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家鄉習俗作文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習俗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習俗作文 篇1
到了臘月27,28,就是大家在家準備過節的菜肴和燉肉的日子,滿大街飄的都是菜和肉的香味兒,也是孩子們開心的日子,因為可以在幫大人帖好各種年畫,窗花和花紙之后,抱著大骨頭大啃特啃,那個香啊。父親的手很巧,能煎出各種各樣的窗花和帖紙,許多鄰居也都喜歡請父親為他們剪一些花紙或者福字帖在墻上或大門口,而我和弟弟把家里的樹和豬棚上也帖得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看著甚是喜慶。
家鄉習俗作文 篇2
宜昌,古稱夷陵,為湖北近代三大城市之一,地 處江漢平原與鄂西山區交界點。其春節禮俗融匯 了東部和西部的地方氣息,特別是19世紀下半葉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以來,各地商賈云集于此,以致春節習俗內外交流,形成了既與各地大致相同但又有地方特點的格局。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 “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有 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后,徹底進行打掃,干干凈凈迎新春。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 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 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 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 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農歷年的 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 “除夕”。 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歷一年中最后一頓飯),年夜飯以后有發壓歲錢和熬年 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歷本年的最后一 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臘月28日中午,周家的團年飯菜端上餐桌后,羅婆婆給飯碗里添一點點米飯,將一雙筷子擱在飯碗上,在酒杯里酙了 一口酒,這些是供一房的長輩亡人靈魂回來團圓過年的食物。
傳說這些叫了陰間列祖列宗吃過的飯菜禁止給人吃,忌給狗貓吃,如果吃了將會失去部分記性。
收拾好這些廢物后,一家人就可以上餐桌吃團年飯。春節吃餃子是一項傳統, 吃餃子取“更歲交子” 之意,“子”為“子 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祝大家度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家鄉習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長興,我們這里的特產是板栗。我們這里風俗也很豐富。
比如說我們這里過年,到臘月初,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要打年糕。聽老人說:“表示來年步步高!
到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要貼上喜慶的對聯。吃年夜飯的時候,家里都會燒一大桌菜,全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著年夜飯。每年媽媽都會燒一條鯉魚,表示“年年有余”,“魚躍龍門”。
吃好年夜飯,大人們就給我們小孩發壓歲錢。睡覺的時候我們就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表示壓歲。天黑了,我們幾個小朋友在大人的陪同下到外面放花炮?吹轿孱伭幕ㄅ谖覀儦g呼著,這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
大年初一和初二我們都會走親訪友。
大年初一我們一般會到外婆家去,桌上放著很多好吃的東西。外婆會先泡一杯糖茶,再泡一杯有茶葉的茶。
初二我們都會拿著禮物到親人家去拜年
這就是我們這里過年的習俗。
家鄉習俗作文 篇4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庇质且荒昵迕鞯剑一氐嚼霞胰吣。
我走在山路上,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雜草,草叢中不時冒出滾滾青煙,忽然,一陣風把煙吹來,薰得我眼睛都睜不開,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許多人在墳頭前燒紙錢祭祖。
轉了個彎,我又路過一個墳,墳上都是鮮花。站在山頂,極目望去,鮮花零零落落地點綴在山間,與大多數墳墓上的冥紙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看到了這,我想:清明節祭祖雖然延續了幾千年了,現在我們應該提倡文明祭祀。燒紙錢祭祖,不但有山林著火的危險,冒出的煙還會破壞臭氧層呢,這多不環保,多不文明啊!要是我們每個人都用鮮花祭祖,那該多好,讓祖先天天生活在花海里中。
雖然,大多數人們還在燒紙錢,不過,這零零落落的鮮花也說明了文明祭祀的種子正在萌發……
清明節又來了,讓我們用文明方式祭祖吧!用鮮花祭祀來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思念,用網上祭祀來表達我們對先烈的緬懷,用清明詩會來表達我們對古人的哀思。
家鄉習俗作文 篇5
每年二月初二,爸爸都會念叨“二月二,龍抬頭”,并在這一天爆玉米或炒黃豆,還會吃春餅。我對此充滿好奇,這是什么風俗呢?
原來在爸爸的家鄉,二月二是“春龍節”。自這天起,傳說掌管雨水的龍王抬頭蘇醒,雨水會漸漸多起來,萬物開始復蘇。
關于“春龍節”,有很多傳說,最有名的一個和武則天有關。傳說,當年武則天當上了女皇帝,讓玉帝震怒。于是,玉帝下旨龍王,三年不得降雨。但龍王不忍百姓受苦,在二月二這天偷偷降了雨。玉帝因此將龍王壓在山下,并揚言待到“金豆開花時”才能放了龍王。聰明的百姓將玉米爆開,并做好春餅,家家戶戶供奉上,救出了龍王。
從此,二月二那天,爆玉米、吃春餅、祭龍王就成了一種風俗。這既是表達了百姓們對龍王的感恩之心,也是對龍王的喚醒,祝愿新年風調雨順,事事如意。
現在,供奉龍王的形式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春餅這種美食代代相傳了下來。民以食為天嘛!每年春龍節,我最期待的事就是和爸爸一起做春餅。
大盆大盆的木耳、白菜、青筍、肉,光色澤就能讓人饞涎欲滴。爸爸“當當當”地剁肉糜,我笨手笨腳地切白菜和木耳。一會兒,水靈靈的大白菜葉就在我的鬼斧神工下,變成了小月牙兒、火柴棒和青柳葉。肥嫩嫩的木耳也不能幸免于難,一根根細細長長的像蚯蚓,哈哈!但這些并不影響春餅的口味,至少我是這么覺得的。
“嗞啦”,“啊”每次爸爸煸炒餡料的時候,我都無一例外地幫他配音。既然是龍抬頭的日子,那就該熱熱鬧鬧。廚房間,一時里炒菜聲、尖叫聲、鍋碗聲、歡笑聲混作一團。龍王也會被我們吵醒吧?
每到最后一道工序煎春餅時,我都守著油鍋,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直接從鍋里撈一個出來解饞。不知熟睡的龍王是不是和我一樣被這四溢的香味吸引呢?
爸爸離開家鄉很多年了,每年過春龍節吃春餅時,就會給我們講一些家鄉的故事。我們一家人也會一起吃著美味的春餅,一起憧憬著未來一年的新變化。
這家鄉的風俗,包含著思念,也充滿了期盼。
家鄉習俗作文 篇6
春節除夕,我同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順昌。
順昌雖然小,卻是一個青山綠水,空氣清新的小城。只是最近幾年在開發資源,躥出了好多棟鋼筋水泥鑄成的大工廠,不斷排出的廢水和廢氣讓清新怡人的小城變得有些灰暗起來。盡管都大家在努力想辦法讓小城重現光彩,但是這也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事。
已經四五個月沒有來順昌了,我對小城和年過六旬的奶奶都有了一些想念。每回年前回到老家的時候,總能看見慈祥的奶奶坐在房中,用手清點著”香“———這是一種重要的節日里必要點燃上的,外面用紅紙包著,會冒出很多的濃煙的東西。
車子順著新修好的瀝青馬路行駛,徑直開到了奶奶的平房門口,我急匆匆的推開大門,跑進庭院里,卻發現奶奶悠然自在倚在搖椅上,瞇著眼養神。
我四處張望著,卻沒有發現往年成堆在角落的”香“,連一點煙味都沒有聞到。
“奶奶,今年沒有”香“了嗎?”我扭頭問。
“嗯?是啊,今年沒有了呢...”奶奶不緊不慢的接著我的話。
“今年呀縣里邊兒說了,這幾年環境不如從前好了,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善環境,那個香不是煙霧很大嗎,可污染空氣了。于是,他們就都決定不做了。雖然覺得有點舍不得,但是我可不能傷害了我的小孫女,所以,我也不做了。”奶奶緩了緩,接著說道。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籠罩著一種朦朧的感覺。要準備吃年夜飯了,爺爺擺好碗筷,沒有像從前一樣中規中矩地提著一大掛紅鞭炮到門口點燃,細聽左鄰右舍的動靜,也沒有一點聲響。爺爺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笑了笑:“我從小就生活在順昌,現在它環境有些不好了,鞭炮有污染,還制造了噪音,得不償失呀!我可不能成為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蔽衣犕辏瑥氐酌靼琢。原來,爺爺奶奶都在為了保護環境而拋棄了舊觀念呀!
吃完飯,我們一家圍繞在茶幾旁,看著春晚,也沒有每隔一段時間聽見煙花“噼里啪啦”的響聲,盡管安靜的小城讓我有些不大習慣。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小城一定不會辜負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對它的期望!
家鄉習俗作文 篇7
我的家鄉位于福建閩南金三角的東南部——漳州市云霄縣列嶼鎮。她背山面海、氣候怡人。品種豐富的海鮮美食和淳樸善良的列嶼人民構成了當地獨特的風情。
海邊的人們大多以出海捕魚為生,漁民們為祈求出海平安,每年會有很多祭祀活動。常聽爸爸講他小的時候過節的各種趣事。他說最隆重的要屬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每家每戶為這一天的活動要提前一星期開始準備,殺豬宰鴨,制作糕點等。當天的祭祀活動從傍晚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凌晨,燒的金紙也常把整個小鎮籠罩在濃煙中。在祭祀活動后宴請親朋好友,非常的濃重。去年的中元節我正好在老家,體驗了一把“別具風味”的祭祀活動,我發現從貢品上就和過去有了很大的變化。各式各樣的海鮮、水果、精致糕點,家人們一天就準備好了。祭祀活動的時間也大為縮短,沒有見到空中的濃煙了。人們不再大力操辦酒席,或親人或三五好友相聚,并且實行了光盤政策。
時代在變遷,古老的祭祀活動雖然隆重熱烈,但是造成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新時代的祭祀,在保留人們美好祈愿的同時變得更加環保、文明,這不正是一種進步嗎?
看著忙碌的家人,望著碧海藍天,我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明天的列嶼鎮變得更加美麗!
家鄉習俗作文 篇8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兒,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且“規矩”也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我大喊道:“貼錯了,貼錯了。你把它貼反啦!”爸爸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沒貼錯!蹦菫槭裁匆怪N?我疑惑不解。爸爸卻解釋道:“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怪N說明‘!梗ǖ剑┝!”哦,原來如此,那過年還有什么習俗呀?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原來過年還有一種習俗來源于年獸。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挨門串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年臘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走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有了放炮,穿紅衣,貼春聯的方法驅趕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了,直到今日。我聽完爸爸的講解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么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原來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啊,我又問爸爸為什么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中的晦氣,這是好兆頭呀!
這就是我家鄉熱鬧的春節。
家鄉習俗作文 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制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里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彩,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著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
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只煙花就迫不及待的沖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愿你歲歲(碎碎)平安。
這就是家鄉的春節,這就是家鄉獨特的風俗。
【精選家鄉習俗作文9篇】相關文章:
【精選】家鄉習俗作文九篇02-16
精選家鄉習俗作文8篇02-09
【精選】家鄉習俗作文八篇01-28
家鄉習俗作文(精選15篇)02-15
家鄉習俗作文【薦】04-08
家鄉習俗作文【推薦】04-08
【熱】家鄉習俗作文04-08
【薦】家鄉習俗作文02-28
【推薦】家鄉習俗作文02-21
家鄉習俗作文【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