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頭米粉的來歷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湖頭米粉的來歷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特產是每個人家鄉特有的產品,所有人的家鄉肯定都有特產。而我的家鄉在泉州,我給大家講講我的`家鄉特產——-湖頭米粉的來歷吧!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燁因平定“三藩之亂”,又逢29歲生日,迷信的康熙決定提前做生誕。
快馬傳消息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為“升平嘉宴”增輝添彩。當時湖頭山高水險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極艱難,實在無物上賀。李光地童年時被永春帽子頂寨大王林日勝捉上山寨,是安溪縣城東岳廟和尚德輝禪師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東岳廟學過做水粉。此時,李光地忽然想到,湖頭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韌細膩,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條再曬干好帶上朝去,到時自己還可當眾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說如此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難湯水淋漓,建議帶上湖頭的筍絲香菇同炒,味道更可顯得與眾不同。
就這樣,李光地把湖頭米粉做成了貢品。他用肉絲、蝦仁、香菇炒熟,肉骨湯適量和米粉入鍋油炒翻動,快速提鍋倒入瓷盤的炒米粉,竟成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請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不管你的家鄉在哪里,你的家鄉都一定有特產,而這些特產背后,隱藏著許多故事。作為家鄉人,我們更應該去了解家鄉特產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