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廈門作文合集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廈門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廈門作文 篇1
當我跨進廈門南普陀的門時,隨風飄來的是一陣陣荷花的清香,我尋香而去,來到了一片大池塘。
池塘里面開著大片大片的荷花。遠遠望去,荷葉又大又圓,像一頂尖尖的小傘,據說,魯班是因為看見荷葉才發明了雨傘呢!荷葉密密麻麻,你擁我擠,風一吹過來,它們就手拉著手隨風翩翩舞蹈。池塘里最美的當然要數荷花了,雖然很少,但是荷花千奇百怪,有的是粉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完全展開了,有的已經凋謝了,而謝了的荷花則變成了蓮蓬。荷花真像一個婀娜多姿的舞蹈家,她看荷葉都跳得很歡,她怎么能夠示弱呢?她用自己纖瘦的身材,在風中搖曳著,還不時散發著微微的清香,這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頓時心曠神怡。
我望著那美麗的荷花,腳底癢癢的,自己的身子也不經和荷花一起搖擺,要不是爸爸在催我,我會隨著荷花舞上一段。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南普陀作為閩南千年古剎,我仿佛覺得它寺中的荷花分外盛潔,分外芳香。荷花啊,你那么美麗,荷花啊,你是那么純潔!
第
廈門作文 篇2
小吃是廈門市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由于廈門市小吃體現了廈門市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其品種的豐富多樣,全國罕見;也不僅由于廈門市小吃的風味獨特,令人難忘;更因為對廈門市人來說,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沒有一個廈門市人不吃小吃,它已經深深溶于廈門市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為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對于廈門市人來說,那深夜街巷里叫的"燒肉粽",那馬路邊騎樓下點著"臭十"(乙炔)燈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銘心的故鄉印象。可以說,不了解廈門市的小吃,就不僅無法了解廈門市的食俗,也無法了解廈門市人。
據廈門市民俗學會近年的調查,目前廈門市的小吃大約有200多種,制作售賣小吃的攤點、酒樓、餐廳僅在島內就有2600多家,許多黃昏之后才出現的流動攤販尚不計算在內。這么龐大的數目,只能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負盛名的攤點、酒樓簡略介紹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市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馃、鹵豆千、鹵鴨、蠔仔粥、面線糊、炸棗、糖蔥餅、薄餅、沙茶面、魚丸、蠔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干、加滋螺、花螺、芋馃炸、蠔仔炸、馬蹄酥、炒馃條、面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湯、炒面線、炒米粉、豆包仔馃等等。
土筍凍是用生長于海邊灘涂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制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制作上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市、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涂才有,而以廈門市百谷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極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蠔仔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蠔",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后,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后,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面,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后,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才成為蝦面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只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餅,過去有許多小販挑著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制的約五六厘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制的油蔥糖和酸蘿卜、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后,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欲大振。
沙茶面可算是當今廈門市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面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面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則是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后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么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后,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里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蠔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于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稀飯湯。
傳統中,一種小吃總是和最受歡迎的某一攤點的店名或主人名字連在一起,如黃則和的花生湯,"好清香"的燒肉棕,"碰記"和"真好味"的魚丸場,"章記"的蝦面,關隘內治姐的美人薄餅,思明北路程阿樹的蠔仔煎,二舍廟陳漢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吳唇的韭菜盒,打錫箔巷葉棟梁和笛仔仙陳金水的土筍凍,福茂街口何金釵的沙茶面,海關邊王奕然的油蔥馃,思明北路貓車的貢魷魚,賴厝埕蔡淑貞的芋包,十六崎腳陳玲的麻嵫等等。
歲月流逝,數十年前的這些老字號能留存至今的已經不多。但后起之秀,層出不窮。尤其是80年代以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種潮流是將大眾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樓為代表。像"九龍盤",借成套餐具為媒介,將九種小吃組成一道風味梅花拼盤,構思相當奇巧。同時將芋包、肉粽、油蔥馃、夾餅等小吃小型化精致化,使人們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嘗多種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廈門市街頭巷尾可見的風味小吃,但又較那些小攤點工料精致,風味更佳。
另一潮流則是將小吃"家常化"。像芋棗、鹵鴨、五香、鹵豆干、咸馃等等,各菜市場都有許多攤點,專賣給顧客帶回家做家常飯菜。
無論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廈門市人對小吃的喜愛是何等深切。相信廈門市的小吃還會再發展,發展得更豐富多彩,更令人難忘。
廈門作文 篇3
在廈門,沙茶面是一種具有獨特閩南風味的食品。它辣中帶甜、帶香,是廈門人特別喜歡的小吃。
你可別小看它,制作沙茶面的材料可真不少呢:油面、青菜、豆干、沙茶醬、各類海鮮……它的制作步驟也很繁雜:先把沙茶醬放入大骨湯中攪勻,置旺火上燒沸后,改用中火保持小沸,加入精鹽、味精熬成沙茶湯。面則是用閩南的油面,色澤金黃,口感有韌勁。將油面、加工好的豆干、青菜燙熟,趁熱倒入沙茶湯中。最后一步就是“加料”,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隨意加,比如:丸子、鴨腱、小腸、鴨血……其中,我最喜歡的鴨腱和瘦肉了。
就這樣,一碗噴香的沙茶面就做好了。端上來看著金黃金黃的,吸一口氣,一股濃濃的香氣撲面而來。先喝幾口湯,讓湯的麻辣先深入你的喉嚨里。再吃幾口面,讓面的清香和湯的`麻辣結合在一起,那味道真是美極了!然后,把浸泡在沙茶湯上的青菜吃完,再把浮在上面的幾顆油亮的小丸子一顆顆吃掉,咬一口,讓里面的湯汁濺出來,流入喉嚨里,一連吃幾個,讓香味在你口中久久不散。
很多老廈門人,總會在泛著朝霞的大清早,到附近的小吃店,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沙茶面,作為新一天的開始。
沙茶面,代表著廈門的地方特色,也影響了幾代人的味蕾,它是我最喜歡的小吃之一。有機會的話,請你一起來品嘗哦!
廈門作文 篇4
如果說人生樂事有哪幾樣,我認為旅游肯定是屬于里面的一樣。游玩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地方的山河秀美。登臨橘子洲讓人感覺偉人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豪邁;登臨黃山讓人感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毅;登臨廈門鼓浪嶼沙灘讓人感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海景。
在11月底時,人力資源部、財務部、計劃部、總經辦等部門一起組織去廈門游玩。誠然20xx年4月時我已去過廈門,但抱著與不同的人一起旅游心里會有不同的心情的想法,便又去了廈門。我們到廈門的第一站便是去了千年古剎?——南普陀寺,也許是基于當天是周六的緣故,南普陀寺真的是人山人海,一眼望去除了見到是人還是人。一位智者曾經說過,再美的風景,經人們摩肩接踵地一擠,便也顯得趣味索然了,我現在完全認可這種說法。當聽到寺廟的天籟般的梵音,她像清泉一樣蕩滌著塵世的喧囂與浮躁。而我亦變成一個虔誠的信徒,然后拿點燃的香叩拜叫的上名或叫不上名的菩薩。作為一個虔誠的信徒給香火錢自然不可避免,雖不像土豪金那樣擲手百元大鈔,亦不像白富美那樣手捧幾束康乃馨,但我亦有的道,何必去跟那樣風。
廈門大學與南普陀只是一路之隔,隨后我們也就轉輾到廈大,廈大號稱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所謂人的名,樹的影。以至于很多游人都會慕名在觀看廈大。當踏入廈大那刻我發現我的心多了幾分寧靜,少了幾許躁動。與門外的熙熙攘攘不同,校內卻是一片寧靜。漫步在校園里面,腳踏著干凈的小馬路,鼻子呼吸者清新的空氣,讓人舒服不已。當坐在草地上時,幾縷陽光傾瀉,灑在草地上,微風溫柔輕撫,枯黃的柳絲不斷地搖曳著。與同仁們在這個靜好的時光里,享受著明媚的冬里的陽光。不知名花兒依舊在冬里“肆意”的綻放,演繹著“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典一幕。花兒香薰四溢彌散,灑滿了我周邊,我放佛又置身在花的世界中,沉醉于花的芬芳中。美好的時光永遠是那么的短暫,唯美的畫面終將被打破,在同事的催促下,我也就依依不舍的向她(廈大)告別。走出廈大時,已是吃中飯時間,在吃完中飯后。我們又立馬望廈門標志性的旅游景點鼓浪嶼,因鼓浪嶼是個小島嶼,故我們需做乘船前往。島上的樹木成蔭,游人依舊眾多。因受時間所限我們并沒有去日光巖游玩,不過在山腳下,依舊可以看到巨石聳立,頗為壯觀。與幾交心同事行走于鼓浪嶼的商業小街,看到好吃的小吃買些品嘗下,不經意間也可以遇見,就像撞入童話世界,隨便拍下一張照片,都是藝術的體驗,再細細觀摩,為之驚艷。而所有小店都有一個最別致的名字:張三瘋的貓、花與愛麗詩,海上雅典娜……。
吃完晚飯我們依舊沒有消停,馬不停蹄趕往了日月谷溫泉度假村泡溫泉,當我們到目的地時已是晚上7點左右。本想在溫泉度假村買個泳帽,以便能在里面除泡溫泉又能游泳,不過里面的價格貴的令人咋舌,泳帽38元一個,泳褲58元一條。我也就果斷放棄,心里想著反正自己用泳褲,大不了這次只泡溫泉不游泳罷了。到了更衣室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換好衣服,興沖沖的先跑去泡溫泉,迫不及待的跳進池水中,又快速的一下爬出來,因為熾熱的泉水燙的全身發紅。直惹得臨近幾個同齡男孩子嘿嘿直笑。他們笑著問我:“第一次來吧,先用小水勺慢慢地把水撩灑在身上,然后適應水的溫度了再跳進去泡就沒事了”。我也就弱弱地說:“我真不知道這個水溫有這么高”,幸好當時是晚上,尷尬窘迫地表情別人看的不清,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漸漸地我也就適應了泉水的溫度,快意刺激著身體的每根神經,每個部位都在感受著熾熱的撫慰,熱流像是在身體內流暢。迷迷糊糊會產生一種幻覺:俗世的煩惱飄然而去,生活的疲憊逐漸融化,干涸心靈慢慢浸潤,思想也隨著這盈盈的浪花、悠然的水草、暢游的魚兒而升華——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觸!泡了大概15分鐘左右,我披上浴巾走出了溫泉,端了一杯生姜茶坐著椅子上茗品著,放眼望去原來這周圍的環境也是如此優美。柔和的燈光,幽靜的小道兩邊是青青的華景綠叢。小草綠意誘人,花兒午夜綻放芬芳四溢。
整過一晚的休整,第二天早上我們整裝待發去了胡里炮臺,在那里看到了世界上保留在原址上最大的海岸后膛炮。據說是清朝時期從德國引進過來的大炮,縱然在當時“師夷長技以制夷”政策的影響下,大炮依舊沒有驅趕走列強對中國侵略。大炮的鐵銹似乎在訴說著,曾今見證了清朝滅完,而今又見證了曾滿目瘡痍的國家在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著。
我們的最后一站是環島路,騎著一輛自行車,馳騁在環島路上,與風兒嬉戲追逐著。一邊是海景,一邊是綠油油的綠化帶,沿岸的風景美不勝收。當騎車累了的時候,坐在草地休憩曬太陽,再喝著椰子,感情這日子過的極好。海風陣陣襲來,吹的讓人心曠神怡。我想如果能在這海邊有套自己的房子那該多好,天天吹著海風,午夜夢醒時分聽著海邊潮汐聲,這是多么愜意的生活呀!
環島路游玩后我們也就風塵仆仆的趕回了廣州,雖然游玩中途有少許遺憾,但此行還是頗多的地方懷念。
廈門作文 篇5
去年夏天,我和表弟,舅媽,還有媽媽,一起去廈門游玩。
去的那天,我懷著喜悅的心情到動車車站等車。終于,等到車了,我從來沒坐過動車,今天是第一次坐,我們就這樣一連坐了好幾個小時,才到廈門。但卻一點都不覺得累。
一到廈門,導游就帶我們去參觀非常著名的景點鼓浪嶼,導游說:“鼓浪嶼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有胡友義、林巧稚……
一到鼓浪嶼,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一棵棵的大榕樹,那里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高大挺拔,我想:“樹干多么像一個個大將軍,葉子像身穿綠色制服的小士兵,他們團結在一起,保護著鼓浪嶼,守望著鼓浪嶼。
大海是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熱愛大海,尤其是海灘,它的景色變化萬千,讓我遐想連篇,流連忘返。廈門的海灘也正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藍藍的海水,金黃的沙灘,陽光照射在沙灘上,暖暖的,真的像在泡日光浴。
夕陽西下,潮水退落。“潮退沙平珍貝美”,這正是拾貝的好時機,我和表弟連忙跑過去撿,可是我們倆的運氣不太好,只在清澈的海水中拾到了幾個潔白如玉的小貝殼。
我和表弟在明媚的陽光下,腳踩著柔軟的沙子,你追我趕,捧起海水,你潑我,我潑你,好像傣族的潑水節一樣。我們全身都濕透了,擔心里卻很甜蜜,很高興。
一眨眼,就到了晚上,我們明天就要回家了,但我卻有些依依不舍。我喜歡這里,這里的風景讓我快樂,我只能把廈門美麗的風景和我們的歡聲笑語永遠定格在了我的腦海中,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廈門作文 篇6
太高興了,今天我去了廈門,讓我這個“光榮小學生”來給大家“畫”一幅“廈門山水”吧!
我們在車上坐了一個多小時,為什么呢?因為廈門太大了,人生地不熟的我們繞了很多冤枉路,廈門城市仿佛把我們帶進了一個超大、超亂的迷宮。從早上十點出發,中午十二點了才吃上飯,哎。好不容易轉到碼頭,我們早已暈頭轉向。對于那強烈的日光,我不得不喝一大堆椰子汁,好不清爽。媽媽和海波叔叔各自買了一個太陽鏡。媽媽戴起來好時髦,海波叔叔戴起來好酷。老爸去地下庫停車,那里車水馬龍的,聽老爸說,他在車庫轉了幾圈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位又被搶了,過了大半天,他才停好車子。
我們終于上了渡輪,我站在欄桿旁張望,海面好寬闊,看看遠處的鼓浪嶼,有一尊巨人般的雕像,它是誰呢?我也不清楚。渡輪停了下來,我們登上了鼓浪嶼這個小島,雖說是小島,但對我來說,大之甚大啊!走上海灘,我們玩沙戲水。海風,呼呼而過,海水,碧藍碧藍,海沙,金黃金黃。啊!多美的沙灘,多秀的水景啊!攀上登山的路,一路迎來清涼的海風,海風中摻雜著綠樹花草的清香,我多么想看看這誘人的綠色。
金黃的海灘、碧藍的海水、呼呼而過的海風,然而鼓浪嶼——這個從前的音樂之家,卻聽不到音樂,我不免有些遺憾。忽然,傳來一陣悅耳的笛聲。哪來的笛聲?誰在吹奏?我看到前面有一個模糊的身影,我加快腳步走去,啊!是一個殘疾人吹出了這悅耳動聽的笛聲。一個斷腿的殘疾人,還能這么愉快的吹笛,真是不可思議。
往前走,是一個水族館。里邊,有鮮活的魚和魚的標本。底層建有海底觀魚的通道。就拿海底通道來說吧。里邊有一條傳送帶,供游人乘坐,有的游人坐不住了,就從一旁的石路徑直走過去。我看到了小丑魚、大白鯊、灰鱔鯊、鱔魚、石蝙魚。他們好大,太令我吃驚了!再走一會兒,就到了水母展覽區。那魔幻的月光水母、可怕的大沙水母、可愛的繽紛水母。形形色色,可愛極了,多美啊!這可正是一群美人魚啊!
坐著渡輪重返廈門,一路上戀戀不舍,以至于我在寫這篇日記時,還陶醉于那清涼的海風,那碧藍的海水,那金黃的沙灘,那殘疾人吹出來的悅耳的笛聲和可愛的“深海美人魚”
【實用的廈門作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廈門作文合集五篇01-12
實用的廈門作文合集9篇01-10
實用的廈門作文合集5篇01-10
【實用】廈門作文合集8篇01-08
【實用】廈門作文合集八篇03-16
【實用】廈門作文300字合集五篇01-11
實用的廈門作文9篇04-05
實用的廈門作文3篇03-18
實用的廈門作文4篇03-16
廈門的作文合集1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