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燈塔議論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命的燈塔議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1
小溪途徑九曲十八彎,依舊引吭高歌,因為它有匯入大海的信仰;大雁飛行千里,不畏艱辛,因為它有擁抱溫暖的信仰;臘梅傲雪挺立,不畏艱辛,因為它有散發幽香的信仰;青松挺拔于絕壁之上,依然蒼翠雄健,因為它有仰望天空的信仰。
茫茫人海,何以導航?生命之燈,惟有信仰。
信仰為人生指明了道路。人生路長,只有明確了信仰,才會有一個奮斗目標。人生沒有了信仰,就像失去了舵手的船只,要么隨波逐流,在碌碌之中荒廢一生;要么誤入歧途,在風浪的嘲笑驅使之下永沉海底。留美博士因為沒有信仰,雖然學富五車,卻干起了制毒販毒的勾當;少數干部雖然身居要位,因為沒有信仰,墮落成浸害人民利益的害群之馬。因此,沒有信仰的燈塔指明道路,人生就不能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信仰為成功奠定了基礎,試問天下仁人志士有誰是無抱負,無信仰之人?信仰是促進成功的催化劑,是到達勝利彼岸的動力。居里夫人因為有著為科學獻身的信仰,才克服重重困難,成為科學界的出類拔萃的人才;米勒因為有著對藝術的執著,抵達了皇家畫室的誘惑,才在黃土農舍間成為獨樹一幟的藝術大師;屈原因為有著愛國信仰,雖然命運多舛,卻在千年萬代之后為人們尊敬和稱頌。因此,信仰的燈塔會微笑面對和無私幫助那些渴求成功的有志之士。信仰使人保持清醒的頭腦。古語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其實并不盡然。只要有信仰在,成功的人們仍舊可擁有謙虛
信仰是人生的燈塔,盡管前途漫漫,只要仰望它,我們一定能抵達遙遠的彼岸。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2
生活就像是一望無際的海洋,充滿了困難與挑戰。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船長,在日出的早晨揚起生命的風帆,自己掌舵將生命之船駛入迷人的大海。海洋是神秘的,在每一次海浪翻騰的響聲中醒來,心中便涌起一種強烈的向往之情——向往更遙遠的景色,向往更寬闊的海域,向往更燦爛的艷陽。
迷人的生活之海中,不會總有晴朗的天氣,即使現在風平浪靜,下一刻也難免風起云涌,出現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此時此刻的我們孤立無援,生命之船如同一葉孤舟被無限重重包圍,只要一不小心便被巨浪吞噬。在挑戰面前,只有點亮心中的希望燈塔,堅定理想的方向,才能沖破層層障礙,直抵勝利的彼岸。
在美國的一片貧瘠森林,有一個男孩3歲喪母,7歲喪父,8歲時給你做工,既吃不飽穿不暖,每日還必須工作14個小時以上。他的童年里,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有的只是雇主的責罵與皮鞭。在他14歲那年,偶然看到了塞繆爾·斯邁爾斯所著的《自己拯救自己》。識字不多的他便用了一年時間一字一句地讀完了這本書,并且書里炭火般的語言讓他熱血沸騰,點燃了他生活的夢想。之后,在他31歲時拿到多家大學的學位,40歲左右時擁有了多家旅店。然而,生命還在繼續作弄著他的人生,一場金融風暴過后,他曾經擁有的一切都蕩然無存。在面對生活的考驗時,他沒有選擇退縮,而是以一種永不放棄的心態去迎接挑戰。于是,便有了他的處女作《偉大的勵志書》問世及《勝利》雜志的創辦。在他的人生一步步走向高潮時,困難卻又再次來臨——1911年,他因為得罪權貴而被告上法庭,《勝利》雜志倒閉。又一次,他債務纏身,一無所有。無法想象,如此曲折的人生他究竟是如何讓走過的?是什么支撐著他靈魂的大廈?是什么讓他無懼生活的作弄?我想,是信念吧!他心中的信念如同一座燈塔,指引著他前進的方向,不僅給他帶來了希望之光,并且使他在困境中獲得心靈的慰藉。在跌宕起伏的人生路途上,他一次次面臨巨大的障礙,卻又一次次憑其永不放棄的信念戰勝了困難。他如同一個勇士般,在狂風暴雨中,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斷與生活的風雨斗爭。
1918年,當當年的青年已變成白發蒼蒼的老頭,他再次創辦了《新勝利》雜志。即使在他逝世之后,這本雜志仍激勵著千萬的讀者,并改變了世界上許許多多貧苦人們的命運。人們永遠不會忘記有這樣一個人,他的人生從一次不幸再到另一次不幸,可他卻始終堅守心中的信念并為之奮斗。他的名字叫奧里森·馬登。一個勝利者,一個戰勝了無常命運的人,一個將自己從苦難之中解救出來的人。
信念是美麗的,可以支持我們靈魂的大廈,可以充實我們干癟的皮囊,也可以給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愿在生活的海洋中,我們心中信念的燈塔永不熄滅!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3
生活在這個似乎是固定不變的現實之中,無論是誰心中都會漾起陣陣煩躁的漣漪。慢慢地,撥動著那已是疲燥的心靈。不滿于現實的人啊,便要不斷地向未來進軍,去擺脫,去超越現實中的種種局限。
人,終歸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是立足于現實的。所以,就注定要在現實的道路中不斷地去摸索實踐,追求完美。人生就是一個挑戰極限,臻近極限的過程。一個充滿好奇的心便由此而憧憬著,構想著……
未來總是隱隱乎乎的,使自身努力與奮斗的產物。它總是賦予給每一個人以想像與希望,為我們升起“遙想的勝利”。其間充滿了誘惑的魔力,你那進取執著的心便由此而越發搏動起來。終于,開始了,人們開始去著手實踐了……
在這一片茫茫的黑暗之中,人們似乎是在奮斗著,堅持和困惑交織在人們的頭腦之中。久久之后,得到的卻是屢屢的碰壁。確實,無確切目的,更無確切方向的前行是艱辛的,也是徒勞的。困惑與一味的堅持已使人們不知是近是退。近無門,退無路,茫然之中久久地在原地徘徊……深深的沉思之后,突然猶如天空中投下的一束讖語,頭腦中濺起智慧的火花。
是的,未來永遠是光明的,永遠是芳香的散發之處……而人是要前行的,這是歷史之所趨。可是忽視了,忽視了一條最不應該忽視的。就連路向都不清楚,向何而行?沒有一個奮斗的目標,如何前行?
雨下了起來,前方的路更加坑洼難行。但是,不畏艱險的人們啊,絕不會因此而退縮,永遠不會。因為在自己的前方,有一個高高的,欲照永遠的燈塔在守望著你。向著燈塔望去,人們望見了希望,望見了心中的一切。正因為如此,人們將永遠地竭力向前而行……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時光在無息間就飛逝過去了。不同的是,它留下了那海迪般不屈的頭顱,更磨練了那靈魂之中的精神。那些年老色衰的人們,便因此不會感到空虛。實現了理想,便是實現了;沒有實現也過去了。萬萬不可等同的是,他們在他們那強勁的身軀留下了很長很長的印著腳印的路。無論如何,這些都永遠不會被時光所侵蝕,所泯滅。
在歲月流經了許多年之后,人們越來越感嘆這種心靈中的目標。它既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付出了汗水的對未來的希望。所以,一的真正屬于他的名字出現了——理想。
歷史,終歸是歷史,在無聲無息之中吞噬著每一個人的年華。但是,那些擁有遠大理想的人又有何畏懼?路依舊是路,路的前方便就是所有人的燈塔。無論如何,只要燈塔不熄,你將永遠是一個“大寫的人”。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4
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遼闊又神奇;渺小的地球如一葉扁舟,孕育了我們的生命。然而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的輪廓在黑暗之中是模糊的`,因此,請點亮生命的燈塔,照亮生命的航程。
生命如一只小船,在人生的大海上顛簸。然而風平浪靜的大海,時而又掀起狂風大浪,當夜晚降臨,該怎樣掌控它的方向?
為了平安到達生命的彼岸,請點亮生命的燈塔。生命是有意識的存在。有時,我們會面對挫折、失敗,因此,便失去了牽引生命的動力。然而生命是頑強的,人性的光輝照耀在生命的前方。英國的物理學家霍金,如果他被病魔打敗,如果他沒有勇氣在生命的軌道上走下去,如果他沒有點亮自己的燈塔,他又怎樣會有今天的成就和得以延續的生命?大家可想而知,在他身體大部分肢體不能運動的情況下,仍借助幾根能動的手指坐在輪椅上工作,是需要一種怎樣的樂觀與堅強。就這樣,他戰勝了死神,也迎來了事業的頂峰。人生旅途中,一片黑暗有什么要緊,只要彼岸在,燈塔在,就可以點亮燈塔,順利遠航。
為了征服巨浪,請點亮燈塔。生命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一不注意,我們就會被石子和荊棘劃傷,但我們必須擦干血跡,勇敢走下去。山的高處住著老鷹和它的孩子,每當小鷹的羽翼長得夠豐滿后,鷹媽媽便會將小鷹帶出巢,將它從高處摔下,這不是欺負它,而是為了讓它學會飛翔,作為一只鷹需要有一對強健的翅膀。如果小鷹無法在下降的過程中展開翅膀飛翔,它就可能摔死在山谷中。不經歷艱難困苦,并決心去克服,生命就只能向狂濤巨浪低頭,燈塔也只能在黑暗中湮滅,永遠也看不清前路。
點亮生命的燈塔,照亮前方的路,生活會更有意義。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5
曾經見到過這樣一幅畫面:一艘孤寂的漁船在漆黑的夜里航行,一顆明星在前方為漁船照著路,而明星所在的方向正是海岸。第一次看到這幅畫面時,我感到震撼,本以為漁船是孤寂的,實際上它還有著希望與它做伴。朝著明星的方向航行,那里一定就是岸。縱觀悠悠歷史,又有多少偉人不是擁有希望和理想而最終獲得勝利了呢?司馬遷,由于政治上的牽連,被終生監禁,可他并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理想,最終在獄中完成了舉世矚目的《史記》。正是因為理想在前方給司馬遷指路,他才獲得如此大的勝利。童第周,曾經在學校的成績是倒數的,同學們經常譏笑他,校長也勸過他退學,可他并沒有放棄,而是胸懷自己遠大的理想,憑著自己對理想的執著,最終取得了勝利,。讓自己的理想在前方引路,順著這個方向堅持不懈的走下去,眼前就是一片光明。
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在音樂創作的道路上,也遇到過許多坎坷,在眼瞎、耳聾的情況下,從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理想,而是向著自己理想的方向,不斷的努力,在別人不斷議論自己的時候,也毫不在意,最終憑著自己的毅力和信心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家。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貝多芬在當時的情況下放棄了自己遠大的志向,那世界上就會少了一位音樂天才。和自己的理想為伴,靠著理想為我們所指的路,我們就會勝利,理想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燈塔。帶著希望上路,踏著理想的足跡,讓理想點燃我們激情的火花,我們就會取得勝利。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6
在一座孤島上,一個燈塔守護人生活了將近40年。當他還是一個毛頭小伙子時,就隨著父親來到了這個孤島。白天,父子兩人出海捕魚;晚上,就燃起篝火,為過往的輪船引航。
20年后,父親死了,他就一個人在孤島上守護著這座燈塔。一個狂風暴雨的夜里,一艘客輪在燈塔的指引下,安全地停泊在孤島避風處的港灣。船長上岸后,萬分感激地對守塔人說:“如果沒有這座燈塔的指引,我這艘客船,還有滿船的乘客,早就葬身海底了。作為感謝,我要帶你離開這個地方,并且每月至少給你500美元的薪水。”
守塔人笑著搖搖頭。
船長大惑不解:“難道你不想過安逸的生活嗎?”
守塔人平靜地說:“想!但是這里就是我的崗位。10年前遭遇風暴的船長和你一樣,答應給我每月1000美元的薪水。可是,假如我當時真的答應他離開了這里,后來的那些船只,包括你的這艘,今天還能獲救嗎?”
船長如夢方醒,激動而又慚愧地抱住了守塔人。
人的一生,做什么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造福于更多的人。一個人的幸福并不重要,讓身邊的人都幸福才是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生價值。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7
希洛的明燈是愛人劈波斬浪,勇往直前的信念和力量。可一旦,這愛的明燈熄滅,生命也終將永沉絕望的海底。
正如愛是利安得爾的生命燈塔一樣,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燈塔。這指引生命一往無前的燈塔,可能在每個人心中都不盡相同:也許是愛,也許是承諾,也許是理想,也許是欲望,也許是……
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在人生航行的汪洋之上,唯有堅持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希望的燈塔就在前方,堅持會給予生命力量。
無論是神奇瑰麗的自然世界,還是多姿多彩人類社會,堅持,這種可貴的精神力量,往往會演繹出一個個撼人心魄的美麗故事……
蟬,自然界微不足道的小昆蟲。
每年的六月至九月間,蟬總會以它嘹亮的歌喉,樂此不疲地歌唱那燦爛的夏季。在清晨,蟬鳴送來陣陣的涼爽,到傍晚,蟬噪又托出悠悠的閑情。可是,又有誰會知道,蟬為了那短短的四個月的歌唱,付出了多么艱辛的努力和堅持。
蟬的幼蟲出生在黑暗陰冷的地下,到成蟲歌唱,它們要經過短則三五年,長則十七八年的孵化蛻變的過程。是什么支撐蟬挨過黑暗陰冷的漫長時光?又是什么讓它們熬過四次蛻殼的陣痛,仍不放棄?
是對陽光的渴望,是堅持,是堅持成就了金蟬唱夏的傳奇。
如果說,蟬鳴一夏的凄美浪漫,是蟬用蟄伏一生的堅持換來的。那么,大器晚成的樂壇巨子貝多芬的成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貝多芬,小時候家里貧困,未能上學。十七歲患上傷寒和天花,肺病,關節炎,黃熱病又接踵而至;二十六歲不幸失聰,愛情也屢遭挫折。人生的不幸,讓這個年輕人屢挫屢敗,屢敗屢戰。因為,他堅信:“堅持就是力量,希望就在前方。”
當《命運交響曲》響徹世界時,誰又能不為貝多芬,這百折不撓的堅持精神而肅然起敬呢?!
堅持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堅持讓小溪歷經百轉千回終歸大海;堅持讓梅花面對酷冷嚴寒依舊馨香獨放;堅持讓無數仁人志士雖飽受苦難挫折,卻九死其尤未悔,終登人生光榮的殿堂。
古語曰:“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堅持不息的力量燈塔,必將照亮你光輝而美好的人生!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8
已是第七天了,醫院的重癥病房里,那個渾身纏滿白色繃帶的男孩終于醒了過來。
一場突然的大火,把這個十幾歲的孩子燒成了重傷,看到他從死亡線上掙扎著返回來,父母、親人、醫護人員都歡呼起來。
許多天過去了,他逐漸地康復起來,可是他的下半身還是沒有任何的知覺,醫生悄悄地告訴他的媽媽,這孩子今后怕是只能靠輪椅度日了。媽媽聽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后心如刀絞,他才十幾歲呀,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卻要整天以輪椅為伴,命運實在是太殘酷了。
出院后,媽媽帶著他到全國有名的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可是結論都是一樣: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他永遠也無法站不起來了。
媽媽在無奈之下,只好把他帶回家中。他的家在郊區,是個農莊,一排農房,院子是用籬笆墻圍起來的,院子的西邊是一個養牛場,媽媽每天邊看護那些牛,邊照顧他。每天,媽媽都給他擦洗身子,然后用輪椅把他推到院子里曬曬太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他坐在輪椅上,或看媽媽在遠處擠牛奶,或俯身看那些小螞蟻在草叢里快樂地忙碌著,有時,他真渴望自己能做一只小螞蟻,快活地在大地上自由地行走。
這是一個春天的早上,媽媽幫他漱洗完,用過早飯,又把他推到院子里,明媚的陽光和煦地照在身上,空氣中夾雜著青草的清新和花的芬芳,西邊幾只牛犢在哞哞地叫著,偶爾,在草地上歡快地跑著。媽媽有事要去城里,叮囑他一番后就離開了。
院落里只剩他一個人,他取出書讀了一會,見一頭牛犢不知什么時候站在籬笆墻邊,正在看著他。他一時興起,將輪椅搖到墻邊,他慢慢地伸出一只手,輕輕地撫摸著可愛的牛犢,牛犢伸出舌頭,舔著他的手,陣陣暖意從掌心傳過來。他想抱抱牛犢,當他伸出雙手試圖抱住牛犢時,一不小心,竟從輪椅上摔了下來。牛犢受了驚嚇,迅速地逃開,他一個人爬在草地上,孤寂無助地呆呆地看著正在籬笆墻那頭回望著自己的牛犢。此時,一股強烈的沖動在他心底涌起:我要站起來!
他爬在地上,用雙肘在草地上匍匐著挪動、調整自己的身體,然后他伸出手抓住籬笆,接著盡全身的力氣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一番掙扎,他的額頭滿是汗水,他用手扶著籬笆墻,大口地喘息著,那頭牛犢還站在那時不時地看著他,一個聲音倔強地在耳邊回旋:我也要走過去!
他試著拉住籬笆墻,艱難地挪動著毫無知覺的雙腿,向前,一步,一步。未挪幾步,已是汗流浹背,心都有些顫抖,他靠在籬笆墻上歇息一會,然后,咬緊牙關又向前挪動著,他的身后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拖動的痕跡,一步,一步……他終于挪到了籬笆墻的盡頭,幾年來,這是他第一次離開輪椅,真正地“行走”,他興奮地揮舞著手,向不遠處的牛犢大聲喊著:“謝謝你,謝謝你。”
在這以后,每天,他都要抓緊籬笆墻練習走路。從春夏到秋冬,一天天,堅持不懈,可是他的雙腿依然沒有任何感覺。他不甘心自己就這樣被困在輪椅上一輩子。他的母親也給予他極大的鼓勵,在閑暇的時候,總是站在他的身邊為他加油鼓勁,還在籬笆墻的另一端豎起一塊木牌,木牌的上方是一只手伸出一個“V”字形,下方寫著一行字:相信,就能成功;堅持,就能實現。每當他有些氣餒灰心的時候,他就大聲地念這句話,握緊拳頭告訴自己:在未來的日子里,我一定要靠自己的雙腿來行走。
在一個初秋的清晨,當他拖著無力的雙腿緊拉著籬笆行走時。突然,一陣鉆心的疼痛從下肢傳了過來。他驚呆了,自從燒傷后,他的下半身再也沒有任何知覺,他有些懷疑是自己的錯覺。于是,他又試著走了兩步,沒想到,那種疼痛又一次清晰地傳了過來。他禁不住喜極而泣,盡情地享受著這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鉆心痛楚,他大聲地呼喚著媽媽,媽媽吃驚地從屋子里跑出來,來到他的面前,當從他語無倫次的言詞中明白是怎么回事情的時候,母子二人高興地抱頭痛哭。
此后,他的身體恢復得很快。先是能夠慢慢地站起來,扶著籬笆墻走上幾步,漸漸地,他可以獨自行走了,終于有一天,他竟然在院子里跑了起來,跳過籬笆墻,和牛群追逐嬉鬧了。
他上學了,到他讀大學時,他還被選進了校田徑隊,他曾是全世界跑的最快的人。
他,就是葛林。康漢寧博士。
我每讀這個故事,都激動不已,心里澎湃著一種激情,充滿著一份敬佩。是呀,生命是一艘巨輪,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遇到風暴或暗礁,但只要我們擁有信念,保持對未來的希望,那就意味著我們還有希望,生命之船就永遠不會沉沒。
相信,就能成功;堅持,就能實現。這永遠是我們生命航行的燈塔。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8篇】相關文章:
生命的燈塔議論文(8篇)12-31
生命的燈塔作文8篇12-10
高一生命的燈塔作文5篇12-27
有關生命寶貴的議論文-議論文12-03
熱愛生命議論文10-26
關愛生命議論文12-06
生命的勇氣-小學議論文作文12-21
關于珍愛生命的議論文10-29
高中尊重生命的議論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