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寫作方法
命題作文,一般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既定的題目,要求應試者根據這個給定題目進行寫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場面等要素。小編收集了命題作文寫作方法,歡迎閱讀。
題型解析
命題作文是必須按規定標題寫作的一種作文題型,把握題干中的關鍵字眼可與話題作文相區別。比如題干中有“題目:xxxx”“以‘xx’為題目”“以‘xx’為題”等表述。近年來命題作文在中考命題中呈現漸熱趨勢。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題作文題,可歸納出三種命題形式:
一是獨詞型。如2014年的“答卷”(陜西)、“轉身”(山東德州),“感動”(四川雅安)、“遠方”(四川南充)等。此種題型是話題作文命題化的絕好佐證,而且往年中考的獨詞型話題今年可能會以命題形式重新出現,如“幸福”“分享”“合作”、“責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語型。如“生命的需要”(內蒙古包頭)、“愛的叮囑”(四川內江)等。這類命題一般以偏正結構、動賓結構或主謂結構的短語為主。
三是詩意型。這種命題一般采用象征、比喻、擬人、雙關等手法擬題,意義含蓄而多解。如“開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陽)、“我心靈的甘露”(天津)、“快樂加減法”(深圳)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確與否將命題作文分為兩類,一類是立意明確的,一類是立意不明確的。
解決策略
作文的審題和構思過程.幾乎是同步的;如果審題不明,不但不利于調動生活積累,還有可能寫跑題;讓“后功盡棄”。命題作文一般限制較緊,不像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那樣寬松,文題有大、小、寬、窄、顯、隱之別,所以審題是關鍵,也是難點。
一、獨詞型命題用擴充法審題
給獨詞型標題加上合適的限制性詞語,能使寬泛的題目變得具體、實在、易寫,便于把文章寫真、寫小、寫活。如面對“晨”的命題作文,在不改變原來文題的情況下可以用擴—展的辦法將其轉化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園之晨”“車站的早晨”等來構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擴充法審題后,從“凝聚友情”“凝聚親情”“凝聚力量”“凝聚愛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選一個行文。
二、短語型命題用分析法審題
在審短語型的作文題時,將字數較多的作文題目壓縮、拆解,抽出主干詞或中心詞,便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寫跑題。
1.分析題眼法。題眼是標題的核心和靈魂,直接決定了選材和立意。如果標題是主謂句,題眼就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題眼,立意上就應從其重點著墨,如“做國家的主人”“做命運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標題是動賓短語,題眼常在動詞上,如“品味生活”,題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標題是偏正短語,那么題眼一般是定語或狀語。
2.分析關系法。即分析短語內各成分間的關系。如湖南邵陽中考命題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間暗含了“因為……所以”的關聯詞,所以要展現“有你真好”的原因和過程。
3.辨別標志法。就是通過辨識題目中標示文體的詞語來明確作文的體裁,如題目中標有“記”“回憶”等字樣或標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景物的,應寫成記敘文;文題中出現“談”“說”“議”“辨”“評”“析”“讀”“感”“啟迪”“啟示”“體會”“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議論文;文題中有“介紹”“使用”“構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說明文;若文題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詞語,多寫以記敘為主、兼有抒情議論的散文。如“記住這一天”,“記住”表明這應該是一篇記敘兼議論、抒情的敘事散文或者以記敘、描寫為基礎的議論文。“這一天”對寫作內容做了定位,要么,對“這一天”發生的、應該“記住”的事加以詳細描寫,要么對“記住這‘天”的理由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加以闡釋。
三、詩意型命題用揭示內涵法審題
受高考作文命題的影響,詩意化的命題逐漸走進中考作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審題和構思的難度。將詩意化命題的象征義、比喻義、引申義挖掘出來,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來。例如“打開一扇窗”,傳統意義上,只有打開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風景,才能有風和陽光進來,才能讓陰暗、寒冷、污濁的斗室變成明亮、溫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開來,這里的“窗”具有多種比喻意義和象征意義,例如心靈之窗、寬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學之窗等。
雖然一些命題作文沒有引語,但有引語的作文命題就要謹慎審之了。引語的作用可能有三種:一是開拓寫作思路,降低文題難度;二是明確寫作方向,相當于暗示性的寫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的情感共鳴,便于調動寫作素材。審引語的方法主要是提取關鍵詞和切題聯想。如浙江溫州市中考作文題: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者”可貴,“行者”更可貴。“行者”,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用行動抒寫生命的美麗:魯迅以直面人生的吶喊喚起民眾的覺醒,“我”以滿腔的熱情幫助迪龍實現生命的蛻變,而面臨危機的美麗漢語需要我們用行動去拯救。
當我們抱怨環境臟亂時,我們為什么不俯下身去?當我們接受善意的微笑時,為什么不報以同樣的微笑?當我自怨自艾時,為什么不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行動,就在舉手之間。
做一個“行者”,行動著,感悟著,收獲著……
請以‘做—個‘行者’”為題寫—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寫咸詩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前三段文字屬于引語,從多個方面提示了寫作的方向。第一段首句從三個方面,次句從兩個方面,分別提供了寫作立意的方向,第三句引導我們注意選用素材的角度。第二段從反面提醒我們不要抱怨,從小事做起,舉手之間就可以做一個“行者”。第三段則提示考生可以分別敘寫“行”的經歷,抒寫感悟和談論收獲。
命題作文的出題形式
通常情況下,命題作文所給出的既定題目,可以是一個完整的題目,也可以是一個不夠完整、缺少部分詞語的題目,因此,我們可以把命題作文分為全命題與半命題兩大類。
1、全命題。
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完整的題目,讓應試者按照題目要求寫作。這種命題是一種傳統的作文考查方式。如《比金錢更寶貴的》、《學然后知不足》等。這類命題作文在寫作時,關鍵之處在于如何審題,抓住題眼。一般說來,只要理解了題目的涵義及出題者的意圖就比較容易寫作,就議論文而言,全命題作文的立意一般都會在題目中有所提示(或暗示),有的題目實際就是直接點明了主題,如《開卷有益》,這樣,作文選材的范圍也就相對比較明確,不會無從下筆。
2、半命題。
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不夠完整的題目,應試者自己必須先補全題目才能寫作。這種半命題作文,是一種比較靈活的考查方式,應試者有較大的自由。應試者在考場上可以根據自己占有材料的情況確定選材的范圍,根據自己的思考所得確立主題,以保證選取自己比較熟悉的內容來寫。如《難忘》、《在我心中》、《論文憑與》等。這類命題在寫作時,首先必須補全題目,然后才能根據所補題目文字的涵義進行審題、立意,關鍵之處在于如何補全題目。由于這種命題給了應試者選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應試者應該盡量利用這一自由,選取自我最熟悉、最有話可說的內容來補題,這樣,作文的立意與選材就會相對比較容易了。
命題作文的寫作過程
應試作文是一種在特殊情境下進行的寫作活動,這決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寫作,因此,應試作文的具體寫作過程也與一般的自由寫作有所不同。應試作文中的命題作文的具體寫作過程,主要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環節;而對于半命題作文還必須有一個“補題”的環節,半命題作文在審題之前必須先補全題目。
1、審題。
所謂“審題”,就是對所給題目中文字所蘊涵的有效寫作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把握出題者的出題動機,抓住作文的中心問題。審題的關鍵是尋找“題眼”,也即尋找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如《比金錢更寶貴的》一文的寫作,在審題時,應試者應該首先尋找題目文字中的關鍵詞語“寶貴”,抓住了這一題眼,然后就可以選擇作文寫作的范疇了。你認為比金錢更寶貴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生命,還是友情?是人格,還是享受?一旦你選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來的立意、選材就會非常輕松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題,是寫作主體在文章寫作中通過各種具體材料所表達出來的中心意思,就議論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主題決定著文章寫作的構思、行文及修改活動,文章材料的選擇、結構的安排、表達方式的選用及語言的遣用等,都必須圍繞主題的表現進行,都要服從、服務于主題表現的需要。
文章的主題決定著文章價值的高低,因此,一篇優秀文章的主題應該盡量做到明確、正確、深刻、新穎,這是文章主題的四個基本要求。
所謂明確,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題應該清楚明白,使讀者通過閱讀能夠準確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產生歧義,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寫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說,寫出的東西卻什么也沒說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劉熙載認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明確,是與集中分不開的。主題集中才能保證其明確。
所謂正確,就是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主題是寫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看法,這種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才是正確的,不能是對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錯認或歪曲。主題正確,還要求寫作者必須站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階級的立場上,以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看待事物,保持先進的認識和高尚的思想情懷。
所謂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題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意義的正確上,而應該進一步開掘,力爭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規律,讓讀者從中得到啟迪,受到教益,從而深化對事物的了解和認識,給讀者留下永難忘記的印象。深刻的主題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說教或人為的拔高實現的,而是通過具體材料揭示出來的,主題的深刻性應該寓于真實、典型的材料之中。魯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對封建禮教的主題正是這樣體現的。
所謂新穎,就是文章的觀點見解要有新意,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穎,并不是標新立異,只要善于抓住客觀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并能聯系實際進行分析,就能寫出主題新穎的文章來。新穎的主題,一是可以通過選擇新鮮的現實材料來實現。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見”的,很容易“發人所未發”。選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新鮮感人的材料,不僅可以發掘新穎的主題,還可以加強文章的時代感。二是可以通過變換立意的角度來實現。對于為人熟知的材料,變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會有新的發現,會得到新的啟示。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就議論文的寫作而言,文章的主題(中心論點)一般都會在作文題目中有所提示,如《誰說“班門”不能“弄斧”》,這類文章在寫作時,立意這一環節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題目都是如此,如《論文憑與學識》、《學與思》等。關于《論文憑與學識》,一般的應試者在立意時容易簡單化,把論點確立為“學識比文憑重要”這一層面,這實際是審題不嚴的結果;比較好的立意應該是學識與文憑雙重:有文憑沒有學識不行,在當前有學識沒有文憑也不行。這樣的立意在寫作時,關鍵是如何論證后者,如能結合當前職場招聘的現實加以具體闡釋,文章會達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寫作,在立意時應該盡量遵循以下原則:
A符合材料事實。一篇文章的主題是通過具體材料提煉出來的,而不是寫作者隨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實,應該是具體材料的本質的真實體現。這樣確立的主題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實感人的力量。
B反映事物本質。符合事實的主題不一定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一個正確的立意,應該既真實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質。普通寫作者易于對生活中的事實現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過現象反映其本質,因而在寫作時常常做出客觀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簡單的羅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質的真實,這樣的立意是不好的。
C體現時代精神。文章的內容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文章的立意也應該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時代性是文章主題的一個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應該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的律動,力爭寫出具有強烈時代氣息、反映時代生活本質的優秀之作。《紅樓夢》、《祝福》等作的立意無不如此。在公務員考試的應試作文中,更有必要緊密聯系實際,著眼于社會現實,加強文章的時代性。
3、選材。
“材”,即材料,是寫作主體從生活和學習中積聚到的供寫作之用的一系列事實現象、理論依據和主觀感受方面的信息。在議論文中,就是指用來證明論點的各種論據。
在文章寫作中,一方面,材料是形成觀點、提煉主題的基礎。任何文章寫作都有一定的主題,主題無論大小,都是在具體材料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一定的客觀材料進行提煉的結果;另一方面,材料又是說明觀點、表現主題的支柱。一定的主題必須通過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現和支持。有了充足翔實而又典型的材料,才能使文章血肉豐滿,表現力強;反之,文章就會空洞無物,缺乏感染力。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的內容充實與否,就是文章寫作選材成敗的具體顯現。因此,在文章寫作過程中,選材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究竟該如何選擇材料呢?
首先,選材必須建立在聚材的基礎上。也就是說,要想選好材料,必須先積聚一定數量的相關材料,使選材時能夠有材可選。材料是寫作的物質基礎,積聚、占有豐富翔實的材料,對于文章寫作是十分必要的。清代思想家章學誠曾說:“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文史通義?文理》)這里的“有物”即有材料,他把“言之有物”看作寫文章(立言)的首要問題,是對材料在文章寫作活動中的地位的正確定位,可見,積聚、占有材料地位之重要。聚材是寫作的第一步,選材只有在聚材的基礎上才能順利進行。
其次,選材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與要求。文章寫作中,選材的總原則是要圍繞主題選材。這也是選材的最基本要求,文章如何寫作都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從這種意義上說,議論文寫作中的選擇材料實際上就是為了證明論點選擇論據,只有論據確鑿、充分,才能很好地證明論點。而要做到這樣,選材還必須符合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真實。所謂真實,即要求所選取的材料(論據)要確實可信,而不能有半分虛假。這是選材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文章要求的材料真實,也就是要選取生活中發生、存在的實實在在的事件、現象或確鑿可信的理論依據。前者應該和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實際情況相符,后者應該是科學、合理,經得起推敲和論證的。議論文的寫作,更應該注意所選事實論據或理論論據的真實可信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以無可辯駁的力量說服人。
(2)典型。所謂典型,即要求所選的材料(論據)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單純的個別事例。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鮮明個性的事例或理論,能夠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有力地表現主題。只有這樣的材料,才能以一當十,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3)新穎。所謂新穎,就是新鮮別致,即要求所選材料應盡量新鮮或角度獨特,能夠使讀者耳目一新,獲得全新的體驗與感受,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應試者在寫作議論文時,應該盡量從自我的觀察與閱讀中選擇那些人所未云的論據。要發現新鮮的材料,首先必須時時關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新生事物,其次是尋找別人沒有用過或不常使用的材料,再次還可以變換選擇的角度使舊材料出新貌。
【命題作文寫作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生命題作文的寫作方法12-09
2015中考半命題作文寫作方法04-22
常見寫作方法04-12
寫景的寫作方法10-24
新聞寫作方法03-23
文章的寫作方法03-15
寫作方法:寫景09-27
寫景的寫作方法07-21
報告的寫作方法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