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介紹白露節氣的八大習俗

時間:2023-09-09 15:30:12 習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介紹白露節氣的八大習俗

  今日是白露,而關于白露的習俗,很多人都不重視,導致這些習俗慢慢消失。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介紹白露節氣的八大習俗,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介紹白露節氣的八大習俗

  介紹白露節氣的八大習俗

  白露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在每年陽歷9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黃經165度時開始。歷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顧名思義,白露是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可見到白色露水的意思。

  1、白露茶

  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葉叫白露茶。老南京人十分青睞“白露茶”。白露前后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白露茶截取的是天地由暖變涼階段的自然力量。

  2、喝白露酒

  蘇南和浙江有自釀白露酒的習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用以待客,又稱“白露米酒”。這種酒溫中含熱,有利于寒氣的散發。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逐漸消失。

  3、吃鰻魚

  這個節氣起,老蘇州會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養陰潤肺;還會吃些鰻魚(鰻鱺),這時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在甌江口外的洞頭島,照例要吃鮮鰻魚熬白蘿卜,鰻魚營養豐富,而白蘿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熱氣”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4、推燕車

  在山東省郯城縣民間有“白露到,娃娃推著燕車跑”的傳統習俗,家家制作能發出悅耳聲響的小燕車,孩子們推著燕車跑步御寒,可增強體質。

  5、吃龍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習俗。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等多種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吃龍眼最好剝殼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湯內,早餐時吃,健脾,補充水分,不易上火。

  6、白露節

  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滋補身體。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7、祭禹王香會

  每年白露時節,太湖人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

  8、吃番薯

  在文成,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中醫學認為,紅薯味甘性平,補脾益氣。《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習俗簡介

  9月7日,今天是白露節氣,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太陽一落山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拉大。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寒生露凝。

  “秋老虎”是啥意思?

  每年的8月和9月,“三伏”出伏以后,還有短期回熱后的35℃以上的天氣,“秋老虎”就是指立秋后的短期回熱天氣。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強烈,氣溫回升。天氣特征是早晚清涼、午后高溫暴曬。

  隨著近幾天北方地區連續降雨,今年的“秋老虎”基本撤離,天氣預報顯示,北京地區未來一個月的最高氣溫不會超過30℃。

  農事活動

  “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白露時節,正是中國各地大忙時節。東北地區,開始收獲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開始采摘新棉;同時,要給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選種留種,及時騰茬、整地、送肥,搶種小麥。華北地區,此時也是秋收大忙季節,各種大秋作物已經成熟,開始進行收獲;秋收的同時,還得抓緊送糞、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種麥的準備工作。西北地區開始播種冬小麥。西南地區到了白露時節,到處呈現忙碌的景象,因為“白露白茫茫,谷子滿田黃水稻和谷子得抓緊時間收割。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強田間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溫霜凍造成危害。華中地區,抓緊時間收割遲、中水稻,夏玉米也開始收獲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強水的管理。除此之外,得抓緊時間平整土地,為種麥做好準備。

  白露節氣后,冷空氣日趨活躍,常出現低溫天氣,影響晚稻抽穗揚花。黃淮、江淮及華南等地要抓住氣溫較高的有利時機淺水勤灌。白露期間,華南日照較處暑驟減,且降雨多具有強度小、雨日多、常連綿的特點,所以農諺有“白露天氣晴,谷米白如銀”的說法。對此,要采取相應的農技措施,減輕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時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白露節氣習俗

  收清露

  秋露中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飲白露茶

  白露茶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它多了一些過火的味道,給人的感覺剛剛好。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吃番薯

  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中醫視紅薯為良藥,有“長壽食品”之譽。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啜米酒

  白露米酒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江蘇和浙江也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逐漸消失。

  祭禹王

  祭禹王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十樣白

  在浙江溫州等地也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舉行,大約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種歡慶豐收、祭祀神靈的喜慶活動。宋時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云:“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東京夢華錄·立秋》也有所記載:“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貴戚。

【介紹白露節氣的八大習俗】相關文章:

白露節氣的習俗01-27

白露節氣的習俗范文09-08

白露節氣的諺語及習俗01-27

中國各地過白露節氣習俗范文01-27

白露習俗的概況介紹范文01-27

白露的習俗01-28

介紹與白露有關的習俗范文01-27

介紹與白露節氣有關的知識范文01-27

白露節氣食俗介紹201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