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俗的作文 篇1
中元節,是華人很重視的一個日子,每一年的中元節都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
這個鬼節也是眾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一個節日。
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有關盂蘭節民間一直是流傳著目蓮救母的故事。話說,目蓮的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
目蓮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親墮入惡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餓得很辛苦。他見狀,拿了飯要喂母親,可是飯一進口,就燒成灰炭。
目蓮感到悲痛極了,要求釋迦解救。釋迦告訴他說: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羅列百味,供奉眾僧,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
終于,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后人因此應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華人社會在這一個月會開始供拜,有些地方則會舉行普渡大拜拜。盂蘭盛會是華人除了農歷新年,第二大的節日。
七月鬼節,你不難在街頭巷尾的空地上、廟宇看到設壇祭拜。一些較大的祭拜,會供拜鬼王。鬼王也稱普渡王,傳說是觀音大士的化身。
習俗的作文 篇2
說實話現在我不是太喜歡吃粽子,吃的最好吃的一次是在廬山,那是剛爬過山,從當地的一個山農那兒買的,不知道是餓的緣故,還是粽子太小,還是和同學爭吃的緣故,那粽子真好吃。從那以后經常吃粽子,但是再也嘗不到那樣好味道的粽子了。
吃的最開心的一次,是一個朋友送的,很多,吃了很長時間,但是不好吃,仍然回味那山農的粽子。想忘掉那粽子的味道,但是總是在回味。
有一個小的愿望還能吃到的是廬山的粽子,那個味道真的很好。雖然我知道可能永遠不能吃到。
習俗的作文 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為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稱元夕,上元節。因有觀燈習俗,又稱燈節。佛教文化對于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和家安康,過了元宵節就等于過完了新年。
元宵節始于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其實古時候的元宵節不只是是元宵,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包括出門賞月、猜燈謎、吃元宵、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滿清入關后,宮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辦燈會的習俗已成,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每逢元宵節,除了提燈籠、吃元宵外,當然各地都會辦的就是猜燈謎。在如今各地都有許多不同型態的節慶安排,想方天。放松炮炸寒單的變成每年固定舉辦的`民俗慶典活動,也象征著年節即將告一段落,代表過完元宵后,又將是上學、工作的開始。
習俗的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不同顏色、口味的菜,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何必呢?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11-25
習俗的作文01-17
過年習俗_寫節日習俗的作文01-07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過年的習俗作文600字:過年習俗01-12
傳統習俗作文-大屋諶的習俗12-31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過年的習俗09-09
春節習俗的作文300字:過年習俗03-27
藏族習俗的作文06-16
中秋的習俗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