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就在我們身邊半命題作文
篇一: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文明是一陣清風,使人們的心情爽朗;文明是一支樂曲,升華了人們的感情;文明是一場春雨,滋潤了人們的心靈。只要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那天是星期六,天氣晴朗,風輕云淡,我和朋友去看電影,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剛踩到斑馬線,人行道上就亮起了紅燈。這時,一輛公交車突然開過來,我們趕緊把腳縮了回去,不料公交車也剎住了,只見公交車司機把頭伸出窗外微笑著示意我們趕快退回去。頓時一股暖流涌上我們心頭。看著那富有節奏的紅綠燈,聽著人們的嬉笑聲,那場景真像一支樂隊正演奏著震撼人心的文明交響曲。
到了電影院,大家井然有序地進場,然后對號入座,安靜地等待電影的播放。這時我開始注意旁邊的那個大哥哥,他一直在嗑瓜子,咦?地上卻是干干凈凈的,一個瓜子皮都沒有,仔細一看,他的椅子扶手上掛著一個塑料袋,里面裝了許多瓜子皮,原來是這樣!這雖然只是舉手之勞,但他不僅干凈了自己,也為別人創造了舒適的環境。這不也是文明的一種表現嗎?
電影看完了,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雜音,只有熒幕上的對白。
其實講文明就這么簡單,吃瓜子不亂吐,看電影不大聲說話……我們不需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創舉,只要做好每件小事。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人邁出文明的一小步,社會就將邁出文明的一大步。
讓我們共同攜手,積極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的美德吧!
篇二:快樂就在我們身邊
你們知道快樂是什么嗎?
快樂,其實就是讓我們感受這件事帶我給我們幸福和溫暖。腦海中突然浮現起那讓我難以忘懷的事情。
立春那晚,窗外的雨就像一首優美動聽的樂曲,呼喚著大地。連懶洋洋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我,都被那優美的樂曲所迷惑,漸漸地進入了夢鄉。“吃飯啦!”忽然間傳來這句刺耳的聲音,把我驚醒了,我睜大眼睛一看,原來是媽媽。這可把我氣壞了,我嘟著嘴走進餐廳,一眼看去看到那些菜就沒胃口了,于是就傻傻的趴在桌子上,爸爸沒理我,我看見爸爸的神情并不嚴肅,反而很和藹。我抬起頭,看見爸爸正往媽媽的碗里夾菜,這才顯得特別美味,特別鮮嫩,米飯也顯得特別可愛。媽媽將菜放入口中,神情自若卻帶著滿足,她細嚼兩口,不假思索再把菜夾到我的碗里,臉上帶著微笑,她說:“這菜不錯,吃多點吧!”我把菜送入口中,它的溫度遍布著喉嚨,我不由自主的笑了,這笑聲和窗外優美動聽的雨聲連接起來,是那么的清脆,是那么的快樂。媽媽也笑出聲,把我嘴角的米飯取下來,爸爸也笑了。窗外的雨聲漸漸輕了,我坐在充滿香噴噴的飯菜的飯桌前,忽然嗅到幸福和快樂的滋味,整個家庭充滿著溫暖。
晚飯過后,雨漸漸的停了,很快就聽到窗外孩子們的嬉戲聲。爸爸坐在電視前看足球賽,媽媽在整理房間,我并沒被窗外孩子們的嬉戲繩索誘惑,而是與媽媽一起打掃房間,我和媽媽一起有說有笑,一邊掃地一邊談話……
雖然,這只是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已經滋潤我這小小的心靈!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快樂,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這就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它!因為,快樂時刻都在我們身邊!
篇三:孝就在我們身邊
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孝,是孝順,唯有把孝順放在第一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善。
星星點綴著,使原本黑漆漆的天空略顯明亮,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像天空上的星星為人們指明了回家的道路。在那長遠的路的盡頭,沒有人出現,爸爸在一旁著急地來回走動,嘴里重復著:“怎么還不回來?”終于,在路的那頭,出現了一個長長的身影,“好像是爺爺!”我大叫道。爸爸看了看,二話沒說就跑了過去,很快我們就到了爺爺面前。
我在一旁急促地呼吸著,可爸爸似乎一點也不累,立馬接過爺爺手上的鋤頭,嘴里說:“以后就別總出去干活了,怪累的,在家多休息休息,沒事就看看電視,總這樣晚回家,怪叫人擔心的。”雖然有些帶責備的語氣,但字里行間我都聽出來了爸爸對爺爺濃濃的關心。爺爺笑笑,說:“在家怪無聊的,走吧!你媽還在家等我們呢。“
我看著爺爺和爸爸的背影,深深感觸到了,也看到了爸爸的孝。
回到了家,看到桌上滿是吃的,大人們都向老人們夾菜,噓寒問暖,構成了一幅溫馨的畫面。爺爺走了進來,大伙的目光朝向了門口,都叫著爺爺,他臉上的笑容更深了,爸爸把東西放在門外也進來了。
爸爸在為自己盛飯進先為爺爺盛,遞到爺爺面前,爺爺臉上的笑容又深了一層,雖然這使他那歲月的刮痕深了很多,但卻一點兒也難看,反而顯出一層溫馨的感覺,爸爸夾了爺爺、奶奶愛吃的菜放在他們的碗里。小孩兒拿起紙杯向老人們敬茶,說著祝福語,一頓飯下來,歡聲笑語的。
在這頓簡單的飯中,我看到了爸爸、孩子們的孝。
孝,是孝順,是簡簡單單地一句關心,一頓飯,我們要發揚“孝“這一傳統美德,孝,其實很簡單。
孝,就在我們身邊。
篇四:人防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只有生命的存在,我們才可能享受生活,實現人生的價值。但生命也是脆弱的,如果不注重安全、缺乏安全意識、缺少防范技能,那么后果不堪設想,很多慘劇就是因為疏忽了安全問題造成的,因此,我們應做到關注人防。
也許很多人并不了解人防,其實它就是指人民防空,是根據國防需要,動員、組織人民群眾采取各種防范措施,減輕空襲和各種災難的危害,是國防的組成部分。
而且人防涉及范圍廣,它就在我們身邊。它既能指核生化武器的`防護,又可以指日常生活的應急防護,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珍愛生命就應該關注人防,增強防范意識、了解自救知識。
就說2003年莫斯科的事件。11月24日,莫斯科的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一宿舍樓發生火災,41名外國留學生死亡,近200人受傷。其中中國留學生有11名死亡,46人燒傷。在慌亂中,我國幾名學生想乘電梯逃生,結果被困在電梯中嗆死。這是一個教訓,真正有多少人知道火災時不能用電梯呢?有多少人知道要用人防知識自救呢?
與它相反的,2006年春節,哈爾濱一家酒店也發生了火災,煙霧彌漫。二樓房間中,有一家人正聚餐,起火后立刻奔向緊急出口,但門被鎖住,而樓梯處也已被煙火籠罩,他們不慌亂,返回房間分工合作。將通往外界的窗戶打開求助,用水澆濕窗簾堵住門縫,以防煙氣、毒氣進入,在他們的努力下,最終獲得施救。
這兩個例子中,一個火災時慌亂逃竄造成悲劇,另一個則臨危不亂,運用人防知識自救保住了性命,這值得我們反思。也許在災難面前我們會驚慌而忘了一些基本常識、解決方法,導致我們陷入危險。但正是如此,我們更應該冷靜地運用人防知識,學會自救。
所以,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應該學習一些自救的技能,學會充分利用現場條件和掌握的知識進行自我防護。
人防很重要,讓我們了解人民防空、重視人民防空,用人防知識保護我們,讓生命平安、健康成長!
篇五:語文就在我們身邊
語文,是一個奇妙的東西。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語文,那么就沒有華夏燦爛的五千年文明;如果,沒有語文,我們的世界將變成一個無言的世界;如果,沒有語文,我們也將無法交流。
語文,是奇妙的,它從我們學習的文字開始,到我們的語言,書本、作文等,都是我們學習的基礎。學習,生活,工作等,我們都離不開語文,所以說語文和我們都息息相關著。
當我們在嬰兒時期時,父母,親人等就教我們叫人。這,我們就已經接觸到了“語文”了。
當我們幼兒時,要求父母睡前給我們講故事時,常常會因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里白雪公主吃下青蘋果而死傷心不已,對皇后的惡毒而憎惡不已;《皇帝的新裝》里為皇帝的愚昧而嘲笑皇帝,為騙子的行為而感到憤怒,為小孩的天真話語而欣慰;《海的女兒》里為美人魚為愛而要變成泡沫而感動不已和惋惜……
這就是語文“文字的力量”,往往一段段的話語和一個個小故事就會讓我們產生許多不同的情緒。
長大些,聽朗誦家念一首首我認為枯燥而又無趣的詩時,可是從那張充滿魔力的嘴念出來時,原本枯燥而又無趣的詩突然變得生動美麗了。
這就是語文“語言的力量”,往往單一和枯燥無趣的文字,通過語言就變得生動有趣了。
瞧,語文就是這樣無處不在,潤物無聲,從我們身邊走過去,又走回來。
我們的生活處處都有著語文的存在。語文就是一盞路燈,照亮了我們的理想與追求;語文就是墻角的一枝高傲的梅花,有著自己的驕傲在各處展現它的魅力;語文就是一滴雨露,澆灌著我們的知識心田;語文就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藍天,任我們自由翱翔。
讓我們好好的珍惜語文,學習語文吧!語文,就在我們的身邊,好好的去發現和珍惜吧!
篇六:感動就在我們身邊
雷鋒,一個普通但極其響亮的名字。我們向雷鋒學習,被雷鋒的精神折服。在我們的身邊,同樣有著許許多多類似雷鋒的人,讓我們為之敬仰與感動。
其實,感動無處不在。有這樣一個人,他曾參過軍,歷任鐵礦管理員,獲得的榮耀數也數不清。他獻血多達6萬毫升;他把事業當做生命,兢兢業業,不曾有絲毫馬虎;他對人坦誠關愛,總能為他人伸出援手。郭明義,一位現代的“活雷鋒”。我們被他感動著,同時也思索著。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生活境況的不同改變了人們的脾性。當有人不堪重負時,當有人生活窮困潦倒時,當有人面對種種挫折一籌莫展時,我們會不會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眼相待,我們會不會傾囊相助而不是吝嗇至極,我們會不會挺身而出而不是嘲笑諷刺?郭明義,他對社會,對國家奉獻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為貧困家庭給予了自己最大的幫助。這樣的“活雷鋒”,怎能不令我們感動呢?
杭州,在這個美麗的城市里,有著一位“最美媽媽”。在緊急時刻,她不顧自己的安危,救下了從高樓之上墜落的嬰兒——妞妞而致使雙臂骨折。但是,在重病房之中的她從未表露過一絲后悔,相反她對妞妞是無微不至的關愛。吳菊萍,讓全中國人感動的“最美媽媽”,用雙臂托起一個孩子的整片藍天。
我們都為吳菊英的大愛精神而動容,因她的舍己為人而流下感動的淚水。其實,我們也能做到用一顆誠摯的心去救助,去關心他人。我們不求別人對我們怎樣感恩戴德,怎樣千恩萬謝,只愿對得起自己的心。正如吳菊萍一樣,面對危險,救人是她本能的反應,也是她善良品質的完美體現。
感動很多,但要看我們是否用心發現。讓我們踏著雷鋒的足跡,去學習他們那“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發現:感動,就在我們身邊!
真愛無言,大愛無疆。即使我們做不到真正的大愛,我們也能從身邊的人那里得到感動。如整日站立在風雨之中,為了人們的交通安全巍然不動的交警同志。如在繁星閃爍的凌晨依舊工作著,為了環境的美好辛勤勞動著的清潔工。他們很卑微,很平凡,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而他們帶來的感動,也環繞在心頭,久久不散。
篇七:友善就在我們身邊
一月的寒風吹落了樹的枝葉,卻吹不落友善的花朵。友善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它是饑餓時的一塊面包;是寒風中的一件棉襖,是落水時的救生衣。別把友善想得多復雜,其時,它就在我們身邊,那么就請大家聽聽我與友善之間的親密接觸吧!
冬天的寒風呼呼地吹著,外面是冰天雪地,我獨自一人坐在陰冷的樓道里,無人與我相伴,肯陪我的只有饑餓和寒冷,孤獨似乎也來湊熱鬧,風兒也常與我相伴,熾熱的淚水幾乎要涌了出來了,但也許被凝固成冰塊,掉不下來了吧?
我坐在樓道里,回憶起早晨的一幕幕,父母千叮嚀萬囑咐讓我晚餐到外面吃,還說這說那。“真羅嗦的聲音,慢悠悠的上學去。直到回來時我才發現我的錢和鑰匙掉在家里了。只好在樓道里獨自懊悔。
天色漸晚,樓梯已變得冰涼,我實在忍受不了了,只好站起身來跺跺腳,小跑一下,心里暗暗期盼父母能早點回來。剛才的運動似乎耗盡了我全部的力氣,我似乎再也沒有力氣動一下了,蹲在角落里,好似一團大肉球。我的手腳漸漸僵硬,為了緩解手的僵硬,只好把手放在口邊,哈幾下氣來取暖,白色的水汽如云霧升向天空,但我實在無力欣賞這美景。我向著這白氣祈禱,希望它得把我的苦難傳達給上帝。我多么希望有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和一個火爐啊!
當我正為剛才愚蠢的行為感到好笑時,奇跡發生了,我突然感到背被拍了一下,我以為是父母回來了,扭頭一看原來是還不熟識的鄰居,他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大米飯,還直冒氣,我被這曾經熟識的氣味吸引住了,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這碗飯,眼里流露出渴慕之情,我多么希望得到這碗飯啊!但這真是給我的嗎?當他說給我吃的時,高興之情難以抑制,把它全寄托在那聲“謝謝”上了,之后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他還把我帶到他家,他家里人正圍著爐子吃飯。我不好意思地加入其中,用手撫爐,一股暖流襲上心頭,不知是爐子暖和,還是被這真情感動了。寒冷,饑餓與孤獨早已離我而去,身體暖和極了,我吃了飯后,就在他家等父母回來,外面依舊寒風呼嘯,但我卻一點兒都沒感覺,我堅信友善的花朵是吹不滅的,一股暖流襲上心頭!……
友善啊!你帶來了一日寒風中那縷春天的陽光,給我帶來了溫暖;請你將你的種子撒遍世界,給世界人民幸福與歡笑吧!讓友善就在我們身邊!
篇八: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進入初中后,課程表上多了幾門課,比如,地理、生物、歷史等,這其中也包括我們最喜歡的創新課。
上了創新課后,我們感受到了自己制作日常用品的快樂,也明白了世界上的東西都是怎么被發明出來的。
我們天天都在做作業,可是誰思考過我們做作業用的筆是怎么被發明出來的,這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可是隨便去問一個人有多少人會知道呢?雖然這只是一只小小的筆,但這也是我們的前輩智慧結晶的創新,這可能只是一個不經意的一個想法,可這個想法給全世界帶來了多少便捷啊。
也許會有人說,這個世界的發展是由懶人推動的,懶人討厭走路,于是發明了汽車;懶人厭恨煮飯,于是發明了微波爐;懶人痛恨洗衣服,于是就發明了洗衣機……也許正如人們所說的這樣,但我認為是人們的需求推進世界的發展的。隨著人們越來越富,大家不再只為了吃飯而活著,也需要娛樂,于是人們發明了投影儀,可以看電影。人們為了有更多的娛樂方式,又發明了電視機。這一切都說明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我現在寫作文使用的東西,也是人們智慧的結晶。互聯網之父——博納斯,他在發明互聯網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家人全都說這是不可能的,當他看到蜘蛛網后得到了啟發,發明了互聯網。互聯網被發明出來后,拉近了七十幾億人之間的距離,讓整個地球如同蜘蛛網一般,從中國發往美國的電子郵件只需幾秒鐘便能到達,地球變得就像一個小村莊一樣。
看來創新的確就在我們的身邊啊!
篇九:稅收就在我們身邊
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那一棵棵挺拔的大樹、一個個景色優美的公園、一條條寬敞的馬路、一處處經濟適用的公共設施是誰建設的?那都是政府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舒適才建造的。那么那些建造的錢是從哪里來的呢?對,大部分都是從我們平時繳納的各種稅里面來的。
稅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稅收就在我們的身邊。這幾年,我存的壓歲錢多了起來,所以爸爸打算把我的壓歲錢存到銀行里去,我照他的話做了。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我想取些錢出來買書和交學費,卻無意間看見清單上寫著利息稅,我出于好奇心,就忍不住問爸爸:“到底什么是利息稅?”爸爸告訴我:“存錢中得到的利息,要拿出一部分繳納給國家,這些錢就是利息稅。”接著我又繼續問爸爸:“為什么要交利息稅呢?”爸爸只是微微一笑地回答說:“交稅繳稅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你以后就會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另外,爸爸還告訴我稅收無處不在,不管是生活中的水費、電費的繳納,還是店面經營、商場經營等都需要經過稅收。
雖然稅收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職責,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有些大人想要躲避交稅。就拿賣菜的小商販來說吧!有一次,我看見幾個賣菜的小販正圍在一起悄悄地商量著什么,我非常好奇,正想走上前一聽究竟,忽然,這幾個小販頭也不回地往前跑。“咦,怎么回事?”我自言自語道。這時,一個老伯伯從遠處走來,手里拿著一本本子,正一個一個攤位忙著在收稅。我走上前打了聲招呼,問道:“伯伯,那幾個叔叔為什么一看見您就跑呢?”伯伯摸了摸我的頭,笑瞇瞇地答道:“小朋友,你是說那些賣菜的小販嗎?”我點了點頭。伯伯接著說:“他們呀,就是賺了錢也不愿意交稅,不愿意為社會作貢獻。”我拍了一下腦袋,恍然大悟,跟伯伯道完謝,便急匆匆地回家了。晚上,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我和外公出去散步,只見那幾個小販還在為自己白天耍的小聰明而沾沾自喜呢!我把這件事跟外公說了,外公告訴我:偷稅漏稅是可恥的行為,因為繳稅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的做法是不誠信的表現,應該制止和打擊。
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今天起,我要做個稅收宣傳員,向我身邊的人宣傳稅收知識,使每個人都能誠信納稅,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