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游記作文700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無錫游記作文7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慶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吳文化的發源地無錫。無錫,古稱句吳,梁溪等,公元前202年治縣,因錫山礦源枯竭而取名無錫,并沿用至今,是吳文化的發源地。為什么說無錫是吳文化源頭呢?這要從泰伯奔吳的故事說起。
《史記。吳太伯世家》里說,“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發,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饹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馀家,立為吳太伯。”
《史記》里的這段話,明確地交代了黃河文明與吳越文明之間的關聯所在。是泰伯和仲雍讓賢逃跑到了無錫這個地方,把北方的黃河文明帶到了江南地區。可以這么說,江南君子的謙和儒雅之風,是對祖先周禮的最好承繼。
無錫,歷史上就是個通江達海、人文薈萃的'古城。所以到了無錫,我們首站就去了一個著名的書院東林書院。東林書院始建于公元1111年,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的弟子楊時創建和講學的地方。明萬歷年間,顧憲成等人修復重興。現在的東林書院藏在無錫鬧市的一個小巷中,書院的大門口掛著一幅對聯,“此日今還再,當年道果南。”楊時當年創辦了東林書院,并在那里多年授學。這個楊時,就是成語故事“程門立雪”的主人公,只有了解了楊時與程頤的師生關系,才能真的領會這份對聯的“道果南”的深意。當年,老師程頤欣慰地贊許:“吾道南矣”,這是對楊時多么殷切的期待和飽滿的欣賞呀!進了大門內,里面古木參天,環境清幽,炎熱的烈日一下子就退了暑氣,清涼了許多。正入眼一個石牌坊,往園內走,經過泮池,走到后面一個依庸堂,抬頭看到屋內居中掛著明朝東林黨人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著名對聯,感覺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大明朝,親身感受到了他那“讀書、講學、愛國”的情懷。
出了東林書院,我們又去了惠山公園學捏惠山泥人,我們還去了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的寄暢園。
【無錫游記作文700字】相關文章:
無錫游記作文800字-小學六年級游記12-22
無錫風景作文01-04
詩畫無錫作文12-03
無錫風景-寫景作文大全12-24
無錫旅游作文(3篇)01-24
2018無錫中考作文預測06-29
無錫作文400字八篇01-27
無錫作文400字九篇02-15
無錫旅游作文(匯編3篇)01-24
【精華】無錫作文300字3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