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陪嫁牡丹美名揚的散文

時間:2021-07-22 18:39:45 [第四單元]寫一篇散文 我要投稿

陪嫁牡丹美名揚的散文

  從皇帝的御花園,到塞北的貧瘠土地,陪嫁牡丹譜就的是天上人間的絕響。

陪嫁牡丹美名揚的散文

  ——題記

  一、公主下嫁

  康熙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固倫郡主正在屋內讀書,宮女傳話來,說堂兄康熙帝要她進殿接見。郡主很是奇怪,不知康熙帝招自己去有什么事情。到了皇宮大殿里,行罷禮節,等待聽從皇帝的命令。出人意料的是,堂兄今天竟然徑直走下殿來,看來有十分要緊的事要和堂妹商量。

  “堂妹,現在皇家有求于你,不知妹妹可否愿意為朝廷做點事情?”堂兄并沒有直接把事情說出來。

  固倫郡主十分納悶,低聲問道:“皇上在上,有什么事情盡管直說,妹妹一定會聽從您的吩咐。”

  康熙帝來回地踱著步,似有難言之隱。一會兒,又直直地看著郡主:“妹妹,不是堂兄心狠,實在是這件事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才想到了要你做。”

  固倫郡主也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但是還是不明白真正的實情:“沒事,只要我能為大清做點什么,你盡管說。”

  康熙帝折回去坐在龍椅上,感慨頗深地:“你知道蒙古族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嗎?”

  固倫郡主想了想說:“就是那個帶領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把蒙古的版圖拓展到最大的那個人嗎?”

  康熙趕緊點頭:“就是他,他可是蒙古族赫赫有名的人物,那你知道成吉思汗手下有一員猛將名叫者勒篾嗎?”

  固倫郡主搖搖頭:“他是誰,與咱們有關系嗎?”

  康熙帝長嘆一聲:“不僅有關系,而且有非常大的關系。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在翰難河畔稱汗,并且大封功臣時,者勒篾被封為第9位千戶那顏,成為蒙元帝國的開國元勛。”

  “那倒真沒聽說過,他建什么功勛都是很久遠的事情,與咱們大清有什么關系嗎?”固倫郡主很顯然還不明白。

  康熙很耐心地說:“者勒篾的后裔后來逐步形成了著名的兀良哈部。在明代,兀良哈部因支持明成祖朱棣發動政變登上皇位而立下大功。在清代,清朝皇室前后下嫁者勒篾的后裔烏氏家族的愛新覺羅氏郡主就有9位。由此可見,兀良哈部在明清兩朝的地位都特別顯赫。明朝崇禎元年,者勒篾的14世孫蘇布地和弟弟萬丹偉征見大明王朝大勢已去,便率領部族歸順了皇太極。蘇布地和萬丹偉征跟隨皇太極四處征戰,為大清王朝的建立下赫赫戰功。清朝建立后,我為了籠絡北方的蒙古族,采用聯姻的辦法穩固王朝的統治,其中孝莊皇后就是蒙古族。但是現在又有了新的情況……”

  康熙沒有繼續說下去,固倫郡主聽后越發糊涂:“什么新情況,與我有關系嗎?”

  康熙這才繼續說下去:“現在塞北邊疆雖然較為安定,但是對于朝廷來講鞭長莫及,我很擔心那里的安定和平。額琳臣為者勒篾的15世孫就在那里統治,我想叫妹妹下嫁給萬丹偉征之子額琳臣,這樣通過和親,一方面表現了朝廷對他們的尊重,另一方面聯姻后,血脈相連,也加強了邊疆的穩固。只是哥哥覺得委屈于你,據說那里條件很惡劣,根本不能與皇宮相比,所以我不好意思和你只說,你看……”

  固倫郡主這才明白過來,臉上立刻充滿了愁情:“按理說我不能駁回圣意,可是我知道那里地處邊疆,氣候惡劣,地處貧瘠,我不知自己背井離鄉到那里能否生存下去。”

  “這些我都想過,但是這是我想出的最好的辦法,不然如果哪天邊疆出了事端,朝廷可就束手無策了。”康熙停了下,看了看郡主的表情,“不是因為你不是我親妹妹我才這樣做,為鞏固北部邊疆,朝廷實行“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的政策,對大旗王子下嫁公主,小旗王子下嫁郡主,以維持與蒙古人的友好關系。不過妹妹如果愿意去,無論什么條件我都能答應。”

  固倫郡主皺眉想了一會兒:“既然皇上把話說到了這種地步,妹妹也無話可說,只是我到了那里,恐怕很難一下子適應那里的生活。還請皇上為妹妹安排。”

  “這都不是問題,我可以賜資在小城子建駙馬府,叫你以公主的名義下嫁,生活條件上絕不會虧待你。只要是能改善生活的金銀財寶隨你攜帶。你這已經為大清做了大事了。”

  郡主欲言又止,康熙趕緊追問:“還有什么,只要是咱們皇宮有的,我都一并答應你。”

  郡主這才肯說出來;“我的隨身侍從、宮女,我要全部帶走。還有我特別喜歡皇上御花園里的紅牡丹,看見它我就像還在京城一樣,就叫它陪我去邊疆吧。”

  康熙帝一再答應。就這樣一場聯姻就算成功了。固倫郡主出嫁的時候,規模非常宏大,額琳臣聽到這個消息自然對皇上感恩不盡,一時間成為京城的一段佳話。

  二、躲過一劫

  1966年7月,額林臣的第十二代孫女烏傲珍正在屋中做事,父母慌慌張張的從外面進來,爸爸嘴里還一直嘟囔著:“這可怎么好,這運動怎么說來就來了,剛才我親眼看見鄰村的一個婦女在游街,據說是作風不正派。還有咱們村的幾個村干部,據說什么什么思想有什么傾向,村支書還私下找人捎信來,說咱們家的牡丹花可能也要砍了,說是與什么思想腐化有問題,你說不就是一棵花嗎?它可是咱們祖宗上的寶物,無論如何不能叫紅衛兵給破壞了。”

  母親聽后也是大驚失色:“那咱們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如果真把花給砍了,以后咱們怎么對得起列祖列宗。這可是咱們家的傳家寶呢,是康熙皇帝欽賜的。”

  還是烏傲珍反應快:“父母不要著急,我們必須很快想辦法。他們不是要砍牡丹花嗎?咱們提前把牡丹花移走不就可以了嗎?”

  母親還是嘆氣:“移走,能移到哪去,再說現在移花能成活嗎?如果移死了,可就后悔也沒辦法了。”

  還是父親有主意:“我覺得應該沒事,當初太太祖母來塞北的時候,不是把牡丹從北京御花園帶來的,不是也活了嗎,我覺得牡丹花有靈性,一定不會死的,只要咱們用心侍候,就絕對不會出問題。”

  母女倆表示贊同,但是母親還是提出了疑義:“咱們也要想一想放在哪里好呢?”

  還是烏傲珍最后有了好主意:“現在牡丹花的位置太顯眼,不如我們把它移到房子的后面的一個角落里,這樣也便于掩人耳目,也許牡丹還能逃過這一劫。”

  于是三人開始動手,做一切事情都小心謹慎唯恐傷了花。然后還在花的外面包了一層干草,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是牡丹花。還以為是農村喂牲口的干草呢。

  第二天造反隊果真就來砍牡丹花,不過看見已經沒有了牡丹花,還是不放心,小組長還在院子里好一頓找,臨走時還告誡他們:“告訴你們,牡丹花是毒花,如果你們敢窩藏,就叫你們也去游街,蹲局子。”

  一家三口嚇得大氣不敢出。暗自慶幸先下手為強。就這樣,牡丹花在房后一長就是十年,十年它委屈求生,但是一直生長得很茂盛。直到1976年,文革結束后,得以重見天日。望著劫后重生的牡丹花,一家人樂得合不攏嘴。這年春天,牡丹奇跡般地開了一百多朵花,鮮紅的顏色,仿佛是血液在流淌,這可是烏家用鮮血和智慧保住的。牡丹是有靈性的植物,它像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主人的回報。一百多朵花在春風中搖曳,花香彌漫,蜂飛蝶舞,好一派盛世太平的景象。

  三、揚名全國

  1999年5月14日,烏曉珍家里分外熱鬧,是園林研究所的所長慕名來到了烏家。站在陪嫁牡丹前,他驚得目瞪口呆。只見陪嫁牡丹平均株高1.5米,覆蓋直徑2米,一根分4杈,最大主徑達7厘米左右。花為粉紅色,千層瓣,花朵直徑在20厘米左右。牡丹盛開,臨風搖曳,蜂飛蝶舞,香氣醉人,其幽雅清麗、庸容華貴之姿,真不愧“國色天香”之譽。

  烏曉珍夫婦見有人來抓緊出來迎接,可是所長說什么也不進屋,就這樣佇立在牡丹面前,看著妖嬈的牡丹盛放的驕恣,頻頻頷首,然后他對烏曉珍夫婦說:“早就聽說你們這里有棵京城帶來的陪嫁牡丹,今天我算是見到了廬山真面目了,不,比我想象的還要美,簡直是無與倫比。”

  烏曉珍夫婦笑笑說:“我們沒出過遠門,也沒看過別處的牡丹,這是我們祖上傳下來的,我們就精心得養育著。不知所長您今天來還有什么事情嗎?”

  所長愣了半天神:“對,有,我打算帶這個牡丹花,去昆明世博會上展出。”

  夫妻倆不明白:“去那里展出有什么用嗎?”

  所長解釋道:“有啊,叫全世界的人見證你們家牡丹的與眾不同。現在人們只知道在南方可以養牡丹花,不知道在塞北也能養育牡丹花呢。沒準你家的牡丹花就會名揚天下的,我敢保證,你們家的牡丹能和洛陽牡丹媲美。不,因為它生長在塞北,一方水土養一方植物,這里的牡丹花獨具特色。”

  于是夫婦倆趕緊幫助所長移出了分植出來的一株10年花齡的小牡丹,代表內蒙古參加了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從此扎根世博園,并且當年就開出了兩朵花。而且經中國園藝協會鑒定,這棵陪嫁牡丹屬“富貴紅”品種,為全國傳統牡丹的優良品種之一。從此,烏家的陪嫁牡丹一下子名聲鵲起,縣文聯的作家來了,他們揮毫潑墨,寫出了很多詩歌贊揚陪嫁牡丹的“國色天香”。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王蓮英等專家來了,還說:“這株牡丹十分罕見,應該不遺余力地好好保護。”烏家的牡丹由于經常被媒體報道而芳名遠播。如今的“陪嫁牡丹”依然國色天香,枝繁葉茂,每到牡丹花開時節,慕名前來賞花的游人絡繹不絕。

  四、世代相傳

  2014年5月15日,在烏孟和的小院里,一場記者采訪正在進行中。人們圍繞在陪嫁牡丹旁,這一年的春天很溫暖,牡丹花竟然創造了奇跡,最初的那株牡丹花竟然開了三百多朵,好像用這種方式還告訴人們它悠久的.歷史。這次的花開還有一個奇跡,就是花瓣的層數特別多,層層疊疊,特別爽目。尤其是富貴紅,開得那么艷麗,叫人看后眼花繚亂。嫩黃的花蕊在中間加以點綴,越發顯出了牡丹的妖嬈。而且更吸引人的就是牡丹花那淡淡的幽香,香遠益清。整個院落都被一種花香充盈著,叫人疑心來到了皇帝的御花園,或者是洛陽的皇家牡丹園。大家不斷地觀賞著,評說著。烏孟和更哈斯忙得不可開交。

  記者:請問,你家的陪嫁牡丹之所以三個半世紀長盛不衰,你認為誰的功勞最大呢?

  烏孟和:首先功勞最大的應該是固倫郡主,我為是她的后代而感到榮幸。她一個郡主,肯下嫁到我們烏家,而且從皇宮里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寶貴的花,這牡丹是國花,也是我們家族的家花。這三百多年里,它一直激勵著我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雖然我們沒建立什么功績,但是我們每個人都以牡丹為榮,都以牡丹的精神激勵自己,活出自己的價值。

  記者:那么近些年來,對牡丹貢獻最大的是誰呢?

  烏孟和:當然是我的哥哥烏曉珍。這株皇宮牡丹是烏氏家族的傳家寶,依照烏家傳下的規矩,皇宮牡丹由家族中女眷長負責管理,待管理者失去管理能力時再行移交。不管誰在老宅居住,首要任務就是看護、侍弄好這株皇宮牡丹。多年來,不管生活多么艱難,烏氏家族也舍不得把固倫郡主留下來的東西變賣。這株皇宮牡丹養護起來特別復雜。在春夏兩季,施肥、澆水自然不能怠慢。澆水時,所用的水都是把井里的水在外面曬3天后,才能澆灌。進入秋冬季節,還要把皇宮牡丹入窖防凍。不過最近幾年,這個繁重的工作一直由做教師的哥哥烏曉珍來做。哥哥烏曉珍是一名退休教師,如今已經年過八旬。2008年,哥哥得了腦血栓之后,便半身癱瘓了。如今,哥哥已經沒有了養護皇宮牡丹的能力。因此,養護這株皇宮牡丹的艱巨任務就落在了弟弟和侄子們的身上。不管是由誰來養護,我們一家人的責任就是要把這株珍貴的皇宮牡丹,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記者:你們想過沒有,你們完全可以通過這株牡丹花來開展旅游,然后賺取參觀費來貼補家用?

  烏孟和:這到沒有想過,我們只當做祖傳寶貝養護,一直沒有通過媒體向外界宣傳,不過自從它參加了世博園展覽以后,來參觀的人倒是絡繹不絕。后來政府還幫我們修整了院落,即使我們因為牡丹花發財了,我們也會把資金捐贈給這里的小學,這株花就是我們家最大的財富。

  記者: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把這株花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沒準就可以成為全國的寶物了,因為據我所知這株富貴紅花,甚至比洛陽的富貴紅還要純。

  烏孟和:這些事我不懂。我只知道,只要我們烏家的人在,牡丹花就在。這是我們祖傳的家寶,也是我們家族的精神象征。

  記者:請問如果有商家愿意出大價錢買走你們的陪嫁牡丹,你打算出售嗎?

  烏孟和:這個問題我們從沒想過。雖然我們烏家的女主人為了避免皇宮牡丹因年齡的增長而死亡,便逐年分植出十幾個分支,移植到幾個兒子的院中。但是,我們從沒想過要賣花賺錢。牡丹花是有靈性的花朵,我們的祖輩們就是這么說的,我們絕不做這種事情。就算在我們家最貧窮的時候都沒有做,現在條件好了我們就更不會做了。不過,話也說回來,如果國家研究需要,我們會一分錢不要就送出的。

  記者:你們不愧是者勒篾家族的后代,不愧是固倫郡主的后代,你們對得起列祖列宗。其實從你們身上,我們也看到了陪嫁牡丹精神的延續。

  烏孟和:是的,我們會一直和陪嫁牡丹走下去,輩輩相傳,生生不息……

  五、源遠流長

  春去秋來,時光如梭,355多年過去了,郡主、駙馬早已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可是固倫郡主帶來的皇宮牡丹卻在后人的精心護養下,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成為歷史的活化石。郡主大仁大義敢于犧牲自己換取國家安寧穩定的精神,也將和這牡丹花一起萬古長存。

【陪嫁牡丹美名揚的散文】相關文章:

秋游曹州牡丹園散文11-14

美到了凄涼散文09-08

伊闕之美散文08-11

烏鎮的美——雨短文散文07-31

美到極致的歲月散文05-24

小學紅木美名揚作文04-14

天賦之外的素面之美散文06-12

錯過也是一種美散文06-10

美麗的牡丹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