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的作文匯總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習俗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
元宵節前的飯桌上總有幾分不同:糯米粉、鐵盆、木板、水杯——開始做元宵了!媽媽總是那一句“揉一點面放一點水,揉到元宵的感覺時,停水續揉!痹谖颐媲暗蔫F盆里。裝著白沙般的面粉。在我左手指間亂搖一陣,掌心緩緩向面粉拍去,無論怎么用力掌心都不能壓到盆底。隨手一捧粉屑,立刻如流沙般從指尖劃過,用另一只手輕撫一下,才明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這難辦。我想。“倒一點水”我自言自語,一邊專注地看著媽媽那雙泛黃的手。只見十只手指干凈利落地一推,一揉,手指從四面八方向面粉擠去。她平緩的氣息一呼,一吸,把看似易散的面粉都聽話地掌握在手中。
我也不閑著。雪白的右手緊緊握住杯子的腰桿,左手更是小心謹慎地托住杯口,緊皺的眉頭似乎能隨著上揚地手移動著,多倒那么一滴也要狠狠滴罵自己一下。此時,杯中的水好比生命的源泉。沐浴了水的面粉好像活了起來,幾下輕推慢揉,幾次“雨水”滋潤,那如沙般的面粉仿佛讓那魔棍輕揮幾下,竟變成了一堆巨大的龐然大物——這就是元宵的稚型!霸侔衙鎴F揉幾下,記得要往一個點揉,用力!”媽媽兩手互相摩擦著,細聲細氣地提醒,馬上就好了。
我雙手合并著,堅定的眼神自動鎖定了方位,腮幫如警示般股三股,雪白的掌心“刷‘地朝面團的白肚皮上刺去,只感覺得血管像打了氣般“快要炸了”,沒想到,面團軟而富有彈性,推在上面跟抹在臉蛋上沒什么兩樣!此時此刻,我的手指好比牙齒,而面團已經有了元宵的味道。緊接著,媽媽如鷹爪般的手抓在面粉的一點,捏出了一兩個白的深的.深洞。輕而不急的一撕二撕,剎那面團一分二,而分四,八個白團靜臥不動——最樂的一刻“揉元宵”來了。
這時,可謂“全家動員”,五個人、八個面球,球在兩手之中左游右逛,無頭蒼蠅般前撲后退,時而扁圓時而細長,在這千揉百磨之中,圓形的元宵完成了。八個“雪球”在木板之上排成一線,有誰能想到,再“推”、“揉”的鍛鑄下,竟會如此美麗‘和諧。許久后,廚房里的鐵鍋腳踩火焰之上,在里面蠢蠢欲動、不停翻滾的熱水下,鵝卵石塊般的元宵靜靜在水底圍成一圈,只為等待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
春節就是農歷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系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
在古代,帝王繼位,是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采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后,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春節一共是十五天,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春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像吃年夜飯、守歲、貼春聯、放煙火等等。
吃年夜飯——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
守歲——除夕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貼春聯——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春節的習俗就是那么有趣,就是那么有意義。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
1月30日除夕,晚上媽媽包餃子。當餃子一個個出鍋時,春節聯歡晚會正好開始了。
今年是20豬年,在此我也祝大家豬年如意、馬到成功、馬上發財、豬年快樂。
今年是央視春晚舉辦的第32個年頭,從1983年開始,中國人每到春節都過地熱熱鬧鬧的,春晚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都烙下了一個很深的烙印。
今年的春晚很壯觀,舞臺也包裝的很華麗。而且今年的春晚也很給力,邀請了韓國人氣最火的男星李敏鎬和出生于法國的YIF。網上的人都黑YIF穿幫很多次,但是你們的.速度有他快嗎?還有人說庾澄慶站在李敏鎬身邊顯得又矮又丑,可是他在歌壇和影視方面都很有地位,你們有嗎?
小品《扶不扶》講述了我們現實中的一個問題,但是主人公還是把老奶奶扶了起來。我最喜歡他最后說的那句話:人倒了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來了。
這個春節聯歡晚會即給了我們帶來了歡笑,又給了我們很多溫暖。期待下一年的春晚吧!!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
大學畢業來廣東湛江一晃快18年了,看到雷州半島過年的一些風俗,不禁也想起我老家過年的一些習俗。
我的家鄉在安徽安慶市下面的一個小山村,家鄉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祖祖輩輩在這里從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平時,大家都過著平淡恬靜的生活,只有春節,才是最隆重最熱鬧的時節。
接祖送祖
我們家鄉臘月24才是叫小年。進入小年,春節序幕就拉開了。而進入小年,頭等大事就是接祖宗回家過年。這天的傍晚,每家每戶都要在宗祠里焚香放炮,告訴祖人:今天開始過小年了,兒孫請你們回來過年。然后,回到自己家里,每天擺上飯菜供品,供祖人飲食。到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戶又要親自到山上祖宗墳頭,再次去祭祀,也是再次請祖人回來過年,怕有遺漏。這樣的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初四的送祖。初四這天早晨,各家又擺上豐盛的飯菜供品,歡送祖人回去,叫送祖。表示新年即將結束,新春開始了,人勤春來早,祖宗也該回去開始耕作了。
貼春聯的寓意
年三十,一般是下午,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前,只知道貼春聯是一種喜慶的東西。隨著自己大一點后,才聽父母說:農村貼春聯還有一層寓意,那就是以前大家窮苦,多數人家借債度日。而到年底,債主就不停地上門討債。有些人只有外出躲債。但是,不管怎么躲,年三十還是要回家的。而債主往往就在這天守在你家里不肯走。這時,只有一種辦法可以叫他走,那就是貼上春聯。因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農村有一種約定:只要人家貼上了春聯,就不能再賴在人家要債了。過年大如天。要債只待來年了。
守歲點燈
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守歲的習俗,我們那里也不例外。以前,沒有電燈,每到春節前,父親早早將家里的煤油燈罩擦得光亮光亮。年三十晚上所有房間都要點亮燈光,而且要年三十、初一要連續點兩晚,寓意來年興旺。所以,這燈光很重要,要確保整晚不能熄滅。如果不小心被風吹滅,那家人心里就有點不爽;如果是被小孩子不小心點炮弄滅了,那是少不了一頓罵,或者幾個手指“訂板栗”。小時候,我們小孩子睡得早,父親總是守到12點后,然后打開大門放鞭炮,表示新年到了開門紅。一般門開得早越吉利,鞭炮越響越興旺。
年初一忌諱很多
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覺得這天心情如何,自然會預示一年的心情。所以,這一天忌諱很多,也有很多講究。一般小孩子喜歡在年三十晚到各家拜年。過去農村人窮,小孩子去拜年至多也就討得一支低價煙,或者一小串鞭炮。但是,初一一般就不去別人家里,也不走親戚,小孩也不能伸手向大人討要東西。據父母說,現在人富了,小孩子們反而不再串門了,沒有以前那種濃郁的`年味。再是初一不能打小孩,不能罵人,因為這天如果被打被罵,也許一年到頭運氣都不好;還有初一不能向地上倒茶水,如果倒了,預示出門會有風雨。
讀大學,參加工作,一晃出來22年了。雖然遠在外地不能經常回家過年,但是,每到過年,卻常常想起家鄉過年的年味,并不時打電話給父母,問問他們過年的情況。父母說,雖然現在年味淡了很多,但是,一些常有的習俗還是保留的,也就象我們工作中經常要用到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的習俗(附各地春節習俗)02-05
《春節習俗》作文11-08
春節的習俗作文06-17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07-04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07-04
《春節習俗》作文11-14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09-18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精選)12-10
春節習俗的作文10-05
[經典]春節習俗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