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心理作文匯總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作文 篇1
上課鈴響了,有幾位同學大聲地喊著悲慘的世界,又要來臨了!
原來,昨天語文課上老師說今天晚上把這篇課文背會,明天我檢查!
老師慢悠悠地走進來,臉上還帶著笑容,看來是滿懷希望的來,我四周環顧了一圈,有的同學雙手抱著手臂,顯得胸有成竹。有的同學玩著筆,看上去蠻不在乎。老師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抽查背誦,一號先來!”一號同學背得結結巴巴,頓時我大氣都不敢喘,心里念叨著:“怎么辦呀?我怎么辦呀?我昨天忘記背了,萬一叫到我怎么辦呀?以后我還怎么見人!”
這時,老師叫到了38號,我更著急了,還有五個人就到我了,怎么辦?我好羨慕那些60號到40號的人呀!老師連叫了幾人之后,臉也由晴轉陰了,這下我更急得不行,“唉!都怪我,昨天怎么把這么重要的事給忘了呢!”
“老師,你能不能不叫了?”再叫一個下一個就到我了,我仿佛已經看到:“老師眉毛翹起來,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射出了一團火,似乎也聽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聲,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下課鈴啊!終于下課了。這么提心吊膽的課,再也不想上了,以后,一定要按時完成各項作業,微笑迎接檢查。
心理作文 篇2
中學時期是中學生身心發展變化的關鍵時期,對他們的教育,比起其它階段的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這個時期,正確而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他們學習如何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就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構建的辯證統一。教師角色的轉變主要在于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心理環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獲得新知識,并在認識發展中得到輕松、愉悅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成長。傳統教育只關心學生的知識學習,忽視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內心體驗、個性差異和創造性培養。教師因此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整體范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由傳統的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由重智育培養轉變為德、智、體、美、勞并重的綜合素質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當知識的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的朋友、心理輔導者等諸多角色,而扮演好每種角色都對教師心理產生巨大的壓力,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僅對教師本人和工作生活帶來影響,而且也會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師在工作中情緒消極、焦慮、緊張、沮喪壓抑,就極容易引起學生的情緒波動。除此之外,教師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與技能,按照青少年成長的心理特征,既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這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加強自身建設,以適應素質教育及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
農村一部分家長文化層次低、觀念陳舊,只單純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不關心成績之外的東西,更不明確自己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實際狀況,無法準確地為子女的成才設計出切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對此,學校應設法為家長創造條件,進行不定期的理論輔導和專題講座,在條件容許時邀請教育專業教師和心理學教師為這些家長進行指導和培訓,還可以舉行家長會、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討論會,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努力改善家庭育人環境,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而家長要學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子女,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總之,要實現教育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社會、家庭、學校的同心協作、互相支持和共同進步。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育人環境,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實現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心理作文 篇3
作為一名青少年,我們的思想還不成熟,成長過程中會面對許多問題,所以我們需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利于青少年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青少年的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征,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征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當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于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我認為,心理健康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妥善處理同學、師生間關系,積極融入集體,熱愛并勤奮學習,更好的適應新環境。
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創新大賽,這樣及開發思維的多向性又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更值得重視的是英語方面,現代社會中英語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也可以說是每個人必備的素養之一,這樣看來口語更顯得尤為重要。
青少年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積極加入學生會、分團委等,如此既豐富了大學生活又鍛煉了自己能力。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自己成為一個閃光點。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青少年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然而,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對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訓練,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使我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心理作文 篇4
我是一個非常好強的人,你要是信的話,就聽聽我的故事吧.
那是一個盛夏的晚上,我下樓去散步,碰見了我的原來的好朋友武文斌.我們倆有很長時間沒見面了,所以一見面便興致勃勃地聊了起來.聊著聊著,他突然問我;“毛毛,你能做幾個俯臥撐?”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沒等我說完,他就趴在地上做了起來,一邊做,一邊還說:“我能做20多個,你肯定做得比我多.”剛說完不久,他便站了起來說:“一共做了25個,你也去試試吧.”我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去作.要知道,我在體育方面可是最不行的,因為,我太胖.我趴在地上,做了不到5個,便力不從心地敗下陣來,武文斌看了便說:“想不到你才做5個,我以為你多棒呢?!”聽到這話,我的'臉刷地一下紅到了脖子根.如果地上有條縫,我真想鉆進去,但這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個,我為什么不能呢?難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絕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練習的少罷了.對,我一定要努力鍛煉,超過他.于是,從那天開始,我便下定決心,每天堅持做5個俯臥撐,一天、二天隨著天數的增加,漸漸的,漸漸的,我一口氣能做30多個.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鍛煉,我已經能做40多個了.
一年很快過去了,還是在一個盛夏的夜晚,同一地點,我再次碰見了武文斌.我便先發制人,提出再比賽俯臥撐.他滿不在平地答應了.還是他先做,仍是做了25個.做完后,他得意洋洋地看著我,好像在嘲笑似的對我說,你能做這么多嗎?現在該輪到我了,我想起一年前那個夜晚,想起了我刻苦鍛煉時所付出的代價,我便不由得為之一振,突然爆發出一種無名的力量,一口氣做了50個.我做完后,一看武文斌已經看傻了.過了好長時間,他才緩過勁來,傻呆呆地問我:“你怎么這么棒?”我笑了笑,回答到:“這得感謝你呀.要不是你觸動了我的好強心,我怎么會這么刻苦訓練呢,怎么能超過你呢?”“噢,我明白了……”他苦笑著說.
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一件事.
其實,我在其他方面也很好強,正因如此,所以我總能取得勝利.
這就是我,一個好強的人.
心理作文 篇5
傳統的教學法指導學生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是教學生認真觀察感受生活,仔細觀察人們的言談舉止和神情心態,著力抓住人物特征,細致摹寫細節,從而表現人物獨特的個性,這些方法雖也能奏效,但有其局限性。其一,學生不易迅速抓住人物特征,流于共性,例如:同樣是愛嘮叨,氣質個性不同的婦女嘮叨的內容方式都會有所不同,而學生往往僅抓住其愛嘮叨的共性,不作個性上的區分。其二,不善于積累素材,以求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學生往往僅限于認真的觀察這一個或那一個人物,寫出具鮮明特征的個別人物,就人寫人,當寫作需要虛構故事時,常容易因脫離實在人物而使的筆下人物流于空洞,不能集個性相似人物的特征于一人之身,達到藝術的真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教給學生有關氣質性格的心理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氣質分析,迅速將人物分類,抓準特征,培養他們由共性到個性,再由個性到共性的觀察方法和積累習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一、教給學生關于氣質和性格的基本心理知識,特別是四種不同氣質類型的典型特征。如多血質的反應迅速、行動敏捷,高可塑性,強適應力,易變活潑;粘液質的寧靜,克制,溫和,可靠。并列舉形象的例子:例如蘇聯心理學家達維多娃的形象舉例,同樣去戲院看戲遲到,遭守門員阻攔,膽汁質的人會大聲吵鬧硬闖而入,多血質的人會想辦法溜進去,而粘液質的人可能耐心等候幕間休息,抑郁質的則嘆惜不走運,郁郁回家。
二、為學生做氣質類型小測驗,使學生對自身氣質及同學有所了解,并在測驗過程中加深對不同氣質人遇事不同表現的印象,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使他們有意的觀察身邊氣質類型明顯的同學的言行舉止,討論判斷。
三、指導學生分析文學作品中個性鮮明人物的氣質類型。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與賈寶玉,《水滸》中的李逵、林沖,《三國演義》中的張飛、關羽,他們的氣質類型比較明顯,學生們根據已有的知識稍加分析就可得出結論,繼而產生對其它人物作氣質分析的興趣,引入對綜合氣質的分析,使學生探討人物個性的欲望增強,激發其求知欲,并能在閱讀中感悟寫作技巧。
四、指導學生運用氣質分析方法觀察人物。首先定人觀察,觀察氣質明顯同學的特征,自己選定觀察對象,根據特征判斷氣質類型,再依據氣質類型觀察他言行舉止、神情心態,既饒有趣味,又能迅速把握特征。然后定位觀察,比如同樣是回答老師提問,膽汁質同學如何表現,而粘液質同學又會有什么神情動作,從比較中發現明顯特征。另外還可以定格觀察,這個格指的是性格,比如同樣具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性格特征,膽汁質的同學如何行動,表現在粘液質的同學身上又會如何?觀察后及時練習寫作,相互交流。
在觀察訓練基礎上,還可以提供范例,訓練學生情景想象推理,例如設計這樣一個課題:三個氣質不同的人,一為粘液質,一為膽汁質,一為多血質,同樣見義勇為,富正義感,如果路遇歹徒行兇,情勢危急,他們分別會有什么表現?同樣得知一個好消息,譬如高考上榜,分別會有什么行為與表現?要求學生聯系觀察(包括間接觀察)所積累的素材,發揮想象力,想象出真實生動的細節,并寫出來,用這樣的訓練方式無形中培養學生歸類分析能力。使得寫作復雜記敘文時即便虛構也能使筆下人物具生活的真實而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最后還需提示學生擴大觀察范圍,由學校、家庭、到鄰里、社會并且注意不同環境同一人或不同身份同一氣質類型人的較穩定特征和其中細微差別;分析特殊情況下氣質類型穩定的人的反應。例如粘液質的人一般溫和、安靜,但在特定情況下會暴怒,其暴怒表現又會和別的氣質的人的暴怒有什么細微區別。
我感覺這樣的訓練方式學生不光興味盎然,而且感到有法可依,易于操作又效果明顯,作文水平明顯提高。有個同學在同格觀察訓練中選定了兩個同樣熱愛集體、勤快的同學作為觀察對象,經過同一行為觀察后寫出了這樣兩段文字:
張賽邊走邊唱著歌咣啷一聲開門進來,一看到教室里亂七八糟的樣子,一疊聲大嚷起來:嗨吆,教室怎么會這么臟嘛/剛剛我才打掃過,你們怎么搞的?真沒勁,快快快,跟我整理,同志們哪,別光啃書本,發揚點風格好不好?不等有人回應早拿了工具丁零咣啷干起來了。
張弛低著頭慢吞吞的走向教室,輕輕推門進去,發現剛剛打掃好的教室又弄臟了,有幾個同學在角落里埋頭看書,桌椅散亂,地面狼籍,他皺了皺眉,輕輕擺起桌椅來,發現又有個同學起身幫忙,他朝對方笑笑,又埋頭干起來。
類似這樣的片段練習絕大部分同學都寫得很不錯,寫媽媽爸爸也不再除發型體型眼睛大小不一外千人一面了,觀察和寫作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說明這種訓練方式還是行之有效的。
【【推薦】心理作文匯總五篇】相關文章:
【推薦】心理作文400字匯總八篇01-31
【推薦】心理作文400字匯總9篇01-30
【推薦】心理作文300字匯總8篇01-29
【推薦】心理作文300字匯總6篇01-29
【推薦】心理作文400字匯總7篇01-28
【推薦】心理作文300字匯總7篇01-27
【推薦】心理作文300字匯總五篇01-24
【推薦】心理作文400字匯總六篇01-22
【推薦】心理作文400字匯總10篇01-21
【推薦】心理作文300字匯總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