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清明節作文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家鄉清明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我都會想起唐代有名的詩人杜牧。杜牧是在今陜西西安人。每到清明我們都要去掃墓。
今年我家全部人都從外地趕回來掃墓。在清明的前一天媽媽和嬸嬸們準備好過節的食品,好在清掃墓的時候用來做祭品
清明節到了,外面下著毛毛雨。奶奶叫小孩子不要去了,可我們都鬧著要去,奶奶也無話可說。我們買好了掃墓要用的東西就出發了。我們先坐車到山下,遠遠望去,山上熱鬧極了。我們開始上山,在途中有很多大人們拿祭品、鋤頭、鏟子,小孩子們就跟在大人的后面。我們找了好久終于找到了長滿雜草的祖墳,我們開始忙活起來,有的鋤草,有的鏟土,有的在一旁站著幫不上忙。弄好了就要燒香燭,用12張粗紙和12支香在墳墓周圍插好,因為今年是12個月所以要插12支香,12張粗紙。然后在墳頭用石頭放上幾張粗紙蓋住,開始燒紙錢、紙房子、紙衣服等的日常生活用品。等燒完以后,放鞭炮。最后拜三拜,我們就下山去了。
吃飯的時候,要多添一碗飯、一雙筷子、一個座位、要夾滿菜,這個座位是祖先的。小的時候我不懂事,就在祖先的座位上坐下了,后來爺爺把我叫下來了。
這就是我家鄉清明的規矩。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2
4月5日是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拜祭祖先的日子。
我們一家四口一大早就起了床,我們帶上供品前往茶園山公墓,一路上,我看見許多人手持鮮花、還有鞭炮、冥幣……一些燒給祖先的東西,到了目的地,一下車,我們看到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風景優靜。
我們來到祖先的墳前,首先,我們獻上手中的鮮花,然后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接著,我們向祖先拜祭、叩頭,這時侯讓我想起小時侯奶奶還沒有去世的時候,想到她慈祥的臉,親切的笑容,還有她做的香甜可口的飯菜,現在我再也看不到我親愛的奶奶,我非常想念她。雖然她離我們而去,但我們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去看她們的。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
這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你的呢?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游玩。并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是潛江,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著父親母親來到了墓園。我懷著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柜子前,慢慢打開柜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的笑著,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
我輕聲的對著姥爺的相片說:“姥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說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父親母親給姥爺請過安之后,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里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父親母親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和母親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牡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四月五日,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天剛蒙蒙亮就下起了小雨,給清明節蒙上了一種悲傷的色彩,因為今天是紀念革命先烈和逝去親人的日子吧!
吃了早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一路上,看見人們手里拿著大包小包的冥幣、黃紙、元寶,還有各種各樣的貢品,人們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到了烈士陵園,我看見人山人海,小孩不知憂愁,樂此不疲地拿著零錢在小攤上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老人拿著椅子,坐在路邊看熱鬧,大人們匆匆忙忙的走進去。遠處傳來一陣陣哭聲,那是上墳的人到墳墓上燒紙,給逝去的人們送“錢”呢。還有一些人手里拿著鮮花,獻給烈士陵園里的革命先烈們。
天依然下著雨,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的為活著的人們祝福,也愿去世的人安息。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節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準備過清明節的東西,有鞭炮和香燭、有祭拜的貢品和吃的干糧。
清明節早上,我們一大家人把這些東西搬上汽車,父親把車開到山腳下,停車之后,大家分別拿好東西,向山上的祖墳出發。山路彎彎曲曲,很難行走,我跟在父親后面,只能手腳并用,慢慢爬行。
我們越走越累,可是都在趕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們晚輩思念已故的祖先,時間不能推遲。大家好不容易到達了祖墳前,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父親拿著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都割掉,伯伯拿著錘子把墳墓前不平整的石頭給打碎了,扔到一邊去。叔叔拿著鏟子要了一塊新土放在墳墓的上面,各個同心協力,做好祖墳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幫助母親撿干草。
等到這些事情做完了,母親就把一堆干草給點燃了,再點燃蠟燭和香足,把雞肉、豬肉、雞蛋放在墳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們就按照從大到小的輩分依次站在祖墳前,雙手舉香足,開始鞠三個躬,嘴里默默的禱告,再一一插香。
大人們插完香,輪到我們小孩拜祭了。我也要學著大人那樣去做,母親站在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請老祖宗保佑你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長大成才!”原來是我們祭拜祖宗時,就是將美好的心愿告訴祖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能安心,為我們高興。最后我們開始放起了鞭炮。我們小孩就在旁邊觀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宣告祭拜祖先活動結束了。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過了,我的心中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6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祭祖”,別認為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著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余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著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著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里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為什么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著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后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復三遍才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后,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后,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著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著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祭祖儀式才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7
清晨,走出寢室就感到一陣冷風撲面而來,即使裹緊了衣服卻還是能感受到絲絲寒意。我皺了皺眉,昨日不還是艷陽高照嗎,怎么今天就又如此寒冷?哦,今天是清明節,老天也在以這種方式紀念那些已經離去的人嗎?但愿等會兒放學時不會這樣吧。好不容易盼來幾天假期,希望天公作美。
清明時節雨
“嘩啦啦,嘩啦啦……”正在上課的我們突然聽到窗外有異響,只見大顆大顆的雨滴砸向地面,濺起陣陣塵土。雨下得很急,不一會兒就由雨滴變成了雨簾,既而又變成了雨柱。暴雨夾著狂風,操場邊的那幾棵樹東倒西歪,到處是門窗被吹得啪啪作響……坐在窗戶邊的同學手忙腳亂地把教室的窗戶都關好,外面的聲音小一點了,可是還是有很大動靜。不知為何,總讓我覺得似乎是有人在撕心裂肺地哭泣一般,也許是我的.錯覺吧。
這節課下了我們就要放假,這雨,來得真不是時候。
一會兒,爸爸來接我了,路上的人很多,十分擁擠,卻又出奇的安靜。空氣中好像有什么東西把人群壓著一樣,平時放假時的那些歡笑聲都沒有了。爸爸也沒說話,只是緊緊摟住我艱難地向前走著,我緊緊握住手里的傘,生怕稍不留神,就會被吹跑了。
清明節,是一定要下雨的吧?遠在唐朝的杜牧就已經為我們播報了天氣預報。只是,今天這雨,是不是太猛烈了點兒?
人心自愁思
放假的第二天,爸爸帶我去掃墓。我不清楚墓中是什么人,只見爸爸臉色沉重,還背著我抹去了臉上的淚水。我沒有哭,卻感覺心口堵著什么東西一般,喘不上氣來。我靜靜地站在墓前,心中更是五味雜陳。我將事先準備的白菊花放在墓前,我想:這個墓里的人是不是也曾經像這束白菊花一樣璀璨綻放?這朵白菊花一定也會像墓里的這個人一樣最終凋零吧?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我在心中默默祝福這個人在天國一切安好,愿這朵白菊花,能夠陪伴他,給他帶來些許慰藉吧。
看著墓地來來往往祭奠親人的人們,我不禁想起孟浩然的詩:“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是啊,清明節,這是一個引人憂愁思念的節日。
梨花正清明
掃墓回來,天氣放晴了。爸爸說:“難得有個假期,天氣又好,我帶你去踏青怎么樣?”我興奮地點了點頭。我跟爸爸來到郊外,走在鋪滿鵝卵石的小路上,路旁的樹格外綠,可能是經過了雨水的洗滌吧,空氣中都有一種綠葉的清香,還摻雜了一股淡淡的花香。仿佛跟剛剛悲凄的世界不是同一個世界一般。我腳下的小草更是綠得清亮,可以說任何一個畫家都無法調出這種綠。遠處有一條小溪像一條緞帶一樣鋪在草地上,溫潤順滑。幾棵柳樹搖著它那漂亮的綠色長發,對著伙伴們炫燿。
聽著“沙沙”的雨聲,看著動人的景色,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我不禁大聲說道:“爸爸,我想起一首詩!”爸爸笑著摸摸我的頭:“什么詩啊?”“梨花風起正清明……”還沒來得及說下半句,就聽爸爸說道:“游子尋春半出城。”我不由伸出右手,爸爸也快速伸出右手,只聽一聲清脆的擊掌聲響起,看來,父女倆的默契,一直在。
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緬懷已經逝去的親人,更要珍惜現在的親人,才不會讓自己留下遺憾!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家鄉的空氣里到處都彌漫著春天的氣息,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春天將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追求著鮮艷與俏麗。萬物和祥生動。風柔了,燕來了,花兒笑了,河水漲了,蛙鳴叫了。我分明感覺到了春天婀娜多姿的俏姑娘在向我們走進。清明正在走近。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成為家鄉的象征。記憶里,小雨朦朧中的我牽著父母的手去到很遠的山里掃墓,那時的小雨下得和人們的心情一樣沉重。我們腳下踏著的這塊泥土,他們很滋潤肥沃,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樹木,我同大伯他們一起來到奶奶的墳前,最后一項是祈禱,我也不知道爸爸嘴里念叨的究竟是什么,于是我也只是說了幾句簡單的話。我默默祈禱著:老外婆,希望你能保佑我們全家健健康康。我看到了火焰在我眼里冒出了慈祥與安寧,老外婆,您聽見了我的心聲了嗎?天空下起的小雨,我的眼睛也有些朦朧,似乎想讓淚和雨滴一起融入這片地中。接著,爸爸便拿出了一些食物,供奉上。然后又拿出掃帚,掃了掃墳邊的樹葉和枯草,最終,我們磕了幾個頭便回家了,我有些不舍:老外婆,我想您了,您在另一個世界過得還好嗎?。
祭祀完后,我們就回家了。到家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8篇】相關文章:
清明節家鄉風俗作文04-14
家鄉_啊!我的家鄉作文03-04
小學贊美我的家鄉作文我的家鄉作文04-18
我的家鄉平昌優秀作文-我的家鄉作文03-28
小學贊美我的家鄉作文-我的家鄉作文03-08
家鄉的風俗清明節作文03-22
我的家鄉作文05-05
我喜歡家鄉作文03-28
我的家鄉!作文02-24
我的家鄉潮州作文6篇-我的家鄉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