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防震減災征文:親近大自然
防震減災,眾志成城,一切困難、災難,都將被我們踩在腳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防震減災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防震減災_范文1】:親近大自然
拿起手中這沉重的筆,卻不知道如何寫起。腦海里浮現的依舊是那一張張震憾人心的畫面,耳邊聽到的還是那聲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徹心肺的哭泣,那悲慘的呻吟……
“災難”,多么可怕的兩個字啊!生命,在這場突然的浩劫面前顯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擊,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斗爭,能喚回幾許年輕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類在自然災害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嘯、洪水、火災……各種各樣的災難頻頻發生,就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剎那,頓時,烏云密布,就在那接下來的一剎那,美麗的一切都變得不堪一擊。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曾經繁華的城市剎那間化為一片廢墟,曾經的美好家園轉瞬間變為死亡的墳墓,曾經的歡歌笑語、和平安寧頃刻間蕩然無存。到處人心惶惶,新聞里反復的報道死亡人數以及失蹤人數……既然,我們不能控制自然災害,那我們就應該從本身做起!
我們要重點知曉防災的基本要素,當災難不約而至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為,我們應該對各種的災難做出各種反應。例如在發生地震時,如有條件,應把軟的物品放在頭頂,躲在桌子一類物品下,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應馬上跑到空地;在突發海嘯、洪水時,盡量跑到高處或緊緊抱住一根堅固的桌子;在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萬不能采取跳樓的措施。我們一定要牢記這些措施,不再為災難的降臨而慌忙的束手無策。
而在我們面臨災難的考驗時,是否應讓我們好好反省一下,災難的發生與我們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聯。對于破壞環境,我們不能在屢教不改了,否則,大自然就將會一點一點的償還我們,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過,更可怕的還是不顧所有,破壞環境的我們——人類!我們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其它的細節,總是在不經意間做出了破外環境的舉動,正是因為這些平日里不經意間的舉動,而導致了現在的結果。我們用破壞環境獲取自己的利益,環境又慢慢地償還我們,我們再用曾經的利益來換取生命,這種循環,不覺得很可笑嗎?
曾經的世界多么美好,可惜的就是,那些美好都只屬于曾經……現在,環境因人類的作為而變得越來越糟糕,變得不堪一擊,于是,大自然開始報復人類,這是我們破壞環境后的代價!值得嗎?回答:不值得!
呵,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改變一點,我相信,世界一定會恢復曾經的容貌!
讓我們記住這個口號:關愛生命,防災減災!
【防震減災_范文2】:親近大自然
關于大自然,法國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的確,人類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有時,大自然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人類生活的的每一部分都包含著大自然的恩賜,她帶來了動物植物,給我們新鮮的空氣、豐富的礦物質、干凈的水、充足的陽光,創造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可以說,人類的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給予的;有時,大自然又會變成一個冷酷的屠夫。他會帶來地震、海嘯、沙塵暴、雪崩、泥石流、洪水、干旱……讓我們生存的環境成為一個可怕的魔鬼,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大自然為什么會變得那么可怕呢?原來這些都與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密切相關。很多地方人們亂伐森林、亂墾林地、亂捕獵物、污染海洋環境,這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的穩定,更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自然災害頻繁,造成動植物物種大量消失、土地變成沙漠、水土流失嚴重、大氣環境惡化、水資源匱乏……
要想讓大自然成為慈祥的母親而不是可怕的屠夫,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好習慣。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可以做到不傷害一株小草、不浪費一滴清水,不亂扔果皮紙屑,隨手關燈,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掌握大自然的規律;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增強環保意識,不做破壞大自然的行為,勸阻制止別人的不良行為;多參與維護大自然環境的公益活動,如植樹造林,愛護野生動物等。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有一間更衣室的燈開著卻沒有人,一位叔叔抬手就把燈關掉了,并對售貨員說:“更衣室的燈以后不能讓它一直開著,這樣不環保!”售貨員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就覺得那位叔叔做得很好。還有一次,媽媽為了趕時間,想開車出去買菜,我勸說道:“開車是不環保的行為,汽車尾氣排放會污染空氣的,要不你騎自行車去吧。”媽媽夸獎我:“你真是越來越懂事了!”我心里美滋滋的。每到夏天,在我的堅持下,我們家會把空調溫度開關調高一度,而到了冬天,我們又會把溫度調低一度,可別小看這一度電,常年累月可以節約多少能源啊!
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我一定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爭當一名環保小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