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心理的作文錦集十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的作文 篇1
“好!現在,你們右手上拴著只氣球,它很輕很輕,輕得要把你帶上天。但你的左手卻掛有幾斤鉛球,它很沉很沉,沉得好把你拖下去。”林老師的話像是從天上飄來似的,悠悠地、連綿不斷地貫入我們的耳朵。于是,我們仿佛是被施了魔法似的,覺得左手愈加沉重,而右手卻輕輕的,似乎真的拴著個氣球。
“現在,你們可以睜開眼睛了,但請不要動。”聽到老師的聲音,我們驚奇地睜開了眼,驚喜地發現:我們的手臂并不同于被施了“魔法”前了,而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了!與老師先前說的一模一樣。
“咦,這究竟是哪門功課?那老師竟是魔法師!”嘻嘻,讓我來偷偷告訴你們吧!我們六(2)班的林老師正在給同學們上自我暗示的心理課。
林老師對著我們那42雙疑惑的眼睛,報以神秘的微笑。之后,又壓低了聲音,悄悄說:“這招叫做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也分為積極和消極。積極的心理暗示能使我們——”“成功,消極的心理暗示會使我們失敗。”底下幾個聰明、性急的同學率先喊出聲來。
接下來,林老師給我們看了2個關于心理暗示的小故事,還讓我們這些魔法學徒自己做個小實驗,再次分享實驗感想。魔法師——林老師先是讓我們在一張紙上寫:我想做件什么事,第二個句子時把“我想”變成“我無法”;第三個句子時把“我想”變成“我一定能”。每句重復讀三次。
我迅速地動筆寫下了這三句話,剛開始讀:“我想教會姐姐彈一首曲子”時,平平淡淡,沒什么特別的感覺。但讀到“我無法教會姐姐彈一首曲子”時,胸口仿佛一般,壓著千斤的石頭,心中十分不快。一種煩躁油然而生,頓時眉頭緊皺,恨不得立即停止,把它扔到一邊去。但是,我還是克制住了這內心的欲望,強忍著耐心繼續讀第三次。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吶!剛剛烏云密布,現在卻又撥開烏云見太陽。一句又一句的“我能”不禁使我熱血沸騰,斗志激揚,笑容又回到了臉上。
我站起來發表了自己的感想。其他同學也都有著同樣的感想。
下課前,林老師還送了我們幾句意味深長的話。這堂課讓我們感覺奇妙,而又興趣盎然。我們的心理暗示就好比一個人站在鏡子前面,你對鏡子里的人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心理暗示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所以請大家盡量不要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讓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心靈更加陽光明媚!
心理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們上作文課。剛開始,老師讓我們在一張紙的正中間寫上一個“我”字,我們都很好奇,不知楊老師又在賣什么關子,但我們還是照辦了。等我們都寫好后,老師讓我們玩一個心理游戲,游戲是這樣的:先在紙上寫出五個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或物。然后再依次把其中的四個人(物)去掉。留下的那個就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我略一思索,寫下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食物。
我第一個去掉的是食物。我忽然感到如果去掉了食物,我和父母會因為沒有食物而饑餓。但我不能去掉父母啊,最后我只好去掉了食物,這時,我的心里十分的恐慌。
接著我劃去了同學,平時我和她同甘共苦,一起寫作業,一起運動,一起玩耍,但相比之下,還是我的親人比較重要。雖然我依依不舍,但還是只能先讓她離開了。
這時,我發現眼前剩下三個人:爸爸、媽媽、老師。我的筆變得沉重了。
當老師再次下令讓我們去掉第三個人的時候,我難過地趴在桌上,不想動筆了。可老師說,你必須再去掉一個。我咬咬牙,用顫抖的手去掉了老師。在去掉老師的一霎那,我忽然感到沒有了老師,就沒人傳授我們知識一樣,世界永遠是野蠻的。這份師生情怎么割舍得下?可是……我難過得想哭了。
只剩爸爸和媽媽了,我含著淚水對老師說:他們都是我生命中最親的人,能不能不選擇啊?可是老師說,我們都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么事,如果他們中只有一個人,能夠繼續陪你走向人生的道路,你還是必須得面對這樣的情形。
這時,大部分同學的紙上只剩下媽媽了。可是老師提出了一個更加殘酷的問題,如果你和媽媽只能留一個在這個世界上,你會留誰?
留下媽媽吧。可是,沒有了我,媽媽該多么痛苦呀。我仿佛看到媽媽茶飯不思、滿臉憔悴的樣子。但是如果我失去了媽媽,那我只是孤零零地一人。再說了,媽媽太愛我了,我不能把媽媽去掉啊!最后我只好狠心劃去了自己。
殘酷的游戲玩完后,淚水在我的眼眶里直打轉,因為這游戲太殘酷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和食物我什么都不想離開啊!我忽然覺得這是一個多么殘酷的心理游戲!
心理的作文 篇3
整天沉浸在數理化之中,讓人覺得喘不過氣來。這些“必修課”,是“押”著人往前走的。對我來說,那神秘的心理學才是我想去真正選擇的一門必修課。
從小我是跟著媽媽在醫院里長大的,這也讓我看到了一些一般人看不到的場景:急診室外嚎啕的哭聲,撕心裂肺的響著;家屬們在門外,發了瘋似的哭喊著,而那病人躺在門內,就那么躺著,一動也不動,已然離去,任由他們為自己哭著,這場景著實令人揪心。我十分驚訝,或說是不敢相信,一條生命就在我的身邊飛逝了。那是一個人吶,一條鮮活的生命,就在我的身邊,離我那么近,就這樣沒了,不在了!他們把眼淚流光了,麻木的坐著。我很想去幫幫他們,可我實在不知道怎么去幫,那是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無奈與惋惜。
媽媽科室里曾經有位阿姨,在看了太多的生離死別之后,對于生命的意義,對于生命的看法、心態已然扭曲。在救了那么多人后選擇了自殺。但幸好被他人發現及時制止了。
這兩件事對我的心理觸動極大,我在思考如何去幫助他們,如何去幫助他們打開那個心結,去深入他們的內心?我找到了唯一的途徑——心理學。
我也借到了心理學百科全書,去學習了最基礎的那一章:如何去調整自己。到了中學以后,我主課成績大跳水,語文成績從“九”開頭跌到“七”開頭,又住宿在學校,找不到一個能傾訴的對象。心情極壓抑時,我有時看到那窗仿佛有一種想撲出去尋求解脫的可怕想法。我也嘗試著去調整自己,用書中學到的一些解壓排解方法,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去尋找自己所在乎的,覺得充滿生活意義的事情。慢慢的,慢慢的,我也能夠去接受、接納自己,從自我的輕度“灰暗郁悶”中走出來。在學校里,我也會去尋找心理輔導老師的幫助,去向她咨詢一些調整自己,發現自己,發掘自己的問題;偶爾也隨媽媽去聽一些心理講座。
有人也許會說:心理疏導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為什么要去學?但我認為,機器根本無法去疏導人類心理,他們根本不可能真正與人類相通心靈!怎么去疏導?若這門課真的被取代了,至少,我還能去開導自己,讓自己在必要時走出自己的陰影,戰勝生活的磨難。
讓心理學成為我的必修課,去調節自己,去接納自己,也可以去關愛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們,給心靈松綁,提升生活質量。
心理的作文 篇4
最開始上心理課,我是有點抵觸的,心理課有什么好玩的?但上了第一節心里課后,我覺得心理課很有趣。
這次,麗雅老師(心理老師)給我們講了血型。
麗雅老師給我們看了一組漫畫,漫畫講的是4個血型不同的`學生去食堂吃面,面是一碗比較咸的面,4個人的表現都不同。
A型血的人沒吃,一直在東張西望。麗雅老師說:“A型血的人比較敏感,比較八卦和膽小。”B型血的人很專注地吃著面,無論周圍發生了什么,都沒有抬頭看。麗雅老師就分析:“B型血的人是一種專注、樂觀、不拘小節的人,認定一件事就一定會去完成。”我在下面暗喜:我就是B型的!AB型的吃了一口,覺得不好吃,就吐了,走了。麗雅老師笑著說:“AB型的人是直性子,敢愛敢恨,和他們做朋友會讓你又愛又恨。”O型的吃了一口,也走了。麗雅老師說:“O型是顧及他人感受的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不知不覺,下課鈴響了,心理課結束了,兩個星期才一節的心理課太寶貴了。
心理的作文 篇5
鋼琴是一種樂器,它能讓人演奏出優美的樂曲。正因為這句話,我決心苦練鋼琴。
今天,我邁著貓步走進教室,心情格外舒暢。“喲,來啦!”解老師拿著教材走進教室,“來,坐好。我們先學坐姿。看看你的膝蓋有沒有在這個蓋子的下面。”
我一看,膝蓋都躲在鋼琴下面了。我連忙往后坐了坐,有感覺很不舒服:“很不舒服吧!我們把凳子移后一點嗎,就舒服了。”解老師起身,幫我把凳子移后了一點,讓我坐下。我立刻感覺舒服多了,就開始聽老師講課。
“來,開始彈這首《第一進行曲》吧!”解老師把課本翻到第5頁,指給我看,“5678,開始!”我太緊張了,手指幾乎按不下去:“ping!ping!”我彈出來的音樂簡直是在漏氣!“再來一次!”解老師在鼓勵我:“peng!peng!”現在彈出來的是在敲大鼓。“bing!bing!”現在,鋼琴才露出真面目,彈出了最優美的樂曲。“嗯,不錯,再來!”解老師對我豎起大拇指,“下一首6氣球人》!”
該練琴了,一位老師進來,問:“你是跟哪個老師學的?”“解老師!”我充滿自信。“來,給我彈一曲!看看你學的怎么樣!”
“嗯,不錯!一會練完了記得關空調關門哦!”那老師給我拋了一個飛吻就走了。
“呼!”緊張的我恢復了正常狀態,不過,我開始膽大了!
鋼琴啊鋼琴,你讓我從害羞的心理中走出來,真是一位好老師!
心理的作文 篇6
唉﹗今晚考試又得想作文還得寫作文﹗唉﹗能怎么辦?想唄﹗寫唄﹗――題記
作文是考人文采的一道題目,就像數學,你不想,它就解答不出來。看吧﹗想作文就是件特浪費腦細胞的事兒﹗但是,你不想的話,你的作文題就得交白卷又或者老師直接寫個鴨蛋給你﹗看﹗想逃避寫作文,那簡直就是比登天很難﹗
每當寫作文的時候,我真想高歌一首﹕“作文啊﹗你為什么那么難寫?為什么出現在卷子上?作文啊﹗你就可憐一下我吧,放過我吧﹗我傷不起啊……”呵呵,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以至于每次看到作文題既熱情又歡迎我的到來時,我的心早已淚流滿面,但我又不可以拒絕,因為它占了整張試卷百分之五十的分數――也就是50分,也因為我不可以眼睜睜地看著那快到了嘴邊的“鴨子”飛走了。唉!真是讓我又愛又恨。逃避寫作文?No!No!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想被老師當眾“表揚”和拿“滿分”。
寫作文其實也不是個難事兒,不過就是把你腦子里的墨水給擠出來而已。你想想,只需把你那一瞬間想到的文字串在一起就可以組成一句話或者一段文字,這樣來來回回的,不就有一篇文章了嗎?看!多劃算的事兒!這樣你不僅沒把試卷上的作文題空白,還彰顯了你的腦子里多得是墨水,當然也可以說你肚子里有很多墨水。不過不看點課外書也不行的,因為總有一天你也會詞窮的。
寫作文是件難事兒,也是件趣事,是難是樂,自己去體會吧﹗如果你真的很討厭寫作文,那我只能告訴你作文其實并不難,要看你自己怎樣的態度。所以,和我有一樣心理的同學,嘗試著接受去寫作文吧。因為我們逃避不了,這是事實。
希望同學們把寫作文當成一門樂趣,同學們別小看它,它的威力非常可怕!它能振奮人心,還能鼓勵人不斷前進而奮斗,讓我們一起來發揮自己的寫作水平吧!
心理的作文 篇7
今天是考試成績下發的日子,我的心“嘭嘭”的跳個不停。當試卷擺在我面前時,我的眼睛小心翼翼地瞟了它一眼:天哪!一個鮮紅的50分!它不停地刺激著我的眼睛,我傷心極了。自己努力的回報竟然是它——50分!我把那“傷痕累累”的試卷塞進了書包,像放進了一塊千斤重的大石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一路上,我拖著沉重的腳步慢慢地向前挪動著,小鳥在枝頭唱著歌,看見了我卻立刻嘰嘰喳喳地飛走了,它們也在嘲笑我吧?我苦笑。到家門口了,我在屋外不停地徘徊著,心里忐忑不安,腦海中時時浮現出那張不及格的試卷,又慢慢幻化成爸爸憤怒的臉和高高舉起的大手,我的臉仿佛火辣辣的疼。唉!這一切怪誰呢?
心理的作文 篇8
今天早上第三節課,侯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心理健康活動課。這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的主題為“如何面對老師的批評”。老師先跟我們玩了一個小游戲,大西瓜小西瓜,然后故意找了一個不太認真的同學批評一下,尋問大家覺得這位同學被老師批評后會有什么感受?心情會怎么樣?“生氣”“難過”……答案五花八門。
接下來老師說我們在學校里,和老師相處的時間很多,也常常會受到老師的批評,面對老師的批評,你是怎么對待的?同學們都紛紛分享了自己曾被老師批評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也大膽地說出心里的感受。接下來我們了解了不能恰當對待老師的批評,后果很嚴重,既影響學習又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后來我們同學討論相處了很多化解矛盾的方法。首先要理解接納老師,再換位思考,如被老師誤解了,要主動與老師溝通。很快下課鈴響了,同學們帶著思考走出了課堂。
下午,科學老師又幫我們班出了一條新規定:上課認真的同學有國分,加分可以抵一次罰抄。結果科學課上,同學們非常認真,搗蛋的同學也消失了。看來,科學老師的這一招真靈。
心理的作文 篇9
虎子,你在哪兒
浙江杭州何子越
虎子,你在哪兒?你還好嗎?
我常常想著想著,眼淚就悄悄地流了下來。
那是一個寒假,快要出發回奶奶家了,我高興得不得了,因為我就要見到英姿颯爽的大狼狗虎子了,我又能和虎子一起玩,一起叫了。
剛到爺爺家門口,我便象一支離弦的箭一樣沖進了院子,前院后院、屋里屋外找了個底兒朝天,可就是看不見虎子的蹤影,心急火燎的我不住地問爺爺:“虎子,虎子呢?虎子哪兒去了,爺爺?”爺爺聽了,嘆了口氣,搖搖頭:“虎子它唉!”這時,我的心底涌出一股不詳的預感。我忙問爺爺:“怎么了?虎子怎么了?”“虎子走了!”
什么?“嗡”的一聲,我的腦袋一片空白。不會的!虎子怎么會走呢?虎子一定還在家里!沒錯,爺爺一定是在逗我!
我又開始屋里屋外奔進跑出地尋找,可虎子并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從角落里一躍而出,搖著尾巴汪汪地叫。我立刻大哭起來,腦海里不禁回憶起虎子的模樣來:
黑黃相間的毛皮閃著油光,尖尖的耳朵總是豎著,睜著的大眼閃著溫和的目光,看不出來的人會以為它很兇呢。又濕又粗糙的大舌頭總是貼到我的手上,一下一下地,好暖和的,高興的時候還把上唇翻上來,它會笑呢!我還想起了喂他時的模樣:張著大嘴,坐在我的腳邊,那細長的尾巴帶著比身上不知長幾倍的毛,不知疲倦地左右擺動著,眼珠轉來轉去,卻始終盯著我手中的筷子。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夾幾塊最大的排骨、最肥的肥肉給它,看它心滿意足地舔著嘴巴,我的心里可真是快活。
可是現在
想著想著我又哭了起來
我的小小的心一直不能相信虎子已經死了,我堅持認為它還活著。直到現在,每想起虎子,想起它的身影,我的眼淚總是不自覺地流下來。
虎子,你在哪兒?你還好嗎?
心理的作文 篇10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學主觀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情感的過程。長期以來,怕寫作文,厭寫作文己成為小學生作文嚴重的心理障礙,導致作文教學高耗低效,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許多語文教師,那么,形成這一心理現象的原因何在呢?
原因之一是我們的作文教學一直都是為考試服務的,而不是為學生的作文能力的發展服務的。作文沒有成為學生表達他們的生活、情感的工具,而了老師獲得好評,學生獲取高分的手段。于是乎,寫什么,怎么寫、怎么開頭,怎么結尾,甚至于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教師都對學生提出了許多框框,教給了學生許多“竅門”,試想,這樣的作文教學能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興趣嗎?
原因之二是我們沒有擺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位置。以往的作文教學,教師常常只是把教材上那些多年不變的老題布置下去,加以籠統的指導,規定一個作文完成的時間,作文寫完交上來后,教師用大量時間進行批發,而這種批發也僅僅是看一看,寫幾句“放之篇篇而皆準”的評語,打個分數。教師成了教材中作文任務的落實者。那么,在這樣一個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產生作文沖動和強烈的表達欲望嗎?“當情緒喚醒達到最佳水平時,操作效果也最高。在喚醒水平較低時,主體或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去從事應當進行的活動時,操作效率是低的。”心理學家赫布這段話對我們是很有啟示的,要想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會表達、表達好,我們教師就必須突破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和教材的束縛,別具匠心的設計具有愉悅性、開放性和成功性的作文教學訓練課程,從而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最大程度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在這一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落實者,還要成為學生作文的誘導者,合作者和欣賞者。
原因之三是過于注重模仿,缺少積累和訓練。泛濫的作文輔導書和作文選成了孩子們的完成作文的“最佳”助手。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為學習為文者提供了豐富的寫作范例,從中可以習得寫作方法、技巧,獲得豐富的語感,積累大量的語匯。但這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果閱讀一篇文章,即要求學生仿寫,以求立竿見影,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違背了作文教學的一般規律,是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葉老就曾經說過“在寫作的時候,愈不把閱讀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仿寫,扼殺孩子們創作的靈性。
原因之四是我們對學生作文的“高”要求,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作文的“怕”和“煩”。我們一直不能把孩子當孩子看待,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事物及其關系的認識,他們的語言表達還處于一個積累和發展的過程中,而且個體差異很大。我們硬要孩子寫出語言優美、立意高遠的文章來,豈不是為難孩子嗎?如果孩子看見“桃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們就懶得去摘,如果你逼他們去“摘”,他慢慢地就會產生畏難、厭煩的心理。
那么,如何幫助小學生克服怕作文、煩作文的心理,從而提高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效率呢?在大語文觀和語文新課程標準所體現的一些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在作文教學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償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師“全程”示范作文。這里的“全程”示范包含兩層涵義:一是教師寫作實踐可以給兒童樹立寫作的榜樣,一個常有文字見諸報端的教師,一定會為學生們所崇拜和效仿。美國新罕布爾大學的教授認為“教師應該是從事寫作的專家,這樣他們就會了解寫作的過程,就會知道既然教師逃避真正的寫作教學,那么學生不愿意寫作就是很自然的了。”二是教師寫的文章不但是可供模仿的榜樣,還是向學生展示寫作過程怎樣進行的實例。在黑板上當面做寫作演示,教師邊寫作邊向學生解釋寫作時內在的思維過程;在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內在的寫作心理過程,變為學生可以觀察和意識到的外顯行為,學生很樂于接受,并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加強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課內,我們有一個很有效的做法:盡量壓縮閱讀課上不必要的繁瑣的分析、提問,擠出時間來,找1——2篇與課文體裁相近、文質兼美的文章給學生賞讀,以提高閱讀效率;課外,鼓勵、組織學生訂閱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報刊,相互借閱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并如實填寫閱讀報告單,定期舉辦“讀書匯報會”、“故事會”、“向你推薦一本書”等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操于曲而后曉聲,觀于劍而后識器”,閱讀,為作文在語言、思維、方法,素材諸方面提供借鑒,積累材料,建立在閱讀基礎上的作文,必然是有后勁、有活力的、高效的。作文教學,必須有“大語文觀”下的“大作文觀”。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練筆活動。小學生作文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它的性質是練筆。是“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實踐證明,作文課上,先開展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再以此為練筆內容,小學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傾注情感,活躍思維,寫出好的習作來。比如:先做后練、先畫后練、先演后練、先編后練……,都是比較為小學生的喜歡的練筆活動。另外,教師還要善于發揮教學機智,抓住靈感一現時,從情感入手,引導學生即興練筆,學生往往更能寫出充滿靈性、富有童心童趣、表達真情實感的習作來。比如: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波、一陣不期而至的狂風暴雨,一只闖入教室的小鳥……
四、要多給學生以作文成功的體驗。心理學家蓋茲說得好,“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動力。”為了讓學生能及時、充分地享受到作文成功的體驗,首先,我們就要降低作文的起點和要求,精心構建作文進步的平臺。以往小學生作文成人化,文學化的現象己經極大地挫傷了小學生的作文心理,我們應該讓學生感到:寫作文我能行。其次,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作文,要用兒童的眼光看兒童的作文,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批評。要懂得欣賞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愛的語言以及新奇大膽的想象。你的評價的語言應該是欣賞的、商量的和富有建設性的,修改的意見也應該是委婉的、中肯的,而不應該是諷刺,挖苦的和泛泛的。想一想,嬰兒是怎樣在大人驚喜的歡呼中蹣跚學步的,你就會明白這個道理。第三,每學期由學生自己選4篇認為較好的作文存檔,學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所選作文進行修改,修改后的習作與原文同時保留。到學生小學畢業,幾十篇學生自己的作品,字數由少到多,語言由幼稚到趨于成熟,清楚地記錄了學生作文成長的過程,它可以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看到自己作文進步的歷程。另外,在班級編輯學生自己的優秀作文集,每學期上下兩輯,師生共同設計封面,插圖,學生、老師、家長共同欣賞,評價;鼓勵學生向小學生報刊投稿,向學校的《春芽報》,“七色光”播音室投稿,參加各類作文競賽,都是讓學生享受作文成功喜悅的好辦法。
高明的教師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作文,寫出文通字順、表達真情實感、充滿童趣的習作來。并且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喜歡作文,樂于作文,這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始終追求的一種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境界。深入到兒童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知道什么是孩子所喜歡的,所樂于接受的,在作文教學中真正地關注孩子,關注孩子的發展,才能幫助孩子們克服怕作文、煩作文的心理。這樣努力去做了,你就會發覺你的作文教學己經漸入佳境了。
【心理的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心理的作文:時間與心理08-12
心理作文08-28
心理的作文07-17
心理的作文11-26
心理的作文06-17
有關心理的作文:自卑的心理10-25
關于心理的作文:心理遐想08-09
關于心理的作文:心理療傷08-13
關于心理描寫的作文:心理描寫01-09
關于心理描寫的作文:從眾心理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