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小學作文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習俗小學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1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在廣州生活了十幾年,自然也對這里的風俗了如指掌。我覺得廣州的春節不僅有著獨特的風俗,而且還分外熱鬧。
除夕前一天,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準備除夕夜團圓飯的飯菜,還得進行一次大掃除,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夜,到處都彌漫著過年的氣息,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準備著這一年中最豐盛,且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飯菜端上來了,桌面上有魚有肉,各具特色的廣州名菜盡收眼底:紅燒豬手,黃埔蛋,燒鵝……應有盡有。吃飯時,大人們聊著這一年中的趣事與下一年的計劃,孩子們也不甘示弱,聊得熱火朝天,不過他們聊的一般都是吃飽飯后玩些什么?去哪放鞭炮不會被大人發現?總之,此時每家每戶都過著一年中最幸福,韻意最深的時光。
吃完團圓飯后,老人家打開電視,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年輕人負責洗碗,貼春聯,小孩子們這時是最開心的,他們用大人給的錢去街上買新年禮物,買燈籠,買沙炮,一邊走,一邊玩了起來。
這一天,長輩們還要給晚輩們紅包,聽說這意味著一年都富富裕裕。除此之外,這一天晚上,男女老少都不準睡覺,大家都要守歲,快活地玩上整一夜,盼望著美好的新一年到來。
元宵是春節的尾聲,也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這一天,大家都要去賞花燈,無論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彩,這些花燈形態各異,上面印著許多五花八門的圖案,五顏六色的花燈將廣州城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另外,大家還要在這一天里吃湯圓,據說這意味著全家幸福安康,團團圓圓。
就這樣,春節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纱蠹叶歼沉浸在新年熱鬧的氣氛中,大人們念念不忘地回單位上班,孩子們依依不舍地回學校上學,一切又平靜了下來。廣州雖然是城市,但并不機械化,它也是有自己的節日風俗的,尤其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2
今年的春節,有三天是我特別難忘的。除夕夜做湯團,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煙花。
除夕夜,我們在家做湯團。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后由我們捏成一個餅,放進餡,包成一個個小湯團。湯團有桃子形的,有圓形的,還有露餡的,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因為這是我們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紅的太陽從東邊慢慢升起,我們一家八個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當我們爬到半山腰時感到很餓,就找到了一個休息的地方,把帶來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著我們一口氣爬到了山頂——初陽臺,站在山頂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風景,西湖邊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螞蟻一樣看也看不清;西湖邊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
最后我們繼續往前走,走了一會兒,就拍了一張合照。外婆筆直地站著,媽媽看著我,我在想我的.作業,阿姨在想單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別的游客,姨父在欣賞周圍的美景,姐姐在拍蘇堤和白堤。我覺得我們一家人的表情真豐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進爺爺家,就看到了門口放著很多大箱子。爺爺說:“這是晚上準備放的煙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終于把天等黑了。只見爺爺先把煙花搬到了室外,接著叫我們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機,果斷點燃了導火線。只聽“嘭”的一聲,煙花從地上飛快地飛到空中。有的煙花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有的煙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盤旋;還有的煙花劃出不同的顏色形成了美麗的彩虹。我們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煙花竟然這么神奇,能夠變化出這么多的花樣。
通過吃湯團、爬山和放煙花這三個過年習俗,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的傳統文化知識,而且還讓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江門,那里,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
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家具、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
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后,男的必新理發,女的必“挽面”。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里還會吃團圓飯。
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這樣才能年年好運氣。
農歷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為表示灶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說了這么多,也該說花市上了。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著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哎!不說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點水,自己查閱吧!我們江門可是有數不清的習俗哦!~~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4
這人面容慈善,但是臉色不好看,此乃吾家之最長者,奶奶是也。后來經過詢問,我才知道,春節是不允許掃地的,而我卻在這天掃了地,這就是不吉利,因為這代表把財,富掃出去了,對于人們來說,這是不吉利的。切記不要像我一樣在春節(大年初一)把垃圾掃出門外。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5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那當然就是過春節了。相必大家都過過春節吧!那么你們了解春節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就和我一起踏上宇宙飛船,去探索這其中的奧秘吧!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貼對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春節習俗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喜歡!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6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里的人民勤勞而善良,很早就開始為過春節做準備工作,殺雞宰豬,熱鬧非凡。而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歡歡喜喜迎接新年的到來。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四川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菜,代表發財;……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初一初二,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健康康,開心每一天。長輩也會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塞滿我們的口袋,更塞滿了滿滿的幸福。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街上掛滿了喜慶的燈籠,熱氣騰騰的湯圓也端上了桌,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家鄉的春節習俗就是這么有趣,這么熱鬧,這么讓人滿懷期待!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7
原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和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而子時是農歷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有很多神奇的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說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三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由于天寒地凍,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凍掉。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兒,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其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深受老百姓喜愛,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春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另一方面,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的新年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春節吃餃子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吃魚團、肉丸和發菜,象征團圓發財。還有些地方吃法很獨特。如:在我國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面條與餃子一起煮著吃,取名“金錢穿元寶”。你說有趣不有趣?
看來,愛吃餃子真不錯!查著查著,我又想吃餃子啦。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8
今年,我在菇城外婆家過春節,耳聞目睹了菇城的部分春節習俗。
臘月初十,菇城黃粿加工廠開機做黃粿,前來加工黃粿的市民絡繹不絕。外婆家在第一時間做了100多斤黃粿。年味初露端倪,拉開了過節的序幕。黃粿的原料是粳米,做法并不復雜。先把粳米用特定的柴灰汁浸泡一天一夜后入籠蒸熟,再入機器碾壓、擠壓成形,一條條圓柱形、金黃色的黃粿就新鮮出爐了。黃粿韌性足,有嚼頭,清香爽口,是菇城的美味小吃,是媽媽饋贈朋友的不二選擇。
臘月廿六,外婆開始做肉丸、蒸肉糕。肉丸的配料有糯米飯、肉丁、香菇丁、黑木耳丁和胡蘿卜丁等。外婆把這些食材攪拌均勻后,捏成一個個小圓球,上籠屜蒸熟,就變成色彩豐富、香氣四溢的肉丸了。肉糕是用糯米粉、肉丁、芝麻等上籠蒸熟做成的。從這天開始,外婆天天忙忙碌碌,殺雞宰鴨為過年準備很多好吃的。
大年三十,外婆、外公一大早就忙開了。外公約上大舅在大門口和廚房便門口貼上大紅的對聯,又在很多門上貼上燙金的“!弊。外公張燈結彩把房子裝扮一新,年味滿滿四處橫溢。我們中華民族最看重團圓,在外謀生的人們,春節千里迢迢、風雨無阻都要回家與親人團聚。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是春節的重頭戲,外婆把準備了幾天的好吃的一股腦兒全搬上桌。一家人邊吃邊聊,其樂融融。除夕守歲的習俗現在不常見了,一般看完《春晚》電視節目也就趕緊去守熱被窩了。除夕0時前后大放鞭炮,可能各地都少不了。菇城百姓人家除夕年夜飯動筷前,得先放一掛鞭炮,似乎是在宣示“我家過年大宴開席啦!”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早晨打開大門,要先放一掛鞭炮,討個開門紅的`好彩頭。
正月初一上午,舅舅、姨媽拉家帶口來給外公外婆拜年。這一天人們見面時要說祝福、吉祥的話。一般是后輩給長輩拜年。拜年要帶一些禮品。走親戚拜年要連續幾天。大人要給前來拜年的小孩子分發壓歲錢,這幾天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
春節習俗菇城和縉云相比有一些不同點。菇城人家在年夜飯和正月待客的餐桌上,最大特點是吃火鍋,菜品以蒸、煮、燉為主,腌制、油炸的食品很少見,飲食習慣比較健康;縉云過春節除了在家門口貼對聯和“!弊滞,家家戶戶都掛紅燈籠,比較喜氣。而菇城春節掛紅燈籠不多見;縉云民間過年過節有“做庚飯”的習俗,即節日一桌好菜上桌后,要先焚香燃燭請故人前來吃喝,以示節日不忘先人之意。而在菇城,年節與故人無關。
今年春節除了收獲壓歲錢外,還了解了菇城的一些習俗,得益匪淺。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9
今天是春節,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在北方包餃子卻是最重要的習俗。這個春節我是在姥姥家過的。姥姥一家是地道的北方人,年三十夜里包餃子,午夜十二點吃餃子是東北人的習俗。沒錯姥姥家是東北人,盡管他們現在住在陜西,但還保持著東北人的過年習俗。
吃過晚飯一家人坐在客廳看春晚,嗑瓜子, 吃零食,閑嘮嗑。9點左右姥姥就開始張羅包餃子了。大姨搟餃子皮,姥姥包餃子,我也想包餃子,于是我包了一個挺著“將軍肚”的餃子,但它的肚子破了。在姥姥耐心的.指導下,我終于包了一個像模像樣的餃子,步驟是:1、在餃子皮上放一塊兒餡兒。2、把餃子皮對折。3、捏緊邊緣的地方。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我開心的向大姨展示著我的成果。
餃子包完了,就要放煙花了。我抱著一大袋煙花走出門口,拿著打火機點燃引線,“嗖”的一聲,煙花一朵朵飛上天空綻放開來,絢麗多彩。
美味的餃子、絢麗的煙花……伴隨我度過了這個美好的春節。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10
今天是除夕夜,媽媽不用上班也休息在家了,我可高興了,因為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
“過年啦,過年啦”,我歡天喜地地拉著媽媽的手叫嚷著。媽媽看著我興奮的樣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媽媽微笑著說:“今天是大年三十,最傳統的習俗就是在這天包餃子,春節吃餃子是一項傳統,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今天我們就包餃子,迎新年!蔽疫B忙拍手并自告奮勇也要參與,媽媽同意了我的要求并叮囑我把手洗干凈。
一會兒功夫,我就看見媽媽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桌子上已經放好了餃子皮,一碗清水,還聞到了好香的韭菜味餡,我最喜歡吃韭菜肉餡的餃子了。這時候媽媽對我說:“寶貝,我們開始啦,你幫媽媽打下手,我包好后你給這些餃子排排隊。”我聽話地點點頭。我看著媽媽很熟練地把餃子皮放在手心上,用筷子夾了一些餡放在餃子皮當中,沾了點清水兩手一壓一個餃子就成型了,媽媽剛包好兩個,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包好的餃子一個個排在竹匾里,這些餃子就象穿著白色軍裝聽話的.士兵一個個排著隊,真有意思。
半個小時過后,所有的餃子都包好了,媽媽把這些餃子放入窩中煮熟,撈出來我還幫忙把一盆盆煮好的餃子端放在臺上,叫上外公外婆和爸爸一起吃。
看著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餃子,我心里黙黙地祝福著,愿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過年習俗小學作文02-24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精選26篇)03-12
小學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06-15
春節的習俗(附各地春節習俗)02-05
關于春節習俗小學作文3篇02-13
小學生介紹春節習俗的作文10-01
(經典)春節習俗的作文08-06
[經典]春節習俗作文08-24
春節習俗的作文09-24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