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寫作方法:敘事要有波瀾
導語:“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隨地作低平”,自然界的事物本身就充滿曲折變化。而寫作也同樣要有波瀾。下面小編就來詳細說說。
1、文章的波瀾是由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的。
這里說的復雜,有兩個含義:一是事物的多側面、多角度以及此事物與彼事物之間的聯系。例如,一個人其貌不揚,卻很有才干;一個學生,不守紀律、功課也不好,卻熱心公益活動。臺風襲來,房倒樹折,停電斷水,人人都討厭臺風,有一個小女孩卻說喜歡臺風。為什么?原因是有一次來臺風,斷電,家里點了蠟燭。小女孩拿著蠟燭在屋里走來走去,媽媽說她像小天使,女孩非常高興。在這里,小女孩的幸福感竟和臺風聯系起來。二是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變化。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潮有漲落,草木有枯榮,這是自然界的變化。塞翁失馬,樂極生悲,這是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的人事變化。文章的波瀾就是這種事物復雜多變性的反映。
2、文章的波瀾是讀者的一種心理反應。
我們說文章有沒有波瀾,最終要看能不能在讀者心里激起波瀾。是不是讓讀者牽腸掛肚,是不是出乎讀者意料,是不是讓讀者感到驚喜,是不是讓讀者扼腕嘆息……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研究讀者心理,針對讀者心理選取材料,安排結構。
3、文章的波瀾也取決于寫文章的技巧。
作者在掌握了事物的復雜性和讀者的心理以后,很好地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就是安排波瀾的技巧。例如,事情本來都是從前向后發展的,如果事情本身的結果出人意料,用順敘就有波瀾,用倒敘就會索然無味了;如果事情的起因更讓讀者關注,像重大案件,用倒敘,造成懸念,就比順敘的效果更好。
寫事情怎樣才能興起波瀾呢?
1、設置懸念法。
引起讀者急切盼望心理的藝術手段稱之為“懸念”。制造懸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發展的主要情節或矛盾沖突阻遏一下,暫時不把情節發展的'結果或矛盾沖突的結果告訴讀者,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期待或探究心理。
2、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法。
在揚與抑的相互結合中,給讀者一種心理上的前后反差,富于變化地推進情節的發展。
3、巧設伏筆法。
即在文章的前面巧妙地設置伏筆,做好鋪墊,有目的、有條理地使文章生成變化。
4、張弛法。
即精巧地安排文章各個部分的內容,使緊張部分與平緩部分有機交叉,做到有張有弛,欲張故弛,張弛有度。
5、陡轉法。
即記敘事件時,順著一個方向鋪陳渲染,把讀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這個方向發展的一種可能性上去,層層推向高潮,達到頂點時,筆鋒突然一轉,通過另一種結局的突然揭曉,掀起波瀾,把讀者對事件意義的理解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此外,還有誤會法、對比法、巧合法,等等。
【寫作方法:敘事要有波瀾】相關文章:
寫事要有點波瀾高一作文01-30
敘事的寫作方法02-01
心中的波瀾中學生敘事文09-06
波瀾起伏敘事作文800字大全12-07
敘事作文的寫作方法07-11
敘事作文寫作方法01-29
愿你歲月無波瀾敘事作文1300字08-14
敘事文寫作方法06-15
敘事作文寫作方法指導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