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經典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習俗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俗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九江,在過年的時候,可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呢!
過年前夕,家家戶戶掛滿臘肉、臘魚和臘腸,像是在為人們提前宣告新年的來臨,又像是在爭斗誰更有喜氣。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訂年貨,有的還在打掃衛生,還有的正在分配紅包,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臉上的喜悅卻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來臨,街道上空無一人,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絡繹不絕,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團聚在一起,手烘著溫暖的.火,正愜意地吃著由“頂級廚師”婆婆親自現做的可口飯菜。可為什么大家并沒有“大飽口!蹦?嘿!這你都不知道?當然是為大吃幾碗“壓軸菜”——八寶飯啦!八寶飯俗稱我國的年夜飯,是由甜糯米和幾種干果拌成的飯,據說吃這一年就萬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飯后,便到最令人激動的環節,那就是——發紅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獻殷勤,逗得爸爸媽媽直樂,大人們才給我們“小費”,可“小費”也不是白拿的,還要幫大人們在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對聯也是我國過年時的著名傳統習俗之一,紅運來臨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來人往,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有句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闭f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咱們九江人也同樣好拜年這口。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都要去別人家拜個年,說上幾句祝福,以示祝別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興旺。
怎么樣?你想不想也來體驗體驗九江過年時的習俗?
習俗的作文 篇2
端午節那天中午,我們剛吃完粽子,爸爸就領著我去澄?促慅堉邸W咴谕魏5穆飞希液鋈幌肫鹆艘粋問題----端午節是有哪些傳統習俗?
爸爸笑瞇瞇地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很為國家著想,苦勸楚王要治理好國家和與鄰國相好,但楚王不聽,他十分憂憤投江自盡。楚國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清正的大夫,于是用竹葉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尸身。漸漸地,吃粽子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聽完爸爸的一席話,我茅塞頓開。
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只見通往江岸的條條道路,人們潮水般地涌向江邊。這時,時針指向二點正,"蹦"一聲槍響,十八條龍船從上游魚貫而下。頓時,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譜成一曲雄壯的交響樂。"加油,加油……"競賽到了緊要關頭,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黃隊加油,黃隊加油……"的吶喊聲。原來是黃隊有點落后了,它的啦啦隊在為它鼓氣。黃隊的鼓點更緊了,哨聲更急了,黃船迎著浪花拼命地向前沖。最后,黃船得了冠軍。
船隊的團結奮斗精神鼓舞了廣大觀眾,岸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哇,賽龍舟真刺激,這又是端午節的另一個傳統習俗。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開心又有收獲。
習俗的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遠的文化大國,在中國有著許多節日習俗,這習俗到今天已有萬年之久了,一代代傳承到了今天。
在這些習俗中。最熱鬧的要數春節了,春節在正月初一,是我國的農歷年節,它可是古老而又隆重的節日。它的節日習俗既多而且又熱鬧。主要的節日習俗有:貼春聯,年畫,福字,放爆竹,守歲,拜年,包餃子,吃元宵,舞獅子。春節正謂是一年的'第一天,據說,除夕晚上如果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新年精神充沛。
中國的另一個習俗就數清明節了,我國的清明在每年四五月前后,它的意思有兩層,既指節氣,又指節,在清明節,我最喜歡踏青了,踏青又叫春游。清明節正是春回大地,四處生機勃勃的時候,據書中記載,我國民間很早就有踏青這一活動了,記得武林舊事中曾經寫過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七女艷妝飾,翩翩游賞,畫般簫鼓,絕日不絕。由此可見,踏青春游的習俗早就流行了。
這第三個習俗就是端午節了,據歷史記載,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有喝雄黃酒、掛香袋、門上懸艾和萺蒲,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聽說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的為國而死,令我佩服。
這第四個習俗就是我最喜歡的中秋節。它是農歷八月十五,我最喜歡在中秋之夜,吃著月餅和瓜果,賃欄賞月,談著吳剛代桂、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這往往會勾起我無限的遐想,令我深思。此外,我還喜歡吃月餅,吃月餅可以說是有著悠久的歷史了,北宋詩人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也寫過:“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的詩句,由此可見,吃月餅是一種古老的風俗,在中秋節也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一家人圍在一起,顯得格外熱鬧。
中國的節日還有很多,這里我只了解到了這四個,但從這四個習俗,我就可以知道,中國的文化悠久得超乎我的想象,我一定要更加地深入了解它們,更加深入了解我的祖國,熱愛我的祖國。
習俗的作文 篇4
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
在各國有很多的風俗習慣。美國的圣誕節。感恩節。巴西等一些國家的狂歡節。中國的春節。
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我們新□具特色的.春節。在我們新疆春節雖然不如其他地區熱鬧,但在我的心中確實很好的。在臘月二十五至二十九這個幾天一直忙個不停。臘月二十五時漢族就開始準備菜。肉一些吃的東西。菜有菠菜。小白菜。豆芽菜……等等一些蔬菜。肉有:魚。雅。雞……等等一些肉類食品。有一些不懂的人會問:“為什么他們要在這幾天內準備這么齊全呢?”據了解是因為他們在這大年三十到初五這幾天不能動刀吧!
在這幾天他們還要把準備的蔬菜和肉類食品都煮好,再把菜該涼拌的涼拌,該炒的炒。這幾天,他們忙的是不亦樂乎啊!再大年三十那一天,他們更加忙了,他們加快步伐,等待新年的到來。家家戶戶的男性同胞們都在貼對聯。貼福字。而且他們貼福字倒著貼,表示“福來到!”呵呵!有意思吧!女性同胞們忙于包餃子,更加和睦了。哦,對了!忘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們要守歲,大年三十晚不睡覺。而我們回族不知是不是收到了他們的感染,也是這樣過大年三十的。
民族風俗各具不同的特點和特色,有機會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帶有不同特色的民風民俗吧!
習俗的作文 篇5
云南的春節雖不及北京那么熱鬧,也不及紹興那么多樣,但卻也隆重非凡。從除夕到初七,云南一直沉浸在濃郁的年味中。
云南分為好幾個少數民族,傣族和彝族在其中占極大的部分。在楚雄途經彝族家庭,一大塊碧綠的,用草鋪成的,厚厚的毯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它如同一塊平坦的,柔軟的草地一般。撫摸著,一陣舒適隨即襲來。據彝族老人介紹說這草毯是使家人能在下一年有個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的“好兆頭”。那夜是除夕,彝族老人盛情邀請我們一起入席,坐在那塊草席上,吃著熱騰騰的年夜飯,那滋味可別提有多幸福。
年夜飯中有牛肉!羊肉!魚肉!豐盛的佳肴中透露著彝族人民對春節的喜愛和重視。飯后,彝族的男女老少還得圍著篝火翩翩起舞,飲酒作樂,通宵達旦。他們穿著鮮艷的禮服唱!跳啊!還不時端上一些“美味”。突然,媽媽驚叫一聲:“這不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手工花生嘛!”我忙向媽媽請教,媽媽這才娓娓道來。原來,這種花生在媽媽小時候盛行。但漸漸也就因為太麻煩,就不再炒了。從那以后,人們漸漸在記憶中對它也就淡褪了顏色。萬萬沒想到,在這兒竟能品嘗到兒時的滋味。媽媽激動不已!我也趕緊拿了一顆嘗嘗,香甜柔軟的感覺沁人心脾。因時間倉促,我們無法去看精彩的斗牛,斗羊表演,但彝族這種獨具特色的民族風已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
在前往德宏州傣族時,我的心一直嘭嘭直跳,因為我對傣族這個神秘的少數民族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猛然間,一陣嘹亮的歌聲將我喚醒。傣族的大門就在這兒敞開了!入內,必須將鞋子脫去,其中還有許多規矩,顯然傣族在少數民族中家教堪稱嚴厲。熬到下午2點,才開始吃中飯。咦!這第一道花花綠綠的菜是什么?我一臉疑惑地瞟了瞟正在上菜的傣族小卜少。小卜少笑著介紹道:“這是我們當地有名的`土鍋子'。在我們這里可以算是美食了,也就在新年幾天才可以吃到!”這土鍋子的外表是用黏土做成的,它是用炭燒的。鍋底的綠色是用青菜做成的,傣族人希望把青菜燒成像長條餅干那樣,預示著長長久久。青菜上面鋪著一些肉類和水果。我嘗了幾口,甜滋滋的卻不帶一絲油膩,柔軟卻不帶一絲厭倦,美味縈繞在舌頭仿佛不忍離去。飯后,幾位傣家少女為我們跳起了喜慶的節日舞蹈《邵多麗》,她們如同一只只飛翔的鳥兒為人們帶來了春的氣息,精湛的舞藝令人們如癡如醉。直到結束,人們還沉浸于此,無法自拔。
就這樣云南的春節在人們的歡笑聲中悄然離去。土鍋子、草毯、手工花生、邵多麗仿佛為云南的春節披上了一件獨特的衣裳,令人回味無窮!
習俗的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闭缣拼笤娙硕拍恋拿娨粯,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蒙蒙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著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后,我們又拿出紙錢(清明節習俗作文500字)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并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習俗的作文 篇7
今天是中秋節了,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姥爺家,我打了一會游戲,大家一起吃完晚飯后,我就和媽媽去看中秋節的月亮,我發現月亮非常亮,也非常的圓,我還發現月亮上有隕石碰撞形成的小黑點。
等我們看完月亮回來,姨媽打開了一盒月餅,我吃了一個,覺得月餅太甜了,都有點膩了,然后我把剩下的一點給媽媽了。后來又和哥哥下了一盤象棋,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今天是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中秋節的夜晚,我和姥姥媽媽來到了樓下,看見了有人提著大包小包匆匆忙忙的趕路,我想他們可能要回去跟親人團圓。我抬頭一望,看見了月亮,它像一個明鏡,也像一個大月餅,還像一個大玉盤,金黃金黃的。這使我想到了嫦娥,玉兔,嫦娥正在梳妝,玉兔正在追它的`影子呢。我們走著走著,發現月亮也跟著我走,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月亮不見了,于是我東張西望地看,忽然他又從兩個樹的中間冒出來,原來他是跟我們玩兒捉迷藏呀!今天是中秋節是大家團圓的日子,可是我們家沒有團圓,因為爸爸沒有回家,他在外地沒有回來,可是月亮只有一個,我和爸爸都看著那輪明月就會想到對方的。詩中有一句話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爆F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雖然我見不到爸爸,可是我想爸爸正在望著那輪明月思念我們,我也望著那輪明月思念爸爸。
習俗的作文 篇8
眾所周知,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們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之一——春節。
據史料記載,春節早在舜帝時代就存在了,不過當時只是用來做祭祀的一個日子,還算不上什么節日。直到漢武帝的“太初改歷”之后,春節才被真正定在了農歷一月初一?偣菜闫饋恚汗澮呀浻4000多年的歷史了。
春節以前叫作“過年”。稱為“春節”,則是近代的事。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成立了“中華民國”后將公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將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但其實春節從臘八就開始了。
春節的習俗很多很多,買年貨、寫春聯、放鞭炮、做年糕等等,應有盡有。但最具有春節氣氛的,還屬放鞭炮了。除夕夜里,家家戶戶都會拿各式各樣的.鞭炮出來燃放:二踢腳、竄天猴、摔炮……,各種各樣的鞭炮聲在除夕夜里回蕩著,那漆黑的天空上頓時綻放出了好幾朵“鞭炮花”,色彩艷麗,宛若天仙下凡。
宋朝時期,大詩人王安石曾寫過這樣一句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边@句詩讓處在現代的我也感同深受。春節的時候,除了放鞭炮外,第二件大事就是貼“!弊,掛對聯。貼“!钡降紫笳髦裁茨?當然是寓意幸福安康!不過有人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干脆將“!弊值沽诉^來,象征“福氣已到”,以圖大吉大利。
在春節,吃團圓飯也是一種團聚的方式。除夕夜,家家的廚房酒菜飄香,不管是游子還是外地工作者,除夕夜那天必須回來吃這頓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所以,每家每戶都顯得很熱鬧非凡。
是!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歷代族人的瑰寶,它像明珠般璀璨,像鉆石般珍貴?上攵,我們在之后的年歲里,無論如何都要將它傳承下去!
習俗的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边@是一首關于端午節習俗的兒歌。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重五節,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民間會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成為長命縷。端午那天,家家戶戶還要在門上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這一天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會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也都會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
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還是吃粽子和賽龍舟。傳說人們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而人們劃著船在河中撈救屈原遺體的行為也逐漸演變成端午節最重要的賽龍舟活動。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要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廚房里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和防止毒蟲孳生。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習俗的作文03-14
習俗的作文01-23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習俗的作文(精選)08-26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3
(經典)習俗的作文09-09
習俗的作文【精選】09-18
習俗的作文(經典)10-28
習俗的作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