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的議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勞動的議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勞動的議論文1
五一長假,碰上難得的好天氣,女兒嚷著要去郊游。好在近處的大渠蕩公園便是個絕好的去處,騎上單車,拎上準備好的水和食物,就出發了。一路上車水馬龍的,好不熱鬧。終于到了盧浮宮,廣場上的那組雕塑,吸引了女兒的注意,非要爬到大象的背上去,勸了半天才作罷。
大渠蕩公園美不勝收,桃紅柳綠,美景如畫,有的垂釣,有的散步,有的拍照,有的劃船,有的放風箏,“媽媽,你看……”原來是一個香煙頭。“不愛護環境。”我找出一個袋子,裝了進去:“你做得真好。寶貝!”我親了她一下。最近中心小學在舉辦一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活動,倡議:“不用餐巾紙,小手帕回到我身邊”的活動,我們都覺得從小培養孩子的這種意識,挺好的。想不到玩玩,她還想著了,真是個好孩子。
這時身邊有個游客吃完的飲料瓶扔在了地上,抹了嘴唇的餐巾紙也隨意扔在了碧綠的草地上。女兒偷偷在我耳邊說:“媽媽,他怎么這樣啊,不愛護環境,他是不是沒文化呀,我們范老師說沒有文化的人往往素質低,亂扔垃圾。”我差點笑出來,原來這件事在有些大人眼里是小事,在孩子眼里是這樣的大事,還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我剛想說話,女兒有說:“媽媽,我們要幫助他。”她拿起剛才我找出來的袋子跑了過去,把那叔叔扔的垃圾都揀了起來,脆脆地說:“叔叔,垃圾不能亂扔,不然公園就不美了。”那叔叔的臉刷的紅了,眼中有些惱羞成怒,我趕緊把她叫回來。“晨晨,那邊還有,媽媽幫你一起揀。”
我和女兒一左一右,沿著白沙灘,在沙地上和草地上揀了不少果皮、廢紙、飲料瓶等,不一會兒就是一袋子,雖然周圍人的目光很多也很復雜,我承認如果沒有女兒我最多做到自己不亂扔垃圾,要頂著周圍人的目光去揀垃圾,真的有點困難,看來做善事也是需要勇氣的。謝謝你,我的孩子,是你的正氣鼓勵了我的勇氣。令人寬慰的是,隨著我們的腳步,有“勞動最光榮,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明天!”如今,我已經漸漸懂事了,也逐漸對勞動有了許多新的理解。
勞動是探索與科研成功的奠基石。19世紀的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發明出電燈造福一方百姓,不懈地探索與追求,通過數千次的實驗,發明了用鎢絲制成的白熾燈,安迪生的成功無疑是勞動的結晶。
同是身處19世紀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為了發明更先進的引爆物——xx來代替威力較低的火藥,堅持不懈地在試驗室里進行實驗,甚至為此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但加倍的勞動使諾貝爾在眾多科學家中脫穎而出。到如今,我們依然將他銘記于心。作為21世紀的我們,更理應揚起風帆,朝著目標勇往直前,而能通往成功彼岸的唯一道路即是勞動。“天才只是1%的靈感加上99%的努力”。
其實,勞動不僅使許多科學家摘得了成功的桂冠,勞動同樣也是享受生活時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如果大家多多留意一下在零食專賣店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我們不難發現:“手剝杏仁”總是比“杏仁肉”賣得好;“手剝小核桃”也總是比“核桃肉”賣得快……導致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并非是價格與質量,而為家人下一次廚房。
媽媽看到了我這一舉動,既是驚訝,又有一絲的欣慰。我二話不說卷起袖子,先從冰箱里拿了一條已經凍成的“石頭魚”,心里想:親,我來拯救你了,姐姐要帶你脫離這極冷之地,去一個溫暖的地方。
接著就把它往熱水里放,媽媽無意間看到了我這一舉動,趕忙跑過來從熱水里撈出魚,帶些責備地說:“傻丫頭,哪里有人把魚放在熱水里直接燙的呀,你是想讓我們吃水燙魚啊!”接著,媽媽幫我把魚鱗剃好,讓我直接跳級做最后一步死動作:煮魚。
我把魚順著鍋的邊沿慢慢放下去,正反來回燙了幾次,又倒了一些“六月鮮”醬油,撒了些蔥花。“我使用雙節棍,哼哼哈嘿……”這老爸,不幫我也就算了,還幫倒忙,放音樂打擾我。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到了最關鍵的一步,調料的用量如何取?
我深吸一口氣,隨心而作:放了些糖和麻油,然后就這盤花了我2個小時的卻不堪入目的魚端上了桌子。老爸一看見那魚,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我瞪了老爸一眼,老爸這才強撐住了不笑,說:“女兒呀,這就是意外的五一節禮物嗎?實在是太意外了……哈哈哈!”我看著前仰后合的爸爸,自信心一下子銳減,媽媽安慰我說:“丫頭,你把瞎說的,魚不可貌相,我嘗嘗。”媽媽剛入了口,就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我端起盤子準備把這回了我一世英名的魚大卸八塊。
媽媽攔住了我,說:“哎,丫頭,做魚就像學習,好的成績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你媽我第一次煮的魚比你這個還要難吃呢!老媽相信你有‘賢妻良母’的潛力。”
過了十分鐘,老媽又端上剛才那盤魚,不同的是,這魚無論是色澤,還是香味都俱全,我豎起大拇指對媽媽說:“老媽,你這‘起死回生’的功夫實在是太高超了,自愧不如啊……”看來,我還是要好好學習,任何事都不容易,感謝媽媽,教會我這個道理。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個初夏,我在勞動中學會感恩!
勞動的議論文2
自古以來我國就不缺少辛勤耕耘之人,回望歷史,有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看今朝,有青年為祖國科研事業熱血奮斗,書寫青春贊歌。勞動是社會的主旋律,是引領我們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依然離不開勞動精神。芬蘭學校設置物理課學習項目,大學將勞動設為必修課等,這些無一不體現出勞動精神之于我們生產生活的重要性。大家之所以如此重視勞動精神,是因為其強有力的內核支撐,是因為它對我們的生存發展乃至國家興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勞動精神教會我們“粒粒皆辛苦”的古訓,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珍惜糧食,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從“天下荒”到“天下倉”的轉變,是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是勞動精神為新時代注入的不竭動力。勞動精神教會我們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站在生產的流水線上,對每一件產品都有著嚴格的要求,要確保不讓任何一件次品蒙混過關,對于工件的計算要做到準確無誤,是工匠們一絲不茍的嚴謹的工作態度造就了一件件的大國重器,是勞動精神賦予新時代的精彩內涵。勞動精神教會我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無私奉獻,站在三尺講臺,傳遞知識的力量,書寫著一頁頁的人生華章,“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正是廣大教師們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最美寫照,也正是對勞動精神的最好詮釋。
新時代離不開勞動精神,新征程離不開勞動精神,社會離不開勞動精神,我們離不開勞動精神。
勞動精神于個人而言是精神上的補鈣,于社會而言是社會前進的助推劑,于國家而言則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中流砥柱。人們只有付出了勞動,才會有所收獲,才能更好地體會到獲得感,只有大家都體會到了勞動的社會價值,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安定有序,我們的國家才能夠擁有長治久安的保障。
作為高三學子,學習生活固然緊張,但是我認為這并不能夠成為我們逃避勞動的理由。誠然,有些父母會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就行了,至于家務勞動等生活瑣事自己可以替孩子承包。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造成孩子懶惰的源頭,要知道生活上的懶惰也是造成孩子學習不用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或許正是由于家長不恰當的干預才抹殺了孩子們愛勞動的天性。長此以往,孩子們便會自然而然地覺得勞動本就不是自己的事,隨之而來的恐怕就是勞動精神的缺失,個人精神的缺鈣了。所以說,縱使再忙也不能忘記根本,縱使再忙也莫失了天性,我們要時刻謹記勞動精神的重要性,時刻弘揚勞動精神。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不能光有遠大的理想抱負而忽視了基礎,只有打好了基石,建筑才會穩固。同樣的,只有勞動精神永流芳,社會才會不斷地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穩步提高,社會才會更加地和諧美好。既然如此,何不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財富,共同讓勞動精神的源泉充分涌流!
勞動的議論文3
有一首歌唱過“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青青的葉兒紅紅的花兒小蝴蝶在玩耍不愛勞動不學習我們大家不學它……”勞動最光榮,我們要熱愛勞動。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果樹上都掛著成熟的果實,田野里一望無際的都是金黃的稻谷。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奶奶家,幫奶奶采摘蔬菜水果。奶奶家門前有一塊很大的菜地,里面什么都有:有紅通通的蘋果,綠油油的菠菜,白如玉的白菜……
我和奶奶一起拿著剪刀籃子走進了菜地。剛走進菜地就被那一棵棵白菜吸引了,我用手拿著白菜用力的往外拉可怎么拉他都紋絲不動。我不放棄嘴里喊著:“一,二,一,拉。”每喊一遍我都拉一次。拉了許多次后,我還是敗給了白菜。奶奶看見后說:“你這樣拔怎么能拔出來,要用剪刀剪。”我按照奶奶說的,做了起來,很快一顆顆白菜采了下來。一顆顆白菜像一個個可愛的娃娃一樣躺在了籃子里。
采完白菜后,我和奶奶又來到了石榴樹前,我踮起腳尖往上夠,夠不到,我又跳起來可還是夠不到,“,哎,這石榴長得太高了我怎么菜呀?”奶奶看著我有些著急拿著個凳子過來說:“你踩著凳子上去采,不過小心摔跤。”我踩著凳子用力采著一個又一個飽滿的石榴。這些石榴的露出了幾顆紅紅的牙齒可愛極了。
我看見奶奶正在挖著一個個大蘿卜,心想:我要不和奶奶比一場賽吧。于是我向奶奶發出來邀請:“奶奶我和您比賽拔蘿卜吧,好嗎?”“來吧。”我說:“三,二,一。”比賽就開始了。我用盡吃奶的力氣,拉著蘿卜,可怎么都拔不出來,我看著奶奶的蘿卜一個個從土里跑了出來而我卻一無所獲。很不開心。正當我不知所措時,我看見籃子邊有個鏟子,于是我立刻拿起鏟子不甘示弱地挖起來。很快我這邊也挖了許多蘿卜了。沒過多久比賽結束了,我以一個的優勢取得勝利。菜園里充滿了我和奶奶的歡聲笑語……
過了不久,菜籃子已經被我和奶奶裝滿了,里面有:白如玉的白菜,紅如火的辣椒,綠油油的青菜,還有紅通通的蘋果,笑開口的石榴。看著滿滿一籃子的蔬菜和水果,心里很有成就感。我和奶奶拎著這一籃子菜,回的了家里。媽媽把這些蔬菜做成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吃著這些自己的勞動成果,很開心。
名人高爾基曾今說過“我知道什么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勞動即能給人帶來財富,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和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熱愛勞動,勞動最光榮。
勞動的議論文4
小時候,就已經知道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這句話。但我卻一直不理解。每當我吃飯的時候,碗中總會剩下一兩粒飯粒!于是,奶奶就會在旁邊和藹的對我說:農民伯伯種糧食是很辛苦的,你要節約。我微笑的點了點頭。
我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門口,曬著太陽,一陣風吹來,麻雀正此起彼伏的歌唱著。如今的我熱愛勞動。
長大了,秋季的后期總是爺爺奶奶最忙碌的時候。因為他們要收稻子,而我則會時不時去搭把手。我一直認為這些活都是十分輕松簡單的!但慢慢的才領悟,原來是一段很長,很辛苦的過程。有一次,在秋季,那天,我家在收稻子,一袋袋的運往到了家中,很重很重。根本就扛不動!爺爺奶奶到晚上11點鐘才全部弄完,當時已經很黑很黑了。而我卻什么也幫不上。
第二天,曬稻子,看爺爺奶奶又把一袋袋稻子搬出來,再倒在干凈的場地上,那里一個器具把它們鋪開,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器具。看著他們吃力的樣子,我不禁感到他們的勞累。在陽光下,爺爺奶奶臉上的汗在一滴滴的灑落。鋪完之后,還要看著稻子,以免被麻雀之類的鳥類偷吃。就這樣,每個晴天都重復這些繁瑣的工作直到等這些稻子曬干為止。
我會抓起一把稻谷,然后再撒回去,大自然的勞動帶給我們快樂!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爺爺奶奶就是這樣度過一個個春夏秋冬的。現在的我長大了,也可以有時幫他們,我也體會了這些步驟。再一次放學回家的傍晚,爺爺有事出去了,我看著奶奶在收稻子,于是放下書包,來到奶奶聲旁。笑著說道:我也試試吧,我拿著裝稻子的簍把稻子一簍一簍的倒在袋子里面。就是這一個動作重復了一百多下,起來蹲下,起來蹲下。終于把所有的稻子和奶奶合力裝進所有袋子里,接下來爺爺就把它們一袋袋拿進屋里。那次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但同時我也感悟到了勞動的快樂。
我懂得了勞動是光榮的,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現在的學生們都應該多勞動。
勞動的議論文5
一年一度秋風勁。當秋風蕭瑟、衰草凝綠的時候,又到了清理樹溝雜草,參加一年里算是惟一的一次集體勞動的日子。單位“占領”的樹溝很長,雜草濃密。干活的人到也召集了不少。只是我們辦公室的人員,每到這個時候,總顯得很少:總共14個人中,出差的,有事的,占去了五六個,讓人一想就不舒服。往年也是,不是你開會,就是他不來。領導也講不出什么來,恐怕,他心里的不滿只能壓在底下,不便表達出來的。
割草的活對我這個農民出身的中年人來說,也算是陌生的了。大部分樹溝邊茂盛的冰草,既軟又厚地葡伏在地表,新鐮刀鋒利的刃子也難以拿得下它;還有不少地方夾雜著駱駝刺、蒼耳棵子的地方,則讓你不小心就被扎上一下,要小心地摘半天才能拔除了。雖然好些年前我有過割麥子的經驗,但在這里卻一點也沒用。至于多數年輕的生長于城里的年輕人,他們對于鐮刀割草就完全是新鮮的嘗試,割上幾下子就進入了討厭的胳膊酸困手拿不住鐮刀的時期。勞力勞動畢竟不同于腦力勞動,沒有基本磨煉,沒有一定技能,沒有相當體力,就只能望而興嘆。因此,對于不少小年輕的“放點油把它們一把火燒了”的幻想,對于他們割幾下就立起身來的舉止,我也是比較理解的。
然而,約摸5個小時的體力勞動,還是讓人能看出每個人對待困難與出力流汗的態度。除了我們這些中年“老人”,絕大多數年輕人面對的都是同一個情況:不會干,蠻吃力。然而,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總是能讓別人感動。他們不太會干,但他們不猾、不躲,努力地迎上去,一點點地割,累了堅持著。特別是一些女同志,既耐心,又吃苦的精神遠遠超過一些看上去身強力壯的男人。而另外一些人總會讓人在心里生出鄙夷。他們處處表現得比別人“聰明”,他們說得比做得多,站著看得比干得多,他們年輕卻怕出力流汗,他們不干活又想讓別人以為他們也沒閑著。割草的幾小時,時間雖短,卻一樣地檢測出一個人的基本品行基本素質。是金子在哪兒都能發光,是秕糠在哪兒都會被風吹跑。人啊,不見得誰比誰聰明多少,而在于誰能比誰更實在多少,更扎實地干了多少。
體力勞動中有些人避之不及,有些人聰明到家的現象,我想這不簡單是一些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現象。鄙視體力勞動的主要原因,是體力勞動的價值太小,是體力勞動者大多地位卑微、處于社會的底層,還有,體力勞動的主要代表就是農民工和農民。以當下農民農村的地位,以普通體力勞動者的價值來判斷,沒有幾個人能夠向往。更深層次的原因,則還是做事做人的原則態度。凡是踏實做人認真做事的人,沒有幾個會鄙視別人,也沒有幾個人會看不起哪怕是一個清潔工,一個滿身汗氣的農民工。只有哪些做人方面就有缺陷的'人,才把人分得好多層次,一樣人一種態度,一樣人面前一種作派。人與人的不同,大體也就體現在一個個小事上;人比人的高度,也就在幾分態度之中。
用勞動汗水來洗刷我們的靈魂,道理就在于它能檢驗我們的心靈,檢測我們的人生態度,考驗我們的能力與風骨。一年一次的勞動,總會讓人有點兒新的思想新的啟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是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的。
勞動啊勞動,這創造世界的基本活動對于人類太重要了,對于今天我們養尊處優的日子里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太重要了。
勞動者,大家都不陌生,爸爸媽媽是勞動者,爺爺奶奶也是勞動者。我們作為小學生,幸福就是可以天天見到同學,見到哥們兒。但也有些人覺得不幸福,說天天泡在書中,泡在題海中。可勞動者的幸福是什么呢?今天我在文峰大世界采訪了幾位路人。
首先是一位穿著黃色大衣,年齡差不多三十多歲的阿姨。“阿姨您好,我是江海少年通訊社的小記者,請問您現在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小朋友好,我呀自己開了個小店。”那位阿姨停下腳步認真地回答道。“那您做這份工作幸福嗎?”我又進一步追問。“嗯,怎么說呢?不幸福!”那阿姨搖著頭說。“那您對這份工作有什么感覺嗎?”我不甘心再次問道。“就糊口飯吃!”阿姨袒露心跡。我什么驚呀,但我認為這也是真心話,誰會起早貪黑,白白受苦呢?天天努力工作不就是為了養家糊口嗎?不過我倒認為,能養家,又能糊口,那不就是一種幸福嗎?
我還采訪到了一位姐姐,她還是實習生,大學專業是學習會計的。她認為,現在這份工作的幸福在于能天天見到對她十分親切的同事們。而一位大腹便便、當老板的伯伯,則認為他的工作的幸福是每天能和員工們和睦相處,打成一片。
普通勞動者的幸福還源于一些小事,匯報工作時被領導表揚了、因工作努力升職了、服務的公司效益好老板發獎金了、甚至最近不要加班可以早點回家陪家人了……
幸福源于生活,生活不缺幸福。我們大家一起創造幸福,發現幸福吧!
勞動的議論文6
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個誰也懂。這個在小小年紀得孩子都懂,這是誰的節日?是勞動人的節日嗎?不是,這是干部們的節日,這是教師們的節日,這是有錢人的旅游節,這是……,但就好像不是勞動人的節日。
在每年五一節,這個舉世聞名的節日里,有多少勞動人們還抗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一天還是東頭的日頭頂到西頭;他們還是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沒有多少怨言,只有默默的工作;他們在此時沒有一點分心的勞作,在這一天中他們沒有時間看看電視中向往的勞動模范;在這一天中他們沒有時間看看羨慕的旅游觀點;在這一天中他們沒有時間給家里人打電話的時間;這就是勞動人民的節日.
在五一、勞動節這一天中,聽到各個建筑工地“轟隆隆”的機器聲,聽到各個工地的“咯嘣嘣”的鋼筋聲,聽到打工人吶喊聲,聽到許多超市的優惠聲,這是給誰的方便啊!這是給誰的優惠政策?勞動人是沒有份,他們不是舍不得錢,而是他們沒有時間享受著優惠的待遇啊!
五一,勞動節,這是在每個單位或每個工廠都有一份屬于勞動人的禮物,但是這些禮物勞動人沒有,他們有的有也是一點點小小的禮物,在勞動人的心里不是禮物的輕重,不是禮物的是否豐厚,而是對人們的歧視。他們抗戰在第一線,卻得到不一樣的待遇,難道這不是歧視嗎?難道這不是小視嗎?
如今的社會,真是“累死受苦人”別人看不到,別人更想不到這些人的辛苦。在這個節日里,許許多多旅游者,許許多多酒場,旅館住的人,有多少是勞動人啊!沒有,他們沒有時間過這個特殊的日子。他們的愿望不高,只希望自己的勞動能夠得到證實,他們的獎金能夠一視同仁,但是沒有,沒有相同的待遇,只有級別的相差。
五一,勞動節。勞動人沒有太多的向往,他們只希望自己也可以坐下來嫌息嫌息;他們只希望自己抽空給家里人打個電話;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勞動得到證實,不要有級別的差距;為什么會拍馬屁的人就有豐厚的禮品?為什么會拍馬屁的人在勞動上付出的少,而在獎金中得到的多啊!
如今是有許多人層關系,是有許多賄賂層次,這個別人不說人們也懂。這些沒有老實巴交人的份,這些賄賂和人層關系只有會拍馬屁和有親戚關系的人才有,但是這些事情你不能擺在桌面上啊!這些事實不能對那些默默無聞,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人的面前明擺啊!這樣做對你的工作以及單位有理嗎?這樣做恐怕難服人心啊!每個單位是離不開這些默默無聞的勞動人民的,他們的付出是國家的財產,他們的作業是國家的驕傲,他們的離開是國家的損失啊!我們的領導人。
說了這么多,肯定有許多單位領導人不愿意聽,不管咋說,最后還是希望人們再不要歧視那些勞動人民,希望在勞動付出的待遇上能夠一視同仁,不要傷這些勞動人民的心。
勞動的議論文7
勞動人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民,他們用勞動創造了世界;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鑄就了現代化的高速路;是勞動,使浩瀚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
當我路過小學的時候,我每次都能看到保潔阿姨已經創好制服,來到馬路上來清潔垃圾。一個個的環衛工人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揮舞著掃把,把大街上的落葉和街道邊、馬路上的垃圾都掃得干干凈凈,沒有一絲痕跡。他們每次在馬路上面掃從車上丟下來的垃圾,沒有一絲怨言。看著這樣干凈的地面,他們是那么的驕傲和自豪!
當我走過工地的時后,會看見許多建筑工人用他們寬闊的肩膀扛起一袋袋水泥、一根根鋼筋、一把把鐵鍬。托起了一座座新時代的商場,筑起了我們的第二個家——校園。溝通了一條條鐵道,讓交通更加地便利快捷。而那也工人也為此做的而是為了自己的家人。
當我們去超市購物時,我們無論在哪里都會看見站著一個個工作人員,都微笑地為我們服務。她們從來不抱怨,客人們的問題她們總會耐心的`解說,有時也會給客人們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
當我們走進校園,便會聽見老師在給同學們解答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沒錯,老師總是那么耐心的為我們傳授知識。當夜深人靜時,老師的窗外總會透出明亮的燈光,他們在孜孜不倦的為我們批改作業;他們在為我們明天的學習而備課,才在這樣深夜伏案工作。他們都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明天而辛勤付出!
在老舍的《養花》里面有這樣一句話“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對于文章里的這句話,我是有很深的體會的,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勞動,想不勞動便得到勞動果實,那只能是空想,只會一事無成。
同學們,巨大的成就是要靠我們的雙手拼出來的!美好的未來,我們不只是憧憬,還有更多的創造,讓我們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學習,用我們的努力去回報我們偉大的勞動人民!用我們的辛勤去描繪祖國美好的未來!
【勞動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勞動的議論文11-27
勞動議論文11-25
有關于勞動的議論文03-04
勞動最光榮議論文09-30
勞動最光榮高中議論文02-20
關于勞動的議論文8篇06-11
關于勞動的議論文(精選24篇)10-25
愛勞動愛祖國議論文09-13
勞動最光榮議論文1300字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