考題答題技巧11-17
議論文答題技巧與方法11-18
高考議論文答題技巧12-01
議論文怎么答題技巧11-29
議論文閱讀答題的技巧11-19
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05-31
議論文閱讀的答題技巧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