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7篇(精華)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習俗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習俗的作文 篇1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七夕神話圖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除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七夕節也被稱為中國東方情人節。那么在七夕節那一天,各有什么習俗呢?人們又會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天呢?中國吃網整理搜羅整理了一份關于各地七夕節習俗。
山東七夕情人節習俗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斗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谷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斗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廣西七夕情人節習俗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后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后,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福建七夕情人節習俗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后,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后,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瑯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功夫,比高下,看誰的制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節吃什么?
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勻后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后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后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習俗的作文 篇2
前兩天,我去媽媽的老家—山西平定參加表舅的婚禮了。
我是婚禮的“一叫孩”,就是要過去接新娘,新郎的姐姐也要去,所以媽媽也去了。過去時我披著紅布,我很奇怪,為什么要這樣?回去時又多了一條綠布,頓時感覺熱了不少,媽媽解釋說:這是婚禮的習俗“披紅戴綠”,所以我能有什么辦法來拒絕呢?反正我以后也不能這樣幾次了,所以我忍住了。婚禮習俗還有很多,比如不能空腹接新娘等等。
鞭炮聲好響啊!我們開著車,轉眼就到了新娘住的.賓館房間。這個房間號非常奇怪,“88888”。新郎先給守房門的人行賄,一人一個紅包,每個紅包里都裝著一百元到兩百元不等。新郎不給紅包,看門人就不讓新郎進門。進門后新郎又給了守在臥室門口的人一個紅包,真是重重關卡啊。最后還要找新娘被藏起來的鞋,找不到鞋有要給紅包。整個過程下來,新郎總共要給四個紅包,總共六百元。習俗真可怕!看來錢不多的人注定在平定娶不到老婆。
更可怕的是,新郎要背著新娘回家!新郎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這時,新郎朋友開始打新郎,因為新郎非常疼,所以要叫他以后疼新娘。在打新郎過程中,新郞摔倒了,新娘差點摔傷。我的天哪,太恐怖了!
我收到了當“一叫孩”的紅包,打開一看,一張閃閃發光的一百元映在我面前,看來這次努力沒有白費!
習俗的作文 篇3
聽爸爸講,我的老家在巴中,巴中位于大巴山和秦嶺交界的大山深處,只有巴中人才有的登高節,在每年正月十六舉行,到了這一天都全家出動,外出登高游玩。我小的時候,也常和爺爺奶奶在這一天登高玩耍。
當年,章懷太子因為犯錯被母親武則天貶入巴中,要求他面壁思過,章懷太子日思夜想,非常懷念他的母親,常常站在高處了望長安方向,希望能早日回到長安母親跟前,和母親一起生活。后來,巴中人民為了紀念他,他常常站的'地方改名為望王山,他離開巴中的正月十六作為巴中人民的登高節。
我很喜歡這個節日,因為在上山的路上可以看見很多小動物,如松鼠、蜻蜓、蝴蝶、老鷹,還有河流中的小魚兒以及山上的蘑菇等各種植物;還有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章懷太子想念媽媽,因為我也愛媽媽,很同情他愛媽媽的行為。
習俗的作文 篇4
七夕作文: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乞巧,是節日的主要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山東。在濟南、惠民、高青等地,陳列瓜果乞巧,等待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鄄城、曹縣、平原等地是吃巧巧飯: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
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面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后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只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廣西。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后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使用。
廣東。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后,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習俗的作文 篇5
中元節,是華人很重視的一個日子,每一年的中元節都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
這個鬼節也是眾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一個節日。
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有關盂蘭節民間一直是流傳著目蓮救母的故事。話說,目蓮的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
目蓮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親墮入惡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餓得很辛苦。他見狀,拿了飯要喂母親,可是飯一進口,就燒成灰炭。
目蓮感到悲痛極了,要求釋迦解救。釋迦告訴他說: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羅列百味,供奉眾僧,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
終于,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后人因此應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華人社會在這一個月會開始供拜,有些地方則會舉行普渡大拜拜。盂蘭盛會是華人除了農歷新年,第二大的節日。
七月鬼節,你不難在街頭巷尾的空地上、廟宇看到設壇祭拜。一些較大的祭拜,會供拜鬼王。鬼王也稱普渡王,傳說是觀音大士的化身。
習俗的作文 篇6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節”,又名“圣瓦倫丁節”是個需要謹慎小心的日子——對于單身的人和浪漫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情人節”清早一起床你就該從鑰匙孔向外窺探。據傳說記載,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么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的人同行,那么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的話,那你就會在“圣誕節”以前結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絕少有公雞母雞出沒,城區空地上也不會有雞的蹤影,所以若能看見一對鴿子或一對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注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的生命里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的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的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對策。
習俗的作文 篇7
谷雨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節氣,也是4月的'第二個節氣。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時節。當每年4月19日~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
谷雨的名字來自古人“雨生百谷”的說法,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谷雨節氣名字的由來,另一個傳說則是與倉頡有關。玉帝為犒賞倉頡造字,特賜金人,倉頡認為這是本份,不配收取,只愿五谷豐登,百姓皆有所食。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卻見滿天里向下落谷粒,黃帝深有所感,于是將那天定為谷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谷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
中國古代將谷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3
【精選】習俗的作文08-23
[精選]習俗的作文08-31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習俗的作文07-31
習俗的作文08-01
習俗的作文05-14
習俗的作文05-13
習俗的作文05-13
習俗的作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