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作文匯總(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寒假里, 我讀了楊紅櫻阿姨寫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一翻開書,我竟被吸引住了,常常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從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調皮的馬小跳,機靈的毛超,大嘴巴張達,還有大肚子唐飛。他們四個“調皮蛋”既調皮搗蛋、惹事生非又聰明活潑、各懷“絕技”。讓我看了有點生氣又非常喜歡他們,真想成為他們的好朋友。
還有老師的好幫手路曼曼,美麗的“公主”夏林果,文學氣十足的學習委員丁文濤??雖然他們或有些“小大人”氣,或有些煞有介事,或有些小心眼??但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可愛之處。不過最有趣的還是馬小跳和他的三個死黨:張達、唐飛、毛超。他們不僅個個長得“歪瓜裂棗”,其貌不揚,而且還因為過于調皮搗蛋、惹是生非、不太遵守紀律而被老師和同學們視為永恒不變的“后進生”。
我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熱愛生活、誠實善良、充滿愛心。他們
會建立“寵物集中營”,收集照顧所有被人遺棄的或生病的可憐的小動物;放暑假在奶奶家住時,會組織大家一起到山里為“維護環境,保護動物”做義務宣傳;在《瘋丫頭杜真子》中,馬小跳、杜真子和唐飛,為了幫助一個三歲大的.小女孩“救救媽媽”,賣力地演出,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吆喝:“救救小女孩的媽媽,獻點愛心吧!獻點愛心吧!”他們擁有無窮的想象力,能夠創造“魚生活在陸地上”這樣精彩的童話故事;能把小黑豬“黑旋風”當馬騎;甚至想到動物比人更聰明,讓動物滑滑板??
讀著他們,我就不停地在想:就讓我們理直氣壯地做孩子吧!可以放開心扉,在無垠的成長海洋中做我們自己:活潑開朗、聰明伶俐、愛心十足、尊重科學??可以自由自在做我們自己,對著天空大喊,學學牛頓爺爺,問出心中的“為什么”,像馬小跳他們一樣,活得簡單,活得快樂??
我真想做一個永遠的“淘氣包”!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湯姆索亞給我的映像是一個手里老是拿著彈弓,口袋里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工具”的天真少年,他也是我們這一代孩子的縮影。
讀完了小湯姆的故事,突然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羨慕小湯姆,因為他正過著快樂的童年。其實,小時候的我和湯姆很像,所以讀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故事的主人公。在書里,我與和我年齡相仿的伙伴們一起玩耍,一起享受只有兒童才有的特權,腦子里裝滿了小小的智慧,小小的幼稚,小小的天真。
可是現在的我們有太多的顧慮,有太多的不能,只因為我們都已長大。長大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體,舉止是否恰當,我們要竭力維護自己在大人眼里的'“光輝”形象。就這樣,我們有了隱私,有了謊言,有了掩飾,雖然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時候會想如果自己不去顧及這些,讓生活回歸生命的本真,那我們就不用活得那么累了吧。我可以一口氣看完我喜歡的動漫,對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大聲說不。但我也知道,要實現是很難的。
類似湯姆索亞式的童年已成為我們人生歷史中的一頁,湮沒在時間的長河里,無論我多么努力地想要握住自己的童年,哪怕是碎片也好,但是一次次的抓空,讓我意識到我失去了一些東西,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它們有顏色,是純白的,讓人不忍玷污;它們有氣味,甜甜的,像巧克力蛋糕;它們給人的感覺,入口淡雅,回味無窮。它就是天真。
或許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更多的時候,人們無視甚至譏笑天真,認為它們是那么的沒用,那么的幼稚,那么的傻,傻到可以和毛毛蟲聊天,和布娃娃說悄悄話。可是等到融入了社會,才猛然發現,要是每一個人都天真一點,社會就不會那么復雜,人性就不會那么難以捉摸,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陰謀詭計。
可是不得不承認,或許人的一生里只有在小湯姆的那個年紀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輕松和快樂,因為只有在那時,天真是無罪的。
不過還是希望有一天,每個人都能回歸生命的本真,持有一份天真,對別人多一點信任,少一點猜疑;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謊言;多一點關心,少一點算計……
那么,我想我們的世界就會像湯姆索亞的童年般美好。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槐樹花開》正如那一年五月,槐花落地……
無意間,槐樹,小小的白色覆蓋在樹上,成為極好的點綴。沁人心脾的香味四溢,看到那高雅的淡白色讓我從心底里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壓滿枝頭,像串串珍珠倒掛在樹上,有的卻還是羞滴滴含苞待放,有的卻早已遮掩不住美艷的香氣,忍不住一吐為快!我看著《槐樹花開》,笑了……
槐花四溢的香氣——淡淡地點綴著這個夏天!就好像沙漠里的一片綠洲,給人以生的渴望。
校園里的花開了,唯獨那顆無私的槐樹花,滿校園飄蕩著槐花的香甜。槐樹花了,是白色的那種,那么媚力,那么美麗,那么有魅力。我看著《槐樹花開》,憂慮了……
槐樹花開的正艷的時候,就是好多年的夢,就要圓滿的時候。
在這個美麗的有些憂傷的季節,這些即將畢業的學生們,也有著深深的離別的惆悵,要畢業了,但畢業只僅僅是畢業嗎?我看著《槐樹花開》,流淚了……
那一樹美麗的.槐樹花,必定是其背景。我時常會不經意間,想起那棵槐樹,那一樹美麗的花。《槐樹花開》一直陪伴這我的成長……
這正是我們童年時的見證,有誰還記得呢?槐花,唯有你依然如舊……
五月槐樹花開的日子,那么美的一朵花,一棵開在五月的槐樹花!我看著《槐樹花開》,茫然了……
桂媛姐姐正把她心中的情愫通過一干粉墨登場的人物的愛恨情仇,一個字一個字地碼出來,正如乘著夜色輕盈飛舞的彩蝶。這正描摹了作者的寫作狀態,她把她對生命、生活、人生、命運的種種感悟熔鑄在她精心編織的故事中了,如此,寫作也成了她表達對生活感知的一種方式。
讀桂媛姐姐的小說,如同品茶而非飲酒,它有一種慢慢沁入人的心脾的力量,不知不覺間令人沉醉。這得益于桂媛姐姐的文字魔力,她清新、平白的文字如一泓清泉,悄無聲息地浸潤了你的靈魂。我看著《槐樹花開》,明白了……
那一年,槐花初開。樹下,一位少年正抬頭微笑,槐花從指間滑落的那一瞬間……如流年纏繞指間,不論情仇……那一年,你依舊最美——五月初開的槐花,甜蜜的微笑。我看著《槐樹花開》,長大了……
那一年,槐花初開……思緒又勾回那一縷……
浙江寧波海曙區孫文英小學604班六年級:呂怡璇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巴黎的鱗爪》這篇散文寫的是舉世聞名的巴黎的“麟爪”,作者沒有去寫絢麗的羅浮宮,壯觀的凱旋門,迷人的賽因河,而是把視角投向社會的底層,寫的是悲愴落漠的心靈,陰暗丑陋的畫室,作者仿佛有意要設制不和諧,然而精細的讀者卻能從這表面的不和諧中,悟出巴黎迷人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構思、材料選擇,娓娓敘述又都是在不經意中。
徐志摩當然是這其中傳奇而又獨樹一幟的人物。他的詩歌,他的情感生活,他的異國情懷,他的對于獨立人格的追求,都讓一輩輩人著迷著。讀過他的詩,但并不能足夠理解,今次看這一本散文集,又是一樣的朦朧,也許是太年輕,但徐志摩正是年輕時創作的這一切,那我該如何解釋自己的愚蠢和混沌呢?我不知道,只有繼續努力下去一途了。
徐志摩生前只出版過三本散文集,分別是《落葉》、《自剖》、《巴黎的鱗爪》,其內容散而雜,有抒情,有哲理,有議論(畢竟他在劍橋學的是政治經濟學),有回憶,有文藝評論。拿這一冊《巴黎的鱗爪》來說,《巴黎的鱗爪》和《我所知道的康橋》顯然是帶有抒情和回憶性質的文章,而像《拜倫》,《羅曼羅蘭》,《濟慈的<夜鶯歌>》等又是明顯的詩歌文藝批評,《吸煙和文化》是議論的文章,《天目山中筆記》則又帶有很強哲理的`思考了。
但不論徐志摩寫的是何種題材的散文,都可以從中看出他那作為詩人的華美筆觸,以及他那飽滿的情感,和他深邃的思索。每篇文章的寫作,幾乎都能同時體現這些特質,因為他的散文也是獨一無二的了,正像他的詩歌,他的做人一般。
遺憾我的讀后感也就止于此了,那就說一點體外的話。書前附有徐志摩的一段話,那是寫給他正熱戀的陸小曼的。他把陸小曼比作貓,這我們也都知道理由;當然他也夸獎這“貓”的出色的批評能力,為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巴黎人真誠、灑脫,作者和他的這篇散文同樣如此。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我思慕已久的《小學生之友》終于發下來了。剛發下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她打開,恨不得一口氣把她讀完。里面的文章真是寫得太精彩了!其中的一篇作文《生命的意義》,尤其讓我印象最深刻。
文章記敘的是作者在一次暑假勞動中的故事。作者寫道:
去年暑假,他和媽媽到外婆家去玩,媽媽說:“我們幫助外婆打掃打掃衛生吧!。”
說干就干,媽媽拿著抹布擦窗戶,他便幫外婆掃地和拖地。這時,在一個角落里我無意間發現一個蜘蛛網。于是他便用掃把和雞毛撣子把蜘蛛網弄破了。心想:這蜘蛛沒有了蜘蛛網蜘蛛就無法捕捉食物,看它怎么生存?
因為外婆總要他們在她家住一晚上,所以第二天他得以繼續觀察……
第二天早上,作者發現,咦!蜘蛛又織好了一張大網,他生氣地又用棍子攪破了網。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個小時蜘蛛又把網修補好了。蜘蛛那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本能太令我佩服了。
看完這篇作文,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命不可能有兩次。既然到世上走一回,就得珍惜生命,讓每一分每一秒都體現出它的價值。有些同學把時間用到整天打游戲、玩耍上,而對學習不聞不問,白白浪費了,這多可惜啊!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是的,我們需要樹立信心,選定那些自己的目標再次蕩起生命之帆,不再留戀岸邊的風景和安樂,到百坷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命之河,一如從前,勇敢接受驚濤駭浪的洗禮。當新的一天伴隨黎明的.到來,我們將推窗而立,懷著對生命的虔誠和渴望,凝視沒有盡頭的遠天遠地,這種意境,又怎能不傾盡自己所有去熱愛生活呢?
雖然我們還是小學生,做不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我們可以珍惜每分每秒,把它用在學習上,學好本領,將來長大了就可以為祖國做出貢獻。同學們珍惜生命吧!
這樣精彩的文章實在太多了,每讀一遍都有不小的收獲。讀了《小學生之友》,就如同交了一位良師益友。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剛開始,選擇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是因為它有一個特別的書名和一個特別的封面。它的書名和封面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本故事書,這使得這本書充滿了魅力。確實,僅僅是前面的幾頁就足以把我吸引住。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故事書”,文字簡單輕快卻又發人深省。作為一名教師,我更是感觸良多。
書中小豆豆的經歷讓我們明白:教育方法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試想,如果小豆豆沒有去巴學園,沒有遇到小林先生,那么,也許她永遠都會被認為是一個“壞孩子”,她也不會有后來的成就。其實,我們身邊又何嘗沒有“小豆豆”呢?如何正確地對他們進行教育,也許,這本書給了我們不少答案。雖然我們不能夠實現像巴學園那樣的教學,但是,至少里面的一些方法能夠引導我們開展教育工作。以下,是《窗邊的小豆豆》給我的幾點感悟,我相信,這會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一. 學會傾聽
其實,小豆豆喜歡校長先生的原因之一是校長先生整整聽小豆豆說了四個小時的話。小豆豆和校長先生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小豆豆本來以為校長先生會問些什么問題,讓自己回答。但是校長先生卻告訴小豆豆“說什么都行”,這讓小豆豆很開心,她拼命地說,直到絞盡腦汁也找不到什么可說的了。當小豆豆發現已經找不到什么可說的了的時候,她不禁有些傷心,因為“好不容易有人愿意聽自己說話,這么好的機會可不能錯過”。跟這一樣,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校長先生絕對不會把孩子的爸爸媽媽請到學校來。
校長先生總會耐心地聽每一個孩子的解釋。即便孩子找的是借口,先生也總會認真地聽下去。再對比我們平時對學生的教育,我們缺少的不正是傾聽嗎?很多時候學生犯了錯誤,我們都沒有先耐心地聽他們的解釋,而是馬上就批評他們。有時候我們甚至在了解清楚情況之前就把他們的家長請來學校。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得部分學生對老師產生了抵觸心理。其實,我們都應該向校長先生學習,因為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們也許會找借口,但是我們何不換個角度來看呢?如果他們找借口,那說明他們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還是在意的。這個時候,我們何不試著做一個傾聽者,讓學生把想說的說完,我想,這樣學生更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二. 學會贊美
贊美是一門藝術,小豆豆有很多缺點,經常重復地犯錯誤,但是校長先生并沒有因此而說小豆豆是一個壞孩子。相反,校長先生一有機會,就要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就因為這樣,小豆豆也覺得自己的確是一個好孩子,于是就懷有了“我是一個好孩子”的自信。或許正式這句寶貴的話,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很多時候卻忘記了贊美。當一個學生重復地犯錯誤時,我們便給這個學生貼上壞學生的標簽,久而久之,這個學生就會慢慢地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學生,無論怎樣都好不了,沒有了變成好學生的自信。其實,我們可以通過贊美來幫助這個學生,只要我們給這個學生貼上好學生的標簽,告訴他你也有很多的優點,你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相信這個學生會慢慢地以好學生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慢慢地,這個學生一定會變成真正的好學生。我想,贊美的力量比批評要大。
三. 學會鼓勵
小豆豆的同學高橋君永遠都不能夠再長高了。校長先生為了不讓他產生自卑心理,故意在校運會上安排了很適合高橋君的項目。最后,高橋君在每一個項目都拿到了第一名,這增強了他的自信。還有就是,高橋君在跳比自己還高的木馬時,校長先生會鼓勵他:“沒關系,你能跳過去!絕對能跳過去!”僅僅在最后一刻才伸手托了他一下,讓人覺得是高橋君自己跳過去的',以此來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正像“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影響了小豆豆的一生一樣,校長先生經常對高橋君說的“你絕對能做到”這句話也影響了小豆豆的一生。
我們的學生當中也有一些同學因為家庭環境差、學習成績不好等原因而產生了自卑心理。但是我們平時卻忽略了對他們進行鼓勵和支持,而導致他們一直因為自卑而不敢大膽地去肯定自己。其實我們可以向校長先生學習,讓這些學生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完成的事,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得他們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通過一個個簡短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這是一本掩卷之作。當然,除了以上幾點我還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因為遇到了校長先生,巴學園很多學生的一生都被改變了。作為人民教師,我們又是否應該好好想一想:如何幫助那些“壞學生”,改變他們的一生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今天,爸爸交給了我一本書,書的名稱是《班長下臺》。
作者按照自己童年的生活進行創作,幽默搞笑。在小節《粉筆和毛筆的戰斗》中,搗蛋鬼向作者扔了幾發粉筆“導彈”,作者又將自己的'粉筆準確無誤的扔進了搗蛋鬼的嘴巴里,搗蛋鬼將粉筆吐出,大喊兩聲:“呸呸!”又將墨汁畫在了作者心愛的衣服上。這件事被老師知道了,打了那個搗蛋鬼一頓,真是罪該萬死。
在故事《班長下臺》中,身為班長的作者竟然考了三門不及格,在選班長時主動棄權。一個人的誠信比地位更加重要,不要被暫時的地位而沖昏頭腦。作者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