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西安環境的變化作文

時間:2022-01-28 11:47:57 西安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西安環境的變化作文

  第一篇:

西安環境的變化作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的家鄉老道寺鎮南營村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我就先從飲食變化說起吧!據爺爺講述,在以前,一年四季以玉米為主食,很少吃白米細面,人們炒菜做飯時油少得可憐,菜澀得難以下咽,村民個個面黃如土,身體骨瘦如柴。而現在,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家家戶戶更注重飲食的營養和健康,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

  再說穿著吧。以前,我們村窮,生活條件差,衣服爛了,就打個補丁繼續穿,只有無法再補了,才肯買布做衣服。聽奶奶說,她和爺爺結婚時穿的一件衣服先后補了二十七個補丁。而且衣服顏色單調,款式老土。現如今,家鄉人們衣柜里的衣服不僅做工精細、款式新穎,而且多得裝不下。家鄉人們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

  說說交通。以前,進出我們村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一遇連陰雨天就泥不堪,如果不小心,整只腳都會陷進泥里去,好不容易拔出腳來,鞋子卻留在了泥潭里。晴天,汽車過后塵土飛揚,行人無不捂鼻掩面,沾滿一身飛塵。看今朝,黨和國家建設新農村,村里修了水泥公路,道路兩旁栽種了綠色植被、安裝上了路燈,村民們出行方便又安全。

  交通改善了,村民居住條件隨之改善。土坯房、茅草房不見了,一幢幢新式樓房拔地而起,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屋漏偏遭連陰雨了。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的家鄉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巨變呢?這一切都歸功于黨和國家的改革開放和新農村建設好政策!我堅信,家鄉的未來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

  第二篇: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馬路延伸拓寬。西安,一座四方的古城,30年來掙脫了城墻的束縛,將版圖擴展到了二環、三環,擁有8大出城高速、兩條在建地鐵、市區空間容量進一步擴大……30年來的變化太多太多。

  鐘樓一直是西安的象征,是西安的商業中心,也是西安的“心臟”。以鐘樓為中心的交通圖,四通八達,成了西安的交通樞紐,同時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與時代的變遷。

  30年前的鐘樓有著未經修繕的陳舊,也有著那個時代的古樸。鐘樓四周人們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商業活動,擺著各式的零售攤。在攝影師吳國華的鏡頭里,1985年的鐘樓,周圍電線桿比比皆是,空中的電線像蜘蛛網,周圍小商鋪擁擠不堪,衛生狀況較差,抽煙、扔垃圾、隨地吐痰隨處可見。

  幾經修繕,現在的鐘樓既有古代的質樸,又有著幾分現代的氣息。如今,鐘樓四周環繞著色彩斑斕的鮮花,與之遙相呼應的鼓樓也煥然一新,鐘鼓樓廣場成為人們休閑的中心。鐘樓四周商場林立,完全展示出它的經濟地位。

  30年前的新城廣場有兩個觀禮臺,沙土地面,周圍還有蒼翠的山峰。上世紀90年代初,新城廣場西南角還是規模較大的一個土堆。廣場成為西安市民娛樂的場所,各種各樣的文藝表演在這兒舉行,吸引著市民的眼球。1990年西安迎接亞運會火炬接力,曾在廣場上進行節目表演,西南角土堆上人山人海。

  幾經改造,現在的新城廣場已經是綠草如茵,是白鴿棲居的好地方,現代化的噴泉、幽雅的環境成為市民們休閑娛樂的去處。更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春夏秋冬,常有人黎明即起,趕赴那里觀看武警升國旗儀式。省政府大樓屹立在新城廣場的對面,也在顯示著它是政治地位的象征。

  30年前的西安火車站,主建筑有一個仿古屋頂,約千把平方米。從照片上仔細看,建筑上面“西安”兩個字才能證明這里曾經是火車站,站前廣場上到處可見痰跡和垃圾。廣場前人跡寥寥,用門可羅雀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現在的西安火車站,面積擴大了30多倍,新的主建筑設計新穎,風格與古城協調一致。火車站內部增設了大型雙向電梯、大型的EDL電子顯示屏幕等。看著匆匆忙忙的旅客,西安火車站儼然成為人們放眼看世界的窗口,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