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文明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餐桌上的文明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1
“六一”兒童節那天,我們全家在奶奶家聚餐,爸爸給我們燒了一桌香噴噴的飯菜,有糖醋排骨、紅燒龍蝦、清炒花菜……
我和妹妹看著這美味可口的飯菜垂涎欲滴,于是我們偷偷地拿了筷子跑到飯桌旁,不管三七二十一,用筷子夾起自己喜歡的龍蝦、排骨,還邊吃邊說“可真好吃啊!”媽媽看見了,讓我們不要吃把筷子放下。沒過多久,爺爺大聲地喊了一聲“開飯了!”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到了桌子旁,爺爺奶奶還沒有動筷子我們就開始大吃起來,我們挑自己最喜歡的菜吃,邊吃邊發出“咂咂”的聲音,邊吃邊和妹妹討論今天中午學校吃的是什么,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還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而媽媽邊吃著美味佳肴邊用公筷給爺爺和其他人夾菜。
吃完飯后,我們回到家中。媽媽把我叫到房間,語重心長地說:“大鵬,過來我跟你談談,你知道‘八禮四儀’嗎?其中餐飲禮儀是什么你知道嗎?”我猶豫地搖搖頭,媽媽接著說,“在許多人一起吃飯的時候,不能別人沒吃你叫拿筷子去吃,即使食物再美味;開餐后,要等長輩先動筷子,我們晚輩才能吃;吃飯的`時候,不能光挑自己喜歡的吃,盡量不要站起來夾菜;吃飯的時候不要咂嘴,嘴里包著飯的時候不要說話,更不要和妹妹在那兒大聲討論。還有,吃飯的時候不能光顧著自己,要用公筷幫別人夾菜;吃完飯也不能像你今天一樣一溜煙跑了,要給長輩打個招呼再下桌子。這樣別人才會覺得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聽了之后感覺很有道理,好像我從來沒有注意過。
我以后一定要改正這些不好的餐飲習慣,學著在吃飯時尊重別人,也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2
古人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最講究珍惜糧食,來到現代,我們更應該傳承老祖宗留下的優良傳統,講究餐桌上的禮儀與素養。
在我看來,最基本的餐桌素養就是珍惜糧食,可往往越是簡單的東西,越容易被忽視。在學校用餐時,許多同學把自己不愛吃的菜統統倒掉,光是一層樓,廚余垃圾桶就被裝滿溢出了。
剛開始,我也覺得這也沒什么。我甚至心想:只剩一點點不愛吃的菜,沒什么大不了的。可當看到桶中剩飯越積越多,學校提議讓各班學生實行光盤行動,這讓我也漸漸引起重視。
還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吃飯。因為好久沒見了,吃飯時,我們不停地聊天講話,大人們提醒了好多次,但我們還是充耳不聞。直到我講了個笑話,她忍不住噴飯了,我也險些噎著。
事后,大人們教育了我們,才讓人如夢初醒。以后,等有聚餐吃完飯,不再講話,這樣不利于腸胃消化。看來,古人提倡食不言寢不語,不無道理。
在《治家格言》里,明朝的朱柏廬曾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其實,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來之不易,都是長輩們一手辛辛苦苦用心做出來的`,應該好好珍惜。
我想起,媽媽跟我講過農民伯伯種水稻的故事。他們如何頂著酷暑經過一道道復雜工序,才有了餐桌上香噴噴的米飯。這也告訴我們,用餐時不要吧唧嘴,也不要敲擊碗筷。
小小的餐桌,大大的道理。餐桌上的素養可能已經淡忘,但從現在起,我們應該重拾餐桌上的規矩,把這一文明素養傳承下去。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3
這堂《品德與社會》上,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家使用公筷。班里很多同學都有疑問,紛紛提出,為何要在家使用公筷呢?這樣多麻煩呀!
聽到同學們有這么多鼓勵,老師解釋說:如果大家不用公筷,病菌會從通過筷子,沾到菜上。只要一桌中有一個人生病,那一桌人都有可能被傳染,這樣很不衛生。
這時有同學問,除了使用公筷,還有其他餐桌上的禮儀嗎?問得很好,老師繼續說道,像這樣的用餐禮儀還有很多,比如一家人吃飯,人還沒到齊,是不可以開飯。當然了。會有一些小孩子忍不住,不自覺地伸出饞貓爪,怕是會被家人逮個正著。長輩先動筷,晚輩后動筷,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看同學們一個個很好奇,老師反問道:你們知道餐桌上的‘八禮四儀’是什么嗎?同學們紛紛搖頭。這時,我的同桌舉起手來,他說:八禮四儀是指這些,像長輩先動筷、公筷來夾菜;不站著夾菜;不大聲喧嘩,專心吃飯;不看手機,不噴飯;不受外部干擾。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文明用餐,吃多少,點多少;勤儉節約,不浪費糧食;在外吃飯,要主人招呼才可以入座;飯碗里的米粒要吃得一顆不剩。這話音剛落,就贏得了全班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老師也稱贊他,全部答對了,并表示,希望我們做一個有家教、素養的`人。
我相信,很多家庭已經把專心吃飯作為一個餐桌上的素養來看待。請大家認真執行這條家規。叮鈴鈴,下課鈴響了。回憶起這節生動的課,真是別有一番趣味。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4
在每一個寒假里,都有屬于我們中國人的一個傳統節日,那就是春節。在春節里我們都要合家團圓,走親訪友。大家相互設宴請客也是我們一個傳統習俗。
在我的印象里,春節最忙的就沒過于親戚朋友之間的飯局了。今天到這家吃飯,明天竄那家吃飯似乎貫穿了我的`整個寒假。每次餐桌上的菜肴更是品種豐富,色相味俱全。每次主人總是點上最好的菜給客人們吃,不管客人是否能夠吃得完,因為這樣會使主人覺得很有面子。記得初九那天是我叔叔家請客,他們在開元名都訂了四桌,超大的包廂里就放著二張桌子,而每桌最低消費標準不低于5千。于是桌上的菜堆成了小山一樣高。即使像我這么會吃的人每個菜只嘗了一小口就撐翻了。最后,到大家都吃飽了,桌子上還有很多菜原封不動的被放在那里。“這真是太浪費了”我想,走親訪友合家團聚固然是件好事,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得改變一下,我們一直以來鋪張浪費的習慣。每年這樣在餐桌上浪費的錢和糧食不知道有多少呢?據調查表明:中國十三億人每年浪費的食物可以供兩億人吃整整一年,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想想至今世界上還有很多貧團國家和地方的孩子餓死于饑荒,我們真不該如此浪費了。
我想與其把這么多菜和錢浪費掉,還不如每次少點一些菜,使浪費減少到最低程度直到沒有浪費。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吃多少就點多少,用餐不剩菜、不剩飯,吃不完打包習慣。那就不會有什么所謂的面子,更不會使人有擺排場了。
在新春佳這個傳統節日的餐桌上,愛惜糧食,勤儉節約從我做起,這樣就能從一個小小的餐桌上延伸出一個大文明,成為寒假餐桌上的勤儉急先鋒。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5
節假日期間,家人們聚餐,媽媽早早地準備了一桌豐盛、美味的飯菜。人一直沒到齊,遲遲不開放,這可餓壞了饞嘴的小表妹。她趁大家不注意,去偷偷夾了塊美食塞到嘴巴里。
吃飯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與品行。吃飯不聊天,不看手機,養成好習慣;你嘗嘗,我嘗嘗,吃飯不灑才喝湯;盤光光,碗光光,光盤一族響當當;手端著碗,筷子不攪來攪去,人齊了才能吃。這些規矩無不檢視著我們的行為與修養。一個良好的素質與習慣能是可以創造出一個好家庭,一個良好的家教家規,能讓一個家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眾所周知,病菌是可以通過筷子沾到菜上,然后傳播給別人的,非常不衛生。因此,我們建議在家中添加一副公筷,預防病從口入。可以在我們的身邊仍然有很多不文明的用餐行為,比如長輩沒動筷,我們先動筷,吃飯還發出吧唧聲;上館子吃飯,點了很多,菜吃不完,浪費倒掉很多;請客吃飯,客人沒到,卻有人伸出饞貓爪偷吃。
那如何規范餐桌上的行為呢?我來告訴你,在餐桌上要遵守八禮四儀:長輩先動筷,公筷來夾菜,不站著夾菜,不大聲喧嘩。而且吃飯要專心,不看手機,不噴飯,不受外部環境干擾,我們還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文明用餐,吃多少,點多少,勤儉節約不浪費一粒米。
餐桌上的素養是家庭最寶貴的精神,是長輩們的言傳身教和教誨,我們要傳承下去。餐桌上的教養,最美。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相關文章: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09-08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07-17
【熱門】餐桌上的文明作文02-28
以文明為話題的小學作文:餐桌上的文明08-09
餐桌上的文明初中作文08-21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5篇02-13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3篇)01-27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3篇01-18
餐桌上的文明作文6篇02-06