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習俗的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俗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習俗的作文 篇1
每個民族的習俗都不同,而我們漢族,則是獨一無二的。
放鞭炮、包餃子、守夜(一般都是12點以后才睡覺)、拜年、給壓歲錢、貼對聯……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過年的頭兩天,許多人都會洗頭、洗澡、洗衣,把一年中的晦氣一掃而光。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家戶戶都會擺上酒席,請上親戚來“別歲”。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這是,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除夕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這日還有不行刑的風俗。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這就是我們漢族的過年習俗,怎么樣?有沒有大開眼界呀?
習俗的作文 篇2
以前我們家鄉過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大年初一的前一天,我們家鄉的人都把壓歲錢放到新衣服里面呢。
現在我們過年還是有這么一個習俗,每當過年都是我最開心的地方,因為我都可以得到很多的禮物,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壓歲錢,大年初一也就是我最開心的一天,因為媽媽會帶我去買玩具,有布娃娃,畫板和跳繩,大年初一可熱鬧了!
元宵節到了也就是正月十五,我可以去買燈籠,我看見的燈籠處處張燈結彩,可真漂亮。有紗燈·冰燈·玻璃燈·還有走馬燈,你們家鄉有這些燈嗎?對了還有的燈里面有叮咚作響的小鈴鐺,可真美啊!
還有除夕的時候,我們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我們還可以喝出了香噴噴的酒肉,門外和門上都貼好了又紅又好的對聯,屋里面有美麗的畫,可漂亮了,鞭炮的聲音非常的大,我也很喜歡除夕!
我的家鄉又美又漂亮吧!我喜歡我的家鄉!
習俗的作文 篇3
德國民俗學家對圣誕節習俗探本求源之后,發現大部分圣誕節習俗源自德國。
據德國民俗學家考證,除宗教儀式外,大部分圣誕節習俗形成時間不算長。在英國,圣誕節最初只意味著人們可以狂歡痛飲的酒宴,直到19世紀,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她的德國夫婿阿爾貝特結婚后,盎格魯-撒克遜地區才開始流行過圣誕節。把圣誕節帶到美國的也是德國移民。之前,從英國到美國殖民的清教徒一度拒絕過圣誕節。
圣誕樹最早出現在19世紀初歐洲德語地區。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曾在戰地豎起裝飾著蠟燭的圣誕樹。在19世紀70年代,法國人尚未接受來自德國的圣誕樹,但圣誕樹已開始在歐洲其他地區和北美流行。
據介紹,目前學術界對圣誕樹的起源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圣誕樹源自古代日耳曼人的習俗,但證據不足;另一種觀點認為圣誕樹源自16世紀早期有關耶穌誕生的`戲劇的布景。德國民俗學家發現,早在1621年,德國特里爾南部一家修道院中就出現過飾有蠟燭的圣誕樹。
德國民俗學家認為,在圣誕節前夜即平安夜贈送禮物也是德國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發明。他們說,從16世紀起,歐洲一些地區就有在圣尼古拉節(12月初)給孩子送禮物的習俗。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德國不僅保留了贈送禮物的習俗,還引入了“耶穌圣嬰”的形象。所謂“耶穌圣嬰”實際上是個身穿白衣的金發小姑娘,她和圣誕老人的職責都是把禮物帶給過去一年里表現好的孩子。
在許多德國人看來,如今的圣誕節已和歷史上的大不一樣,美式文化的烙印日益鮮明,原有宗教內容不斷消失,而曾經打在圣誕節上的德國烙印更是鮮為人知。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習俗的作文01-17
(精選)習俗的作文12-12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習俗的作文01-22
[精選]習俗的作文08-31
習俗的作文【精選】09-18
【精選】習俗的作文08-23
(經典)習俗的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