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川單招語文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是必考的題目,也是作為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四川單招語文文學常識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四川單招語文文學常識
1、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18、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20、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24、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25、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釋道
27、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
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31、歲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3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3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國畫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馮夢龍)
3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3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42、巴金“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國策
45、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鐘嶸的《詩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識記文學常識的妙招
一、穿針引線法
零散的文學常識就像是沒有穿好的一大把針,只要有一根線將它們貫串起來,這些文學常識就顯得非常系統了,這根線可以是時間、空間、風格、內容等等。例如記憶中國古代文學史,可以以內容為線索,用這條線串起各個朝代文學現象這些針,請看下圖。
韻文類:詩經——楚辭——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元曲
散文類:尚書——先秦散文——六朝陶淵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劉基、高啟)——明中葉唐宋派(歸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劉大櫆)
什么時候想記憶文學常識了,就先拉一條長線,一根針一根針地穿過去,哪根針(朝代作家作品)穿不過去了,就停下來,細細地搞清楚究竟什么原因,該補的補上了,就可以繼續穿,這樣既快又能隨時檢搞清楚自己的記憶情況。
二、聯想法
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內心活動過程。比如記憶屈原時,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離騷》,又因《離騷》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想到西方浪漫主義三大家:雪萊、雨果、拜倫。這樣舉一而反三觸一而發十,能較系統地記住許多知識。經常這樣記憶,也有利于聯想能力的提高。
三、積少成多法
文學常識內容多,涉及面廣,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全部記下來的。內心活動學認為,記憶由四個環節組成: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記憶的質量,我們記不住是因為保持不夠,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內心活動學上有一條著名的遺忘曲線,它告訴我們,識記后最初一段時間遺忘較快,以后遺忘逐漸減慢,穩定在一個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識記的內容就應該在識記后及時復習。積少成多法實際上是一種小循環復習法。因為要不斷地復習,所以記憶新的內容的量不會多,我們可以將所有的需要記憶的文學常識化整為零,分配在各個時間段里,比如用一兩個月記憶中國文學史(可以按朝代順序每天記一兩個作家或幾部作品),用一個月記憶外國文學史,再用一個月進行第二輪的復習,而在每一天的復習之中,先回憶前一天的內容,再記憶新的內容,這樣大循環套小循環,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記不住需要記憶的文學常識。
四、口訣法
我們平時背誦詩文時有這樣的體會:文章背起來較慢,詩詞因其節奏分明、音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就容易背誦得多。我們可以把要識記的文學常識編成“口訣”,這些口訣要講究押韻,也應該是濃縮的文學常識,記上兩句,就應該記憶了許多知識。另外,在口訣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編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
文學常識,并不難記,中有妙訣,幫你記清。先說國內,作家作品。
先秦諸子,孔孟荀卿。《論語》《孟子》,四書列名。老莊無為,《道德》《逍遙》。屈子楚辭,《九》《九》《離》《天》。
漢代文賦,首推賈誼。劉向司馬,《戰》《楚》《史記》。班固《漢書》,斷代開啟。
魏晉建安,三曹領先。父有樂府,《神龜》《蒿》《觀》。曹丕《燕歌》,《典論》批評;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
《魯迅全集》,著作頗豐。小說有三,《彷徨》《吶喊》,舊事新說,《故事新編》。
中學課本,除了《祝福》,皆入《吶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帶詩體。雜文十六,《熱風》與《墳》,《華蓋》二集,《而已》《三閑》,再多《二心》,《南腔北調》、《偽自由書》,《準風月談》,三《且》二《集》,文學花邊。
……
這些口訣讀起來瑯瑯上口,記憶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四川單招語文文學常識】相關文章:
語文單招文學常識11-05
單招語文文學常識06-20
語文考試的文學常識01-04
語文文學常識小結03-08
中考語文必考文學常識06-25
語文文學常識大全01-25
小學語文文學常識06-21
語文考試必備文學常識03-13
語文常考文學常識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