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湖之旅作文
曹導,一個清瘦白皙、嗓音優美、土生土長的呼倫貝爾小伙子。他是我們此次呼倫貝爾之行的地導。
見我們的第一面,小伙子就給我們每個人敬獻了一個藍色的哈達。曹導解釋說,藍色代表天空的顏色,在草原象征著永恒、興旺、堅貞和忠誠。他代表草原人民熱誠歡迎我們這些遠道的客人。藍色的哈達,讓我們群情振奮。大家紛紛拿出相機,錄下這激動人心的一幕。
儀式過后,曹導帶我們去用早餐。坐了24小時火車,大家對即將到來的早餐都很期待。誰知事與愿違,曹導通知大家,因為火車晚點一小時,預訂八點的早餐取消了。
游客于是再度群情振奮,不同的是,這次是眾口聲討曹導。我看著曹導年輕的臉上滿是歉疚,盡管他表示已經在聯系下一家餐館,并保證假如還是沒有早餐,他會為大家提供免費的面包和牛奶,并退回大家早餐的費用,但是,卻依然不能安撫大家的情緒。
幸好天遂人愿。另一家餐館接待了我們,平息了游客的怒氣,也替曹導解了圍。
旅游的最后一天,曹導買國門觀看票的時候,接到了一個電話。買完票,他把我的證件還給我,告訴我他不能陪我們參觀了,家里出了點事。我問啥事?他語調平靜地說,父親遇車禍了,在醫院里。
我以為曹導不會再陪同我們,但是,參觀出來,我發現曹導已在大門口等著我們。問他父親的情況,他說腿摔斷了,他請表弟先幫著照應,自己就趕回來了。
午后,曹導陪我們去了呼倫湖,路上的解說依舊精彩,仿佛家里根本不曾發生過意外。這個年輕的導游,讓我心生敬意。同樣的事情,假如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有24歲曹導的淡定和從容嗎?
曹導對呼倫湖有很深的.感情。他的童年就是在湖里長大的。那個時候,湖水很清,湖的面積也很大,他和小伙伴在湖里捉魚、游戲。十幾年過去了,我們眼前的呼倫湖,卻是另一番樣子。湖水生滿了綠色的苔蘚,混沌一片。童年的清澈只能在曹導的記憶里了。
呼倫湖會有著怎樣的明天呢?我不得而知。《讀者》上看過一個名叫增田達志的日本人,從1997年到2010年,每年的3月至9月,往返于日本大阪和中國呼和浩特的和林格爾縣這兩地之間,義務植樹治沙。十幾年間,先后投資500多萬元,讓7000多畝不毛之地披上了綠裝。增田治沙的腳步依然在繼續,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什么呢?一種堅韌的信念,一種超越了民族的對人類家園的珍愛。但愿若干年后的呼倫湖,會回歸曹導童年的清澈。
傍晚,在離別的汽車上,曹導用一曲蒙族民歌《吉祥謠》,結束了我們的呼倫之旅。衷心祝福這個充滿了愛心的小伙子,幸福平安,吉祥如意!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